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交流
浅谈庆元红色教育与红色文化旅游的结合
日期:2022-03-28 11:05    来源:丽水史志(2021年第4期)   作者:陈海燕 浏览量:

红色,中国革命史的主色,厚重而深沉,源于革命先辈英勇无畏,前仆后继,舍生取义的鲜血热洒。红色教育是以革命发生地之遗址遗迹为依托,通过革命纪念设施新建,革命文物展陈,回顾往昔峥嵘岁月,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以此服务于公民道德体系建设,激发全社会缅怀先烈,继承遗志,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披荆斩棘,奋发进取。在旅游多元化的需求下,红色文化旅游应运而生,在其带动下,红色文化得到进一步弘扬,革命老区建设更加完善,老区实现跨越式发展。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各地的党史教育活动正如火如荼开展。对全国各地革命老区市、县来说,2021年是红色教育与红色文化旅游结合发展的机遇年,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弘扬红色文化,正当其时。庆元县需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时机,围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利用工作,以红色文化为底蕴,推动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助推革命老区重焕生机。

一、庆元县红色资源基本情况

庆元是闽浙赣苏区的组成部分,隶属闽北苏区,是确认的革命根据地和长期坚持革命斗争的基点县,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创建的战略地、初始地、决胜地,蕴藏着丰厚的红色资源。庆元县革命斗争时间开始较早,始于20世纪二十年代,终于1949年庆元和平解放,在此期间,活动过众多革命武装,各个层面的党组织皆有,发生诸多革命斗争事件,涉及的革命遗址遗迹遍布各村落,包括党组织及革命游击队诞生地遗址、重要组织机构驻地旧址、重要会议旧址、战斗遗址、纪念设施等,共计36处,牵涉事件点100多个。

庆元县遗址遗迹被评为国家文物保护单位1个(统称处州廊桥)涉及8个点;被评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孔庙、南峰寺、八角殿、革命烈士陵园、红军挺进师斋郎战斗指挥部旧址);被评为省级党史教育基地1处(斋郎村),被评为市级党史教育基地3处(斋郎村、濛淤村、白柘洋村);被评为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4处(斋郎村、白柘洋村、崔上村、烈士陵园),被评为县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竹上村红军桥)。

庆元县依托本地红色资源,结合党日活动、工会活动,经常性组织干部职工、基层党员、中小学生赴斋郎、崔上、濛淤、竹口、白柘洋等地开展红色教育。通过红色故事的聆听,了解庆元革命斗争史,以此汲取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实现精神教育、信念教育的统一,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需求,在指导广大群众生活、生产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二、庆元县红色文化旅游基本情况

庆元作为革命斗争的热土,其红色文脉吸引了大批游客,加上生态旅游的先驱优势,红色文化旅游逐渐兴起,主要以革命遗址遗迹所在地的乡村红色旅游为展开模式,集中在中共苏维埃政府成立地、中共白柘洋支部成立地的白柘洋村,荷地区署驻地的月山村,濛淤桥战斗的濛淤村,斋郎战斗的斋郎村,竹口战斗的竹口镇,闽浙边地委驻地的崔上村,山高水秀的仙庄村以及中共庆元县特别支部、中共庆元县委成立地的庆元县城等。

(一)红色文化旅游现状

当前,庆元县主要借助烈士陵园,烈士墓,烈士故居,纪念碑亭、塑像、馆藏、广场,会议旧址等基础设施,通过橱窗式观看红色文物,展陈式浏览革命事迹,聆听式了解红色事迹来开展红色教育,观光游客主要以县域内职工干部、基层党组织为主,而县域内市民、县域外游客占少数。餐饮住宿主要以个体私营或当地居民开设的农家乐为主,满足游客最基本的需求;在旅游消费方面则以高山种植、山间特产为营销项目,一定程度上拉动、促进消费;在旅游的娱乐性方面总体还是以观光休闲,革命体验为主。

近几年,为传承红色文脉,打造“最生态窗口”,庆元县高度重视红色文化旅游发展,深入推进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致力塑造红色文化旅游品牌,加大红色村落的项目建设。

一是谋划浙西南革命老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重大项目14个,总投资108亿,其中斋郎军旅小镇总投资1.5亿元,已于2019年开工建设,目前完成投资2000万元,拟投资750万元用于新建红色斋郎教育学校,修复战斗救治卫生室,开发斋郎战斗博物馆、主战场牧牛场,增设接待中心附属配套设施等①,目标是打造全国红色旅游示范小镇;举水——龙溪“大月山”红色经典景区,将联动寿宁县下党乡,做深“三进下党”“月山春晚”区域品牌,致力打造为浙南闽北边界“红绿融合”示范性景区;通过“双招双引”,启动了中共闽浙边地委驻地遗址崔上村“崔上红”红色研学基地建设,拓宽“现场参观、情景教学、党课教育、拓展体验”等模式。

二是加快粟裕军事思想特色党训教育基地、红军桥—红色文化教学、白柘洋革命历史纪念馆等一批场所建设,打造红色研学基地的“庆元样本”;围绕“重走红军路”精心谋划推出10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串联起红色旅游景区、纪念馆、革命遗址等资源,以红色旅游助推全域旅游发展。

