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茶学家陆羽(约733—约804)在其著作《茶经》“七之事”里记载:
《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陆羽的这一段话,引发了千年以后浙、闽两地有关“白茶山”之争。有人认为,永嘉东三百里为海,应是南三百里,即今福建福鼎,唐代为长溪县辖区,系白茶原产地;有人认为,东为西之误,应是安吉白茶的记载;也有人认为,永嘉东为泛指,是温州乐清雁荡山区;更有人认为,三百里为三十里之误,温州东南三十里,有地名“茶山”。
笔者认为,上述四种观点,都犯了“以今推古”“古为今用”的功利主义错误。
真正的白茶山在哪里呢?我们必须回溯时光,回到历史原点寻踪。
一、陆羽其人和《茶经》写作背景
陆羽,字鸿渐,一名疾,字季疵,复州竟陵(今属湖北)人。三岁时被竟陵龙盖寺智积禅师收养,成年后离开寺院,投身戏班子,并成为台柱子。唐天宝年间(742—755),陆羽得到被贬谪竟陵的河南尹李齐物和礼部郎中崔国辅赏识,授以诗书和馈赠礼物。天宝十四年(755)“安史之乱”爆发,陆羽离开竟陵避乱。至德三年(757),陆羽至浙江湖州,与著名诗僧皎然交往,后隐居湖州苕溪,闭门著书。上元二年(761),陆羽29岁,撰成《茶经》三卷初稿。
从唐广德年间(763—764)到贞元年间(785—805),陆羽游历了扬州(今属江苏)、义兴(今江苏宜兴)、洪州(今江西南昌)、广州(今属广东),一度移居信州(今江西上饶)。其间,陆羽与孟郊、戴叔伦、权德舆等诗人、官员交游并诗文唱和。朝廷慕名征召他为太子文学、太常寺太祝,都没有就任。唐贞元间,陆羽返回湖州,直至去世。陆羽游历过南方诸多省份,又与北方诗人、官员多有交往,晚年回湖州后,对《茶经》进行完善。《茶经》共十篇,分别论述了茶的起源与鉴别方法、制造饼茶的工具、饼茶的制作、煎茶与饮茶的器具、煎茶的方法、茶的饮用、有关茶的史料、茶叶的产区、简单的制作方法、茶图等。
《茶经》“八之出”记载了茶叶产地,其中“浙东”产区记载:
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明州、婺州次,明州贸县生榆荚村,婺州东阳县东自山,与荆州同。台州下,始山丰县生赤城者,与歙州同。
越州,即今绍兴市及萧山、诸暨、新昌、余姚一带。明州,即今宁波、奉化一带。婺州,即今金华、兰溪、东阳、义乌、永康、浦江一带。台州,即今天台山、括苍山以东、象山港以南、黄岩山以北一带。《茶经》“八之出”最后记载:
其恩、播、费、夷、鄂、袁、吉、福、建、泉、韶、象十一州未详,往往得之,其味极佳。
陆羽对以上十一州所产茶叶不了解,所以没有详细记载,但喝过这些地方的茶,味道很好。综上记载,陆羽认为属于浙东的处州、温州、衢州不是产茶区,更没有喝过这三个州的茶。陆羽《茶经》“八之出”记载的是当时唐代的产茶区,用时下的说法是“三亲”(亲历、亲见、亲闻)材料,所记应该是事实。
陆羽《茶经》“七之事”为茶史资料,所占篇幅最大,从传说中的上古三皇时代到隋唐,凡涉及茶的基本收录了。但有关图经类的,只有四条:
《夷陵图经》:黄牛、荆门、女观、望州等山,茶茗出焉。
《永嘉图经》:永嘉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
《淮阴图经》:山阳县南二十里有茶坡。
