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3年5月9日,毛泽东在浙江省委呈报平阳、宁海、金华、桐庐、瑞安、余杭、青田7个干部参加劳动事迹的材料上,作出1300余字长篇批示,把干部参加劳动视为关系国家“改变颜色”“极端重大的问题”,要求“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同群众打成一片”“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批示和事迹材料充分显示干部参加劳动的重要性,对于当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加强干部作风建设,推动解决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同劳动才能“既懂政治、又懂业务”
干部和群众同劳动,能够及时了解群众思想,达到“既懂政治、又懂业务”的目的。宁海县越溪大队落实双季稻面积时,建议各生产队种340亩,各生产队都说最多只能种280亩。这天,支部书记应四官与社员到下港挖河泥,休息时指着河边一块田问生产队长何阿根:“这丘田打算种什么?”“种中稻。”“港挖深了,水利条件改好了,不能种早稻吗?”队长一时无语,社员陈正寿接道:“今年早稻面积已经比去年扩大了,再要扩大,社员干活太紧张了。”这下应四官明白了。于是,针对社员的思想根源开展教育,结果各队落实双季稻面积都超了大队建议数。1961年,平阳县城南公社进行山林分户管理试点的消息传到城西公社时,富裕中农张阿寿就问生产队干部:“人家都把山林分到户了,我们为什么不分到户?”和群众同劳动的干部随即提请各生产队讨论。讨论中,许多社员认为:“这个办法弄下去(指分到户),集体的山林会被砍光的。”经过讨论,比较利弊,决定集体山林仍由集体抚育管理。果然,城南公社山林分到户后,私砍山林的很多,周围的群众都说:“还是城西的办法好,现在山上留的树,都是他们的。”
干部和群众同劳动,能够汲取群众智慧,达到“既懂政治,又懂业务”。1962年冬,天气干旱,青田县石溪公社的春花受旱严重,但群众对小麦灌水有顾虑。和群众同劳动的干部就找老农研究,老农詹通巢认为:“今年麦子种下已有70多天没有下过透雨,现在再不灌水,以后就没有好收成。”于是,先对试验田灌水,几天后,麦苗很快转青。社员见试验田麦子灌水效果很好,都自觉灌水,结果麦子一片葱绿,长势很好了。桐庐县俞家大队支部副书记兼大队长严如湛,三次举家落户到后进队领导生产,使三个后进队都改变了面貌,而他的经验就是带头实干和汲取群众智慧。1959年初春,他落户的第二生产队做早稻秧田,遇到寒潮,社员下田一会儿,就上岸烤火取暖,工效很低。为及时做好秧田,严如湛毫不迟疑地赤脚下田干了起来。社员看了,一个个都放下火笼,跟着下田,冒着刺骨寒冷,一天就把7亩秧板全部做好。严如湛每到后进队,首先发动群众分析、讨论、总结队里的生产和工作,集中群众智慧。对于移民生产队,他从群众中找到积肥和调动群众积极性是增产的关键后,就从调动群众积极性入手,大力开展积肥。他发现评工记分不合理,不管出工迟早,出力不出力,一律按劳动底分记工分,影响社员积极性,于是就和社员一起总结合作化以来的经验,逐步推行小段生产计划,实行按技术分工,制订劳动定额、按件计酬,调动了群众生产积极性。
干部和群众同劳动,能摸到自然的“脾气”,积累经验,达到“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平阳县城西公社党委委员、主任徐金火热心实验良种,在因地制宜推广良种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公社党委委员、副主任黄生娒在民主管理财务上积累了很好经验;公社党委书记廖锡龙摸索到全社20多种土壤的性能和改良土壤的不同措施,还和科硏小组试验成功绿萍的越夏越冬;后垟支部书记杨传育脚有残疾,劳动困难,群众就议论他领导不了生产,可他积极参加劳动,勤学苦练,不但一般农活能干,技术农活也能干,群众的看法随之改变,都说:“阿育真不错,腿虽拐,劲很大,领导生产不讲外行话。”正如公社党委总结所说,干部参加劳动、刻苦钻研,就能又红又专。