三是深入挖掘村庄特色,精心开展美丽村庄“微改造、精提升”,打造一批具有红色印记、菇乡风味的美丽乡村,当前已创成百山祖、竹口2个红色示范乡镇和斋郎、崔上等5个示范村,接下去将继续推进14个红色美丽示范镇村建设,加快形成“红绿相融”的乡村振兴示范带。

(二)存在问题

庆元县红色文化旅游虽取得一定发展,但依然面临诸多挑战:一是缺乏创新性。旅游形式单一,主要以瞻仰、聆听、参观为主,且设施老旧,未有修缮;二是旅客范畴有限。主要以县域内行政机关干部接收红色教育为主,接纳的大部分是县域内人员,县外人员较少;三是旅游的娱乐性不足。旅游项目丰富性、娱乐性欠缺,仅以纪念馆或纪念设施的方式呈现,其他配套性项目不完善。四是开发不均衡。以红色遗址遗迹为依托的红色旅游,存在遗址遗迹开发、利用、发展不平衡问题,有的地方投入大,收益高,有的则无人问津,风雨飘扬,岌岌可危。五是缺乏系统性。庆元的遗址遗迹众多,但分布零散,加上交通不便,整合难度大,导致红色文化旅游缺乏系统性、整体性。六是经济效益低。庆元红色文化旅游以纯输出式休闲观光为主,依靠当地财政支持,处于并将长期处于“输入式造血”阶段,难以促进、拉动消费。

三、庆元县红色教育与红色文化旅游融合任重而道远

红色教育的普及离不开红色文化旅游的兴盛,红色文化旅游的发展又离不开红色教育的内涵底蕴,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但二者要实现融合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一是红色元素单薄。纵观中国党史长河,庆元红色资源只是涓涓细流,在惊涛骇浪面前显得孤独弱小。革命战争年代,庆元虽有过中央军、省级武装、地级军队,也发生过在浙江党史乃至全国党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党史事件,但与其他县市红色资源相比,庆元红色素材零散、单薄,缺乏系统性,在品牌塑造方面相对处于弱势。

二是教育内容陈旧。红色教育主要以介绍革命事迹,参观革命文物陈列为主,教育内容“老生常谈”,革命事件、人物故事感染性较弱,吸引力欠缺,文物陈列始终是橱窗式,创新性不足,容易致使红色教育流于“一次性”,使得受教育群众不愿意再接受第二次教育,不愿意再次前往。

三是配套设施不完善。教育传输方式以讲解式为主,缺乏新兴科技多媒体的融合,数字化应用普遍欠缺。接待游客过程中,专业讲解员力量配备不足,大部分系业余或本地居民,存在叙述过程不完整,主次把握不全面,不能根据游客群体适度调整等问题,造成游客尤其是县域外游客文化体验感观收效甚微。此外,吃、住、行、游、购、娱的基本旅游设施,包括接待游客的精品农家乐,游客出行的交通工具,游玩、购物、娱乐性为一体的基础项目,均需进一步建设。

四是保护措施不全。庆元整合的36处遗址遗迹中,真正发挥红色教育职能不足7处,其余大部分遗址遗迹因人为损坏、年久失修、整村搬迁、自然风化等原因出现不同程度损坏,甚至有些会议遗址已成危房或因私人建房拆除,造成此类现象的直接原因即保护意识滞后、措施缺位。从而大部分红色资源日渐式微,进而导致红色文化旅游发展的原生力量不足。

四、庆元红色教育与红色旅游融合发展需多管齐下

为充分发挥红色教育职能,实现红色文化旅游新发展,需多管齐下,共同发力。

(一)加强革命遗址保护,大力挖掘红色资源

成立领导小组。庆元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牵涉党史、民政、文保、公安、发改、财政、文广旅体、退役军人事务局等多个部门,需由这些责任单位成立统一领导小组,落实遗址遗迹协调、保护工作,形成合力,以科学合理,便捷高效的行政体系开展保护工作,确保红色资源得到合理规划,使得监督有力,防止因疏于管理,乱拆滥建导致红色资源损坏,为红色教育及红色文化旅游结合开展提供硬件支撑。

落实保护条例。《丽水市革命遗址保护条例》已经完成修订,通过人大表决颁行,成为丽水市遗址保护参考模板。庆元县要以该条例为指南,制定符合本地特色的规章制度,落实具体责任人,对红色遗址遗迹地落实保护,为红色教育及红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提供软件支撑。

深挖红色资源。庆元县红色教育及红色文化旅游基地主要以斋郎、竹口、崔上、濛淤、白柘洋等地为主,线路单一,点位单调,缺乏新意,而大部分遗址遗迹因未开发而“养在深闺人不知”。对此,庆元县需深挖红色资源,丰富红色教育内涵,以历史时期为脉络,根据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不同时期,联动周边红色县区,开发红色教育基地,打造红旅新高地。以探寻革命行军路,打造庆元“红三师”游击区结合部,还原“浙江遵义会议”之半岭会议遗址原貌,梳理庆元境内所有战斗历程,规划建设红色村落,重现庆元和平解放盛世画卷,创建庆元烈士墙等为题材,全面展现庆元革命斗争历程。

