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儿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瓯江儿女
如果豺狼来了有猎枪
——记1942年青田人民的抗争
日期:2022-03-28 10:28    来源:丽水史志(2021年第4期)   作者:吴旭丽 浏览量:

每一座山、每一道河,构成了祖国母亲的骨骼和血脉。从东北到华北,从高山到平原,母亲的土地在强盗的掠夺下一寸寸沦陷。沿着那条名为瓯江的支脉,豺狼来到了这座群山环抱的小城。这年,1942,青田人民永远铭记。

“日本侵略军为掠夺地方物资,于1942年7月7日至8月23日48天中,反复三次窜犯青田,在乡村盘踞最久的是船寮至石平川一带,驻兵21天。”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第134页

有一些普通人被这段历史铭记,他们或血肉长埋芝山瓯水,或声名与山河长存。让我们回到过去,感受那切肤之痛、切齿之恨、无畏之勇,和对这片土地刻骨铭心的爱。

一、连长、孕妇、陈银美

——鹤城之殇与坚

1942年7月9日下午7时,敌人由丽水窜入青田县城。面对野蛮残暴的侵略,古老的文明只能以暂时的退却保全自我。

“我一家三口人向湖边方向逃避,逃到下畲时碰到湖边村也有一家四口人在逃日本兵,我们两家七口人一起准备往郑坑下方向逃去,……而国民党33师的一个连队驻扎在下畲一个小山头,两军交起火来,结果国民党军队不敌而散,连长被打死,……日军发现后用六〇炮向我们一群人轰来,将湖边村那一家四口人中炸死三人,其中还有一位是孕妇。”

——詹玉庭(1930年3月31日出生,住青田县西门路)2007年口述,《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302页

“我记得好像是农历五月廿六日,日军从丽水下来,大约有几百人,我村(石溪村)村民四散外逃躲避。……驻在湖边‘朱坦娘殿’的国民党33师的一个连长被当场打死。还听说湖边新苍坑一个大肚皮(怀孕)的妇女也被打死。”

——叶遇呈(1923年9月29日出生,住青田县石溪乡溪口村)2007年口述,《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303页

在这次侵略事件中,至少有2个亲历者都提到了鹤城和周边居民逃难,也都提到了国民党的连长和一位怀孕的妇女被敌人杀害——他们的死亡成为刻划在同胞心中的难以忘怀的痛。

1942年7月28日,敌人由温州永嘉回窜,再次入侵青田,国民党国民兵团警戒北门,警察局警戒西门,敌人窜入县城后,都开始撤退,国民党县长于是日下午移驻阜山,青田县城沦陷。当晚,敌人在鹤城镇过夜。

“日本军队曾在鹤城镇住过一夜,我已逃到农村去避难。回来时听人讲:一个叫银美的,被日本兵捆住推下城头活活打死(被推下城脚下,而且日本兵还用大石块砸在银美尸体上),真是无恶不作!”    

——朱海君(1927年5月18日出生,住青田月里湾小区)2007年口述,《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301页

“1942年7月28日,日军在鹤城镇东门外抓绑一居民,迫令为其带路,居民坚决拒绝,日军用刺刀猛刺后将其丢下新码道城墙下,并扒城墙砌石压击至死。”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第136页

“鹤城镇二保陈银美在东门外被绑,迫令带路,坚执不肯,敌用刺刀乱戳,遍体鳞伤,不能行走,将其丢于新码道城下,并推城背石以压之,因而毙命。其舍生取义殊属难能。”

——1942年国民党《青田抗敌纪略》,《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121页

在各方的记录中,陈银美成为一个共同的大写的名字!

陈银美,一个“坚”字,要忍受多么难以想象的非人的痛楚!如此的坚忍悲壮,闻者怆然涕下!平凡的生活波澜不惊,而灾难和痛楚中会有热血蒸腾,那是中国人永不向侵略者低头的民族气节。在野蛮的侵略者面前,在痛苦与离殇之外,总有那中华民族的脊梁永不弯折,耀眼光辉照亮沉黑的夜空!

二、乡长、党员、群众

——来自不同声音的护矿斗争

石洞鸟,是石平川的别称。这个名字在1942年7月至8月国民党青田县的档案里多次提到,就像一个隐秘的线索,吸引人们去解锁这段历史。

这一年注定是痛苦、惊惶、离乱的。“敌人枪约四百,附小口径血(可能不对)炮一门(八马驮载),便衣探及挑夫约八百余于本月廿七日(1942年7月27日)由南、西窜至,午后十时许到达船寮。于当晚并有一部约九百余窜扰小源。小源之敌廿八日上午有一部约百余进据石洞鸟。”“石洞鸟之敌连日视察矿苗甚详,似有掠取矿苗企图。该矿山于去年有一部运储船寮,某家之矿苗数千斤现均被敌人整理存置待运。”