《茶陵图经》:云茶陵者,所谓陵谷生茶茗焉。
陆羽在引用时未注明材料来源,且惜墨如金,比如语焉不详的《永嘉图经》中“白茶山”,成为历史悬疑。
二、《永嘉图经》的历史迷雾
“永嘉”一词,最早出现在晋朝。1998年《温州市志·大事记》记载:
(晋)明帝太宁元年(323),析临海郡南部地置永嘉郡,治在永宁(今温州瓯北镇),并筑郡城于瓯江南岸,辖永宁(今永嘉、乐清一带)、安固(今瑞安一带)、横阳(今平阳、苍南一带)、松阳(今整个丽水地区)4县。
(晋)孝武帝宁康二年(374),析永宁县地置乐成县(今乐清一带)。
从晋太宁元年至南朝宋、齐、梁、陈,治所在永宁县(今永嘉县)的永嘉郡存续了260多年。隋开皇九年(589)正月,隋将韩擒虎率军攻入陈朝京都建业(今南京),俘获将军任蛮奴、皇帝陈叔宝,陈朝灭亡。隋朝统一全国后,罢郡置州。1998年《温州市志·大事记》记载:
(隋)文帝开皇九年,撤永嘉、临海二郡,置处州,州治括苍;改永宁为永嘉县,撤安固、横阳、乐成三县入永嘉县,县治永嘉。
临海郡于吴太平二年(257)设置,辖章安、临海、始平(后改始丰)、永宁、罗阳(后改安固)、松阳、罗江7县。隋代设置处州后,永嘉、临海两郡所辖县各自并为一县,以郡名为县名。清光绪《处州府志·卷一·封域志上》记载:
隋文帝开皇九年,废二郡为县,分松阳之东乡置括苍县,始以括苍、松阳、永嘉、临海四县置处州。
隋初处州所辖4县,永嘉县辖今温州地区,临海县辖今台州地区,松阳县辖今松阳、龙泉、庆元和遂昌部分地域,括苍县辖今莲都、云和、青田、缙云、景宁地域。处州治所设在括苍县,说明隋初朝廷偏倚处州。
隋开皇十二年(592),改处州为括州。隋仁寿四年(604),隋炀帝登基,次年改元“大业”。隋大业三年(607)四月,诏天下改州为郡。括州改为永嘉郡,郡治仍设在括苍县。《隋书·卷三一·地理下》记载:
永嘉郡:开皇九年置处州,十二年改曰括州。统县四,户一万五百四十二。
隋大业年间,今浙江境内有会稽、余杭、新安、东阳、永嘉5个郡,共72162户。今丽水、温州、台州3地,占浙江近1/4面积,人口仅10542户,可谓地广人稀。
永嘉郡郡名及所辖区域一直到隋朝灭亡。1998年《温州市志·大事记》记载:
高祖武德四年(621),改永嘉郡为括州,置总管府。武德五年(622),析括州之永嘉县置东嘉州,复永宁、安固、乐成、横阳4县。武德七年(624),改永宁县为永嘉县,乐成并入。太宗贞观元年(627),撤东嘉州,横阳并入安固。永嘉、安固两县复属括州,隶属江南道。上元二年(675),析括州之永嘉、安固两县置温州。玄宗天宝元年(742),复改温州为永嘉郡。肃宗乾元元年(758),复改永嘉郡为温州。
自唐乾元元年(758)以后,温州及永嘉县名称一直沿用至今。正是这个原因,中唐以后,人们一直认为“永嘉郡”就是温州地区,根本“忽略”了隋朝永嘉郡治所设在今丽水城区达14年之久,也忽略了隋朝和唐初处州(后改括州、永嘉郡,唐初复为括州)曾辖今温州地区80余年。
隋炀帝登基后,罢州置郡,全国置190郡。有感于国土幅员辽阔,隋炀帝下令各郡上呈风俗物产地图。《隋书·卷三三·经籍二》记载:
隋大业中,普诏天下诸郡,条其风俗物产地图,上于尚书。故隋代有《诸郡物产土俗记》一百三十一卷,《区宇图志》一百二十九卷,诸州图经集一百卷。
《隋书》是唐朝魏征等编撰的史书,唐贞观十年(636)修成。《诸州图经集》原名《州郡图经集记》,由郎茂撰成。《隋书·卷六六·郎茂传》记载:
