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在丽水创办的第一所大学
——浙江省立英士大学
日期:2024-05-21 15:50    来源:丽水史志(2024年第1期)   作者:周 率 浏览量: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初期,浙江省政府曾在丽水创办了一所大学,初定名为浙江省立战时大学,它还有另一个更为知名的校名——英士大学。它是在丽水地区创办的第一所正规大学,相比1939年10月成立、仅设有一二年级的浙江大学龙泉分校,教学体系更加规范,院系设置更加完整,师生人数更多,办校经历也更加曲折。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之前,中国的大学大多分布于上海、北平、杭州等大城市。在浙江省内,丽水地处浙江西南部山区,现代教育不仅不能与杭嘉湖地区相比,比起周边的温州、金华也较落后,最高学府仅是丽水城内的省立第十一中学(浙江省立处州初级中学),有机会进入大学深造者也为数极少。

从无到有 丽水筹办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杭嘉湖地区相继沦陷,战火直逼钱塘江以南。浙江省政府迁永康方岩,省建设厅、省教育厅、省民政厅等机关单位,以及众多的工厂、学校内迁到丽水各地,仅在丽水碧湖镇就集中了由内迁学校组建的省立联合高中、省立联合初中、省立联合师范,以及省立第一儿童保育院等学校。这些学校加上在各地创办的临时中学,每年都有大量高中毕业生需继续深造。但原位于省城的浙江大学、杭州艺术专科学校、之江文理学院西迁外省。为解决浙江省内各高中毕业生的继续教育问题,培养将来建设国家的人才,浙江省政府于1938年夏决定筹建浙江省立战时大学。

关于创办这所大学的原由,时任浙江省政府主席黄绍竑在其回忆录《五十回忆》中写道:

我觉得此次战争,为期必定很长,说不定会拖延五年,十年,若果省境内没有一所大学,省内每年毕业的高中学生就没有升学的机会。这样浙江人才的培养,就要受到极大的影响。虽然那时还可到大后方的各大学去升学,但是在战时交通的困难,汇兑的不便,用费的浩大,又有多少学生可以到大后方去读书呢?于是我在省政府提议另外创办一所大学。

浙西南等地区尚在国民政府的控制之下,并且当时浙江省内大批重要机构、文化名流来到丽水,成为全省战时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这就为在丽水建立一所新大学提供了可能性。

于是,浙江省政府于1938年暑期在丽水城西郊的三岩寺设立筹备办事处。11月15日,浙江省政府委员会召开第1027次会议,会议决定大学定名为浙江省立战时大学,“以示为抗战培植专才之意”。会上还通过浙江省立战时大学筹备会章程,并分别聘定谷正纲、阮毅成、黄祖培、许绍棣、伍廷飏、赵曾钰、黄祝民、莫定森等为筹备委员,黄绍竑为筹备委员会主任委员,实际负责人是教育厅厅长许绍棣。

1938年12月7日,筹委会召开第一次筹备会议,决议设置文法商、理工、农、医四个学院,分设13个系。1939年2月10日,筹备委员会召开第二次常务委员会,决定各院开办费、设备费预算,决议下设学院由原计划的四个改设为三个,即工学院、农学院、医学院。理工学院设丽水,暂分理化、机电、土木三系;农学院设松阳,暂分农艺和畜牧兽医二系;医学院设临海,由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改组而成,内设医学及药学二系。各院系学习时间,除医学院为五年外,其余均为四年。

1939年3月下旬,浙江省立战时大学筹备委员会在《东南日报》刊发启事,开展失学学生调查登记,作为设班级数的参考。计划招收理化、机电、土木、农艺、畜牧兽医专业一年级新生,并收容各地因战争失学的大学二、三、四年级的肄业生,这些学生有意报考的可到丽水三岩寺的战时大学筹备委员会或位于永康方岩的浙江省教育厅,以及本省各县政府、民众教育馆索取表格,填寄筹备委员会。

