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志研究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史志研究
红色场馆在红色文化传播中的作用
日期:2023-06-14 11:30    来源:丽水史志(2023年第1期)   作者:金延锋 浏览量: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如习近平同志所强调的:“在五千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传播、弘扬红色文化,对于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至关重要。红色文化的传播有很多渠道和载体,其中红色场馆(包括革命遗址遗迹,下同)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渠道和载体。本文将就红色场馆在传播红色文化方面的作用谈点初浅的认识。

一、红色场馆是传播红色文化的永固阵地

传播红色文化,可以通过文字、课堂、影视作品、舞台剧、展览、实地走访等渠道来实施。这些渠道的畅通实现,需要依托一定的载体。传播红色文化的载体同样非常多元,如出版社、报刊杂志、各类学校、广播电台、电视台、电影拍摄机构、演艺集团、各类红色场馆等,都在红色文化传播中发挥着独特的作用。特别是进入互联网时代,红色文化传播的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

以2021年为例。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红色文化的传播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鼎盛期。仅从浙江来看,各类红色书籍洋洋大观,从政治读物到史书、传记、报告文学、小说、诗歌、散文、绘画、摄影等,各个类别应有尽有,其中由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红船启航》、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报告文学《望道》等都在全国引起很大反响。各种报刊杂志也都开辟专栏,宣传红色文化。各大、中、小学校,纷纷加强思政课建设,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政课就要讲好中华民族的故事、中国共产党的故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特别是要讲好新时代的故事”的要求,深入挖掘本地红色资源,创新授课方式,以情景式、沉浸式、体验式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红色文化。各级党校在干部培训中都加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新中国历史、改革开放史等的授课力度。各种电视剧、电影、舞台剧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如电视剧《大浪淘沙》《中流击水》等在中央电视台的黄金时段播出,电影《红船》也于建党百年前后在各大影院上映,歌剧《红船》应邀赴国家大剧院演出;与此同时,省、市、县(市、区)乃至乡镇街道、社区和村,都举行了不同规模的反映中国共产党百年历史的综合性文艺演出。各地的红色场馆以及临时性展览,更是吸引了数以万计的参观者。红色文化的全方位传播和弘扬,引起了全社会思想共鸣、情感共振。

在红色文化的传播载体中,学校和红色场馆非常重要,因为它们具有固定性、长期性、反复性以及传播的优势,而红色场馆较之学校,还具有直观性和体验性的优势。可以说红色场馆是传播红色文化的永固阵地。

这些红色场馆,从建立的类别看,有的是单独建立的,如南湖革命纪念馆、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有的是在革命遗址遗迹的基础上建的,如中共浙江省一大纪念馆、中共浙江省委机关旧址(1927年),这一类场馆基本上都是由于革命遗址遗迹年代过于久远、设施过于陈旧、场地过于狭小、或者已经遭到严重损毁的情况下,在保留原遗址遗迹的基础上扩建、重建的;有的本身就是革命遗址遗迹,如中共浙东区委旧址、新四军苏浙军区旧址群,这一类在红色场馆中占据多数。从红色场馆的展陈内容来看,有综合性和专题性之分。像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等,都属于综合性的,全面展示当地的革命历史。红色场馆中大多数是专题性的,专题性场馆又可分为重要历史事件、人物故居、机构旧址、烈士陵园(墓)等类。从红色场馆的建立时间看,革命遗址遗迹都是起始于当年的时间,后来被逐步开发、保护和利用起来,因此存在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2008年8月至2010年9月,原浙江省委党史研究室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共浙江省委的要求和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的统一部署,组织全省党史部门对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了全面普查,共普查登记革命遗址遗迹2443个。这些遗址遗迹中,时间跨度最长的已近百年,如大革命时期宁波总工会旧址(宁波工人运动纪念馆)。这次革命遗址遗迹普查的范围和对象,是以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主的。随着史料的不断挖掘、整理、研究和时代发展的要求,近十多年,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一些重要事件发生地也逐渐得到开发,许多新的场馆逐次建立,如杭州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等。在一些综合性场馆中,有的建立的时间也比较长久,如南湖革命纪念馆,其第一代馆始建于1959年,此后随着史料的不断丰富、参观人数的日益增多,又相继移地扩建了第二、第三代馆,作为展示、宣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红色场馆,至今已有60多年的历史。从上述的建立类别、展陈内容、建立时间等几个方面看,红色场馆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固定性、长期性、反复性作用是显而易见的。

