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毓秀处州 万古不枯
日期:2022-03-28 10:17    来源:丽水史志(2021年第4期)   作者:殷俏 浏览量:

唐元和十二年(817年),一个叫李繁的人来到处州。他的到来,改变了处州的命运。

他五官清丽,肤色白皙,一身素衣长袍,没有半点傲气,多了几分平静和沉稳。他行走在处州府城之中,身边跟着两名带刀随从。他支开随从,独自一人游走在处州城内。他走遍处州府城,深入街头巷尾,与百姓交谈。他来到处州城中的檡山,登至山顶,眺望整座府城,陷入沉思。他望着城南面那湍流不息的大溪和云雾缠绕、浓淡相宜的青山,略有所思。他在檡山之巅的社稷坛遗址上来回的走着。他时不时俯瞰着处州城,看着城中的百姓,他决心作一番事业。

他是唐朝知名宰相李泌之子,北周太师李弼的七世孙,京兆府(今陕西西安)人。自少聪警,赋有才名,以荫袭封邺侯,贞元中入仕为太常博士。因年少轻狂,纨绔任性,得罪了不少人,做错了事,又因酒醉迷糊吟咏了《冬柳》一诗,被贬随州。在随州建立南岳书院后调任处州,时任处州刺史。

在出任处州刺史的三年里,李繁一心为民,勤苦节俭,除了日常开支,他捐献了自己所有的俸禄,为处州百姓做实事。他在处州檡山之巅建造孔庙,传教儒学,育化百姓,精选儒学博士、携众弟子开设讲堂,传教孔孟之道,除四书五经外,更重教礼法。他重修处州六门,重修城门,建筑城墙,提升处州防洪、防汛以及防御能力。他规划城市改造,美化城市建设,合理布局处州府城。在保障处州城百姓和粮田安全的同时,倡导孔孟之道,新兴儒学,重视祠祀,尊师重教,提升处州百姓文化素养。他以孔孟之道治郡,改变了处州千年的命运,至此处州儒学成风,人才处士大夫辈出。

他将处州与唐代最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永久联系在一起。他让这个原本交通闭塞的山区从此儒学遍境,讲学求教蔚然成风,仕宦科第不绝如缕。他深受处州百姓充分的肯定和敬重,因此被《处州府志》载入“名宦”之列。

(二)

“处州孔庙”又名“处州州学”“处州学宫”,始建于唐,设于处州学宫之内,位于处州城内檡山之巅。处州百姓习惯称其为“处州孔庙”。处州孔庙设有左右二门,分别为“礼门”和“义路”。“义路”门的一旁设有下马石,石上书有“文武百官军民人等至此下马”的字样。“义路”门平日里常掩,只在祭孔之日,或是状元至此祭孔才会开启。因而“礼门”,是作为进入处州孔庙的日常入口。

处州孔庙的周围建有围墙,高数百丈,墙面朱红,覆以青瓦,正(南)门的围墙上书有“万仞宫墙”四个大字,且正对山顶正中的崇圣祠(祠内供奉的是孔子和先贤牌位)。孔庙的最前端,也就是进入礼门的西侧可以看到一方池水,形如半月,名为“泮池”。池中有莲花、锦鲤和放生龟。泮池正前方有座三重墙门的棂星门,入门厅是一个祭祀和活动的广场,均以石板铺就。广场两侧为两排直入内里的房舍,广场正北是大成门,门厅正对着大成殿。大成殿为庑殿式结构,三间门厅,殿内极其宽敞,白墙红柱,青石方砖铺地,气势恢宏,庄重霸气。正中门楣上方,有“万世师表”的真金字匾。匾额正下方,摆放的是“至圣先师孔子”牌位,两旁分别为颜子十八像、六十贤人的牌位。东西两庑设有历代大儒之位,如公羊高、左丘明、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扬雄等数十人。从泮池向北有百余级的石阶,可行至檡山之巅的崇圣祠。

庙成当日,李繁亲率处州众官吏、学官、弟子等,举办了隆重而盛大的祭奠至圣先师孔子的典礼。兴办教学后,处州学子日渐增多,李繁寻思要为处州孔庙设立庙碑。当今世上,唯有一人的才华和学识令他钦佩,那就是韩愈。韩愈论学识、论散文可谓是当世第一。他觉得只有韩愈才有资历,才配得上为处州孔庙做记。