经登报调查,各院校失学学生与插班者人数不多,遂决定将文法商学院及理工、农医各院二、三、四年级缓办,先办理工、农、医三院,于当年秋季招收一年级新生。理工学院分设理化、机电、土木三系。农学院分设农艺、牧畜兽医二系,医学院就原有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改组,分设医学、药学二系。各院系肄业年限,除医学院为5年(连实习6年)余均4年。

更名“英士” 丽水创校

因校名为战时大学,致使有一部分人以为战时大学是临时性质,将来战争结束,战时大学也随之结束,怕影响毕业后的就业,这就直接影响了学生的报考意愿。1939年5月,黄绍竑向省政府提议将学校改为英士大学。之所以提议更名英士大学,一是为纪念辛亥革命首功之臣陈英士,发扬陈英士的革命精神,激励师生的抗战报国之心。二是这样能够尽快得到时任教育部部长陈立夫的正式立案批准,因为陈立夫是陈英士的侄子。陈英士对蒋介石有知遇之恩,改名也得到了蒋介石的支持。三是提高学校知名度。该提议获得省政府第1071次会议通过,遂正式将校名定名为浙江省立英士大学。

30页陈英士.png

陈英士戎装像

陈英士,即陈其美,中国民主革命者,字英士,号无为,湖州吴兴人,中国同盟会元老。1911年10月武昌起义成功后,上海革命党人宣布响应。11月3日,起义军攻占上海闸北巡警总局,陈其美宣布上海独立;4日,上海光复,陈其美出任沪军都督。陈其美后促成江浙联军,江浙联军于12月初攻克南京,奠定了成立南京临时政府的基础。孙中山十分赞赏陈其美,称他为“革命首功之臣”。1915年,陈其美追随孙中山参与反袁斗争。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在上海法租界附近被刺身亡,年仅38岁。

根据省政府1088次会议决定,浙江省立英士大学实行校务委员会制,校务委员会办事处仍然设在丽水三岩寺。之前的浙江省立战时大学筹备委员会撤销。校务委员会由谷正纲、阮毅成、黄祖培、许绍棣、伍廷飏、赵曾珏、莫定森、黄祝民、王佶共九人为校务委员会委员;许绍棣为主任委员,浙江省电话局局长赵曾珏兼任工学院院长,浙江省立农业改进所莫定森兼任农学院院长,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校长王佶兼任医学院院长。这次会议组建了浙江省立英士大学的领导体系,明确了人员的职责分工,提高了办事效率,进一步确立了学校的院系设置和行政体系,为学校下一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1939年10月26日,全校学生集中在丽水城内的省立处州中学举行始业教育,并将这一天定为英士大学的校庆日。

英士大学在办学过程中首先遇的是经费不足问题,原定的浙江省政府拨款缩减,造成购置教学设备、发放教师薪酬经费不足等问题。对于学校的经费问题,“前会电请教育部陈部长立夫予以补助,兹得复电,允俟该大学呈报经费概况时,再为转呈行政院补助。对于战区学生经费困难者,并请依照贷金办法,可由大学呈报教育部核发贷金,以资救济云”。即国民政府战时实行“贷金制”来缓解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困难。对于一些家庭困难的优秀学生免收学费,并给予资助。

工学结合的战时模式

英士大学创办于抗战之中,创办之初学校资金设备严重缺乏,不得不依靠浙江省农业改进所、省铁工厂、省立医药专科学校等单位的房屋、设备维持运转。因而学校还任命由这些单位负责人兼任各学院院长。

为解决各学院的办学地点与师资、设备,采取与相关单位所在地办学的方式。其中农学院主要依靠位于松阳县白龙圳的浙江省农业改进所的力量进行办学,所长莫定森兼任学校的校务委员和农学院院长,而农学院的教授讲师大多也是由相关领域的科技人员兼任,农改所所办的试验场为学生的实习基地。

31页原英士大学办公楼.png

位于丽水三岩寺的原英士大学办公楼(20世纪80年代初)

医学院原为浙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原省立医药专科学校校长担任英士大学校务委员会委员和医学院院长。1937年8月,淞沪会战爆发后,省立医药专科学校师生在王佶的带领下,辗转多地,最终在1940年夏迁到丽水龙门岭处州中学分部办学。