茂,字蔚之,恒山新市人也。父基,齐颍川太守。茂少敏慧,七岁诵《骚》《雅》,日千余言……炀帝即位,迁雍州司马,寻转太常少卿。后二岁,拜尚书左丞,参掌选事……茂撰《州郡图经》一百卷奏之,赐帛三百段,以书付秘府……会帝亲征辽东,以茂为晋阳宫留守。其年,恒山赞治王文同与茂有隙,奏茂朋党,附下罔上……帝大怒,及其弟司隶别驾楚之,皆除名为民,且徙末郡……
隋大业八年(612)六月,隋炀帝亲征辽东,郎茂留守晋阳宫,被人构陷,与弟弟一同被削职为民。《州郡图经集》撰写时间为隋大业三年(607)至大业八年(612)间。郎茂的《州郡图经集记》是总书名,100卷收入190个郡的内容。因此,陆羽《茶经》所引《永嘉图经》,应为《永嘉郡图经》。隋代的《州郡图经集》在唐代亡佚,其中部分内容因被《茶经》《元和郡县图志》《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太平广记》等书引用而留存下来。
遗憾的是,隋代《永嘉郡图经》的内容,遗留下来的只有“白茶山”一条。除了《茶经》外,宋太平兴国八年(983)成书的《太平御览》,其卷八六七《饮食部二五·茗》记载:
《永嘉图经》曰:县东有白茶山。
此则记载,很明显照抄陆羽的《茶经》,但把《永嘉图经》误为《永嘉县图经》,编者删去了“县东”前面的“永嘉”。
宋雍熙三年(986)成书的《太平寰宇记·卷九九·江南东道十一·温州·永嘉县》记载:
白茶山在邑界。
《太平寰宇记》编纂时,吴越国向宋纳土归降不久,温州属宋两浙路,辖永嘉、乐清、瑞安、平阳4县。永嘉县东为乐清县,北为台州黄岩、仙居县,南为瑞安县,西为缙云、青田县。编者只是根据以前的史料记载汇辑,“白茶山在邑界”,未注明东南西北。实际上,永嘉县后世修志者也不相信白茶山的记载,清光绪《永嘉县志·卷二·舆地·叙山》记载:
茶山,在城东南二十五里,大罗山之支。康熙志、乾隆志有顾公洞,极深邃,山前多梅花。谨按:通志载白茶山,《茶经》:《永嘉图经》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而里数不合。旧府县志亦未载附,俟考。
乐清县对白茶山更是闭口不谈,清光绪《乐清县志·卷五·田赋·物产》记载:
雁山茶,《瓯江逸志》:瓯地茶雁山为第一,去腥腻,除烦恼,却昏散,消积食,味与阳羡岕茶无二。
陆羽在唐贞元年间(785—805)完成《茶经》的最后修订。此前,经籍文献历经隋大业末年改朝换代和“安史之乱”(755—763)两次兵燹,后晋刘昫(888—947)的《旧唐书·卷四六·经籍志》记载:
隋氏建邦,寰区一统。炀皇好学,喜聚逸书,而隋世简编最为博洽。及大业之季,丧失者多……禄山之乱,两都覆没,乾元旧籍亡散殆尽……
陆羽引用的图经之所以语焉不详,要么是兵燹后的断简残篇,要么是别人“过滤”后转抄的。
唐上元二年(675)置温州,天宝元年(742)改温州为永嘉郡,乾元元年(758)复改为温州。陆羽与诗僧皎然交往甚密,皎然(约720—803),字清昼,本姓谢,自称谢灵运十世孙。谢灵运在南朝宋永初三年(422)任永嘉郡太守。在陆羽的印象里,温州即永嘉郡,永嘉郡即温州,于是,在引用或转抄隋代《永嘉郡图经》时,犯了“想当然”的毛病,不但去掉了“郡”字,还冠上了“永嘉县”。而成书于北宋初的《太平御览》《太平寰宇记》又引用《茶经》的记载,以讹传讹,造成历史迷雾。
三、白茶山在哪里?