红色场馆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直观性和体验性,主要体现在:大量历史照片、文件、图表、实物的展示,运用声、光、电等新科技手段营造的幻影成像、全景或半景式历史场景重现、模拟互动等,视频滚动播放的历史资料片、运用互联网进行直接点播等,都为观众营造了重回历史现场的氛围。

随着融媒体和数字化的不断发展,相信红色场馆在传播红色文化方面将更如虎添翼。

二、红色场馆是接受红色文化教育的有效载体

文化即“人化”,文化事业即养人心志、育人情操的事业。“我们说,文化为群体生活提供规范、方式与环境,文化通过传承为社会进步发挥基础作用,文化会促进或制约经济乃至整个社会的发展。文化的力量,已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通过红色场馆所呈现的红色文化,以其丰厚的红色资源,在“以文化人”方面,提供了生动教材和特定环境。

首先,红色场馆是对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的生动课堂。

习近平总书记对红色场馆非常重视,认为红色场馆是党和国家的红色基因库。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党员、干部要多学党史、新中国史,自觉接受红色传统教育,常学常新,不断感悟,巩固和升华理想信念。革命博物馆、纪念馆、党史馆、烈士陵园等是党和国家红色基因库。要讲好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根据地的故事、英雄和烈士的故事,加强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确保红色江山永不变色。”

红色场馆具有丰富的红色资源,通过展陈的事件、人物、文物,向观众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让观众能够认识到:正是一代又一代具有坚定理想信念的共产党人和坚决跟党走的人民群众,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上前赴后继,才使我们党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所以,习近平同志反复强调:“要把这些红色资源作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修养的生动教材”。

“用好红色资源,增强党性教育实效”。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率先垂范,每次到革命老区考察调研,都要去瞻仰革命历史纪念场馆。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调研时深情地说:“西柏坡我来过多次,每次都怀着崇敬之心来,带着许多思考走……每到井冈山、延安、西柏坡等革命圣地,都是一次精神上、思想上的洗礼。每来一次,都能受到一次党的性质和宗旨的生动教育,就更加坚定了我们的公仆意识和为民情怀。”习近平总书记如此重视红色场馆,目的就是要告诫全党同志不能忘记红色政权是怎么来的、新中国是怎么来的、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么来的,就是要宣示中国共产党将始终高举红色的旗帜,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把先辈们开创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亲自带动和倡导下,红色场馆在传播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方面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对中国共产党人来说,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中国革命历史是最好的营养剂。多重温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心中就会增加很多正能量。广大党员、干部在参观红色场馆中,通过接受红色教育,从而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和历史自信,真正做到守初心、担使命,把革命先烈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伟大事业奋力推向前进。

其次,红色场馆是对青少年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基地。

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至关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革命传统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既注重知识灌输,又加强情感培育,使红色基因渗进血液、浸入心扉,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红色场馆在对青少年开展革命传统教育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随着学校思政课的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成为重要的内容之一,而红色场馆的建设、开发、利用,则为各类学校提供了丰富多彩的红色文化教育实践基地,吸引了不少学校前往。如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自从开馆以来,已经接待8千余批次、90万余人次的大中小学生,与58家学校达成共建,结合重大纪念日,合作开展各种教育实践项目,如“永远的传承,不变的初心”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宣传实践活动、杭州红色博物馆联盟“大联展大联讲”暨“踏寻红色足迹,绘就时代新图”主题实践活动、“童心向党”教育实践活动、“传承红色基因讲好党的故事”宣讲活动、小小讲解员志愿活动、各大红色展览进校园等,受到青少年的欢迎。又如浙江瑞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设计者曾联松的家乡,2019年9月27日,在庆祝新中国诞生70周年前夕,全国首家国旗教育馆在瑞安开馆。国旗教育馆展示了国旗的诞生历程,介绍了国旗的相关知识,引领参观者回到“那时·那人·那事”,感受经典,感悟历史。在国旗的制作展区,青少年可参与制作国旗,并可通过挥屏的形式将自己的国旗作品上传至屏幕及手机等设备上,同时还设计了互动环节“我与国旗合个影”,这些都得到了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喜爱,使青少年真正认识到:共和国是红色的,是无数先烈的鲜血染红了我们的旗帜,我们一定要建设好他们所盼望向往、为之奋斗、为之牺牲的共和国。截至2021年底,国旗教育馆共接待参观者30多万人,其中青少年就达12万多。

