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儿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瓯江儿女
泼墨绘山水 丹心育桃李
——记丽水学院教授、浙派著名山水画家咸维新
日期:2024-05-24 16:15    来源:丽水史志(2024年第1期)   作者:田金友 浏览量:

咸维新(1923—2016年),又名槐昌。1923年出生于浙江杭州临安玲珑。受家乡山水之滋养,书香门第之熏陶,自幼酷爱书画。1946年,考入国立艺专(系中国美院前身)国画系学习,得艺专名师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诸大师亲灸。1949年国立艺专毕业后参加革命工作,1950年赴浙西南丽水师范学校教授美术和古典文学。自此,他在括苍山下,瓯江之畔工作生活了近半个世纪之久,为浙西南地区培养了众多的美术师资和人才。咸维新系画坛大师潘天寿先生之高足,毕生从事教育事业,研究创作山水画七十余年,别具一格。他继承了宋元以来国画的优良传统,深入生活,对山水画创新作出了独特的贡献,深得潘天寿大师的赞赏。其书画曾在浙江展览馆、中国美术学院陈列馆、中国美术馆等著名美术馆举行个人展览,为名家大师和美术爱好者所青睐。出版并再版有《咸维新书画集》,其代表作有《黄山熹微》《岩松》《雷峰夕照》《瓯江秋韵》等数以千计。

一、家世传承 重教尚学

咸维新父亲咸茂森,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自幼聪慧好学,饱读四书五经,为清末秀才。他家风淳厚,崇教兴学,闻名乡里,一生致力于乡村教育,倾其家产,举办私塾和“启明小学”,四邻八乡穷苦劳动人民子女得以学习文化,启智明理。他育有四子三女,其中三子一女终身从事教育事业。

大儿子咸槐芳(咸维新兄长),生于1911年,毕业于萧山湘湖师范,子承父业,一生从事教育,先后在临安、嵊县、余杭等地小学任教师。1947年,在杭州创办了私立大伦小学,后改为宝庆桥小学。1949年5月杭州解放后,任大伦小学校长,后为杭州贾家弄小学教导主任。曾担任中国民主促进会杭州拱墅区支部书记,后任拱墅区信义巷居委会主任,并当选为拱墅区第六届人民代表。1980年作为中国民主促进会浙江省代表,赴京参加全国会议,受到有关部门领导接见。

次子咸槐庭(咸维新二哥),生于1914年,经商,用经商而得的钱资助一班兄弟姐妹读书求学,完成学业。后在余杭区石鸽供销社工作,通过勤学苦练,写得一手工整漂亮的小楷。咸槐庭一生贤良,勤劳负重,为父母尽孝,为兄弟姐妹求学成长无私奉献,是咸氏大家庭成功度过那一段艰难困苦时期的顶梁柱。

三子咸槐堂(咸维新三哥),生于1917年,毕业于国立厦门大学法学系,解放前曾任临安简易师范校长,兼临安教育局科长。解放后1950年起在杭州西湖小学、杭州高级中学任教。1977年在杭州高级中学退休后,仍以省“民革”委员的身份关注教育事业,并在“民联”学校担任教师、校长。其妻程文娟也从事教育工作,在杭州中小学任教。夫妻二人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一生,为国家社会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桃李满天下。

长女咸玉梅(咸维新大妹),生于1926年,毕业于嘉兴师范学校,后去新疆支边,担任石河子邮政局局长。她丈夫吴定邦前期在杭州邮政局工作,后被派往新疆支边,两人都为新疆邮政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次女咸玉贞(咸维新二妹),生于1928年,毕业于余杭简师,和丈夫金风二人均投身于教育事业,一生不离三尺讲台,为教育事业默默奉献。一家三代人都投身教育事业。2015年被临安市(区)授予“教育世家”荣誉称号,以表彰其一家人对教育事业作出的贡献。

三女咸玉娥(咸维新三妹),生于1931年,1949年参军,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多次荣立战功。后在宁夏日报社、水利厅工作。其一生积极进取,不计名利,无怨无悔,为新中国建设和边疆发展做出贡献。