——六上乡(今属船寮镇)乡长干莘圃的汇报

“敌于二十九日(7月29日)上午窜据船寮之后,即分一部分至石平川掠取钼矿矿砂。”在国民党青田县长翁柽向上级汇报的《青田抗敌纪略》中,将时间定为29日。

不管是早一天还是晚一天,7月底,日本人对青田发动了第二次侵略。日本人对青田石平川的钼矿资源早就垂涎三尺,在攻下丽水后,他们急忙钻进青田的高山峡谷,哪怕路险谷深、地势崎岖,也要把中国的宝贝偷回家。从石平川到船寮镇,是从高山到平地,船寮是丽水到温州的必经之地,到了船寮,即可走水路。但是,要想把石平川和已放置在船寮的钼矿矿砂带走,是没那么容易的!

在下面这个关键的叙述中,我们惊奇地发现,几个来自不同方向的版本,既有微小的出入,又有某些相似的情节。历史的真实是什么?它有时就是一体多面。当然,我们一方面需要警惕不同记录方基于其自身立场出现的粉饰、溢美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可以努力尝试用来自不同人群的声音,拼凑出同一件事情的大致原貌。

国民党乡长:富川乡乡长周敦夫愤敌之搬取钼矿矿砂,早思发动民众乘机毁灭,苦不得间。最后一次(1942年8月3日),敌将矿砂装成一百五十袋,拟于次日拉夫扛抬。周乡长乃乘夜集合乡民,将此项稀有之矿砂,悉数毁灭无疑。

——1942年国民党《青田抗敌纪略》,《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122页

万山中共支部:7月31日,(万山村党支部)潘火溪、潘如楷、潘文星等30余名身强力壮的党员和民兵,深夜翻山越岭,前往10多里路外的石平川钼矿工地。他们神不知鬼不觉地将几十袋待运的钼矿矿砂全部抬出,倒入山间溪坑里。然后把采矿、碾矿的机器零件拆下,使日军无法再碾运钼矿。凌晨,大家扛上装矿砂的空麻袋和机器零件返回了万山。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第137页

石平川群众:7月26日,底项村民周庆云赶到石平川报信,有大队日军往石平川方向开来。日军进村抢占钼矿仓库、矿洞。村民纷纷外逃,村民王善芝在逃跑途中被日军用乱石砸死。日军在石平川驻民房、抢夺粮食。部分民工将钼矿砂挑运到船寮,在挑运途中,钼矿砂被游击队、黄垟民兵倒到田地、河道中。7月31日晚,趁石平川日军驻地人员空虚,在当地支部领导下,王善馥、王永汉等30多名党员群众毁了麻袋,倒掉矿砂,捣毁机器。  

  ——《风云钼都》第74页

这里出现了核心的相似情节,那就是毁掉矿砂,让日本人运不走。不同的是时间,但都发生在7月26日至8月3日之间。实际上,这可能正是事件的本来面貌。国民党青田县政府记录的“最后一次”是“8月3日”,而对当地民众自发的疑似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的7月31日夜晚的护矿运动,他们一字不提,这恰符合当时的政治立场。万山村有坚定的党组织和强烈的革命自觉,他们连夜翻山到石平川村开展护矿斗争的事迹虽无官方记录,但深深镌刻在老党员们的记忆里。石平川人民更是全程参与了多次护矿斗争。

护矿斗争之后,各方记录也都提到当地人民遭到日本侵略者的疯狂报复。

国民党:“八月四日(1942年8月4日),敌以钼矿矿砂悉被民众毁灭,蓄意将石平川、平山、万路、平桥等村民房,一律放火泄私愤。幸有平山保长潘少泉,闻敌已将石平川民房尽行焚毁,行将及己,乃纠集壮丁,退居屋后山顶,掘石以待。及敌人入村放火,乃推巨石向下飞滚,势若山崩,暴敌因而骇遁,仅焚石平川及平山民房一百十五家。”

——1942年国民党《青田抗敌纪略》,《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123页

共产党:“次日,日军集中部队疯狂报复,放火烧了石平川、底项、万路3村的民房。埋伏在后山的石平川民众,举起土枪向日军开火。日军摸不清底细,逃窜到万路村,放火烧屋。万路村民众在山上推下巨石砸日军,万山民兵在大降后山的半山腰密林中开枪射击日军。”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第137页

石平川:“8月1日,日军回到石平川发现矿砂被倒光,恼羞成怒,采取三光政策,烧光了石平川的房子后撤离石平川。日军撤退到底项村,准备继续烧毁房屋时,底项村党员群众埋伏在村后高山上,将一块块大石头滚下来吓退了日军,逃出了底项村。”  

——《风云钼都》第74页

几方都提到日本侵略者放火烧光石平川房子的暴行,以及当地群众利用滚巨石的战术吓退日本人的事迹。但所提到使用滚石战术的村子各不相同,分别是平山、万路、底项。这几个村子相近,当地群众用巨石驱逐日寇的英勇事迹在各村流传,由此可能产生了不同的版本。