唐元和十五年(1820),李繁写下至诚书信,附上处州学宫的布局图和建造前后的详情介绍,和随从日夜兼程赶赴袁州,亲自拜访韩愈。当时韩愈正任职袁州(今江西宜春)刺史。韩愈见到李繁,并不怎么待见。他对李繁早年的事有所耳闻。李繁知道自己在朝廷的名声并不是很好,之前的行事有失君子之风,他早料到会有现在这样的情况,因而早做了准备。他将自己的书信、处州学宫的布局图和建造前后的详尽介绍,一并交于韩愈,恭敬离开。韩愈将李繁给的东西冷漠的丢在书案上,置之不理。夜晚,韩愈突然想起白日里李繁说的请他为孔庙作记。他表情一惊,穿上外披,跑进书房,找到李繁给的东西。他打开信件,看见处州学宫绘图,甚是惊讶。他打开李繁的书信,被李繁在处州所做的事迹所感动,决心作记。韩愈虽未到过处州,但见到李繁送来的处州学宫图和建造详情,心中思绪澎湃,写下了《处州孔子庙碑》:

“自天子至郡邑守长通得祀而遍天下者,惟社稷与孔子焉。然而,社祭土,稷祭谷,句龙与弃乃其佐享,非其专主,又其位所,不屋而坛;岂如孔子用王者礼,巍然当坐,以门人为配。自天子而下,北面跪祭,进退诚敬,礼如亲弟子者!句龙、弃以功,孔子以德,固自有次第哉!自古多有以功德得其位者,不得常祀,句龙、弃、孔子皆不得位而得常祀。然其祀事皆无如孔子之盛。所谓生人以来,未有如孔子者,其贤过于尧舜远矣,此其效欤!

郡邑皆有孔子庙,或不能修事,虽设博士弟子,或役于有司,名存实亡,失其所业。独处州刺史邺侯李繁至官,能以为先。既新作孔子庙,又令工改为颜子至子夏十人像,其馀六十子及后大儒公羊高、左丘明、孟轲、荀况、伏生、毛公、韩生、董生、高堂生、扬雄、郑玄等数十人,皆图之壁。选博士弟子必皆其人,又为置讲堂,教之行礼,肄习其中。置本钱廪米,令可继处以守。庙成,躬率吏及博士弟子,入学行释菜礼,耆老叹嗟其子弟皆兴于学。邺侯尚文,其于古记无不贯达,故其为政,知所先后,可歌也已!乃作诗曰:

惟此庙学,邺侯所作。厥初庳下,神不以宇。先师所处,亦窘寒暑。乃新斯宫,神降其献。讲读有常,不诫用劝。揭揭元哲,有师之尊。群圣严严,大法以存。像图孔肖,咸在斯堂。以瞻以仪,俾不或忘。后之君子,无废成美。琢词碑石,以赞攸始。”

韩愈在文中开头阐述了自古以来的儒家道统,对比祭勾龙(社神)、弃与祀孔子的盛况。他指出,“然其祀事皆无孔子之盛。”,表明孔子的贤能远远过于尧舜,以此强调郡邑建孔庙的必要性。他指斥那些,各地建造孔庙却名存实亡,不修事同如虚设的现象。在文中充分肯定和赞扬了李繁在处州自费出资建造孔庙、兴教办学、提倡孔孟之道、重视教育、以儒学治郡为百姓谋福祉的事迹。最后,韩愈以诗词形式,描述了处州孔庙先后的概况,以及孔庙对处州,乃至整个大唐未来、后世之人的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这篇《处州孔子庙碑》成为传世之作。关于《处州孔子庙碑》的文记和故事,在后来的《韩昌黎集》《处州府志》《金石萃编》《两浙金石志》《括苍金石志》等等均有著录。

韩愈赋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称,被后世人评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他一生在政治上反对藩镇割据,在文学上主张“文以载道”,倡导“古文运动”,诗力求新,有时流于险怪。宋代文学大家苏轼对韩愈有着精准的评价:“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忠犯人主之怒,而勇夺 三军之帅。”苏轼说韩愈的文章超越了从东汉、魏、晋一直到隋代八个朝代六百四十多年时间里所有的文章。韩愈独树一帜,蔚然成风,是真正的一代文宗。韩愈高举复兴儒学的大旗,复兴孔孟之道。他希望用孔孟之道来治国,用孔孟之道来从政,使大唐重建权威。他一心为国,劝谏皇帝,敢于直言犯上,为民请命。他是一介柔弱书生,却敢单枪赴会,不惧生死,面谈利害,让谋反的节度使幡然醒悟。他与唐代的柳宗元一起开创了唐代著名的古文运动,与孟郊形成了“韩孟”诗派。他的散文和诗歌对唐宋影响颇深,在文学史上有着崇高的地位,开启了新的文学时代。韩愈卒后谥“文”,世称“韩文公”。