二、正直疏淡 忠诚教育

咸维新(系咸茂森四子)自幼受山村秀丽的自然环境和重教尚学家庭的影响和熏陶,酷爱书画和诗词,七岁开始作画,师从余杭著名画家孙小堂学习中国画,乃得启蒙。抗战时期,就读于浙江省立严州中学,打下扎实的文化基础,但仍不废画事,尤热衷于作街头抗日宣传画,倾诉一腔爱国热忱。抗战胜利后,负芨杭城,于1946年考入国立艺术专科学校,在国画系就读,是当时国画、西画、应美、雕塑四系的级长,为人谦和、正直疏淡、尊师重友,敢于仗义执言。国立艺专地处西湖之滨,湖光山色,天下胜境。咸维新虚心求教,勤于问难,深得黄宾虹、潘天寿、郑午昌诸大师之精髓,兼容并蓄,了然于怀,艺事大进。当时,潘天寿先生任艺专校长,因潘校长思想进步,对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行为看不惯,少数别有用心之徒受国民党政府指使,掀起“倒潘”恶浪,妄图将潘天寿校长赶出国立艺专。咸维新拍案而起,仗义执言,带头组织艺专师生开展拥护潘校长的行动,会同冯声炎等七人起草并签名《告全国同学书》,揭露别有用心之徒的阴谋,拥护潘天寿校长。此举得到了全国各地大专院校广大师生的支持拥护,并取得了胜利。为此咸维新受到了国民党、三青团等恶势力的胁迫、盯梢、恐吓。为保护咸维新的安全,避免国民党反动派对其迫害,潘天寿校长特邀他在家住了半年之久,精心指导咸之画艺,使其深得潘天寿之画技真传。咸维新也同潘校长及其家人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保持长期之书信往来。咸维新于1996年举办书画展时,时任中央美院院长的潘天寿先生之子潘公恺特为画展题辞“艺海天涯—贺维新先生书画展开幕”。

1949年7月,咸维新国立艺专毕业,随即参加革命,进入浙江省干部学校第一期培训班学习期满,咸维新不留恋杭州的舒适生活,携妻子胡静贞一同主动要求到丽水山区去从事教育工作,被分配丽水师范学校担任古典文学和美术教师,其妻也先后在处州中学、丽水林校从事教育事业。自此,他在括苍山下,瓯江之畔开启了近半个世纪教书育人、泼墨山水的淡泊生活。每当天气晴好,他就带领学生到括苍山麓、瓯江之滨写生作画,山峦林立、风景优美的秀山丽水都被收入了他的画卷。教学之余,他还将自己的画作和心得向恩师潘天寿、禇乐三、郑午昌等汇报请教,以取得他们的指导,提高自己的画艺。他勤勤恳恳、呕心沥血、醉心教学、辛勤耕耘,为浙南、浙西南地区培养了众多的美术师资和画坛人才。正当他踌躇满志,全身心地醉心于教学和作画时,1958年突降厄运,被错划为右派,遭受了不公正的待遇,被遣送到龙泉等地劳动教养。在逆境中他没有气馁,没有沉沦,仍胸怀磊落,自尊自爱,忠诚于美术事业,不移为人民服务的信念,在劳动中学会了油漆技术。1961年,他被安排到丽水碧湖木器厂工作。在木器厂的劳动中,他发挥一技之长,结合油漆工作,在各种家具上作画,在艰苦的环境中坚持不懈地追求国画艺术,因他的画作优美,技艺精湛,生产的家具颇受民众的喜爱,带动了家具厂的销量,得到了工厂领导和群众的称赞好评。

1979年,咸维新错划右派得到了平反,被安排到浙江省少数民族师范学校(现为丽水学院),重回了三尺讲台,他又满怀热情地投入了终身热爱的教书育人、泼墨山水的教学之中。为了追回失去的时间,培养更多的画坛新秀和师资,他加倍努力,争分夺秒带领学生走遍括苍山麓和瓯江两岸,采风写生,迎来了艺术的第二个春天。期间,在丽水、临安、杭州、绍兴、上海、北京等地多次举办个人画展,并与中国美院的同学、好友、画坛大师、至交探讨交流画艺和心得体会。在1980—1995年的短短十五年间,他创作出了100多幅书画名作。这些作品多以两浙山水为范本,构图雄伟奇崛,善于取势,突出主山,整体和谐,并且山水画多有题句,不仅点缀画面,亦丰富内涵,有画龙点睛之妙。

他的授课风格也深受学生的欢迎。他先后在丽水师范、浙江少数民族师范、丽水师专、丽水学院讲授古典文学和美术,为浙南和浙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培养了大量的美术师资和画坛人才,为浙江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学生遍布祖国各地,有担任绍兴市政协主席的戴本妥,有从事教育的原温州医学院纪委书记徐顺平,有传承美术工作的画师夏式清、夏兴帮、朱江,还有少数民族地区教师蓝炳二、蓝青能、雷雪芬、蓝金胡等人,桃李春风,聊以自慰。

1995年,咸维新离开了他钟情一生的三尺讲坛,回到了离开多年的故乡临安,但他人退艺不退,虽年逾古稀,但创作欲望却愈加炽烈。他登黄山,走天目,渡钱江,临富春,到处登山涉水,伏案作画,新作不断问世,丹青不老,挥毫不倦,果实累累,作品数以千计。其作品达到了新的高度,在新的艺术审美的驱动下,他还朝气蓬勃地作一些新的探索,取得了衰年变法的成功,使他的艺术更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他在创作之余,还担任了临安市(区)诗书画协会名誉会长,杭州虹昌画院名誉院长,江南书院名誉院长、杭州青年学院客座教授、美协会员、中国美院今艺社名誉理事长等职务,继续为画坛书写春秋,创作画作,传授技艺,培养人才。