(二)丰富红色旅游内涵,塑造精品旅游项目

完善基础设施。旅游六要素包括:旅游餐饮、宾馆住宿、交通出行、景观旅游、旅游购物、休闲娱乐。红色旅游也不例外,但庆元红色旅游业在六要素打造方面依然任重而道远。首先餐饮住宿是第一位,是体现当地特色,提升旅游品牌的重要着手,因此打造精品农家乐是满足游客的最基本需求;其次交通通畅是必须。庆元山岭连绵、群山起伏,道路迂回曲折,都说“要想富先修路”,要根据打造的红旅路线完善基础道路设施,解决出行难的问题,提高游客的观光体验;最后游、购、娱是核心。要结合新农村建设,打造集旅游、购物、娱乐为一体的休闲观光区,满足游客出行的获得感。

拓展旅游主题。庆元红色教育文化产业需要在内容、形式上创新,改变一层不变的解说式和橱窗瞻仰式文化输出。规划红军行军线路,一是以东、中、西三部为各自划分区块,就近遗址遗迹串联成线,拓宽观光路线;二是以红军行军为线索,精打先遣队、挺进师、闽北红军线路。打造干部培训基地,借鉴遂昌王村口培训教育基地打造经验,以红色文化为依托,建立干部培训基地,通过军事化管理,提升干部政治水平。面向中小学生开放。“少年强则国强”,青少年一代有必要从小接受革命熏陶,锻造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精神。面向中小学生开放,结合寒暑假,开设寒、暑期冬、夏令营基地、实践基地、实训基地,写生基地,拓展军训活动,举办演讲比赛等。

丰富旅游内涵。庆元是廊桥王国,全国现存寿命最长、单孔廊屋最长、单孔跨度最大的木拱桥均在庆元境内,堪称当世一绝;也是香菇的发源地,栽培历史悠久,是世界香菇之源;还有浓厚的吴姓文化,有罕见、堪称方言中“活化石”的庆元方言,以及万古冰臼群等绿色资源。为助推红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可融入本土元素,打造红色旅游+廊桥,红色旅游+香菇,红色旅游+文化古村落,红色旅游+生态观光,红色旅游+特色美食等模式,通过文化底蕴、生态优势等地域特色,作为吸引广大游客的切入点,丰富红旅内涵,提升知名度。

(三)拓宽多方资金渠道,保障基本维护成本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资金投入,旅游中最基本的六要素就无法保障,红色教育无法开展,红色文化旅游无法兴起。为此,必须多渠道拓宽资金渠道,保障红旅事业的开展。

政府常规性投入。地方财政部门作为红旅事业资金来源的主要部门,除文物保护专项经费支出外,要结合革命遗址遗迹保护工作,建立投入机制,设置常规性的保护投入经费,及时拨出专项资金。此外,结合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落实,各级乡、镇政府要将红旅规划纳入其中,安排好年度预算,预留一定的资金,续航红旅设施维护。

争取专项资金。庆元作为老革命根据地县,是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的战略地、初始地、决胜地,有着丰厚的革命历史资源。可由庆元县职能部门牵头,以革命老区建设为抓手,以弘扬践行浙西南革命精神为宗旨,规划设计革命老区建设扶助项目,以此申请国家级、省级或市级革命老区建设专项资金, 或与其他县市联手打造浙西南革命根据地红色旅游线路,争取建设专项资金,谋取共同发展。

鼓励民间资本。民间资本机制灵活,是旅游发展的重要力量,能有效弥补红色旅游投资供需之间的缺口,增强战略性支柱产业。庆元县要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制定相关政策,向民间资本全方位开放,鼓励民间资本合理开发革命老区资源,参与景区经营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开发各类红色旅游产品,投资旅游交通业、服务业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旅游道路、旅游停车场、游客中心、旅游厕所、游览索道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等);支持旅游所在地居民和个体工商户经营旅游饭店业、旅游购物和娱乐设施,支持民间资本开展旅游规划设计、市场营销、创意策划等业务等等,助力红色文化旅游全面发展。

五、结语

中国革命史是最好的营养剂。红色文化旅游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利于广大群众感受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程,坚定中国社会主义信念;具有深刻的文化意义,能激发全社会的爱党热情,培育新时代精神;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能拉动老区经济发展,推动老区脱贫致富。因此,庆元红色教育与红色文化旅游的结合发展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业,在传承革命精神,振兴革命老区方面具有重大意义,虽然在发展过程中,已经或将要面临诸多挑战,但有着丰厚革命底蕴的庆元县,在突破一系列瓶颈进程中,一定能实现由“输血式”扶助向“造血式”发展的逆转,真正实现红色教育与红色文化旅游融合的长足发展。

(作者单位:庆元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陈海燕)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