隋代时,占据浙江1/6版图的今丽水地域有两个县,松阳县辖今松阳、龙泉、庆元,括苍县辖今莲都、青田、景宁、云和、缙云。处州、永嘉郡州郡治所设括苍县,县为郡附郭。州郡、县治所都在今大溪和好溪交汇处的古城岛上。
隋文帝将州治设处州括苍县,可谓审时度势。温州永嘉一带,海通闽地,民风彪悍,纷乱频仍。1998年《温州市志·大事记》记载:
(晋)太元十五年(390)八月,永嘉人李耽率农民起义。隆安三年(399),永嘉人张永率众响应孙恩起义,杀郡守司马逸。元兴二年(403)八月,卢循攻永嘉,为晋将刘裕击败,浮海南走。
(南北朝)梁太清三年(549)十一月,晋安(今福州)陈宝应乘侯景之乱,从海道攻取永嘉。梁大宝元年(550),陈至德三年(585),丰州(今福州)刺史章大宝反叛,进攻建安。永嘉内使毛喜整修城池,加强防务,并遣所部松阳令周磻领兵1000余人支援建安,平息叛乱。
松阳县于东汉建安四年(199)设置,辖今丽水地区地域。梁天监四年(505),詹、南二司马率军民在松阴溪上筑通济堰坝,开挖堰渠,引水灌田200顷(相当于2万亩),使得广袤的碧湖平原继松古盆地后成为第二个粮仓。
而永嘉地域濒海,每一次台风大潮都是一场无可躲避的灾难,1998年《温州市志·大事记》记载:
晋太元十七年(392)六月,大风雨,潮水倒灌。永宁、安固、横阳、乐成等近海4县,溺死者众多。
相比之下,松阳县所辖地域,在晋、南朝的300多年间,社会稳定,农耕发展,人口繁衍。即使台风过境,也是久旱逢甘露。隋文帝平陈后,将临海郡、永嘉两郡降为县,又析松阳东乡为括苍县,将碧湖平原划归括苍县,并置处州治所于此,可谓“厚此(括苍县)薄彼(永嘉县)”。
隋开皇十年(590)十一月,婺州(今金华)汪文进、越州(今绍兴)高智慧、乐安(今台州仙居)蔡道人、永嘉沈孝徹等人起兵反隋,或自称天子,或自称刺史。唯独处州松阳、括苍一带稳定如磐,百姓安居乐业。
隋炀帝杨广登基后,对括苍县更是青睐有加。早在隋开皇八年(588)十月,杨广以晋王、尚书令、行军元帅的身份节度八路大军伐陈,并亲率一路大军。开皇十年(590),高智慧等人叛乱,杨广出任扬州总管,镇守江都,与行军总管杨素一道平定叛乱。因为熟悉括苍和永嘉两县舆情,隋大业三年(607)改州为郡时,隋炀帝干脆把“永嘉”的帽子戴到“括州”的头上。隋代郡、县常见同名,但大部分县为郡附郭(即郡、县治所在同城)。永嘉郡治括苍县,与永嘉县治相距二百多里,非常罕见。
在隋初两任皇帝都“偏心”的背景上,郡守接到诏令编制图经,可想而知其重心在郡城附郭的括苍县一带。当时的永嘉县辖今温州地区,县治设在今温州城区。隋代县分九等,县置令、丞、尉、光初功曹、光初主簿、功曹、主簿、西曹,金、户、兵、法、士等曹佐及市令等,上上县99人,下下县也有67人。辖区人口稀少,官员众多,各司其职,在撰写图经时,永嘉县官员不会不知道县东300里是大海,更不会东南不分,把县南误为县东。
隋代括苍县作为永嘉郡附郭县,郡治、县治同在古城岛,素有“西乡”“东乡”之分。西乡为碧湖平原、今云和县;东乡为今青田、景宁。括苍县官员在撰图经时,以县治为中心,习惯称“县西”“县东”。
“县东三百里有白茶山”,括苍县官员这句漫不经心的话,150多年后被陆羽在卷帙浩繁的文献中搜罗到。在陆羽的认知里,“永嘉郡辖永嘉县,郡治在永嘉县”,于是想当然在县前面加上“永嘉”两字。
那么,括苍“县东三百里”在哪里呢?