咸维新为人正直疏淡,胸怀磊落,虽一生坎坷,但仍坦然面对,乐观向上,淡泊名利,敬重师长,关爱学生,醉心艺术,忠诚教育。其艺术个性鲜明突出,他以山水为其代表,兼能花鸟、人物、书法及诗词。其代表作品有《黄山熹微》《岩松》《雷峰夕照》《瓯江秋韵》《魂归》《古柏》《春归瓯江》《桐君秋韵》等数以千计,出版有《咸维新书画集》。集中有同窗好友中国美院教授郑朝为其作序,原中国美术学院校长肖峰为其题写书名,中国美术学院教授、西泠印社执行社长刘江为其题跋,中国美院教授同窗好友冯声炎为其作文。

三、泼墨山水 探索创新

咸维新一生从事书画艺术,从小打下坚实的书画基础。青年时进入国立艺专,又系统地学习了国画的理论知识,集黄宾虹的浑厚华滋、潘天寿的强捍奇崛、郑午昌的秀润含蓄于怀,后又遍读并临摹两代山水名家之作,视眼开拓,兼容并蓄,其书画作品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书画言志,咸维新之书画,借抒情写意,刻心明志,以浇胸中之块垒。在创作之时,往往凝神结想,胸中郁郁勃勃,方才下笔,故意在笔先,下笔亦速,倾刻而成。其作品有气力、气势、气运,往往神完气足,而无雕琢刻划、装腔作势之病。又因其个性,追求崇高宏伟、雄健豪迈、气势磅礴之审美理想,故其艺术个性鲜明突出。

咸维新兼能山水、花鸟、人物、书法及诗,而山水为其代表。咸维新之山水,重师法自然,多以两浙山水为范本,“吴越峰峦、鬟春髻翠、握雨云去”,多群峰摩天,层峦叠嶂之景象。咸维新之山水,构图雄伟奇崛,善于取势;尤重视突出主山,主山庄重,顾盼有情,而群山顺势环绕,整体和谐。其运笔则多简笔淡墨,山石明秀,运力皴擦苔点,善用泼墨。故其山水总体印象既有气魄雄浑之势,又有苍茫生动之韵。其山水画多题句,不仅点缀画面,亦且丰富内涵,有画龙点睛之妙。如“为迎风霜光高峰,世事浮沉一览穷”,其人格何等勇敢超脱!“削壁悬崖我安家,千年风霜严相加,多少劫难等闲度,直上霄汉志不奢。”(《岩松》)在艰险逆境中,何等坚定倔强!有的题句则阐述其作画心得,如“水墨熟时何须彩,书画熟时不求形”,“漫将一砍梨花雨,泼湿黄山浅如云”。其中有一则最为重要:“可染大师尝谓,可贵者胆,所要者魂,其作品气势恢宏,大气磅礴,余偶一为之,颇感力不从心,足见此道需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修心养性,勤奋终身,方能有为,故难与取巧者道,故以效颦之作,以贻方家一笑”。此句题于1999年,画家已七十六岁,自是谦逊之词,但也可一窥其作山水之目标取向和一片苦心,可为艺术家之座右铭矣!

咸维新之花鸟承海派一路,笔力劲健,清新明丽,其可贵之处善取农家所见素材,蔬菜果实、鱼虾鸡犬,无不入画,生活气息浓厚,多有创意。尝见牛图一幅,一老牛双眼圆睁,作耕罢疲惫状,句云“耕罢东陇复西陇,岁岁辛劳苦无穷,莫怨天道不公平,自古劳逸本不同”。其写牛写农人乎?令人悲悯。其人物造型功夫尚嫌不足,但因作者通达世情,爱憎分明,神态毕现,入木三分。林则徐怒焚鸦片,慷慨悲壮之容;钟馗驱鬼辟邪,嫉恶如仇之状;布袋和尚心容万物,笑容可掬之态,一一令人感动。咸维新之书法,隶楷行草均能,尤善行书,行云流水,雄强劲秀,流而不滑,圆而不弱,轻而不浮,动中有静,刚中有柔,富于节奏韵律,盖其绘画多得益于此。

咸维新晚年,仍勤于伏案作画,不断探索求新,到处探山取景,新作不断问世。在他的新作中,采用泼墨法的山水画,用笔豪放,大胆泼辣,水墨淋漓,自有一番新的气象。他人老心不老,在新的艺术审美的驱动下,朝气蓬勃不断地探索创新,实现他的衰年变法。

他的学弟、艺坛好友、西冷印社执行社长、中国美院教授刘江在其书画展上曾这样评价他:“咸维新学长在艺术上这种孜孜不倦的执着的追求精神,在人生道路上不怕挫折,不畏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以及他在古稀之年衰年变法,对艺术不断探索的精神,这些正是今天作为一个老艺术家所具有的高贵品质。他的这种高贵品质和精神,是值得我学习的,也是值得我们艺坛后来者效法和发扬的。”

(作者系原丽水地委办干部)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