尽管青田人民如此坚决地抵抗和维护资源,但面对穷兵黩武的强盗,还是没有办法完全护住自己的宝贝。

“六日(1942年8月6日)晨,城内敌上窜至石溪、船寮,敌亦用民船十余只,装运钼矿矿砂,东下石溪,由石溪下驶永嘉。”    

——1942年国民党《青田抗敌纪略》,《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120页

三、叶瑞三、王永思、项沛厚、叶碎进

——六上乡之义勇

对强盗的仇恨接下来将在另一个村子猛烈地爆发。

“八月二日,船寮敌窜扰六上乡叶庄等处,抢护[掳]物资,遭民众围攻,伤毙甚多。”“计毙敌二十一人,伤数十人,又缴获步枪两支,钢盔二顶,以及其他战利品多件。该乡民众死王永思、叶碎进二人,伤七人。”

——1942年国民党《青田抗敌纪略》,《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第120-121页

六上乡,今已无,其地属船寮镇。1942年,六上乡成为响彻青田、丽水乃至浙江省的一个名字。在那万马齐喑、山河破碎的时代,是多么需要英雄的故事来浇灌这个孱弱民族干渴的心田!

“六上乡的爱国人士商议抗敌大计,叶族公持矛号召:谁抗敌牺牲,其子女由我负责抚养到16岁。大路一带的乡民积极准备刀矛、土枪、步枪、‘三炮联’参战。8月2日黎明时分,一队日伪军押带民伕50多人,由船寮经小垟村循石井山路,向(六上乡)大路、叶庄进犯,大路一带七八十名乡民手持刀矛、土枪,肩负土炮,分三路据险埋伏,隐蔽待敌。后备人员只待枪声一响,即以鸣锣呐喊助威。乡警备班为群众抗战热情所感召,也赶来配合抗敌。时近中午,一队日军夹杂着伪军,向下项鱼贯而来。待日军全部进入火力网时,六上乡乡民突然开枪、开炮。一时枪声、炮声、锣声四起,杀声震天,打得日军懵头转向。日军慌忙用机枪疯狂扫射,乡民集中火力缩小包围圈,三面夹击,越打越勇猛。敌军见势不妙,狼狈向后山溃退,大路村民奋勇追杀。附近村庄民众也手持柴刀、斧头参战。花甲老人项木匠用大刀砍死1 名日军,王乡民率诸子杀敌,不幸中弹牺牲。此战共毙敌伪15人,伤敌伪多人,缴获步枪2支及钢盔等许多战利品。”

——《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第138页

在这一战中,出现了几位普通人的故事。

叶族公,即叶瑞三,当年66岁。他听说敌人在乡里狂妄侵扰,就背上土枪,大声喊道:“村人们,还不快随我去杀敌人!”他的妻子因他年纪大就把枪夺走。叶瑞三又拿起矛冲出去,沿村大声呼号:“凡是因为杀敌伤亡的,我愿意将他的子女抚养到16六!”乡人们无不被他感召而奋起加入战斗。

项木匠,即项沛厚,当年62岁,以木匠为业。他老当益壮,英勇无畏,深入敌阵用大刀奋力砍死1名敌人,同伴无不感到振奋。

王乡民,即王永思,当年61岁。家富,读书人家,尤其擅长岐黄之术。他曾经集合乡人,勉励自己的后代说:“暴敌当前,义无反顾,如果说要孝顺亲长,应该先杀敌。”有人质问他:“如果真去杀敌了,地方被毁了,我们该怎么办?”他说:“太平天国之乱,我们地方也曾被毁一光,没过多久,仍能恢复旧貌,难道今人不如古人吗?”等到敌人窜扰六上乡时,他就率领诸子带枪杀敌,并在左右指示射击,不幸中弹留血过多,过几日在家中牺牲。

这年冬天,国民党省政府改六上乡为“尚义乡”,次年又改名为“忠义乡”。1997年,大路村立碑和亭纪念这场英勇的抗日。2015年,因大路村英勇的抗日事迹,该亭和碑还被评为丽水市十大抗日遗址之一。

硝烟虽已散去,但大路村民对这场战斗的记忆犹新。2015年,一位年迈的大路村民特意到青田县委党史研究室提交联名口述史料,材料补充道,此战第一天,牺牲了一位叫叶碎进的村民,这是当天现场牺牲的唯一一人,不应该被遗忘。

如果豺狼来了有猎枪!山河有应,人民有战。

参考资料:

【1】中共青田县委党史研究室著:《中共青田党史第一卷》,中共党史出版社,2004年出版.

【2】浙江省丽水市委党史研究室著:《浙江省丽水市抗日战争时期人口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党史出版社,2015年出版.

【3】青田县民国抗日档案,青田县档案馆馆藏.

(作者单位:青田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  吴旭丽)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