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前,笔者找丽水市档案馆的文史专家帮忙查找一些历史资料。闲聊中,他提出,你是当年《丽水青年报》的主要创始人,有时间写一写创办《丽水青年报》的一些情况,给丽水的新闻史留一点青年报方面的史料,也免得曾经在青年中颇有影响力的一张青年报纸逐渐被人遗忘。他的一席话,让我浮想联翩。
确实,《丽水青年报》在当年,还是很受青年欢迎的。虽然从1989年创刊到并入《丽水日报》并至停刊,头尾只有短暂的14年,但在丽水的九县市乃至全省全国的共青团系统,都曾经产生过广泛的影响。丽水团地委把青年报作为最重要的工作抓手。在许多丽水的团员青年中,青年报也是他们学习与阅读的乐园,是年青人精神世界和人生信仰的一大支柱。许多青少年为拥有一张《丽水青年报》而自豪。
时过境迁,恍惚间已过去三十多年,当年初创《丽水青年报》的一班热血澎湃的年青人,大都已两鬓斑白,迈入了中老年人行列。但回想当年,那些充满青春气息的年轻身影,那一双双痛并快乐着的灼热眼睛,依然是那样清晰地展现在我的眼前。
“她”在灯火阑珊处
记得是1988年底,在一位已调任团地委工作报社老同事的推荐下,时任共青团丽水地委书记刘建新找到我,告诉我,经丽水地委同意,团地委拟创办一张共青团丽水地委机关报《丽水青年报》。为此想找一位懂报纸采编的人员,调团地委主持筹办《丽水青年报》。问我愿不愿去。
我是1984年10月从丽水味精厂调丽水日报任记者的。刘建新书记找到我时,我正在《丽水日报》要闻部任编辑,并兼任《丽水日报》社团总支书记。团工作充满青春活力,对我还是蛮有吸引力。我感觉,青年报似乎就是我一直在心中追寻的,俏立在灯火阑珊处的“她”。考虑了几天,也就答应了。并按照刘建新书记要求,递交了一份5000多字的青年报创办计划书,为团地委创办青年报提供决策参考。团地委随即向《丽水日报》社提出调任我的要求。
我先于1989年2月借调团地委,主持筹备《丽水青年报》创刊工作。然后于同年5月正式调共青团丽水地委,担任《丽水青年报》主编。
横空出世人惊艳
事非经过不知难。办一张报纸,其实非常不容易。当时,丽水还仅仅只有《丽水日报》这一张报纸。全省的共青团系统,包括团省委机关,也没有一张青年报纸(浙江青年报还是在1991年创办的)。由于当时的报纸不允许公开做广告,办报经费主要靠国家财政拨款维持。团地委领导告诉我,若创办丽水青年报,目前是没有财政拨款的,办报经费只能靠自筹。
当时的共青团丽水地委一班人,很有气魄和担当。他们意识到,报纸作为一种面广文活、时效性可读性强的宣传舆论工具,对团工作的指导与推动作用是其它宣传手段难以比拟的,是团工作的一个有效的载体。因此毅然决定,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一定办成办好青年报。一届团委班子的决心和信心,是克服困难的重要前提,也是让《丽水青年报》稳步发展的重要保证。
当时团地委书记是刘建新,副书记邹毅平和陈瑶。陈瑶是分管文宣这一块的领导。在创办《丽水青年报》的过程中,团地委的几位书记,给予了不遗余力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在创刊前的1989年3月份,团地委举办了首届全区各县市及地直机关团委书记培训班。期间,按团地委要求,我专门在班上作了“创办青年报的设想与规划”报告,然后由团地委领导当场在会上部署任务,明确各地各级团委在支持创办青年报过程需要落实完成的各项重点工作。
省地领导对《丽水青年报》的创办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时任地委书记张林耕,对如何办好青年报提出了任务与要求,勉励青年报“成为党和政府联系青年的桥梁与纽带,做青年的知心朋友,引导青年献身四化建设。”并亲自为丽水青年报题写了报头。时任省顾委主任薛驹,团省委书记茅临生、副书记陈崎荣、王辉忠,新华社浙江分社社长刘振责分别给青年报题写了热情洋溢的贺词。
