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时代改革的风口,思想的解放是昂首前行的原动力,是一个社会活力的来源。1991年盖了249个公章依然垒不起来的“鸡舍事件”,看似是一件“小事”,却是丽水历史发展进程中一件抹不去的大事。透过这件“小事”,当时的丽水地委、行署在全市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范围特别广、程度特别深、影响特别大的思想解放大讨论。1991年由“鸡舍事件”引发的丽水解放思想活动比邓小平南方重要讲话早一年开展,其重大意义更是其它历次解放思想活动所难以比拟的。可以说这次解放思想大讨论,让丽水比全国更早一步冲破了各种束缚经济发展的禁锢。通过这场解放“脑门”、敞开“衙门”、打开“山门”的思想解放浪潮,丽水迎来了一轮大刀阔斧的改革和天翻地覆般的变化,当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全区工业总产值26.09亿元,比上年增长29.52%,其中全区乡镇工业产值比上年增长55.5%,增幅居全省首位。在全市开展“奋斗实干、担当争先”效能建设活动的当下,“鸡舍事件”引发的思想解放大讨论仍然具有丰富的实践价值和当代价值,值得我们再次发掘它在新时代熠熠生辉的思想解放光芒。
一、“鸡舍事件”的始末
山门从来不会自己打开,幸福从来不会从天而降。站在历史的坐标上回望,“鸡舍事件”留下了深深的历史印记。丽水地区农垦场是丽水地区重点“菜篮子”工程。1990年5月中旬,他们向有关部门提出扩建鸡舍800平方米,此项目只在农垦场围墙内进行,既不需要征用土地,也不需要增加水电,投资仅15万元。这样一个立项要求,按道理说在审批过程中,应不会遇到多大麻烦。但是,在审批过程中,这个项目仍历经了49道手续,盖了249个公章,过了390天仍未办妥,成为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公文马拉松”。
更奇怪的是,这个典型情况,竟然没有哪个职能部门出面干预,还是时任丽水地区行署专员赵仲光在基层调研“菜篮子”工程时才发现的。深感气愤的赵仲光认为,“如此弄权作怪、行政效能低下的作风,已经严重地影响了丽水地区经济的发展。”“到了非整顿不可的地步了。”行署决定成立一个联合调查组,调查这一事件。
1991年6月19日的《丽水日报》,头版头条刊发了这样的批评报道:“《地区农垦场鸡舍项目拖延一年有余》,这篇全文不到千字的报道,成为了丽水这一年最为轰动的‘惊雷’:丽水地区农垦场为建造一个鸡舍,跌入了公章漩涡,整整390天,盖了249个公章,一个鸡舍居然还未建成。”
从此,一场关于“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在处州大地上掀起热潮。在接下来的半年中,整个丽水“每一个地方、每一处行政机关单位、每一位公务人员”都参与到了这场大讨论中,并逐步形成了统一的思想认识。
“鸡舍事件”披露后,许多部门、单位“放下电筒,拿起镜子”,开始反思自身问题。然而,破旧立新绝非易事,阻碍解放思想进程的现象仍然存在。有的责任单位,态度骄横,还标榜自己是“全国先进单位”。也有人则认为“15万元项目没啥了不起,‘鸡舍事件’的批评是小题大做”。更有甚者,一纸举报信将丽水地委书记和行署专员告到了省里。阻力不可谓不大。但是“鸡舍事件”是贯穿1991年思想解放的重要一环,为了推动改革,时任丽水地委书记斯大孝曾几次在调查会上表态,“就算丢了官帽,也要把解放思想进行到底。”
“让思想来一次大解放,精神来一个大振奋,行动来一个大落实。”时任丽水地委书记斯大孝在年初的羊年迎春团拜会上,激情澎湃地说道。回望1991年,他们确实不负承诺。6月21日,丽水地委、行署召开了地直机关副科长以上的干部大会,会议要求进一步解放思想,一心一意把丽水地区经济建设搞上去。在会议上,丽水进一步明确了经济发展思路,重点为“沿公路抓市场建设、沿江抓农业综合开发、集镇发展乡镇工业”。从6月22日开始,《丽水日报》又辟出了《“公文马拉松”所引起的社会反响》专栏,把人民群众从街头巷尾的议论中,及时地引导到版面上,使报纸批评与社会舆论结合起来,这一专栏一直持续到7月13日,每天刊发2至3篇反响文章,共刊发了16期39篇文章。
经过“鸡舍事件”洗礼的丽水干部作风转变了,服务意识提高了。行署号召全区各机关单位立即投入“马上就办”活动。农垦场鸡舍项目也很快办完了审批手续,在建设施工中一路绿灯,仅49天就竣工验收。许多部门变“拖着办”为“马上办”,变“等人上门办”到“深入现场办”,变“人家要我办”为“我要主动办”,变“我有权力办”为“我有责任办”。为此,丽水地区32个职能部门制定了166条整改措施。
事实上,翻看1991的《丽水日报》,不难发现,当时一次又一次的摸排调研、突击检查、整顿行动的报道,无不彰显出丽水改革攻坚的非凡决心,敢啃“硬骨头”,敢于刀口向内,割除一切阻碍新旧动能转换的顽瘴痼疾,打破一切利益固化藩篱。正因如此,在这场解放“脑门”、敞开“衙门”、打开“山门”的思想解放浪潮中,敢于涉险滩、能啃“硬骨头”的改革理念,在给全体丽水人留下极强震撼后,深深刻在了每个人心中。也正是这样的自我革新,让丽水创造了思想活跃、精神振奋、人人图振兴求发展的新气象。通过新政策、新措施,1991年丽水经济迅猛发展,全区工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29.52%,其中乡镇工业产值更是比上年增长55.5%,增幅居全省首位。以此为强大的助推力,这一年,大山深处的丽水,爆出了一条条令人振奋的市场新闻。庆元香菇市场、缙云中药材市场、鹅鸭市场、丽水的柑桔市场……已辐射到全省乃至全国,有人惊叹:“丽水山区创造了奇迹!”
