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古迹遗存
英川堰,何以川流三百年
日期:2023-09-01 09:55    来源:丽水史志(2023年第2期)   作者:鲁晓敏 浏览量:

千百年来,瓯江流域曾涌现出成千上万条堰坝,它们俯卧在浙西南大地上,星罗棋布,交错纵横。直到今天,依旧有不少古堰穿越时光隧道,奇迹般地留存下来,它们中有莲都通济堰这样国内顶级的明星名堰,有让人耳熟能详的好溪堰,也有新近晋升为世界灌溉遗产名录的松阳古堰群。在这些名堰光芒照耀下,景宁英川堰能够跻身瓯江名堰之列,让人觉得有些惊奇。英川堰仅有2000余米长,时间也只有三百多年,缺乏有名气的缔造者和修建者,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堰,何以川流三百年?其从古流淌至今的密码是什么?

1.有村就有堰

英川村处于景宁畲族自治县西南山区,英川村是英川镇政府所在地,位于百山祖国家公园东大门。瓯江支流英溪从村前环绕而过,如同一条玉带轻柔地缠在身上。村因溪得名,称其为英溪,后改名为英川。

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编修的《景宁县志》中已见英川堰的身影,这是见诸于史料中的最早记载。但是,关于英川堰的生辰一直以来争议不断,有一种说法是建于明末,另外一种说法是建于清初,具体建于何时?目前缺乏详实的史料记载。不管是明末也好、清初也罢,迄今已有三百多年历史。

“农为政本、水为民本”“水利为农田之本”,如何治水用水,从古至今,一直是困扰人们的一道难题。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段成式建造好溪堰,苏东坡治理西湖,范成大重修通济堰,千百年来,让一方百姓安居乐业,为天下苍生带来福祉,如何治水用水,他们书写了一个个传奇。

英川堰也是如此。英溪属于季节性山溪,雨季时节经常泛滥成灾,吞噬成片的庄稼和房屋;大旱年景,溪水则白白流失,大量农作物因得不到灌溉,造成颗粒无收。早年迁徙至此的吴氏族人不得不面对这一残酷的现实。我们不知道英川村历史上第一次修堰始于何时,但肯定不会在明末清初。很显然,对于一座始建于南宋年间的英川村,没有水利设施是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在浙西南临水而居的村,可以说有村就有堰,堰是农耕社会必不可缺的公共设施,它与村与生俱来,只不过是根据每个村的人口多少和财力大小所决定的。也就是说英川可能早在南宋就有了堰,只是我们今天见不到当年的实物罢了。

那时候,或许是以古老而原始的方法构筑拦水堰坝,将竹子编织的笼子摆放在河床中,人们再往竹笼里塞卵石,一只又一只满载卵石的竹笼一字排开,形成一条简易的堰坝。水位抬升之后,一部分溪水流淌进了引水渠道,再分流至农田。这种原始的垒坝法,优点是建造时间快、工程造价便宜,缺点是竹笼频繁被洪水冲垮,所以这样的竹笼坝每年都要建造多次,量变之后就是费工费时费力,而且影响到正常的灌溉和村民用水。因此,英川先人梦寐以求地要建造一座永久性的坚固堰坝。堰坝选址就在位于英川村以北约一里的英溪中间。这里的海拔较高,可以利用地势落差将水流引到海拔较低的英川村。

从选址到施工,吴氏先人经历了千辛万苦,遭遇了千难万险,凝结着英川先人智慧和毅力的杰作终于筑成——拦水堰坝长约70米,坝宽8至10米,高1.5至2.5米。这条横亘在河床中的线条将英溪拦腰截断,拦下来的溪水引入了东面的行水堰。行水堰和英溪水流方向平行,由北至南走向,长约210米。水流由高向低一路流通,实现了自流灌溉。

堰坝由松散的笼装卵石换成了砌筑的块石,英川堰实现了脱胎换骨,一块块精心打制的石头严丝合缝地形成一个整体。以拦水堰坝为起点,行水堰、灌溉孔、泄洪口、蓄水塘、沟渠等建筑一路铺开,它们各司其职,各有分工。桀骜不驯的溪水被先民驯服,水随着人的意愿流淌,温顺地流淌过一垄垄农田,土地得到了丰厚的滋养,英川由贫瘠化为富足,先人安居的梦想得到了实现。

英川堰建成至今,历经三百余年与风浪的搏击,至今一直发挥着水利灌溉的作用。除了我们看得到的块石垒砌,古人还使用什么样的技术建筑起眼前这条坚固的拦水堰坝?

