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当翻开父亲的遗物——《一个抗日二等兵的自述》,凝视着父亲珍藏的有关浙江景宁解放的老照片时,仿佛就听见他在叙述自己投身革命的筚路蓝缕。父亲投身革命的选择和经历,从一个侧面体现了革命的必然性和艰难性。
一、投身革命
父亲林焕旺,1925年1月出生于浙江省景宁县大地乡桃垟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吃尽不识字没文化之苦的祖父母,省吃俭用、拼尽全力送父亲上学读书。熟料父亲十几岁时双亲相继离世,他不得不从丽水的处州中学简易师范辍学回家。
返回景宁不久,经同学、浙江省立湘湖师范校长金海观之子金陵推荐, 插班到因日军入侵撤退至景宁县道化村办学的省立湘湖师范就读。是时,抗战正酣,父亲遂响应“一寸山河一寸血,十万青年十万兵”号召,毅然投笔从戎,投身青年远征军参加抗战,成为青年远征军第二○八师六三八团的一名抗日二等兵。
一年又三个月的军旅生涯后,迎来抗战胜利,父亲得以退伍回家从事教育工作。然而,好景不长,耿直的父亲很快就得罪了当地反动势力。那是1948年暑期,大地乡的乡长叶某及其帮凶柳某某,带着数名乡队士,到净水村抽壮丁,抓走该村青年林焕积,要将林焕积送去服兵役、当炮灰。父亲闻讯,挺身而出,要为林焕积打抱不平。根据林焕积系独子可以免征兵役的政策,父亲据理力争,迫使叶某不得不放了林焕积。就这样,人是救下了,但父亲完全得罪叶某,埋下了祸根。
数日后,叶某又带着数名乡队士直奔净水村,用绳子结结实实地绑了父亲,一面向父亲出示“大地乡政府征兵令”,一面奸笑道:“你不是独子,你去当兵吧!”。父亲被抓到乡公所关了一夜,次日被押到景宁县政府兵役科。兵役科得知父亲是青年远征军退伍,不能第二次服兵役,父亲因此被释放。
事后,父亲心想,此地已难以容身,便与张家亮等四位同学一起,背井离乡,到诸暨县草湖江口谋生,任小学教师。不料屋漏偏逢连夜雨,父亲任教不久,就得了一场大病。无奈之下只得离开诸暨,返回景宁,重新寄住到净水村弟弟林焕珠的养父母家。
父亲逃过国民党抽壮丁和患病重的劫难之后,正值中国革命的形势迅猛发展之时,国民党反动派已面临彻底失败,景宁的中共组织也已从秘密活动转向公开活动。于是,父亲即投身了革命。那是1948年10月父亲回到景宁不久,由青(田)景(宁)丽(水)县武工队扩编的浙南第二县队一部,进驻到净水村活动,并召开群众大会,宣传革命,发动群众参加革命。中共青(田)景(宁)丽(水)县委下属的东坑区委书记刘斌发等得知父亲曾是参加过抗日的青年远征军,且是穷苦出身,便找父亲谈话,做父亲的思想工作,动员父亲参加革命。刘斌发看见父亲桌上有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很是赞赏,告别时还借了一本列宁《国家与革命》的书给父亲阅读。由此,父亲便投身了革命,跟随刘斌发开展革命活动,做群众工作。
1948年11月,父亲随刘斌发率部在驮垟村活动,一天其同父异母的兄长来找,告知国民党景宁县沙溪区特派员林作鸿派人送信来说,已为父亲找到工作,让父亲立即动身到景宁县城任职。父亲马上意识到,这是敌人借机试探自己是否已加入共产党,遂立即向刘斌发汇报。刘斌发当即一面命令部队移驻桃垟,以免发生意外,一面逮捕、审讯送信人。略经审问,随即获悉,这果然是敌人耍的阴谋。
之后又一次,刘斌发去了青(田)景(宁)丽(水)县委机关,留下父亲在景宁县大地乡郑公垟、张坑、桃垟和净水等地开展群众工作。一天深夜,柳某某之弟、国民党警察巡官柳资元率50余人,自沙溪出发,闯至净水村,一部包围村庄,一部冲入父亲寄宿处,气势汹汹地抓捕父亲。不料父亲外出了,敌人扑了个空。事情说来也巧,这天,张坑村的中共地下党员林焕相请父亲去商讨事情,父亲因此躲过一劫。否则,父亲恐难活命了。
二、险遭迫害
在开展革命活动中,每当开会时,刘斌发讲完后都要父亲也讲几句,于是父亲参加革命、深受刘斌发器重的情况就在乡里传开了,但由此也招来了妒忌、仇视,差点丢了性命。
事情起始于1949年2月7日(农历大年初十),净水村父亲的好友林荣铨要和父亲一起去参加革命。父亲问林荣铨有无刘斌发同志的介绍信,林荣铨答说:“刘斌发同志已口头应允,叫我跟你一起去。”于是,父亲就同意了。两人同行,当晚到达东溪村,找到中共组织驻该村的工作人员“陈玉成”、苏德威。晚饭后,“陈玉成”和父亲说:“你有斌发同志的介绍信,今晚派民兵送你从小路走。”接着和林荣铨说:“你没有介绍信,待斌发同志回来后再说。”父亲见林荣铨并无异议,虽然心里替林荣铨着急,认为林荣铨太老实了,怎么不要求一下,但是也不好说什么,只能算了。
父亲随几个人走出大约两里地,到了一处像是祠堂的地方,里面突然冲出几个民兵,手里拿着杀猪刀,一边用麻绳将父亲捆绑起来,一边大声骂道:“你这个国民党侦探,谁派你来的?快快招来,不然,死路一条!”一班人不由分说,将父亲拖入祠堂,按倒在供桌上,再拿了把梯子压在父亲身上,向父亲灌辣椒水逼供。