《丽水青年报》的编辑部最早借用同是团地委下属单位丽水地区青少年宫的四楼办公,就在丽水中山街与解放街的十字路口,可谓丽水城区正中心。
经过紧张筹备,《丽水青年报》特意选在1989年5月4日青年节这一天出试刊,于6月1日儿童节这一天正式创刊。值得一提的是,青年报始终能够旗帜鲜明地与党中保持高度一致,经受住了政治考验。时任团省委书记茅临生在考察丽水团工作时给予充分肯定:《丽水青年报》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
由于《丽水青年报》能够开创性地贯彻党团工作精神,且笔触辛辣,版式新颖,内容独到,深受团员青年的称赞。龙泉城郊中学专门组织学生开展对《丽水青年报》“有用性”大讨论,最后结论是“丽水青年报,我们的报”,采编人员感动不已。由共青团浙江省委主办的《青年工作与研究》,以《不拘一格,办出特色》为题,报道了《丽水青年报》的成功创刊。在1989年底召开的团中央内刊工作会议上,《丽水青年报》受到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刘延东的大会表彰。这年底,我也荣幸地获得了“浙江省优秀团干部”称号。
山寺月中寻“桂子”
初创青年报时遇到了许多问题和困难,包括采编人员缺乏、办报经费不足、发行渠道狭窄等。但最为困扰我们的一个问题,是报纸的定位。能否找到青年报最符合丽水青年需求的目标定位,是对初创人员的严峻考验。是办成一张纯粹传递党团工作为主的学习资料型报纸,还是以要闻副刊和写实通讯为重点的杂志化报纸;是板着脸严肃地指导团工作,还是以青年之友角色为青年排忧解难?通过学习考察和反复讨论,从团地委到筹备青年报的一班人认识到:结合丽水的实际,后者才最符合青年进步成长。于是提出,要让青年报成为丽水青年的益友、诤友和挚友。热心帮助和激励青年成长,敢于鞭挞丑恶和不良现象,勇为青年伸张正义。这既是《丽水青年报》的目标定位,也是丽水青年报人的努力方向。这样的定位,既体现团报作为党的助力团的喉舌作用,也体现了年轻人所应有的朝气、锐气和勇气。实践证明,这个定位符合丽水青年的实际,是丽水团员青年心目中默默追寻的月中“桂子”。在明确定位的基础上,青年报制定了24字办报宗旨,即:“奖掖青年创造,激励青年奋进,反映青年心声,维护青年利益。”并用大号字刊印在每期青年报的底部边框上。
摘下这个飘香的“桂子”,就等于牵住了牛鼻子,就能做到“抓眼球”“吊胃口”“长见识”。报纸定位准确,质量高,口碑好,就能纲举目张,其它问题就能迎刃而解。
反弹琵琶创风格
出奇制胜是形成报纸风格的重要一招。《丽水青年报》大胆创新,在全国报纸中首创了逆向排版法。青年报一般出四个版,重要日子包括青年节等出八个版。四版的内容分别为:一版要闻,二版校园,三版青年生活,四版副刊(或体坛)。但体现在版面上,我们不是按一到四版排序,而是采用反向排列方式,即把第一版放在通常第四版的位置,把第四版放在通常第一版的位置。人们打开报纸,看到的首先是第四版,从而有效提高了二三四版的关注度和吸引力。而本是要闻版的第一版,重要新闻人们仍然会关注。读者称之为“逆反思维”。继而采用大标题,粗线条,栏目名称放在文章左上角,稿子不甩尾巴等方式形成浓眉大眼、黑白对照强烈的版面设计风格。又把二、三版合成一个大版,用稿件本身区隔二、三版面。既取消了鸡肋般的中缝,又增加了有效版面,让四开小报带给人们对开大报的即视感。同时重点文章标题大都采用题图和美术字体现。报纸出刊后,读者感到相当新奇和有趣,深具视觉冲击力,但又不影响阅读。这种大胆新颖浓墨重彩的版面风格,后来被北京一家著名的青年报借鉴引用,成为轰动全国新闻界的排版新风。
沉下心来打品牌