李繁拿着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回到处州后不久便调任他郡。因而韩愈的这篇《处州孔子庙碑》,未来得及勒石。直至唐文宗太和三年(829),新任刺史敬僚将其勒石立碑。至此,处州孔庙因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名声大振。

晚唐诗人杜牧见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写下《处州孔子庙韩文碑阴》并刻其于碑铭背面。

处州孔庙因宏伟规模,因韩愈和杜牧的碑记成为当世最富盛名的儒学之地。

(三)

二百八十年后的宋建中靖国年间(1101),年少就读于处州孔庙的何执中,担任宰相。在一日,宋徽宗和米芾两人写字兴致时,他恩请二人为自己的家乡处州题字。米芾笑道:“处州,我早有耳闻,之前吾弟刘泾也曾来找我,让我为处州名山南明山赐字。说那是山水云境极佳,且是葛仙翁炼丹之地,那晚我还梦游了那南明山。听说前朝大文豪秦观在处州任职监酒税时,留下不少佳作。那《千秋岁》《好事近》篇篇都是传世之作。都说处州是少微处士星相映,而建立州治,至此人才辈出。我今日就要为州治中的‘少微阁’题字。”宋徽宗听后,陷入沉思。何执中上前在徽宗的耳边言道:“皇上,您难道忘了?《周易》中有言:‘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我们处州有一座极富盛名的孔庙,一代文宗韩愈就为它写过庙碑。庙内有一座大成殿,在下恳请皇上赐字。”宋徽宗立即笑道,挥笔写下“大成殿”三字,搁笔言道:“哈哈!米芾少微处士大夫也。朕乃大成天下也!哈哈哈……”两幅字一出,令宫中匠人制成牌匾,派专人送至处州府中。处州府接迎御匾,择日悬挂于处州学宫内的大成殿和处州府州治中的少微阁。

至此,处州学风更加兴盛。宋代处州考中文科进士多达948人。单单在南宋这短短的一百五十年间,处州考中文科进士人数多达709人。处州孔庙可谓是文人士大夫辈出,成为当世最富盛名的儒学圣地,到达儒学巅峰。

宋康定(1040)年“处州学宫”改为“处州县学”。经过历朝历代的扩建,其规模宏大,堪称当世第一。清道光年间(1821-1850)处州孔庙的规模程度和宏伟气派,远远超过了京城、金陵、临安等地。在民国版的《丽水县志》中有关于处州学宫全貌的详细布局图和具体的文字记载:“正中为大成殿,翼以东西两庑,后为崇圣祠,前为大成门,为棂星门,为泮池,为万仞宫墙。崇圣祠左为明伦堂,右为乡贤、名宦祠,又左为崇德斋,西为广业斋,为祭器库。大成门东为文昌阁,西为省牲厅,明伦堂东为忠义祠,又东为节孝祠,祠下为土地祠,和教谕署。”

千百年来,关于处州孔庙的宏伟壮丽和修建都有文词记载:

“檡麓宫墙一再新,艰难创始缅前人。右文唐代基犹在,特笔韩碑迹久湮。规制(丹墀、宫墙、坊表之类)忻瞻今日备,增修预订后来因。能知先务争趋事,此地端由风俗淳。”

“琼宇巍峨玉笋头,满城佳丽境中游。翠峦云锁千层锦,墨沼龙蟠五夜秋。断碣余书饶古迹,高文烁斗振时流。千年多少循良吏,钟鼓长歌李邺侯。”……

还有宋代陈孔硕、元代柳贯、明代开国元勋刘基、明代大将石抹等,历朝历代的文臣名将、文人墨客都用自己的笔墨,诠释和记录了处州孔庙的修建和壮美。

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全国废除科举制度,兴办学校,县学逐渐废去。清宣统二年(1910)处州学宫亦废,处州孔庙渐渐凄凉,逐渐衰败,无人主祭。

(四)

处州地处三省交汇之地,也是各地文化交通交汇之地,历来也都是军事争夺的战略要地。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泸宁杭三地沦陷。浙江省建设厅、教育厅、财政厅等二十多处省属机关迁到处州,杭州、上海一些著名商店迁入处州。当时的浙江省省长黄紹竑在处州制订和颁布《浙江省战时政治纲领》后,一大批文人学者、党政要员来到处州,宣传抗日救国。处州一跃成为浙南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1938年2月6日(大年初七),日军首次袭击处州飞机场。之后的七年里,日军对处州进行连续的轰炸。