起初父亲被突如其来的暴行搞蒙了,不知怎么回事,后经冷静细想,自然明白事出有因,于是无论遭受如何折磨,始终坚持“要死,也要让我见了刘斌发同志再死”。父亲遭折磨数小时后,被押到东溪一处旧民房里,剥去衣服,丢在稻草堆里,关了四天,第五天才被押至东坑。此时,刘斌发恰好返回东坑,父亲才得到解救。其实,父亲在东溪找到的“陈玉成”并非真的陈玉成,而是林青木。因父亲仅知道中共地下党组织驻东坑的组长是陈玉成,但并不认识陈玉成,于是被林青木等加害,差点没命。
景宁解放后的一次县农代会上,父亲遇到押送父亲从东溪到东坑的民兵徐元旺。徐元旺紧紧握着父亲的手说:“焕旺同志,你是有天命的人,有吉星高照,要不然,斌发同志迟回一天,你就没命了,活埋你尸体的地洞都挖好了。如果第五天斌发同志还不回来,已决定不再等了。”父亲听后,深感参加革命不易!1985年4月22日畲族传统节日三月三那天,父亲与刘斌发、陈玉成和徐久德等重逢于庆祝景宁畲族自治县成立大会。刘斌发感叹道:“焕旺,真是好险啊!假如那次我迟回东坑一天,你就没命了!”陈玉成则告诉父亲说:“当林青木和苏德威将你扣押时,我即赶去交代林青木他两人,等我去中心县委请示后再定。”陈玉成接着又说:“据我看,他们是妒嫉你,怕你得到地下党组织的信任,对他们不利。”此时,老交通员徐久德也说道:“玉成同志说的事实,扣押你的是林青木,林青木这人本质不好,扣押你时,你的衣服、手表都被他个人拿去了。这人解放后土匪暴乱时在混乱中被人杀了。”至此,父亲才算明白问题出在何处,很是庆幸当时规定杀人需经刘斌发批准、刘斌发及时返回到了东坑。
三、光荣入党
父亲被刘斌发解救、逃过遭活埋的厄运后,按照刘斌发指示,于1949年2月12日(元宵节)到青(田)景(宁)丽(水)中心县委参加青年训练班学习。经三个月学习,父亲学到了更多党的知识,提高了政治素质和思想觉悟,树立了共产主义信念。
1949年5月12日,景宁解放。21日,景宁县委书记刘斌发主持召开会议,建立景宁县临时人民民主政府,刘斌发兼任县长,父亲任文化科科长。鉴于刚解放的景宁县城内无工事,地方武装兵力薄弱,缺少武器,为避免发生意外,县委、县临时人民民主政府机关暂时迁至离城30公里的大漈时思寺。
1949年5月26日,侦悉一股国民党溃军自外舍经大赤垟往大漈方向逃往福建。刘斌发即率领大家埋伏在石佛岭头山上,准备阻击敌人。但因大部分人员都是新招的青年学生,毫无实战经验,且缺少武器,因此不敢正面拦截敌人大部队,而是在敌人小股败兵后面边打边呐喊。国民党溃军听到枪声和“缴枪不杀”的呐喊声,毕竟是“惊弓之鸟”,丢下美式步枪、子弹和军用毛毯等,一心只顾逃命。刘斌发缴得一支勃朗宁手枪,就将原来用的那支手枪送给了父亲。大家缴获甚多,士气大振,遂继续追击溃敌,一度追击到寿宁县城。此时,接浙南特委命令:“景宁游击队火速回景宁阻击国民党淮海、渡江战役败兵。”于是,刘斌发连夜率队撤回景宁大漈,执行阻击任务。
1949年5月30日,景宁县委在时思寺举办第一届青年训练班,30余名青年参加了43天的学习训练。因父亲参加过青(田)景(宁)丽(水)中心县委青年训练班的学习训练,故担任训练班的主讲老师。至7月上旬,第一届青年训练班圆满结业。学员大多被分配到景宁县委机关和各区乡任职,部分被分配到寿宁县协助开展接管旧政权工作,成为农村工作的一支骨干力量。
此时,县委认为,父亲经历磨难,真心参加革命,立场坚定,工作积极,可以吸收父亲加入中国共产党。1949年7月,在景宁县委机关支部大会上,由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夏伯民、县委民运部长包玉甫介绍,父亲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入党后,父亲工作更加努力了。1950年春,父亲跟随刘斌发到省委党校学习,为土改做准备。10月,剿匪、反霸取得胜利后,县委工作重心转到了土改。父亲作为县土改工作队的副队长(队长由县委宣传部长张赛英兼任),具体负责全县的土改工作。先在城区鹤溪镇搞试点,然后在全县分四个组全面铺开。在县委的直接领导下,景宁县的土改工作顺利、圆满开展。1951年8月11日,举行了鹤溪镇发放土地证大会。32个农会5000多名男女老少把露天会场挤得水泄不通,会场内外红旗招展,锣鼓喧天。各农会将本会的土地证装在大红箱里,用八抬大轿抬回农会,前有秧歌队,后有琴箫鼓乐,人们无不欢天喜地。至此,景宁人民开始投入了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


(作者单位:丽水市人民检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