笔者认为,在今景宁县境内。
在遥远的隋朝,从括苍县治前往西乡,水路逆大溪而上,陆路古道也大致沿溪而行。而从括苍县治前往东乡,水路顺大溪而下,陆路经由沿溪的栝瓯古道。
栝瓯古道开辟于秦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秦军从江西广丰越过二渡关,进入福建浦城,兵分两路,一路征讨瓯越,一路征讨闽越。征讨瓯越的一路,从浦城翻越柘岭进入龙泉、丽水,沿大溪到达温州。秦军经过的路线,开辟出了两条陆路古道:一条是龙泉至丽水的通济古道南路,一条是丽水至温州的栝瓯古道。
大溪到今青田县河边村时,小溪汇入。小溪是大溪最大支流,从湖边上溯到今景宁渤海、外舍,可通航蚱蜢船和竹筏。陆路古道沿小溪而行,经湖边、白岩、岭根、大顺、渤海,至今景宁县城。
对于隋代括苍县的官员们来讲,乘船顺大溪而下,至河边村转小溪,溯流至渤海、外舍,是最轻松便捷的选项。而对于沿小溪及其支流卜宅而居的百姓而言,小溪及沿溪古道通往今青田、温州,是他们与外界沟通的“坦途”,山里的树木、毛竹和海滨的鱼虾、盐等山海物产在外舍、渤海汇集、中转。
而今景宁县城一带,早在隋以前就有人口集聚的记载。汉初浮丘伯携双鹤隐居此间,筑台垂钓,沐鹤于溪,沐鹤溪由此得名。南朝宋永初三年(422),谢灵运任永嘉太守,乘船去游石门洞时,曾误入小溪。明代董斯张《广博物志撰》卷四九援引北宋《太平广记》记载:
谢灵运守永嘉,游石门洞,入沐鹤溪,泊舟溪旁,见二女浣纱,颜貌娟秀,非尘俗态。以诗嘲之曰:“浣纱谁氏女,香汗湿新雨。对人默无言,何事甘良苦。”俄而,二女微吟曰:“我是潭中鲫,暂出溪头食。食罢自还潭,云踪何处觅。”吟罢不见。康乐逐回,过二三里,其弟亦来访,与偕回。后人以康乐回处曰“大郎回”,其弟回处曰“小郎回”。
南朝时,朝代更迭,小溪流域成为人们避居的乐园,1990年《景宁县地名志·外舍乡》记载:
齐岱村:位于外舍东北3.2公里。3户,8人。畲族。相传南北朝齐人后裔为抗征避徭,南迁于此,故名。
齐垄村:位于外舍2.3公里。10户,58人,畲族56人。相传南北朝齐人后裔为抗征避徭,南迁于此山垄种田,故名。
从括苍县治古城岛往东南至湖边,由湖边沿小溪往西南至鹤溪,古道路程约300里,而白茶山位于今景宁县城东南。清同治《景宁县志·卷一·封域》记载:
惠泉山,县东南十里,高亚敕峦,俯视郊原,咸归眉睫。
敕峦即敕木山,位于惠泉山东南。在1990年的《景宁县地名志》和1994年的《景宁县志》里,敕木山仍在,惠泉山却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惠明寺。清同治《景宁县志·卷三·建置》记载:
惠明寺,在县东十里惠岭。唐咸通二年(861)建,有铁香炉二,铁钟一。久圮。国朝嘉庆十九年(1814)僧源来重建正殿、斋房。至同治四年(1865),僧端岳造后堂、左右轩楹、并山门、前殿重修。
