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传承红色基因,近日,缙云县委党史研究室组织工作人员走访慰问102岁抗战时期见证者丁文瑞老人,通过口述实录、影像记录等方式,抢救性挖掘珍贵历史细节,让红色史料“流动”起来。

工作人员与丁文瑞老人现场交流
丁文瑞出生于1924年,系东方镇靖岳村人,从事教育科研近四十年。曾在缙云战时励志中学、私立仙都中学、缙云县立初中壶镇部、定海水产、苏州测校、湖州中学、杭州君毅中学、衢州二中、壶镇中学、缙云中学、丽水师专等校任教,为缙云中学第一任校长。然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桃李满天下的教育工作者,亦是抗战历史的“活档案”,退休后笔耕不缀,撰写了多本著作,记录了时代变迁。
丁文瑞虽年事已高,但身体硬朗、思路清晰,说起80多年前的场景依然记忆犹新,目光灼灼,甚至还当场手绘当时的情形。“1942年,美国轰炸机从‘黄蜂’号航空母舰上起飞,前往日本执行任务,原本要降落在衢州,但因迷失了方向降落在台州。在转移到金华的路上,于缙云壶镇住宿,和我们安定中学师生接触过……”

丁文瑞老人手写回忆
“那时候,我和同学经常到附近的村子进行抗日宣传,如文艺演出、张贴抗日宣传画等……”缙云百岁老人丁文瑞努力挺直腰板,回忆道。工作人员全程记录老人的口述内容,并对其撰写的书籍、史料进行收藏和数字化采集。
随后,丁文瑞将亲手签名的自著书籍赠予县委党史研究室。县委党史研究室相关负责人表示,“铭记历史不是沉湎过去,而是为了传承精神、开创未来。记录老人现场口述的抗战故事,不仅对我们做党史的同志们是很好的教育,还可以更加生动形象地宣传红色精神。”
下一步,缙云将进一步探寻抗战历史,广泛搜集更多珍贵的史料,在史料征集、党史编研、展览展示等多个方面持续发力,用更加多样的方式记录史料,让年轻一代在“流动”的历史中感受信仰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