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物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丽水风物
一只旧藤箱
日期:2023-06-06 15:36    来源:丽水史志(2022年第2期)   作者:李倩倩 浏览量:

一只旧藤箱.png

在莲都区档案馆和党史研究中心,收藏着一只旧的藤编手提箱,斑驳脱落的外皮已经看不出原来的颜色,有些地方甚至已经断裂破洞。就是这只满身时光痕迹的旧藤箱,见证了一位革命前辈的红色岁月。

1942年2月的一天,丽水市莲都区雅溪镇岱后村来了一位女同志,带着一只手提箱,她自称是教员,来岱后小学任教的,这就是改姓为“周”的张赛英同志,她受当时处属特委指派到丽水北乡从事党的工作,为开辟丽武宣新区做准备。张赛英同志强大的群众亲和力和丰富的学识,很快赢得了岱后村村民们的尊重,大家都亲热的称呼她“周先生”。周先生在岱后村朱氏祠堂教小朋友们唱歌,讲孙中山先生和民族英雄的故事,还发挥了自己的书画特长,写标语,画孙先生和英雄的画像,在孩子们的眼里,周先生肚子里藏着好多好多有趣新奇的事物,无不对她充满了崇敬,很多村民也跑来当起了周先生的学生,周先生从她带来的手提箱里拿出了书本、资料作为教材,很快,周先生口中的新鲜事就传遍了全村。就这样,周先生在不经意间将革命的种子植入了群众的心里。一次,反动派到村里搜捕革命人士,立即有村民告知了张赛英,她急忙取出放在手提箱中的党文件和一些信件,从后门逃入了深山,躲过一劫。

经过努力,张赛英在岱后村发展了20多名党员,全村群众革命积极性高涨,青壮年农民踊跃参加游击队,为武工队建立隐蔽驻点。

革命胜利后,张赛英同志任中共丽水县委委员,宣传部长,后调到北京任职。1988年,与她相濡以沫的丈夫张之清同志去世,1989年,她遵循丈夫的遗愿,把他的骨灰带回丽水,安放在丽水万象山公园,跟随这对革命伉俪辗转多年的手提箱最后也保存在了莲都区档案馆和党史研究中心。

(作者单位:莲都区档案馆和党史研究中心)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