可见,干部和群众同劳动,才能“既懂政治,又懂业务”,这是做好工作的一大“法宝”。
同劳动才能“同群众打成一片”
干部和群众一道劳动,才能接触群众,团结群众,密切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同群众打成一片”。平阳县城西公社党委9个委员,不领国家工资,不吃国家粮食,同社员一起参加劳动,和社员一本账参加分配,完全“同群众打成一片”,听不到社员称呼干部为书记、主任的。对于公社党委书记廖锡龙,老年社员都叫他阿龙,青年社员都叫他阿龙哥,大家都很亲切。因为干部同群众打成一片,关系融洽,商量着办事,所以不论完成什么任务,都很顺利。余杭县五常公社所有的大队干部都落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和社员一样出工、评工记分、接受生产质量检查;所不同的是比社员出勤更多,干活更重。因此,干部群众普遍反映,干部“脱了产,不劳动,讲话群众不愿听,干部也是当不好的”“干部积极参加劳动,工作就一定搞得好”。
干部和群众一道劳动,才能了解群众的冷暖,帮助群众解决困难,“受群众拥护”。严如湛落户到第一生产队时,因该队之前集体生产没搞好,社员收入少,部分社员不顾集体生产,上山砍柴卖、赚现钱。特别是张老成,三天两头砍柴卖,队长批评他,越批评越不听,队里三个党员都对他不抱希望了。严如湛针对张老成受苦深、性子暴躁的情况,与他拉家常,启发教育他,引导他忆苦思甜,逐步感化他。特别是张老成生病卧床不起时,严如湛就多次及时探望,替他借钱、请医生看病治病。张老成病好后,主动到严如湛家认错,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张老成的转变,对其他社员影响很大,其他社员都自动停止砍柴卖,积极参加集体生产。
干部和群众一道劳动,才能深入群众,“同群众打成一片”,带领群众搞好生产、做好工作。青田县委书记带头劳动种试验田,脏活重活干在前头,穿蓑衣戴笠帽,风雨无阻。群众评论说:前清的知县鸣锣开道,国民党的县长骑马坐轿,共产党的书记蓑衣笠帽。在他的带动下,全县干部积极参加生产劳动种试验田,使干部增长了工作经验和能力,密切了干群关系,改进了思想和工作作风。瑞安县三圣门大队支部委员南阿孥1962年到后进的生产队兼任队长,他带头劳动,团结社员,仅半个月,就使夏收夏种成为全大队最快的生产队,迅速改变落后队面貌。社员都说:“有这么一个好队长,不怕生产搞不好了。”
干部和群众一道劳动,能减轻群众负担,“受群众拥护”。1962年春耕前,瑞安县隆山公社平均每个大队有四个以上脱产、半脱产干部。对此,群众说得很直白:“我们掘三锄头:一锄头给政府,一锄头给干部,一锄头给自己”,对中间的“一锄头”很有意见。于是,公社党委决定并动员干部参加劳动。“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后,群众负担减轻了,干部和群众的关系密切了,“受群众拥护”了。
干部和群众一道劳动,能够加强生产队的领导,促进生产和工作,“受群众拥护”。瑞安县隆山公社84名大队主要干部,90%是以前互助合作运动的骨干,落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后,加强了生产队的领导,帮助生产队建立领导核心,建立和改进各种生产责任制,克服生产上人等事、事等人的混乱现象,“深受群众拥护”。
干部和群众一道劳动,能够发挥带头作用,促进生产和工作,“受群众拥护”。宁海县越溪大队及其各生产队的16名干部,在支部书记应四官的带动下,1962年人均参加劳动280多天。金华县汤溪大队支部书记陈双田说:“只有干部带头劳动,做出样子,再去教育群众,群众才会口服心服。”虽然他是10多年的劳动模范,但他始终积极参加劳动,“同群众打成一片”。一次,他从北京开会一回到家,就和社员一起挑粪去了,遇上认识的外地人问他:“你不是陈双田吗?怎么你还挑粪?”陈双田听得发笑,反问道:“这也稀奇吗?”“听说你出过国,见过毛主席,当了模范,今天还回来挑粪?”陈双田答道:“当劳动模范就是要带头劳动,不劳动,还算啥劳动模范!”他的模范事迹,极大地带动了周围的干部群众。