2.奇特的“以斜压正”法

据通晓村史的吴晓峰老师介绍,英川先人将拦水堰坝的坝址选在村北溪流转弯处,这里水流流速减缓,如果在此筑拦水堰,可有效地降低了水流的冲击力。

更有利的是,这里的河床袒露在一片岩石上,在岩石上筑坝或者建桥墩是古人的首选,再在坝底铺上笔直粗壮的松木作为基础,继而在松木上垒砌大块卵石,一道稳扎稳打的拦水堰坝就完成了。古人有着“水底万年松”的说法,浸泡在水下的松木不接触空气后不易腐烂,很多水利工程采用松木打桩或者松木横铺的技术作为坝址,而松木是山区最常见的树木之一,既容易砍伐又经济实用,所以以松木为基础的拦水堰坝可谓是屡见不鲜。

如果说,选址在溪流转弯处,大坝筑在岩石上,以松木为基础,这些都只是常规操作,英川堰还暗藏更绝的妙招。英溪河床宽有50米,按照常识来判断,如果拦水堰坝沿着两边河岸呈“I”字形设计,堰坝的长度可以缩到最短,可节省人力物力财力。也就是说,英川堰的拦水堰坝长度与河床等宽的话,应该是50米,但现实中的拦水堰坝长达70米,那么为什么会多出20米?

这多出的20米,正是英川堰的高明之处。英川先人明白,单单将坝址选在岩石上还是不够的,这不足以保证大坝的永固,还必须在降低水流冲击力上做文章。于是,我们看到的拦水堰坝呈现出“Z”字形的斜线,堰坝与河岸连接处大约为40°斜角,这也是堰坝多出了20米的真实原因。其实道理也很简单,“I”字形的堰坝与水流之间会形成顶牛式的直接对抗,所承受的水流冲击力也会最大。当堰坝向下游斜向拉开角度,以钝角迎接水流的冲击,如同一个太极高手面对敌人的冲拳,他没有以力搏力,而是顺势将拳头拨开,用角度有效地化解了拳头的冲力。

再则,拦水堰要将截留而来的溪水引导至行水堰,两堰之间必须要实现手拉手,所以拦水堰坝向溪流下游移出一个角度,使得引水口呈现出喇叭口,更方便于集水和引水。当我站在这一奇思构想的设计成果面前,看到了一幅奇妙的景象:奔流的英溪在拦水堰坝的拦截和引导下,漩涌的浪花瞬间平静下来,在夕阳中闪现着粼粼的光。一部分溪水越过拦水堰继续向下游而去,一部分溪水乖乖地转向行水堰,沿着行水堰缓缓进村。

以斜压正,斜正相引,通过先进的设计理念保证了大坝的安全和引水的通畅,哪怕是在洪峰到来之时,大坝也岿然不动安如山。斜线,曲线,直线,各种几何线条出现在英川,不知道是出自哪个天才工程师的杰作。他一定也是个艺术家,在英川的溪流和腹胸上绣上了一条条优美的图纹。

耕读,是农耕文明与儒道文化的结合。耕,是立命之本;读,为修身之策。有了英川堰的保障,有了耕的基础,英川人进而苦读追求功名,通过科举出人头地,从而光宗耀祖,再为家族带来精神上的鼓励和现实中的利益。吴氏世世代代扎根在此,以耕读传家为法宝,崇文尚读的风气如同英溪一样源远流长。据统计,英川村先后出过进士、贡生12人,至今还流传着“英川好地方,桅杆十二双”一说。一个避居大山深处的村落,这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

3.多功能的水利设施

当我第一眼看到英川的村名时,第一感觉这里有一条名叫英溪的溪流,事实的确如此。我还隐隐觉得“川”字的三划似乎预示着什么?当我近身探寻之后,惊奇地发现“川”字名副其实——英川堰集取水防洪、输水灌溉、村内给排水三部分,它的三大功能正好与川字的笔画一样,只不过这个躺在大地上的“川”字一笔写就,相互串联,相互贯通。

英川堰的这种设计,并非是与生俱来,它在后世使用过程之中逐步演进而来。诞生之初,它所承担的是确保一方土地的农业灌溉和无旱涝之忧的这个朴素使命。再到后来,人们发现灌溉之后,多余的溪水白白流失,而村内又急需生活用水,于是再将水流引进村里。如此一来,水渠在村边穿行了约300米后,一部分排泄到英溪中,一部分流淌进村。英川村房前屋后密布明沟暗渠,这些深0.3至0.5米的水沟将整个村落勾连在了一起,随着水流“哗哗”地流进沟里,村落在潋滟的水光中呈现出一片勃勃的生机。