二、“鸡舍事件”始末的深层内涵
解放思想“总阀门”打开,创新发展“原动力”汹涌澎湃。丽水地委、行署正是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推动领导干部观念大更新、环境再优化、实践再创新、工作再抓实,最终变不可能为可能,实现了经济社会高质量高效率跨越发展,为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历史价值和宝贵的治理经验。
一是解放思想必须坚持问题导向 毛泽东主席讲:“政策与策略是党的生命”“讲讲策略嘛,政策上态度要坚决执行,策略上的操作要灵活。”“主要看效果,效果好的就执行,效果不好就不执行。”丽水聚焦影响高质量发展的痛点堵点问题和市场主体及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透过现象问题看本质、探根源,针对发现的问题建立问题清单、责任清单、任务清单,完善解决问题的闭环管理机制,确保解放思想见行见效。丽水地委、行署正是以“鸡舍事件”为突破口,以解放思想、打开山门为指引,大张旗鼓地“砍”关“撤”卡,促成丽水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外部推动力。1991年2月22日,丽水地委、行署紧抓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这个“牛鼻子”不放,开展全区解放思想大讨论。这次大讨论历时半年,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以清理整顿各类检查站为抓手,推动打开山门,冲破思想禁锢,促进商贸流通;第二阶段,以“鸡舍事件”这个反面典型为抓手,推动“马上就办”活动,加强了机关效能建设。1991年5月5日,时任地委书记斯大孝提出机关转变作风要做到“领导要出面、部门要出手、单位要出山”“不能坐在机关里,要走出去办实事”。这次打开“山门、脑门、衙门”三门的解放思想活动,抓住了问题要害,触动了许多人的灵魂,改善了丽水的软环境,社会影响广泛,效果明显。
二是解放思想必须勇于改革创新 坚持抓长谋远、深耕细作,勇于突破常规、另辟蹊径,善于“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通过解放思想,不断推动高质量追赶、质量效益超越、发展模式创新。努力培养“洞悉先机”的远见卓识,勇于尝试“令枪未响”的率先起跑,多想奇思妙想的新创意,多出化凡为奇的金点子。着力从体制机制上破解影响丽水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问题,加强制度集成创新,通过改革创新把新规矩、新机制、新模式、新动能“立”起来,倒逼破除思维定式和路径依赖,努力打破“不可以”的旧观念,勇于创造“不可能”的新业绩。1991年3月21日,时任地委书记斯大孝在县级丽水市部委办局领导干部宣讲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时,就专门谈了“联系实际,实事求是,解放思想”,提出“干部要有解放思想的勇气”“解放思想的关键是领导干部”“哪里思想解放,经济就上去,人民能致富。思想问题不解决,什么好的政策都贯彻不下去,都没有用”,特别提出要“五破五立”:破“有吃即安”的温饱意识,经济发展目标由温饱调整为小康;破闭关自守的“山沟意识”,变封闭型经济为开放型经济;破“重全民,轻集体,卡个体”的旧观念,变单一经济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破重种养轻加工、重生产轻流通的旧观念,变生产型为生产经营型;破用人问题上的陈旧观念,变守摊型班子为创业型班子。这正是破旧立新、改革创新的体现。1991年5月4日,赵仲光专员在县(市)委书记汇报会议上发表讲话,再三强调要思想再发动,并称当前“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已经成为热门话题,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他还进一步强调:“解放思想是很艰苦的,有风险的,领导干部要敢于碰硬,把官帽放在办公桌上。领导干部还要有奉献精神,敢于吃苦、吃亏,所办的事未必都是很正确的,会有差错,可能要挨批。”并鼓励县(市)委书记、县(市)长“跳起来摘桃子”,这些都是在推动解放思想活动的深入开展。在解放思想的基础上,丽水确定了90年代奋斗目标:兴山富民,兴工富县,兴商搞活,兴区升位(指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和各方面工作在全省的横向比较中位次前移),并配套提出了加快实施沿江搞开发、沿路办市场、集镇办工业的“两沿一镇”发展丽水山区经济战略。