可见,干部和群众同劳动,才能够“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这是做好工作的一把“金钥匙”。
同劳动才能“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
干部和群众同劳动,才能避免瞎指挥,“免除官僚主义”“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1960年3月,平阳县城西公社2500余亩蚕豆即将成熟,为了早插秧,争取早稻丰收,区委要求提前收割蚕豆。和群众同劳动的干部与党员、社员研究认为,秧苗生长不齐,不能全部开插,蚕豆收得太早会造成不应有的损失。由此,全社调查秧苗生长和蚕豆成熟情况,分批收割蚕豆、分批插秧,从而既提早插秧,又多收10余万斤蚕豆,避免了瞎指挥。
干部和群众同劳动,才有领导工作、指挥生产的发言权和说服力,才能“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余杭县五常公社友谊二队的社员一度不愿参加田间劳动,争着到杭州去运菜皮,干部不明原因。支部委员和副队长也去运了一次菜皮,这才发现运菜皮工分定得太高,当晚就和社员研究,调整运菜皮的工分,解决了劳动分工的矛盾。西坝大队推广早稻良种时,社员质疑干部:“你们自己没有种过,怎么知道它高产呢?”于是,干部不再硬行推广,而是由支部书记、队长、会计等干部各种一块试验田,结果试验田全部获高产。次年再推广时,很容易就推广了101亩,干部的发言权和说服力得到大大提高。
干部和群众同劳动,才能更好地改造自己,避免“做官当老爷”、蜕化变质。瑞安县隆山公社后垟大队的群众反映:“原来的支部书记戈锦春,贪污偷窃,多占多分,好吃懒做,香烟抽抽,街上溜溜,蜕化变质了,他就是从不劳动开始的。”余杭县五常公社友谊大队支部书记王淦清,很少参加劳动,和社员关系搞不好。一天,他和社员一起掘田,比社员工效快了近一倍,但社员却说:“他卖力气掘田是做做样子给我们看的,难得地劳动一天啥人不会起劲呢?”青田县石溪公社社长王进东,自从脱产后,就怕干农活辛苦,怕粪臭肥料脏;瑞安县隆山公社东勇大队支部书记陈阿木很少参加劳动,靠拿误工补贴吃饭,群众叫他“陈老爷”;西门大队支部书记黄桂德好逸恶劳,个人开荒扩种很积极,集体劳动不参加,群众指责他“干自己的事情,吃人民的汗血”;余杭县红星大队副队长宋阿才很少参加劳动,社员反映说:“我们队里养了一个‘五保户’,他讲的话社员也不要听。”群众的指责才使这些干部警醒,向社员作出检讨,坚决改正。
干部和群众同劳动,才能利于群众监督,避免干部特殊化、“做官当老爷”。平阳县城西公社干部和群众一样劳动,一样分配,1962年3月,上级为了照顾公社干部的生活,由供销社发给一部分副食品购货证,这使同劳动、同分配的社员感到“干部总比社员好,可以搞点特殊化”。公社干部听到反映后认为,少买点吃的不要紧,脱离群众就不好了,大家迅速把购货证集中起来退还给供销社。由此,社员更加敢于监督干部了。
可见,干部和群众同劳动,才能“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使共产党人免除官僚主义”,这是做好工作的一剂“灵丹妙药”。
61年前的毛泽东长篇批示,历久弥新,完全契合于新时代,“干部和群众一道参加生产劳动”“既懂政治、又懂业务”“同群众打成一片、受群众拥护”“不是浮在上面、做官当老爷”,既是61年前毛泽东批示要求,更是时代和人民的迫切要求,对于新时代加强干部作风建设,锻造高质量干部队伍,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解决发展难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者单位:遂昌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