工学院主要依托位于云和小顺和丽水大港头的浙江省铁工厂的力量,又有由上海暨南大学和杭州之江大学撤退至丽水的陈荩民、朱重光、闻诗等著名教授加入工学院。铁工厂是学生们实验和实习的地方。工学院将位于丽水城东的三岩寺作为校址。1941年第一学期,工学院二、三年级才迁至三岩寺东北新校舍上课。工学院院长赵曾珏因工作繁忙,无暇顾及院务提出辞职,改聘王珪孙教授继任院长。工学院迁入三岩寺新校址后,房舍次第完工,设备得到更新,先后办起金工场、木工场、煅工场、机工实验室、电工实验室等。本想在此长久办学,1942年浙赣战役爆发,不得不南迁泰顺,放弃了使用还不到一年的新校舍。

1941年秋,英士大学还增设了农业专修科、合作专修科。学校还先后帮助浙江省建设厅代办农业特产专修科和高级农业职业班,并且代办了省立宁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英大原本准备在丽水办下去,但随着战争形势愈发严峻,不得不为寻找更加安全的办学环境而颠沛流离。

辗转丽温 坚持办学

1942年4月,美国空军对日本本土进行轰炸。日军为报复美军的轰炸,摧毁可能对日本本土安全造成危险的衢州、丽水、江西玉山等地的军用机场,发动了浙赣战役。日军对丽水进行了连续轰炸,为安全起见,浙江省政府由永康方岩迁到云和;丽水、松阳等地的英士大学为躲避敌机轰炸,不得不在同年6月7日提前放假,无家可归的学生发给救济金留校。6月24日,丽水沦陷,留在丽水、松阳等地的英士大学被迫撤离到云和、泰顺、景宁等地。丽水校本部和工学院、医学院大部分师生员工先行撤离,教学器材、档案文书、图书资料装入200多只木箱,由挑夫100多人,在教务长陈荩民率领下向云和县撤退,又转入景宁县,因寻找不到可以办学的房舍,只得继续南下,暂驻温州泰顺县司前乡。

在这次迁移过程中,英士大学“校舍、图书、仪器、用具、药品之损失共约一百万元”。校本部以及工学、医学院南下泰顺,暂时迁驻司前乡。农学院以及省农业改进所最终撤到景宁县沙湾镇。当年8月底,丽水、金华等地收复,英士大学决定复课,校本部、合作专修科以及农学院都集中到云和小顺办学。由于形势不稳、搬迁花销过大,英士大学医学院和工学院借用泰顺司前、里光二村的祠堂和民宅复课,后又将部分学生迁往云和、龙泉上课,以方便学生实习。

12月29日行政院第606次会议决定将东南联合大学并入英士大学,而将英士大学由浙江省立改为国立。英士大学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国立北洋工学院。1943年2月,正拟办理移交手续之际,新任国立英士大学校长吴南轩辞职,移交之事被迫拖后,直至5月12日行政院会议决定,改任东南联大筹委会设计委员兼文学院院长杜佐周为英士大学校长,两校移接工作方得着手实施。6月2日,教育部指令东南联大文、理、商三学院并入暨南大学,法学院与艺术专修科并入英士大学,7月底所有移交工作全部结束。这样增设了法学院。

1943年3月,国立英士大学师生在杜佐周的带领下,转迁至泰顺司前,师生多达800余人。由于司前容不下这么大的规模,将医学院搬迁到距司前五公里外的里光村;又将工学院划出,独立为北洋工学院,任陈荩民为代理院长。因工学院地处浙江泰顺百丈口镇,故史称“泰顺北洋工学院”,国立北洋工学院以此基础复校。1945年6月6日重掌教育部的朱家骅又电令恢复英大工学院。7月医学院停办,浙江省立医专以此基础复校。

1945年抗战胜利,11月国立英士大学迁永嘉(温州);1946年3月奉令移址金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1950年,在大学院校调整中,英士大学遭裁撤,部分科系并入复旦大学,其余师生大部分转入浙江大学。

(作者单位:丽水市档案局)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