三是解放思想必须狠抓工作落实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不以上级的指示唯命是从,不只按书本写的去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善谋先行”,“行稳致远”,在解放思想中树牢大抓落实的鲜明导向,立足客观实际,尊重客观规律,坚持求真务实,因地制宜思考和谋划本地区本部门的发展。把思路理清、把方子开对、把方法用好,解决实际问题,增强抓落实的科学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凝聚抓落实的合力,形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盘棋抓工作、一股劲促落实的生动局面。“鸡舍事件”发生后,行署击中要害的两个《通报》发出后,在丽水地区九县(市)掀起了轩然大波。前期参与鸡舍项目审批的丽水市(县级)国土局局长和审批股股长被撤职查办,加上有经济问题被移交司法机关处理;水东乡党委书记和分管副乡长被撤职,土管员被解聘。这些处理决定被媒体报道后反响很大,老百姓说:“办事拖拉也要撤职,这次行署是动真格了。”时任行署专员赵仲光说:“这次对‘鸡舍事件’中有关责任人的处理,就我们的心情来说,确有‘挥泪斩马谡’之痛,为了教育大多数,惩一儆百,必须这样做,以后还得这样做。不把机关作风建设好,经济建设的外部环境再宽松,政策再好,落实还会受到严重的梗阻。”这次大讨论使丽水地、县(市)政府部门形成了“马上就办”的风气,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几乎每个单位都制定了行之有效的整改措施,这些措施包括简化审批手续、缩短审批办事期限、修改不合理的规章制度、取消不合规定的收费项目、规定调查处理群众来信来访和报结的期限、制定接受群众公开监督的规定等,将整改工作落到实处。一位企业家说:“过去办一点事,上门‘烧香’不知要去几次,现在办事快多了,服务态度也好了。”
三、“鸡舍事件”留给我们的现实启迪
开放是新时代的鲜明特质和标识,反映着一个地方发展的眼光、胸襟、格局、担当和作为,也是推动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必由之路。面对深层次的体制束缚、观念禁锢和利益壁垒,没有思想上的破冰,就难有开放实践中的突围。当前,丽水正处在转型升级的隘口、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关口、转型新质生产力的风口,新旧矛盾交织,一些新情况新问题更是前所未有,靠老办法没有出路,靠守摊子没有前途,唯有从思想大解放破题,把加快高水平开放作为未来发展的潜力、空间和希望,深化“双招双引”,强化新质发展,以高水平开放助推全市经济高质量跨越式发展。
(一)开放态势再拉高,以高质量开放引领发展方向 要以更宽的眼界和视野把握大势,始终保持“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的战略定力,在应势而谋、因势而动、顺势而为中全面推进高水平开放,加快打造成新时代浙江开放新高地。要把准时代脉搏谋开放,把握发展规律促开放,把牢目标要求强开放,充分利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抢抓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加速重构、产业梯次加快转移的重大机遇,加快补齐开放短板,全力以赴“争抢拼”,不断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层次和质量。
(二)开放成势再蓄力,以高质量开放优化发展格局 要以高水平开放全面提升要素吸引力、资源配置力、核心竞争力,大力实施“地瓜经济”提能升级“一号开放工程”,努力在新一轮区域发展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要强化全域开放大战略,加快形成四向拓展、竞相向外的立体化开放态势。畅通内联外引大动脉,推动路网与物流相配套、基础硬件与信息平台相衔接,单一交通向综合交通、通道型交通转变。抢抓国家战略叠加大机遇,强化支持政策集成耦合,真正以好平台好环境好生态引项目、揽人才,不断提升对外开放的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开放胜势再提速,以高质量开放赢得发展主动 要以思想破冰引领行动突围,推动思想观念向高而攀、思维理念向新而进、思路格局向广而生。要着力提升营商环境引力,让营商环境成为对外开放的一张“闪亮名片”。要持续增强体制机制活力,优化开放考评体系、招商引资模式,创新综合考核和经济考核,激励先进、鞭策后进,切实为扩大开放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要全面强化干部专业能力,加快培养造就一批懂政策、懂产业、懂技术的开放型经济行家里手,让他们成为客商认识我们、了解我们的“第一窗口”和“形象代言”,巩固扩大开放发展的成势根基、胜势格局,为我市高质量跨越式发展创造更大空间、赢得更大主动。
(作者单位:丽水市党史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