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元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认真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历史、地方志工作和档案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努力做好研究阐释、宣传教育、数智赋能和组织保障等工作,充分发挥史志档案部门“存史、资政、育人”的服务功能,为全县上下争当革命老区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的山区范例提供史料支撑,注入源源不竭的精神动力。
一是聚焦资政育人,全面推广党史编研宣教。不断健全“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资料征编体系,构建“一年一编大事记、一年一报文件资料、一年一批图片影像”的征编模式,确保重要资料应征尽征、应编尽编。持续开展党史编研工作,整理编印《庆元革命遗址》《施平同志在庆元》《百年瞬间——庆元县百年党史要事摘编》等书籍,形成31万字的庆元党史二卷复审稿,为庆元留下丰厚的党史资源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同时,开展“四史”宣传“七进”宣教工作。截至目前,已为莅庆领导、四套班子以及县属各单位、学校及村社等开展党史宣讲30余场,听众达6000余人次。
二是聚焦存史修志,稳步推进志鉴编撰。顺利完成38篇、155万字的庆元二轮修志工作,出版发行《庆元县志(1991-2010年)》,全方位展示1991至2010年间庆元县的发展脉搏和历史风貌。按照“一年一鉴、当年出版”的要求,有序开展《庆元年鉴》编撰工作。截止目前,已出版发行《庆元年鉴》15本。为抢救和保护近代庆元历史文化遗产,传承历史文脉,启动《民国庆元县志稿》点校工作,整理和点校完成书稿约7.6万字。同时,指导《荷地村志》《庆元县教育志》《庆元县公安志》等编修工作,记录保存庆元地方文化。
三是聚焦为民服务,统筹推动档案协同发展。将“数字业务化、业务数字化”理念贯穿到档案业务工作全流程,按照“大场景、小切口”的理念,谋划档案智治应用场景,完善“1+10+N”档案系统功能,发挥档案在政府数字化改革中的效用。截至目前,归集疫情防控文书档案18361件,数码照片档案5756张,录音录像档案157个,实物档案53件,数据84.9GB;脱贫攻坚档案目录56779条,数据262GB;接收庆元县衢宁铁路项目指挥部档案611件,异地搬迁档案6525件;征集到庆元民间契约、宗谱等地方特色档案数件。此外,配合丽水市档案馆申报国家科技项目《区域一体化档案工作机制服务共同富裕示范区治理的研究与实践》并成功立项。
(庆元县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