敕木山与惠泉山岗阜相连,惠泉山又名南泉山。惠明寺屡圮屡建,至20世纪90年代,几成一片废墟。1994年《景宁县志·文化·文物》记载:
惠明寺遗址,在张春乡惠明寺村。寺建于唐咸通二年(861),因僧惠明得名。清嘉庆、同治间二次修建。今仅存山门、石道、天井及两侧残墙。址后尚存一株境内仅有的白茶树。
据惠明寺村人雷石才在《我与金奖惠明茶》(中国文史出版社)回忆,他听母亲说过,惠明寺原有白茶树,曾采制成贡茶。1958年,仅有的一株白茶树移植到大均特产场,没有栽活。现在惠明寺的这株白茶树,是他在1976年春天从邻近的惠山头村移植的,其叶乳白带淡黄,采制后冲泡,茶叶由绿呈白色。
1979年,有关专家对惠明寺的这株白茶王进行鉴定,树龄在千年以上。
因此,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隋大业三年(607)开始撰《永嘉郡图经》时,括苍县东南300里的敕木山一带,曾有茂密的茶树林,因叶片乳白,从今景宁县城远眺敕木山,云雾缭绕,茶树白色苍茫,被人们称为“白茶山”。
隋大业年间(605—618),敕木山上的白茶自然衍生成林,成为一道奇观。此时正是茶树的“盛年”期,后历百余年,受树龄、气候及开垦、砍伐等影响,在唐中期日渐零落。至五代、宋初,更是呈零星状态,逐渐淡出人们视野。
白茶山被人遗忘,有自然环境的因素,也有地域归属更迭的原因。唐景云二年(711),分括苍东乡置青田县,今景宁地域属之。此前“括苍东乡”的历史记载被括苍、青田县志修纂者“忽略”。唐中和元年(881),遂昌人卢约攻陷处州,窃据处州城及遂昌、松阳、龙泉、缙云、青田6县,直至吴越天祐四年(907)被钱镠击败。这一段历史记载几乎为零。宋宣和三年(1121),方腊部将洪载攻占处州城及青田县,烧毁州衙和县署,北宋及以前志乘被付之一炬。之后的宋、元和元、明之交,处州经历两次朝代更迭,志乘被毁。留存至今的,是明成化十八年(1482)知府郭忠修纂的《处州府志》。而明景泰三年(1452)析青田县沐鹤乡和柔远县部分地置景宁县,景宁县之前的历史记载,更是被青田、景宁两县修志者“忽略”。
自21世纪开始,白茶广受世人追捧,福建福鼎、温州乐清和远在浙西的湖州安吉等白茶产地纷纷争夺“永嘉县东三百里”的“白茶山”,为白茶历史背书,拥有千年白茶王树的景宁县反而保持沉默。这既有当年括苍官员的“漫不经心”、隋代图经亡佚和陆羽的“想当然”等原因,也有景宁人内心无比强大的文化自信,因为早在2003年,农技人员采惠明寺白茶王枝条,以“劈接法”嫁接白茶,获得成功,并向全县推广。
2022年,仅敕木山就有1000多亩白茶,隋大业年间《州郡图经集》记载的“白茶山”,1410年后,重现景宁敕木山。
因此,笔者认为,陆羽《茶经》里的“白茶山”,为今景宁畲族自治县的敕木山。
(作者系松阳县文史工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