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驮垟战斗
日期:2024-07-25 16:45    来源:丽水史志(2024年第2期)   作者:林新农 浏览量:

1935年2月,红军挺进师奉命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苏维埃革命根据地,以积极的作战行动,打击、吸引和牵制敌人,保卫闽浙赣基本地区和邻近的根据地,从战略上配合中央红军主力的行动——长征。

仅500余人的挺进师,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的率领下,三度出征,最后越灵山,渡信江,冲过敌人6道封锁线,迅速向浙江挺进。途中因叛徒出卖遭敌袭击,部队仅有的一部电台被毁,与上级失去联系,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

浙江是蒋介石的老巢,国民党统治的腹心区,反动势力盘根错节,兵力弱小、弹药匮乏、毫无依托的挺进师,要想进入浙江、立足浙江,无异于垂饵虎口。挺进师一向浙江前进,闽浙两省的国民党武装立即向挺进师“追剿”而至。面对困境,部分指战员建议先到福建的建瓯、建阳、宁德、古城一带建立根据地,再伺机进军浙江。

为此,3月30日,挺进师政委会在庆元县半岭村召开会议。会议决定,不采纳上述意见,而是坚决执行中央进军浙江的指示,坚持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建立革命根据地。会议要求将此精神传达到各连队,直至每个战士,以统一思想认识。为了吸引、调动、打击敌人,创造战机进入浙江,同时也为了取得与闽东、闽北党组织和红军的配合,形成浙西南、闽北、闽东三地互相配合、互为掎角的斗争形势,挺进师政委会决定,部队在闽浙边活动一个时期,消灭地方反动势力,吸引和打击国民党地方武装,造成敌人以为挺进师欲在闽浙边立足的错觉,并取得与闽东、闽北的配合。

图片1.png

红军挺进师宿营地——驮垟村双龙殿

驮垟战斗就是挺进师往返转战闽浙边境时发生的一次战斗。1935年4月6日,挺进师转战至景宁县境,经秋炉乡山头、东堡、叶桥向沙湾乡进发。途中得悉景宁县政府一个班的地方武装在旺水村逼迫农民交租,强抢民物,欺压百姓,并扬言烧光全村,村民纷纷逃难躲避进山。挺进师即赶到旺水,击溃景宁县政府武装,解救了群众。接着,挺进师渡过英川港,于当日傍晚抵达沙湾村。红军占领村东、村西两座碉堡,用木排将躲避到河对岸的沙湾乡高级小学师生接回学校。红军向师生宣传共产党和红军的政治主张和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学校墙上书写“苏维埃保护学校”七个大字。红军寻找、挖出土豪埋藏于地下的银元,没收富商、地主的布匹、食盐和粮食,分发给贫苦农民,张贴布告处决沿途抓获的土豪劣绅。

4月9日,挺进师自沙湾经七里、水井岭向大地乡驮垟村前进。中午时分,挺进师进抵驮垟村。为了不影响群众,红军驻扎宿营于村尾的双龙殿和村里的石楼新厝,买米买菜埋锅造饭。红军在村里一边向群众宣传革命主张,一边在墙上书写“红军是工农自己的队伍”“打土豪分田地”等标语。群众感到红军的言行与国民党的宣传完全不一样,原本误会红军的群众陆续回到村里,有的群众还主动协助红军工作,比如叶碧珠为红军伤病员熬汤送药,毛传宝为红军带路等。

浙江保安第一团1200余人,由团长李秀率领,在景宁县秋炉的下圩、伏岩排兵布阵,坚守几天未见红军踪影,又派出“便衣”四处侦探。李秀是松阳人,自诩“守土有责”,欲在父老乡亲面前显显威风,依仗着自己人、地两熟,目空一切,肆无忌惮。4月10日凌晨,李秀接到报告,红军已抵达大地乡驮垟村。李秀立即率部抄小路,经小地、赤岩扑向驮垟。8时许,李秀的先头部队追至赤岩岙,红军先头部队已接到敌情报告,于是迅速在驮垟岙抢占上牛塘制高点,瞄准从赤岩岙“追剿”上来的敌先头部队射击。红军击毙一姓孟的连长后,余敌不敢前进,调头往后逃命。等后续大部队赶到后,敌人抢占路边的大岩石(土名落乌坦),架起重机枪,向上牛塘的红军猛烈扫射。红军后续部队迅速投入战斗,双方凭借凹陷地势、田坎、崖石等为掩体,展开激战。枪声、手榴弹声响彻山谷,战线不断拉长,从落乌坦、赤岩岙、上牛塘延伸到驮垟岙、仙山、太婆林,杉刺岙,纵横数公里。战斗从9时持续到17时许,双方互有伤亡,浙江保安第一团多个重机枪阵地被红军摧毁,团长李秀的胞弟被击毙,李秀率部溃逃。红军以500余兵力,抗击1200余兵力的武器精良之敌,以弱击强,击退浙江保安第一团的“追剿”,取得了胜利。

傍晚,红军把伤员托付给驮垟村群众安置,然后向景宁、庆元边继续转战。4月28日,经一个月左右往返闽浙边的转战,闽、浙两省的国民党武装被吸引、调动至闽浙边,挺进师即在庆元县斋郎精心部署,迎击3000余兵力之强敌,取得入浙关键一仗的大捷,打开了进入浙西南开辟根据地的通道。

驮垟战斗,是挺进师吸引、调动敌人,创造战机进军浙江,立足浙西南的一次战斗。挺进师驮垟战斗的胜利,打击了敌人的嚣张气焰,增强了指战员进军浙江的勇气和信心,为取得斋郎大捷和进军浙江、立足浙西南创造了条件。

(作者系丽水市中共党史学会会员)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