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古迹遗存
谢灵运与缙云山
日期:2023-06-15 08:48    来源:丽水史志(2023年第1期)   作者:吕驾宇 浏览量:

今天,我们看缙云县城那座叫鹁鸪山又叫谢山头的山,充其量是一座不起眼的小山坡而已。但是,站在谢山头上,我们分明看到了谢灵运匆匆的步履以及长长的背影。

谢灵运(385~433),谢玄之孙,谢瑍之子,东晋孝武帝大元十年(公元385年)生于今浙江上虞——他是据今可考最早游历缙云仙都并留下文字的文化名人。

谢灵运自小接受道教熏陶。在他出世后不到十天,显赫的谢氏家族之领头人谢安逝世。也许是因为亲人相继身亡,祖父谢玄担心此不祥之灾会殃及幼年时便聪颖过人的爱孙,便把他送到钱塘杜明师家中寄养。钟嵘的《诗品》记载了这件事,说:

初,钱唐杜明师夜梦东南有人来入其馆,是夕,即灵运生于会稽。旬日,而谢玄(应是谢安)亡,其家以子孙难得,送灵运于杜治养之。十五方还都,故名客儿。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来,谢灵运小名叫客儿,人称“谢客”。至于杜明师,是当时在豪门大族中颇有声望,与谢安、谢玄有往来的钱塘著名道士杜昺。

一个人的心理和精神状态往往取决于其童年时期的际遇,谢灵运应该不会例外。他既然是在“道术高明”的杜昺家中长大,幼时自然会受到这位道教徒的长期熏陶,潜移默化,思想也就从小打上了深深的道学烙印,天人合一的概念也由此在谢灵运心中扎根。

隆安三年(399),15岁的谢灵运离开了杜家,来到了龙盘虎踞的京师建邺,住进了朱雀桥边乌衣巷的谢氏宅邱,承袭了谢玄的康乐公爵位,食邑二千户。

谢灵运到乌衣巷后过着大家庭生活,这对于他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在这里,他不仅遇到了谢弘微、谢瞻、谢曜等年龄差不多的同宗兄弟,还遇到了对其文学创作道路影响甚大的从叔谢混。 

谢混,字叔源,小字益寿,被时人誉为“风华为江左第一”,是中国山水诗文学的先驱人物之一。《世说新语》以及《诗品》都高度评价谢混在中国诗歌史上的突出成就和历史功绩。

谢混既然是山水诗的开路先锋之一,谢灵运在其耳提面命下,沿着他所开创的山水诗创作道路走下去,最终发扬光大,自然不足为奇。

谢混颇有谢安之风,甚重亲情,十分关怀子侄,乐于提携后辈,与谢灵运、谢弘微、谢瞻、谢曜等过从甚密,以文义相会,常作“乌衣之游”。这段生活经历,是谢氏叔侄昆仲一生难以忘怀的。谢混后来曾经作诗追述此事,说:“昔为乌衣游,戚戚皆亲侄。”谢灵运在写给谢瞻的诗《答中书》中,也提到“伊昔昆弟,敦好闾里。我暨我友,均尚同耻。仰仪前修,绸缪儒史。亦有暇日,啸歌宴喜” ,对这段往事念念不忘。

这段难忘的少年经历,给谢灵运养成了喜欢与文士游宴的生活习惯,即使是在两次隐居始宁期间也乐此不疲,第一次退隐时期是“与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纵放为娱”,第二次则是与族弟惠连以及何长瑜、荀雍、羊濬之四人 “以文章赏会,共为山泽之游”。 

由此,思想准备是早就有了,情感体验也出现了,文学情操熏陶出来了,一代山水诗派宗师的问世就差最后的东风:置身于山水间,与大自然作亲密接触。

历史的阴差阳错在于,对于成人的谢灵运,正当他对功名孜孜以求的时候,政局的动荡以及才情的遭嫉,38岁的谢灵运以任命为永嘉太守的名义被逐出京城。

于是,中国大历史上或许是少了一名显赫一时的权贵,但多了一名流芳百世的伟大诗人。中国山水诗派由此发轫。

谢灵运赴任途中,经过故乡会稽始宁墅,小住数日后,再沿富春江溯流而上,经桐庐转婺江而达金华,然后舍舟登岸,陆行经过缙云至青田,再顺流东下,直抵永嘉。这一路上景色秀丽,风光明媚,激发了诗人的灵感。

当时的缙云,南部属永嘉郡栝苍县,北部属婺州郡永康县。南北的分界恰恰就是以鼎湖峰为标志。

谢灵运来到鼎湖峰下,也就第一次踏上了自己的属地。当时,一代名道陆修静正在鼎湖峰下修道炼丹,后来影响了中国道教进程的孙游岳刚刚投身陆修静门下第三年。

谢灵运与陆修静进行简短的会晤,也因为这样一次会晤,他得知了缙云山的非凡,然后凝立在鼎湖峰下良久,沉思着大自然的造化,感悟着人世的沉浮。挥笔作《名山记》一篇,又匆匆上路。

“缙云山旁有孤石,屹然干云,高二百丈,三面临水,周围一百六十丈;顶有湖生莲花,有岩相近名步虚,远而望之,低于步虚,近而视之,步虚居其下。中岩上有峰,高数十丈,或如莲花,或如羊角,古老云‘黄帝炼丹于此’。” 

