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丽水北乡的革命往事——仙里烽烟
日期:2023-06-06 16:44    来源:丽水史志(2022年第3期)   作者:李 迎 李倩倩 浏览量:

仙里村地处丽水北乡,现属莲都区仙渡乡管辖。从葛渡出发,路随北上至仙里,溪流蜿蜒,两岸青山对峙,茂林密竹,仿佛向着历史的幽深腹地前行,仙里村那段烽烟往事也在慢慢揭开。

仙里村具有悠久的革命历史传统,是丽水有名的红色革命老区。近代以来,仙里村屡遭战火侵扰,先后遭受“长毛”和日寇的毒害。

清咸丰元年(1851),一场声势浩大的太平天国运动揭竿而起。据记载,太平军在处州期间,各地百姓饱受疾苦,所以百姓多称他们为“长毛”或“粤匪”。当时的仙里村几乎被夷为平地,房屋家祠尽数焚毁,仅存一座“福寿门”门楼;百姓因“长毛”掳夺和殉难,或染上疾病而死不计其数。

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军两次侵占丽水以及在撤退时均经过仙渡乡,并在境内烧杀抢掠,在仙里村犯下滔天的罪行。1944年9月,丽温战役结束后半个月,日本侵略军撤退时还在仙里村投放了带有霍乱病菌的饼干,村民误食引发霍乱病,并蔓延至周围村庄,导致12人被染死亡。霍乱还未停息,仙渡乡境内又爆发鼠疫,仙里村共计10人被染死亡。日本侵略军实行残忍的细菌战给仙里百姓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丽水北乡的革命往事-1.png

尽管战乱与瘟疫使仙里百姓遭受重大人员财产损失,他们却从未屈服,同仇敌忾,众志成城,涌现出许多伟大的抗战事迹。

1930年,在浙西南工农红军攻打丽水城的影响下,仙里村部分贫苦农民参与了仙渡乡普慈寺农民起义,虽然起义以失败告终,革命的火种却留存在了仙里百姓的心中。1939年4月,几经波折,在中国共产党的指导和帮助下,仙里村最终成立了中共仙里党支部。随后,积极发动群众,努力开展有效的革命活动,还为各地革命武装输送力量。其中党员刘智明、陈天顺、周益新等人自觉发动组织了丽水北乡抗日自卫队,利用他们熟悉的地理环境,自制的土式武器,狠狠打击了流窜至北乡的日本侵略者。然而这支队伍后来却受到国民党反动派镇压,一大批党员群众被抓捕,惨遭迫害。

如今仙里村仍流传着一位青年英雄的事迹,此人名为翁康为,又名康自力。1915年生,在金华参加国民党部队,任驾驶员,又任运输队长。抗日时期,在滇缅公路运输物资,因多次出色完成任务,屡受上级表扬。1944年夏,翁康为返乡探亲时,日寇正盘踞丽水城,派人四处烧杀抢掠。翁康为带领仙里数名青年人,凭借多年的作战经验和仙里村险要的山路,仅用锋利的刀斧就劈倒日寇运输队5匹军马,并夺取一批物资。事后,日本侵略军为报复翁康为等人,用计将他们骗至丽水杀害。时任国民政府丽水县县长兰迪表彰翁康为为国献身,将其追认为烈士。此事大大振奋了北乡人民抗日热情,激励了一大批青年志士为国家之兴亡前仆后继。

仙里的历史漫长而厚重,我们的每一次抵达,或许只是走马观花、浮光掠影,就像早已烟消云散的翁氏祠堂、沧桑满目的花门楼。但对于仙里人来说,不论是历史遗留的物质宝藏或者是世代相传的箴言家训都将为他们带去生生不息的力量,推着他们不断向前迈进。

丽水北乡的革命往事-2.png

(作者单位:丽水市莲都区档案馆和党史研究中心)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