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历史文化沉淀深厚的地方,说起地方传统的文化艺术,往往是“琴、棋、书、画”如数家珍。丽水以往对地方传统文化艺术的叙述比较单薄,“书、画”比较多,但“琴、棋”则比较少。本文简单介绍一下松阳地方文献中围棋文化方面记录的情况,以其抛砖引玉。
翻阅历代松阳县志,志书中记载有关围棋的内容有七处。分别是八仙䃪、仙人峰、长松山、留名山、南岩山、横山、卯山。
八仙䃪,在象溪村后。山巅有巨石八坐立如人,形容毕肖,故名。又有石桌石棋子,初能摇动,闻人声则止。举人高斐然有诗《仙坛观弈》,诗曰:“艳说名花聚八仙,谁知顽石亦同然。千松落字壶中地,一局残棋袖里天。山似烂柯忘岁月,人来卓锡老林泉。此间胜败何须问,坐对青溪乐万年。”
仙人峰,其山从龙泉县迤逦而来,延袤至石仓源中。一峰高耸数百丈,绝顶一区,宽平百馀亩,土色光润,草木不生,石如几案。有仙人弈棋于此,因名为仙人峰。
长松山,即牛头山,相传叶真人与道侣弈于此。局终,掷棋子于地,化为石。后人于其地得石,每一卷石中有小石棋子,圆滑绀白,初出土尚温软。劈取可足一局。宋乾道五年(1169)进士张贵谟(?—1227)作《牛头庵石棋子赋》写道:“或人曰此天师之幻化兮烂柯之所委,如太一之神兮化馀粮以为异。”
留名山,原名大明山。唐进士毛云龙好黄老,尝修炼于大明山,创祠候戴火仙,三年无所遇。忽一日,见二人弈于石。龙在傍观弈,局未终,觉苔侵于石上。弈者曰:“子可以归矣。”云龙顿首而还。祠人曰:“子何之?今三年矣。”及再至其所,不可得。后隐于云龙山,不知所在,人以为仙。有《留名戴火》诗曰:“山高万仞峻崔巍,仙子求丹得道同。棋罢觉然斧柯烂,悟真戴火入蓬莱。”
南岩山,在县城南郊。高七八百丈。幽胜甲于一邑。贡生周雷《南岩山》诗句:“花坞苔封棋局冷,毗岩尘合性灵收。”
横山,在横山村。高三百丈,状若横云。山顶有白鹤庙、石棋盘,宽平五百亩。今之石棋盘犹在。传说东汉时,东阳人赵炳(升仙为白鹤大帝)与闽中人徐登曾游历此处休憩下棋。又传说唐时,良相李德裕与隐士松阳子在此对弈。
卯山,在古市。峰峦耸秀,有怪石奇峰,形如乔松,有枝有叶。山乃唐祭酒叶静能及叶法善宅基。宋人吴天泽《卯山》诗云:“丁字碑残惊梦笔,卯山丹就建玄坛。犹馀地下仙棋子,留与人间作石看。”清人叶有青《卯山》诗云:“竹院琴声间鹤构,石䃪花影落棋枰。”
其中,提到唐代之前松阳人物三个。分别是先秦时期的隐士戴火仙(生卒不详)、唐朝帝师叶法善(616—720)和进士毛云龙(生卒不详)。睦州方干(809—888)有诗《赠叶尊师》:“灵药不知何代得,古松应是长年栽。先生暗笑观棋者,半局棋边白发催。”诗中所指叶尊师以及先生,皆为叶法善。
至于宋朝,作为琴棋书画之一的围棋,已成为文人墨客的必备技能。如松阳籍硕儒项安世即是一位围棋爱好者。项安世,号平庵,松阳阳溪(今西屏镇)大路口村人,宋淳熙二年(1175)进士,理学家,庆元党禁后归隐,潜心经史,多有论述,著有诗词集《平庵晦稿》。项安世有诗:“酒杯思共把,棋局定长闲”,又有诗曰“棋逢要路方高著,马得亨衢定轶尘。伏枥自怜吾久矣,傍观甘作烂柯人。”
值得一提的是,南宋女词人张玉娘(1250—1276),字若琼,号一贞居士。张玉娘积书遗艺,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相媲美。县志称其“所作词文不下汉之班姬”。玉娘咏史诗《谢东山》:“风捲胡沙动地尘,蔷薇深洞蔼余春。棋终偶折登山屐,方信风流社稷臣。”诗中提到当晋军在淝水之战中大败前秦的捷报送到,谢安正在与客人下棋。他看完捷报,便放在座位旁,不动声色地继续下棋。客人忍不住问他,谢安直到下完棋等客人告辞后,才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激动的跳跃入室,把木屐底上的屐齿都碰断了。玉娘不仅有填词对诗饮酒之雅,而且有精琴棋书画之趣。松阳县史志部门结合了张玉娘诗词,创作完成松阳人物传记历史剧《张玉娘》,演用张玉娘诗作《暮春偶成》:“草香云暖雨初晴,对竹敲棋坐小亭。昼永人闲啼鸟静,花飞无语春冥冥。”丰满了张玉娘的才女形象。
至于明清,围棋更为大众广闻乐见。贡生潘益澧(1836—1879)在《黄南庄赋》写道:“人柳阴边,或向棋枰而静对;农桑课外,非无医卜之擅长。”(引自民国《松阳县志·卷十二》)
近年来,松阳县连续三年举办了全国业余围棋公开赛,业内好评如潮。古今传奇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相得益彰,期待围棋文化成为松阳文化中一张靓丽的名片。
(作者单位:松阳县党史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