青年报刚开始为半月报,半年后改为旬报。为避免报纸出版周期偏长造成的时效性差,消息稿件生硬与呆板等情况,结合青年报选材灵活、内容贴近青年、稿件深具可读性的特点,我们提出了“报纸杂志化”的思路:短新闻与长通讯结合,权威性与亲和力并举,要闻与副刊并重,学会用文字和图片声情并茂讲故事。并制定了这样的“三字经”:一是“新”。这个新是指开拓新的报道领域,包括设立针对时贬的每期重头言论《新闻述评》、以通讯与特写为主的《热线报道》、深挖青年学生深层思想动态的《神圣忧思》等栏目。新闻述评主要由我自己捉笔。我撰写的《请给农民企业家更多的理解》《千万别把制度当花瓶》《真是人才济济吗?》等言论,即针贬了时事,又提出了建议,体现了青年报纸的热辣与尖锐。而《热线报道》栏目敢于触碰敏感话题。由缙云籍小伙邓唐良和丽水籍姑娘徐王瑛用对话形式化名合作采写的《青田缙云男青年怎么拉?——热风、冰莹谈丽水姑娘择偶观》一文,在丽水青年中引起强烈反响。尤其是在青田缙云两地的青年中,可谓是炸开了锅。有不少上述两地的男青年,愤愤不平,认为把两地历史遗留下来的传统思想和观念隐疾公开化,让两地小伙更难找到对象了。但大多数青年读者,认为题材选得好,触及了青年人的灵魂,也批评了不合时宜的择偶观。对青年人摒弃传统的思想糟粕,树立新时代现代青年新形象,带来诸多补益。二是“专”,专门针对某一群体、某一事件展开话题,打破沙锅,跟踪到底,使新闻报道有始有终,立体呈现,解渴解难。三是“近”,即所发文章一定要贴近青年,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由于青年报所发文章能直击社会痛点,踩准时代脉搏和青年心声,不少文章被《人民日报》和《浙江日报》等国家及省级主流媒体转载。
为提高青年作者投稿热情,增加报道的质量和可读性,青年报编辑部陆续举办了“杂文”“散文”“诗歌”“与共和国共命运”、“摄影”“漫画”等6个专版大奖赛和“热线报道”“爱琴海”“自画像”“社会新闻”等4个栏目的期赛。比赛结束后,聘请专家学者组成评委,评出一、二、三等奖获得者,择日召开授奖大会。记得当时在杂文赛上常摘桂冠的是地区公安处的蔡剑青和丽水市政协的徐迅雷。青年报卢俊和,松阳广播站徐国跃,丽水师专在校生徐丽勇也常在杂文赛上获得大奖。
围绕中心树典型
《丽水青年报》作为共青团地委机关报,负有引领青年,服务青年的重要使命,为此,必须紧密配合团的工作中心组织报道。在团建方面,青年报在团地委的指导下重点宣传报道了团地委树立的三个典型:松阳县“共青团南州垦殖场”,龙泉县“共青团上田制砖厂”,丽永市“共青团连河农场”。这三个典型的共同点是“不畏艰难,百折不挠,艰苦创业”,我们把它称为“南州风,上田火,连河浪”。此后,又配发了在学南州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事例30多篇,从而掀起了学南州创新业的热潮,使“南州精神”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团员青年艰苦创业的精神动力。青年报在宣传团地委“百团建设”和“三地建设”等活动中采写的《浙江林校290位活雷锋》《巨溪乡50名女青年上农函大》《畎岸三青年义务造林300亩》《一位个体青年的风采》《久病床前有孝孙》等多篇充满正能量的文章在团员青年中也产生了较大影响。
由于及时、紧密地配合了团的中心工作,青年报充分发挥了党的助手、团的喉舌的作用,青年报也成了广大团员青年做好团工作的精神食粮和必备资料,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青睐。
编辑部里的年轻人
由于丽水青年报的人员工资和报酬主要靠自筹,进人卡得很紧,团地委要求尽量招揽能够一岗多用的复合型人才。创刊前,青年报先从龙泉县委报道组借用了新闻写作方面的能手项世才,接着从青少年宫抽调了在写作上已崭露头角的卢俊和。在采写稿件的同时,他们也协助我完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完成的筹备工作。来自缙云的文学青年吕南进也是仅有的几位创刊前到青年报的采编人员,从采编到经营,每样都干得很踏实。那时生活很艰苦,外地来的小伙子没地方住,我就临时安排他们暂住办公室。创刊后,又陆续招揽了陈峰、陈磊、夏季风等采编人员。到1990年年底采编人员也就上述6-7人。唯我是即将三十而立,他们均是20岁上下的年轻小伙,青春热血魅力无限,但在办报方面大都还是只“菜鸟”,都要从最初的新闻采编、版面设计、画版等学起。好在他们每一位都勤奋好学,很快就适应了青年报的要求和节奏,成为分管版面和报道领域独挡一面的采编能手。