省委宣传部、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连续多年、分批次遴选评比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仅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在全省革命遗址遗迹普查的基础上,分4批共评选出111个全省党史教育基地。浙江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在全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党史教育基地的基础上,结合青少年的特点,亦评选出6个全国关心下一代党史国史教育基地、62个浙江省关心下一代教育基地。这些教育基地为广大青少年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提供了生动教材和实践基地。

通过红色场馆教育基地的实践,培养了青少年的革命理想主义、革命英雄主义、革命乐观主义和革命集体主义精神,对青少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了很好的导向作用。

第三,红色场馆是广大群众学习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的有益场所。

红色场馆展陈内容因其历史性、时代性、生动性、直观性,因而也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和喜爱。

各红色场馆在各自传播红色文化的同时,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信息共享,开展强强联合,在传播红色文化中形成强大合力。如2016年12月建立的杭州红色博物馆联盟和2021年1月成立的长三角红色博物馆合作联盟。杭州红色博物馆联盟由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牵头组建并运营,成员单位由杭州市13个县市区的红色场馆组成,目前已有39家。各成员单位通力合作,不断设计和推出符合各类参观人群特点的互动项目,吸引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和青少年前往各大红色场馆开展活动,并为党的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学习、教育、研究、交流等公益性服务。在杭州红色博物馆联盟工作得到较好社会效应的基础上,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大背景下,由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杭州市方志馆)主动联系上海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纪念馆、浙江嘉兴南湖革命纪念馆、江苏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党史馆)、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名人馆)等4家重要红色场馆,共同发起成立了长三角红色博物馆合作联盟,目前有首批成员单位15家。两大联盟在办好各自场馆的同时,相继共同举办了丰碑——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巡礼图片展、“重大的转折伟大的胜利”——庆祝南京杭州上海解放70周年史料展、“忆党史传家风颂清廉”周恩来家风图片展、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图片展和新中国外交风云中的杭州记忆图片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杭州实践”常设展览、伟大历程砥砺奋进——杭州党史百年大事图片展等一系列精品展览,吸引了众多观众。据统计,仅2021年,杭州红色博物馆联盟各成员单位共计接待观众近300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近千余场次。长三角红色博物馆合作联盟各成员单位共计接待观众近800万人次,举办各类活动6000余场次。在党史学习教育活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其中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杭州市方志馆)接待观众55.2万人次,举办活动100场次;上海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含周公馆)半年接待观众165万人次,举办活动5028场次;南湖革命纪念馆半年接待观众220万人次,举办活动449场次;南京渡江胜利纪念馆(南京党史馆)开馆半年接待观众15万人次,举办活动45场次;安徽合肥渡江战役纪念馆(名人馆)接待观众76.3万人次,举办活动77场次。

同时,随着红色旅游的不断发展,红色场馆在传播红色文化方面的功能越来越强大。进入21世纪后,国家发改委牵头原中央党史研究室和国家财政、旅游、文化、交通、教育等相关部门,对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革命遗址遗迹进行“红色经典景区”“红色精品线路”评选,借此将重要的革命遗址遗迹组点成片、连点成线,并有针对性地对这些红色经典景区和红色精品线路进行保护、开发和利用。浙江嘉兴、温州、丽水、宁波等地的一批红色场馆也都先后位列其中。红色经典景区、红色精品线路的开发,为红色旅游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载体。红色旅游已经成为集旅游和教育为一体的新亮点。据统计,参加红色旅游的人数,从2004年的1.4亿人次增长到2019年的14.1亿人次;参与红色旅游的团体也逐渐地由老年群体向年轻群体转变,据《人民日报》2021年10月20日的《红色文旅人气旺》一文介绍,红色旅游年轻群体成为主力。同程旅行报告显示,年龄在20岁至39岁的游客,占红色旅游游客的57.3%,青少年和青年人群体成为红色旅游的主力军。携程相关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体验红色旅游的“80后”“90后”家庭游客占比高达七成,许多年轻父母会主动选择参与红色亲子游。

有条件的红色场馆,如中国共产党杭州历史馆、温州革命历史纪念馆等,还将展陈内容制作成巡回展板,将红色资源送进机关、学校、军营、企业、农村、社区等,进一步拓展了红色文化的传播范围和受众。

广大群众通过参观红色场馆,进一步了解了中共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从而不断激发爱国热情、振奋民族精神,坚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三、红色场馆是研究红色文化的丰富宝库

