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弘扬浙西南革命精神,更好地保管好、利用好革命历史红色史料,松阳县史志研究室“三步曲”建立红色史料数据库,收录数据1028条。
一是立足馆藏,摸清红色档案资源家底。充分发挥史志研究室和档案馆红色史料编撰优势资源,深入开展红色史料资源“家底大调查”,系统梳理了《中国共产党松阳历史》《松阳英烈》等党史著作,进行数字化转换。
二是主动出击,征集涉松红色档案资源。史志研究室专门派员采集抗战时省农改所在松阳历史的史料200余份;采集抗战时省立湘湖师范在松办学史料40余件1600多页;对松阳县域内各革命旧址、遗址,故居、旧居,纪念设施等进行数字化整理,累计转化10万余字、近400张图照;收集黄南水库项目移民照片1万多张、音视频数据1.78T。在前期馆藏红色档案资源摸排、采集工作的基础上,高质量完成红色资源著录工作。
三是开放利用,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开展红色档案史料研究,开发党史宣讲课题,组建“红色宣讲兰台分队”深入机关、校园、企业、社区、农村、网络、军营“七进”送课百余次,受众万余人。多渠道全方位开放党史文献资料,为编印红色连环画《霭溪支部》《刘英与浙西南》《老庙新说》、青年雷锋说、党史少年说、六叔说党史、百名妇联主席讲党史、党史知识竞赛等提供史料,协助做好戏曲(松阳高腔)电视剧《红色浙西南》的拍摄、审片等各项工作,实现了红色史料资源的系统管理、有效利用,守护红色记忆,传承红色基因,彰显党史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