度尽“劫波”兄弟在
办一张报纸,要投入较大的人力,按当时省内外同类报纸的人员配备情况,一张四开四版的报纸,半月报应有10人,旬报起码15人以上,为了解决采编人员的严重不足,我们首要的办法就对自己“狠”一点。
逆流而上,不进则退的创业环境,使青年报形成了团结紧张、工作第一的氛围。在每一个人身上,都涌动着一股多创业绩,只争朝夕的精气神。那时,有一句话常挂在我们嘴边:“想要有地位,就要有作用”。天上不会掉馅饼,想要让青年报成为青年朋友的座上宾,就必须要加倍努力,付出心血。
创刊以来,采编人员几乎没有自己的星期天,大多数休息日和晚上都用来采编稿件和排版,加班加点成了青年报工作人员的“家常便饭”。特别是出版送印的前一天,全体采编需要通宵达旦工作。大家实在撑不住,就在编辑部用报纸邮布把自己裹起来在长椅上眯一会儿,有了点精神,又投入战斗。第二天一早又要到金华日报印刷厂校对印刷出版青年报(之前经过考察,认为金华日报印刷厂印刷的报纸纸张厚实,印5号小字号印刷体字迹仍然很清晰,所以宁愿舍近求远到金华印刷)。好在大家都年轻,特别能扛能熬。虽然来自五湖四海,但相互之间说得来,就把同事当兄弟。年轻气盛的,有时免不了会因工作发生冲突,争得面红耳赤,但过后又称兄道弟,相逢一笑泯“恩仇”。环境与氛围好,大家身累却不觉得心累。我年纪大点,大家也不叫我主编,皆称我为王大哥。作为大哥,工作时板脸装酷外,其它时间也经常请兄弟们到家小聚,一醉方休。由于太过辛苦,那时大家都瘦成猴子,我的体重从原来近130斤降到115斤左右。
现在相逢,大家仍是叫我王大哥,我也觉得特亲切。初创时期的几位青年报人,虽早已各奔东西,但偶尔碰到一起,就会感叹“那时真是苦,但也真开心!”
俊采星驰陋室间
丽水青年报办公条件非常简陋,正所谓斯是陋室,然却也能群贤毕至。
青年报聘请当时丽水地区教育文化界有一定知名度和较强写作能力的优秀教师与青年才俊兼职担任业余编辑。先是聘请了我区几名专家教师担任青年报及相关版面的顾问和业余编辑,如校园版,聘请的顾问就有丽水地区的全国模范教师周永宁老师、金振声老师等。这些老师利用业余时间为青年报采写了许多校园方面的深度报道。由于这些报道针对性强,有理有据,分析问题透彻,令人警醒,受到教育部门和青年学子的广泛关注与好评。又实行业余编辑坐班制,几位业余编辑按星期几轮流与青年报编辑值夜班编写稿件。聘请的业余坐班编辑中,印象比较深的有团地委纪圣麟、地委办邓唐良、宣传部吴启钱、《丽水日报》陈彤华等。这些业余编辑在组版与编辑过程中,遇到稿件不足,往往自己动手采写。他们大都是机关单位的年青干部,政治站位高,写作能力强,又各有专长,采写的稿件都能很好地符合版面思想,体现编辑意图。《丽水日报》熊丽勇、丽水师专(丽水学院的前身)吴越滨、人民银行张晓燕、部队转业军人刘天明等则是帮忙设计版面和题花题图等。青年报经常举办各种活动,人手不够时,团地委机关和青少年宫干部就主动过来帮忙,经常施以援手的有陈萍萍、汪强华、刘进军等人。由于他们的加盟,不仅缓解了采编人手严重不足的状况,也有效提升了青年报稿件的质量和水平。
招兵买马壮队伍
一张报纸,仅靠本报记者写稿是远远不够的。只有建立稳定可靠的通讯员(包括特约记者)队伍,稿件质量才能有保证。
首先,青年报发展了一批热心青年题材写作的特约记者队伍,他们大都是老通讯员或新闻文化领域的业界翘楚,动笔能力强,文章写得好,青年报一旦有约稿,都能在第一时间完成。他们的文章让青年报增色不少。记得在初创时期发稿量比较多、且有一定影响力的,有徐国跃、王文杰、毕卫红、阿航、哈敏、徐王瑛、蔡剑青、徐迅雷、凌震、徐丽勇、潘美兰、李岘闻、陶雪亮、胡兵、应尚福等,《丽水日报》项文俊、青少年宫高金龙等摄影高手则给青年报提供了大量的青年题材图片。还有许多作者,不在此一一例举。但所有本文提及或未提及的曾经给予青年报支持帮助的同仁朋友们,都是《丽水青年报》生存与发展史上的有功之臣,不应忘却。
