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物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丽水风物
处州旧城的形成与老街的布局
日期:2022-03-28 10:19    来源:丽水史志(2021年第4期)   作者:赵治中 浏览量:

今天的丽水市,上古称栝苍。要算起它的历史来,颇为悠久而茫远:从遂昌好川出土的文物鉴定,可追溯至公元前4300年的新石器时代;从历史文献记载,则能上溯到5000多年前的炎黄时代,称之为“古缙云之墟”。夏、商、西周,古栝苍属瓯。《尚书·禹贡》分全国为九州,瓯隶于“扬州之域”。春秋战国时期,瓯地先属越国,越亡归楚。秦统一六国,始皇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而后征服百越,增设闽中、南海、桂林、象郡,四郡同是不毛的“南荒”之地。古栝苍地属闽中郡,既不临近长江,更远离黄河,上古时期生民寥寥,人迹罕至,故开发迟迟,发展十分缓慢。

中古时期,古栝苍始见于史籍,声名渐显,因地处偏僻,交通不便,生民本来不多,其发展自然受限,这可以从史乘、方志与诗文的历史碎片中,得到充分引证:

自三国孙氏据有江东,开拓土宇……分大末置平昌,均属临海郡……又分章安置松阳,均属临海郡。斯时,处州(栝苍)山乡已设二县,松、遂隔岭,道路未通。

查晋时,松阳为永嘉属县,惟大溪一路可通,逆水而上,舟行四百里,始抵其县。四周皆山,一幽都也。

刘宋……松、遂二县始通,齐、梁、陈一如宋旧。……而西北东南数百里,仍皆荒山。此未立处州以前之大略也。(清光绪二年《青田县志》卷一《处州府青田县沿革通考》)

栝苍最早分立的松、遂两县,在隋、唐之前,因为是“山国草茂木密,其境幽暗,目不及远,禽兽率多偪(威胁)人,故立县较迟”;即便建了县,也没有像样的严邑和都城,就连草市和集镇也未正式形成。

隋、唐时期,中国北方的城市已兴盛,南方也有都会出现;

草市迎江货,津桥税海商。(王建《汴京即事》)

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杜佑《通典》开元二十三年)

诗作正是形象地反映唐代北方黄河、长江流域都市与城镇空前兴盛的特定风貌。而江南的钱塘(后改名为杭州),虽已是名郡,却仍然是默默无闻的小县而已。

隋开皇九年(589), 处士星见于分野,因置处州。(《名胜志》)

这是栝苍建州的肇始。建州自然得有州治,而处州的州治最先设立在栝苍山麓:

城对寒山开画戟,路飞秋叶转朱轓。江潮淼淼连天望,旌旆悠悠岭上翻。”(刘长卿《饯王相公粗牧栝州》)没有设立在都市或城镇

诗作正反映当时州治的真实状貌:官署设在山麓的“岭上”,面对是“寒山”与“连天望”的“江潮”,尚无市井街衢,且路边有秋叶翻飞。这哪里有都市或城镇的样子?

其地当大溪之冲湮,崖峻水驶,平衍不能半里,市井街衢作何位置?且潦水时,至腾涌辄丈计,板于垣墉何由得立?(清道光版《丽水志稿》卷一)

市井街衢都无法布局,更别说“板于垣墉”以及城墙的修筑,就连州治简易的几座建筑也经常遭受洪水的威胁。

唐朝初年,丽水县治一度移至州治西南三十五里的芝溪(今资福村),也影响原有州治的托展。随后,由于农业技术的进步,手工业的兴起,商业交易的活跃,原州治也一度半便向下河北面一里多处的南桥(今梅山中学东侧)一带拓展。后来,南桥之北曾出现热闹的街市。在20世纪60年代初开沟造田时,曾挖出长街小巷的路基及建筑物的残迹,就是有力的明证。但是,终究因为州治所在地势低洼,常受洪水冲击与浸润,不得不搬迁,改址再建。

唐贞元六年(790),刺史齐抗以旧州湫溢,屡有水灾,[西]北移四里,就高原上。(《元和郡县图志》)

中唐州治二徙,是建在旧州治西北的“小栝山之巅,正好与万象山“岗阜相连”。其地理形势为:

南带大溪,西列屏障。北则梵宫,钟鱼之声相闻,东则万室,栉比错落。茂林修竹间,楼阁亭台高下隐映,一郡胜概尽在几席下。然陡绝诘曲,其路为九盘,陟者病焉。

南带大溪,西列屏障。北则梵宫,钟鱼之声相闻。东则万室, 比错落茂林修竹间。

(作者系丽水史志爱好者  赵治中)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