由此,“黄帝炼丹于缙云山”随着谢灵运《名山记》的传扬而四处传扬。

同时扬名的还有缙云的龙须草。

龙须草又名石龙刍、龙修,其茎可织席亦可入药。相传,黄帝在鼎湖峰铸鼎炼丹,丹成后有黄龙飞来,迎黄帝升仙。时有大臣攀援龙须,欲随黄帝上天,不料龙须断坠,化为满山的龙须草。谢灵运在《游名山志》中记载了龙须草:龙须草,东阳永嘉有,永嘉有缙云堂,意者谓鼎湖攀龙须有坠落,化而为草,故有龙须之称。” 

为了纪念这位文学大师的来访,后人就将谢灵运游过的山崖叫作“谢公岩”,走过的岭叫“谢公岭”,还在岩门山口建起“谢公祠”……

谢灵运抵达永嘉后,大病一场,次年春才痊愈。这场大病彻底改变了谢灵运的人生观,也让他彻底打通了童年在杜家的道教经验。身为太守,他却行黄老之治,不问政事,纵情游览名山胜水。《宋书• 谢灵运传》记载当时谢灵运的状态:“郡有名山水,灵运素所爱好,出守既不得志,遂肆意游过,遍历诸县,动逾旬朔,民间听讼,不复关怀。所至辄为诗咏,以致其意焉”。

在此期间,谢灵运曾经几次到过缙云山已经无据可考,但显然他是更多地搜寻到了有关黄帝的传说以及遗迹,对缙云山也加深了理解,他在《归途赋》中记载:搜缙云之遗迹,漾百里之澄潭,见千仞之孤石。

总之这些文字,正是现在已经找到的中国名士有关缙云堂的最早记述。到缙云堂拜谒黄帝缙云氏也就成了这些文字的一个暗示,从此,更多的人,因为阅读谢灵运,而追寻着谢灵运曾经的足迹,来到了缙云山,来到了鼎湖峰,来到了鼎湖峰下的缙云堂……

而谢灵运自身心灵的升华则可在《斋中读书》诗窥一斑:

昔余游京华,未尝废丘壑。矧乃归山川,心迹双寂寞。虚馆绝诤讼,空庭来鸟雀。卧疾丰暇豫,翰墨时间作。怀抱观古今,寝食展戏谑。既笑沮溺苦,又哂子云阁。执戟亦以疲,耕稼岂云乐。万事难并欢,达生幸可托。 

用今天的文字描述大致就是,他过去在京城时就一直没有废弃对丘壑的游赏,到了山水秀丽的永嘉,心情和生活变得十分闲寂,在养病之余不废笔耕,而且时有佳作。想到春秋时代的隐士长沮、桀溺绝意仕宦,却不免耕稼之苦;西汉学者扬雄热衷仕进,却不免投阁之危,于是悟出只有像《庄子• 达生篇》所说的那样,顺应自然,才是人生正确的途径。表达了希望远离仕途,归隐山林的愿望。

公元423年,谢灵运称病辞官,离开永嘉。

永嘉之于谢灵运,无异于世外桃源。离开世外桃源,意味着他又回到了纷乱的政治斗争以及尔虞我诈。

受黄老道学深刻熏陶的谢灵运的悲哀正在于他有着自己的操守,但现实又不得不逼迫他放弃自己的操守。

在一连串的政治斗争后,谢灵运成了牺牲品,公元433年,就在他离开永嘉,离开永嘉缙云堂后的第十年,这个多才多艺的一代文宗终于被文帝下令在广州就地正法,年仅49岁。临刑前,谢灵运写下一首《临终诗》:

龚胜无馀生,李业有终尽。稽公理既迫,霍生命亦殒。凄凄凌霜叶,网网冲风菌。邂逅竟几何,修短非所愍。送心自觉前,斯痛久已忍。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唯愿乘来生,怨亲同心朕。 

诗中一连用了龚胜耻仕王莽新朝绝食身亡、李业拒绝公孙述征召服毒丧命、嵇绍身护晋惠帝遭乱箭射死、霍原不愿与王浚合作惨遭斩杀等四个典故,哀叹自己没能像他们那样为忠于旧主慷慨就义,而是转仕新朝,结果是一生坎坷,屡遭刘宋王朝新贵的摧残,最终还落得个“恨我君子志,不获岩上泯”的可悲下场,只希望来生能够生活在一个“怨亲平等”的平和环境里,表达了强烈的悔意。

而谢灵运表达悔意的除了这样一首诗歌,就是对孙子谢超宗的嘱托:世道动荡,惟永嘉缙云山方为清心之地。于是谢超宗率领家人离开广州一路奔波来到永嘉缙云定居。

谢灵运后人聚居黄帝缙云氏后裔之族地,如同今日之行为艺术,在最大限度上宣扬了缙云的黄帝文化以及缙云堂下的始祖崇拜!又缘于谢灵运在中国山水诗派的开山鼻祖的地位,之后,更多的文人墨客,诸如唐代李白,宋、明的王十朋、朱熹、汤显祖,清代朱彝尊、袁枚等,都纷纷来到仙都,来到鼎湖峰下,沉醉于缙云的林泉,书写着缙云的山水!

(作者单位:丽水中学)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