接着,又先后在全区9县(市)成立了9个《丽水青年报》报道站(同时兼报纸自办发行站)。每个报道站拥有通讯报道员5-10名,全区共70多名,每年按投稿数量质量评比先进报道站。报道站中确定常驻通讯员1-2名,全区共13名。青年报对这些常驻通讯员实行责任工资制,按任务完成的多少发给一定的报酬。又在丽水师专、丽水农校、丽水市人民医院等大型企事业单位成立《丽水青年报》记者团,拥有成员200多名。此外,我们要求每个版面编辑都要有一支由自己直接联系的擅长写本版稿件的常约通讯员队伍,每人起码要联系10位。同时,青年报又适时举办大大小小的通讯员培训班,仅创刊后的一年内,举办通讯员培训班10次,培训通讯员1000多人次。
为了提高通讯员的积极性,青年报每隔半年评选一次好稿,年终进行好稿总评,获奖者发给证书和奖金。
通过这些办法,创建了一支强大而富有朝气的通讯员队伍,可以招之即来,来之能写,写之能用。
勇驾轻舟过万山
丽水青年报创办初期几乎没有一分垫底资金。但这并没有难倒团地委和青年报的同志。筹备青年报以来,我们通过协办栏目,开展新闻比赛,组织专题报道,举办多种形式的培训班等,为报纸生产发展提供必须的物质支持。
青年报成立了专门的经营机构——经营部,由本人负责,成员有会计、出纳以及一名专职经营人员。同时发动设在各县(市)的9个报道站,协助和配合做好经营工作。
有了“锅”,就可以开始找米了。我们采取了这么几个方法:一是请关心团工作的企事业单位协助举办专版、栏目以及专版栏目的大奖赛。二是开办专题报道。这两条是当年创收的主要项目。专题报道的对象也是各机关企事业单位,内容是该单位富有成效的共青团工作和青年工作。丽水地区经济相对落后,一般单位都不大舍得花钱搞专题,但他们却很愿意在《丽水青年报》上刊登专题。因为,青年报舍得花精力采访好,设计好专题报道版面。每搞一次专题报道,都要成立一个专题报道写作组,认真组织稿件,尽量使对方满意。三是举办各种类型的有偿培训班,包括健康养生和创业技能等培训班。我们还拿出培训创收的1000元汇给庆元县遭受洪水袭击最严重的五都乡,帮助该乡人民重建家园。初创期间,青年报就是靠这些办法以报养报,度过了资金不足的难关。
如果把《丽水青年报》初创期设定为一年。那在这一年里,在青年读者朋友的支持下,青年报有了较大的发展。在报纸质量稳步提升的同时,大胆尝试自办发行与邮局征订相结合的发行路子,拓展了报纸征订量。到1990年年中,报纸发行量达2万多份,比创刊时增加了两倍多。资金上,靠白手起家创下营收10余万。那时的10万元,也算是巨款了。报纸生产逐步走上规范化、正常化、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回想起初创这一年的奋斗历程,每一步都留下了我们难以忘却的脚印。正可谓是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后记
丽水青年报于1993年1月1日改为周报。每期发行量为2.8万份,发行量高峰时3.5万份。2000年初《丽水青年报》正式并入《丽水日报》社,2002年1月底停刊,共编辑出版《丽水青年报》630余期。
我于1992年初调任丽水市委(原县级市)机关工作后,接任者为周峰。后期有郑永烈、包新才等担任青年报主编。诗人他他(胡继学)、陶雪亮,作家徐迅雷、吕驾宇、范军、李岘闻等也曾加盟丽水青年报。
曾聚集在丽水青年报周围的一帮年轻人,如今许多已经成为业界翘楚,或在文化艺术领域中颇有建树,或在政经领域成为有一定社会影响力的人物,令关心和支持过《丽水青年报》发展的人们为之自豪。
(作者系《丽水青年报》第一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