根据听课对象的不同特点,精选上课素材,“同中有异”“精准施策”上地方党史课,是遂昌县档案馆为保证党史宣讲效果向宣讲员提出的新要求。日前,宣讲员根据这一要求为遂昌县教育系统党务工作培训班送上专题党课《倾听历史的足音 传承红色的基因——遂昌县新民主主义革命史简介》。
此次党史课在分阶段梳理遂昌县中共党史大事后,聚焦教育界人士在遂昌中共组织发展历程中所起的重大作用,介绍五四运动爆发后,在浙江省立第十一师范读书的34名遂昌籍学生联名致函遂昌各机关,从而使五四运动的风暴席卷遂昌;介绍毕业于浙江省立第一师范、曾在萧山衙前小学任教的唐公宪和在衢州省立第八中学(师范部)读书的谢云巢创建中共遂昌支部,从而使中国共产党在浙西南播下第一颗火种;介绍浙西南第一个中共支部在遂昌县立第二小学创建后,在遂昌县立第二小学校长陈恂(任中共遂昌支部宣传委员)的领导下,遂昌县立第二小学一改“关门读书、不问国事”之风,积极向民众宣传革命道理,陈恂被捕出狱后为党工作到生命最后一息……
翔实的史料,一方面说明教育界人士不仅是新思想、新文化的传播者,更是地方中共组织创建和发展的先锋力量,他们以知识启蒙民众,以行动践行理想;另一方面说明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初就与先进知识紧密结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党的先进性与重视教育、依靠知识分子密不可分,这是党的事业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从听众反响看,“精准施策”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宣讲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