在水渠进村处,先民建起了一座水碓(上世纪60年代,水碓改建小水电站,今已不存),利用地势的高低落差形成的水的冲力进行舂米。据景宁当地文史专家周树根讲述,水碓中设有三口碓臼,碓臼由碓杆和石臼组成,碓杆前头安装着一只打磨成圆锥形的石碓头,石臼是中间凹进去的圆形石器。当水流由上至下跌落至水车上,水流的冲击力带动了水车转轴,旋转的转轴继而拨动了碓杆,碓头开始一下一下地舂米,将稻谷的表皮摩擦破碎,直到露出白花花的大米。为了便于管理,村里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村民分为12股,每股一天,卯时交班,按秩序轮流进行舂米。每股之下有多户,每户使用时间有固定的排序。

民以食为天,在没有机械设备辗米的古代,水碓可以算是先人最为依赖的舂米设施,一年四季,一日三餐,都与水碓密切相关,所以人们将目光聚焦到了水碓上,一时忽略了英川堰的其他功能,而喧宾夺主地称其为水碓堰,久而久之倒忘了其真实的名字。直到今天,在当地老人们口中依旧称其为水碓堰。

水流进村之后,必须要进行有效地防范与控制,要不然在旱涝之时很容易造成隐患,于是先人又在水碓处设分水机关。渠水在此进行分流,大股水流经水碓使用之后排入英溪,剩下的小股渠水引流入村。这样设计的目的既保证了水碓有着充足的动力,又有效地束缚住进村的水流。这不仅仅是一处分水机关,也是一个频道切换器:如遇干旱季节,村民堵住入溪的排泄口,确保村民用水无忧;如遇洪涝灾害之时,村民们在进村的渠口堵上沙袋,防止洪水灌入村中。英川人的妙手,如习武高人的点穴之功,通过一系列看似复杂的操作,细节之处见功夫,将英溪驯服,完全听命于己。

水流沿着水沟在村中穿行,曲曲折折、弯弯绕绕之后,汇集到村中央水池。水池约2米见方,深1米有余,用条石隔出三个区块,第一个区块是饮用水,第二个区块供村民洗菜洗衣之用,并流至每户天井水池,最后的区块作为冲污之用。村民对三个区域的水功能与用途进行严格区分,清晨给村民挑水,白天供妇女洗涤,傍晚再冲洗污物,村人相互遵守,相互监督。

这一布局和利用法则与丽江古城的三眼井有异曲同工之妙。丽江先人利用地下喷涌出的泉水,依照地势落差,修建成由高至低的三道跌落式水潭。第一道水潭非常清澈洁净,用作饮用水源;第一道水源流到第二道之后,水源依旧干净,用作洗菜、洗涮炊具等;水流至第三座水潭,这里成为村民洗衣洗物的地方。三座水潭,环环相扣,形成了水流再利用。同样的布局,同样的合理用水,阐释了相隔数千里的两地先民共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并将环保意识深深地植入人们的生活当中。

村中曾经的继志书院早已不存,今人在遗址上建起了镇政府大楼,但楼前那一口方塘依然可寻。过去的方塘曾是村民生活用水的“挑水塘”,直到今天,水塘依旧是村落重要公共空间,除了洗菜、洗衣服的人外,老年人在此晒太阳,儿童在此嬉戏,一声声的捣衣声,一句句的谈笑声,一阵阵的嬉笑声,构成英川村的市井生活图。

4.漂浮在水上的村落

据村里的老人讲述,英川堰除了灌溉与村民用水之便外,也是为了风水而修。因为英川地形形状象似鲤鱼,鱼头朝向溪流的上游,故有“鲤鱼上滩”之说。既然是鲤鱼,必须要有水,于是这条堰其实也是为了风水布局。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在古代,许多重大工程往往都伴随着传说,风水之说最可以鼓动人心,一来在科学落后的古代,人们无法参透科学的奥妙,人们只得从天理上寻找答案,于是虚幻的风水学随之而来。