红色场馆中展示和保存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和文物,这为红色文化的研究提供了丰富资源。习近平同志曾经说过:“在参观西柏坡纪念馆、毛泽东同志旧居、中央军委作战室、七届二中全会旧址的过程中,我的心情一直难以平静。看着一幅幅图片、一件件实物、一封封电报、一个个故事,我的思想又受到一次深刻教育。”这些珍贵的图片、实物、电报、故事,既是育人的生动教材,也是研究的第一手资料。  

对研究红色文化的人来说,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到相关的红色场馆,很容易就能找到很多宝贵资料。比如,要研究新中国第一部宪法,只要到杭州的“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即可了解为什么新中国建立不久党和国家就着手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宪法前都做了哪些准备、宪法的框架是怎么确定的、起草过程中经历了几次修改、基本定稿后是怎么向全国人民征求意见的、这部宪法为什么被称作“五四宪法”“五四宪法”对依法治国具有哪些重大意义等等。如果想研究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个农民运动,就到萧山的衙前农民运动纪念馆;要研究中国第一部红色宪法——《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是怎样诞生的,可到新昌的梁柏台烈士故居;要研究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怎么根据中央指示,为掩护主力红军长征而转战闽浙皖赣的,就到淳安的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纪念馆;要研究侵华日军在浙江实施细菌战的罪行,可到衢州的侵华日军细菌战衢州展览馆、义乌的侵华日军细菌战史实陈列馆;要研究人民解放军陆、海、空三军怎样首次联合作战的,必须到台州的一江山岛登陆战纪念馆……各具特色的红色场馆不胜枚举。红色场馆丰厚的历史文献和实物,是研究红色文化的丰富宝库。

对红色场馆自身来说,加强研究也越来越成为立馆强馆的重要手段。许多红色场馆内部都有史料征集、研究、保管等部门,并有专人从事这些工作。红色场馆所征集的历史文献和书刊,所进行的专项研究,对传播红色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仅以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南湖革命纪念馆为例。浙江革命烈士纪念馆在20世纪90年代初建成开馆时就组建了史料科,以加强对史料的征集、研究。经过多年的史料征集、考证、补充、研究,编写出版了《碧血丹心——浙江烈士英名录》丛书,辑录了浙江省籍和为浙江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贡献的外省籍烈士共2万多人。这套图文并茂的7卷本丛书,不仅是一套革命传统教育读本,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对于传承和弘扬中国革命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和激励当代浙江人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发挥着重要作用。

南湖革命纪念馆在2011年开馆时,内部就设有史料展陈部,不久又建立了中共创建史史料中心,负责文物和中共创建史资料征集、研究、保管和利用工作。十九大后,又将红船精神研究院置于纪念馆,专设学术部。红船精神研究院学术部负责起草红船精神研究规划、红船精神研究项目与课题的规划与实施、相关学术活动的组织服务工作、红船精神研究成果申报发布展示工作、所需研究资料的收集收藏开发利用工作等。截至2021年底,中共创建史史料中心共征集到俄罗斯复印的中共创建史档案文献资料3.5万余件/页,内容涉及在俄罗斯早期工人组织旅俄工人联合会章程及在各地区相关工作情况;列宁、马林、孙中山等与各负责人往来信件资料;贺龙、董必武、瞿秋白、俞秀松等相关领导人在俄留学工作情况;在俄罗斯东方大学及中山大学学习的中国留学生名单及在校状况;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关于当前中国形势的分析通报;早期留俄人物(浙江籍较多)履历及部分资料;在俄举行的中共六大相关史实资料等。此外,还征集到公开出版的有关中共创建时期重要人物、历史事件等书籍一万余册。南湖革命纪念馆(红船精神研究院)在加强征集、保管工作的同时,积极开展研究,编辑出版了《启航——红船精神永放光芒》《党的“一大”卫士:王会悟》《中俄关系的历史与现实(第三辑)·俄藏档案文献与中共创建史》等书籍10种,其中2021年出版《“回首初心”丛书》等5种。馆内人员在国内省级以上期刊发表《南湖红船——中国百年巨变的见证》《红船起航——南湖革命纪念馆主题展览讲好起航故事》《红船精神:中国革命精神之源》《红船起航——南湖革命纪念馆打造红色文化品牌》《“红船精神”传播对实现政党认同的价值》《《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等文章、学术论文近40篇,其中仅2021年就发表论文10余篇。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一路走来,历尽艰辛,书写了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上最恢宏的史诗,留下了弥足珍贵的红色记忆。要充分运用红色场馆中丰厚的红色资源和在传播红色文化中的独特作用,教育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尤其是青少年传承红色基因、守好红色根脉、走好新时代长征路。

(作者系原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主任)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