望京门首竖抗日大旗,救亡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荼,一跃成为六门之首。处州六门一一上演着抗日英雄保卫国土的场景。

1942年,日军为破坏美军在浙江境内的备降机场,进一步压缩已迁至处州境内的浙江省政府的生存空间,发动了浙赣战役,开始连续不断地对丽水进行疯狂轰炸。

日军在处州城中肆意的烧杀抢夺,烧毁城内所有的厂房,如:茶叶公司、桐油公司、火柴厂、印染织厂、印刷厂……丽水遂昌火柴股份有限公司前后两次遭受日军洗劫和破坏。日军在处州城内奸淫掳掠,甚至在虎啸门内的酱园弄里办起了“慰安所”,无数处州女性遭受蹂躏和残害。硝烟不断,哭声不断。处州城千疮百孔,满目疮痍,到处是断壁残垣,残尸满地。处州人民自断公路,草木皆兵,全民抗日。望京门一落千丈,萧条寂冷。日军在撤离处州城之前,实行了惨无人道的大屠杀,开展了灭绝人寰的细菌战、鼠疫、炭疽、伤寒、霍乱等等。

七年里,日军对丽水地区出动飞机423架次,投弹1796枚。致使处州城内机关、学校、工厂、居民,庙宇等12237间房屋被毁。无论是其轰炸时间,还是轰炸次数,还是经济损失,均为“浙江之最”。

这场浩劫让繁华的处州城满目疮痍,千疮百孔。百年来,处州人民却发挥着儒生处士士大夫的精神,发挥着浙西南革命的精神,让这个几乎生灵涂炭的城市,成为现如今“两山”理念重要的萌发地,成为“两山”理念先行的实践地,成为“两山”理念实践的创新基地,成为浙江大花园的最美核心区和长三角最热门的旅游之地。

非遗文化在这里遍地开花。处州拥有入围人类非遗项目名录3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18项,省级非遗项目名录104项,市级非遗项目名录254项,非遗旅游景点、“美丽乡村”农家乐(非遗类)项目40余个。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7处,省级文保单位77处,市县级文保单位446处,其他文物保护点8000余处,占浙江省的六分之一。

从1919年26瓦的木炭发电机点亮了处州的第一盏灯。一百年来,经历战火,这里的电网从最初的2.3千伏发展成为如今的1000千伏特高压电网,步入具备2座500千伏的超高压的双核时代。

绿色崛起,蓬勃发展。看着处州的人民,我不由的想起了韩愈的英勇坚韧,想起了文天祥的坚韧不屈,想起了于谦的谦忠义烈……在处州人民的身上我看到士大夫文人的刚毅和精神。

在那场八年的抗日战争时光里,处州孔庙在风雨飘摇中,在战火硝烟中,在枪林弹雨中,巍然屹立,成为掠夺抢占的热门之地。

1949年5月14日,中国人民解放军进入处州城。军队入驻处州孔庙,接管在孔庙内的伪专署,成立了处属特委,其他机关办公厅也陆续迁入。三年后,丽水初级师范学校从南明山搬进孔庙。

可一场“文化大革命”的浩劫,让这千年处州孔庙践踏至灰飞烟灭。关于处州孔庙的消亡,处州百姓心中哀声道道,泪水涟漪。但有幸的是,那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历经千年的沧桑,曾经香消玉损过,又重现于世。现藏于丽水博物馆内的《处州孔子庙碑》为明嘉靖年重刊。同存于馆的还有一座元延祐元年的《处州孔子画像碑》。

时光流转,风云变幻,沧海桑田。但无论如何,处州孔庙的消亡是真实存在着的。它曾经的鼎盛和辉煌也是真实存在的。它深深的烙印在老一辈处州人的记忆里。那韩愈的《处州孔子庙碑》,那杜牧的《处州孔子庙韩文碑阴》,那宋徽宗亲笔的书榜,还有李繁在处州为百姓所造的福祉都是真真实实存在着的。他们在历史的风云中,在岁月的峥嵘里,在那些华美的词文诗章里,在那些文献古籍里流芳百世!

参考文献:

【1】《处州府志》·卷第一·儒学

【2】《处州府志》·卷第二·纪载

【3】《丽水县志》·卷五·祠祀

【4】《抗战时期莲都区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调研报告》莲都区史志办

(作者单位:国网丽水供电公司正好集团  殷俏)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