英川村鲤鱼形的地形,其实是英溪在峡谷中大回环流淌,从而形成了英川村的“U”形河湾地貌。在两山夹一沟的地带,随着溪流的冲刷,一般都会在溪流北岸出现一条或狭长或星月或半圆形的地带,大体是中间饱满两头修长,从空中俯瞰如同船形或者鲤鱼形,这种地形在欧江流域一带见怪不怪,比如云和的梅湾、庆元的月山等村都是如此。古人从美好的愿景出发,将这样的地形誉为风水宝地,这样一来就诞生了不少让人喜闻乐道的传说。英川为什么要修建一条进村的堰渠,当然不是为了风水,这一切要从英川堰的肇始者吴氏说起。

据《英川吴氏宗谱》记载,英川吴氏于南宋理宗年间肇居于此,随着人口数量增加和村落规模拓展,英川形成了屋舍相接、檐瓦相连的大村。随之而来的是村落的防火难题凸显而出,或许是一次次滔天的火灾深深地刺痛了先民,痛定思痛之后,他们着手思考如何防火。

最好的防火手段自然是水。于是,先民们将目光投向了村外的英溪,将水从村头引进来,设计一条肚肠弯绕的路线,牵引着溪水走遍全村。除了流动的水,还要在低洼中掘出了一口口池塘,让池塘里注满水,以备不时之需。说干就干,村民们扛着锄头、铲子、铁钎等工具,纷纷走向村头,巨石被凿开了,渠道垒起来了,引水口筑好了,村中大到主渠、小到绕房而过的水沟都布好了,随着一阵“噼里啪啦”的鞭炮声,英溪之水“哗哗”欢淌进村。坐落在高处的房子,无法修渠引水,房主用劈开的竹子做引水工具,将山上清凉的泉水一节节地引流到家里的水缸之中。

除了中央水塘,村中还有多口类似的水塘,有了水塘,英川村的布局才算圆满。这些水塘带着一个重要的功能,兼具着一村的消防之用。其实,村内的水沟、水塘,流水不竭,聚水成池,都与防火息息相关。每一条人工开凿和精心建构的水渠都流淌着清澈明亮的溪水,每幢房屋的每一座水池都蓄满了水,原本干巴巴的村落霎那间变得波光粼粼,如同一座漂浮在水上的村子。一道道川流不息的碧水,水汽活络了整个英川村,创造了“家家门巷出清泉”的绝佳人居环境。水,使得英川充满了充沛的元气,也成为英川村最美的图腾。

遗憾的是,在上世纪70年代时,因修建水电站,电站施工方加高了拦水坝和水渠,在坝顶浇筑起高了一道高0.5至0.8米、宽0.6至1米水泥坝体,对部分渠坝也进行了加高,使得英川堰失去了旧日的风貌。好在英川堰的骨架和灵魂还在,并不因为人为的改造而丧失原有的功能。

历史上,英川村几度兴废,平水阁、文昌阁、临溪堂、普明阁、庆远祠、吴氏宗祠等众多的古建筑都淹没在了历史的烟尘之中,但事关英川人生计和生活的这川堰水一直流淌下来。一条条堰规或刻划在石碑上,或小心翼翼地誊写在族谱上,那些规规矩矩的汉字砌成一道道坚固的“堰渠”,村民严格地遵守堰规,像爱护自家财物一样爱护英川堰。村民们推举有德行、有能力、有担当的人负责英川堰的管理,他的职责相当于指挥官,带领大家解决堰坝出现的问题,处理险情,组织救灾、防洪、冬季岁修、清淤、调节争水纠纷等事宜。一旦堰受到了损坏,村民们立即集资修理,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从而确保了英川堰完好如初。

英川堰构思之巧妙、设计之科学、应用之合理,是古代小型水利工程中不可多得的多功能利用的典范。2001年,英川堰被列入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英川堰与很多获得各种名号的名堰不一样,它并非是观光景点,也不是古代标本,而是至今“活着”的民生工程,每一天都在执行着作为一条堰的使命,至今依旧保持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数百年的光阴一晃而过,在一堰之水的默默惠泽下,英川百姓由吴氏一姓融入了陈、刘、柳、林、张、王等姓氏,形成一个200多户700多人的百山祖国家公园东大门的重要集镇。用发展注释时代,用发展定义时代,在传承中,英川堰滔滔不绝地续写着新的时代故事。

(作者系浙江省散文学会副会长,传统村落、乡土建筑、廊桥文化的研究者)

参考资料:

1、《土木清华》,丽水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编,浙江古籍出版社,2011.6

2、《闲话英川堰》,作者周树根,《畲乡报》,2020.12.10

3、《景宁畲族自治县志》,景宁县志编撰委员会,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12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