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遗存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古迹遗存
千载通济
日期:2022-11-10 14:42    来源:丽水史志(2022年第1期)   作者:殷 俏 浏览量:

就这样不经意的闯进一座古老村落,漫步在古樟密林之中,惊醒了一场千年通济之梦。

千百次在文集记赋中相遇,千百次想象过她的模样。如今我来到她的身边,不知是初遇,还是重逢。

古老村落,碧水樟林,石桥小径,卵石古窑,宋墓群集,江南秘境的卷轴徐徐向我展开,叩动我的心扉。

走在岁月抛光的青石小径,左边是千年古樟群拥的溪水,轻吟地唱着喜悦的叮咚声,右边是白墙黛瓦,青砖大院,炊烟袅袅。清晨的雾霭还未散去,徐徐的清风带着自然的清香,绿林黛瓦,碧水烟波,带着山水烟云的秘境,带着千里江山的色彩。那参天的古樟似乎在向我诉说着这千年来的风云故事。

这里是“堰头村”,坐落在处州府城外西五十五里地的碧湖平原(现浙江丽水莲都区碧湖镇)。这里有一座1500多年的拱形大坝——通济堰。它比国外认知最早的由西班牙人建造的爱尔其拱坝和1612年意大利人建造的邦达尔拱坝,还要早一千多年。它是世界上最早的拱型大坝,是我们中华的文明,是中国古人的智慧,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发展的印记。

她优雅地匍匐在湍急的溪水中,与自然融为一体,浑然天成,不施粉黛。

(一)

在通济堰还未出现之前,堰头村溪边沙石滩涂,处州碧湖平原连年旱涝成灾。不是洪水吞噬粮田、民房,就是田地龟裂,作物枯死,百姓苦不堪言。多年里,族人四处奔走,请求官府在松阴溪上修筑水利,救民水火。

南朝萧梁天监四年(505年),詹、南两位司马奉梁武帝之命,率领的建设团队在松阴溪建造大坝,解决旱涝问题。多日勘察,选址下游狭窄处筑坝。他们不辞辛苦,排除万难历经多次失败。最后,成功的将弧形拱坝兀立在这湍急而凶猛的松阴溪中。柔美的弧线顺利阻挡了水势。设置的分流系统分流洪水,灌溉粮田,一劳永逸,解决了千年困扰。

北宋元祐七年(1092),处州大雨成灾,松阴溪溪水暴涨,通济堰堰坝、水渠被洪水吞噬,碧湖平原半壁汪洋,农田几乎尽毁。处州知州关景晖带人奋力抢险,修复大坝,并建筑穴道,用以调节渠水的流量和排沙。通济堰平日闭闸拦水,灌溉农田。大雨开闸泄洪,以防积涝。

尽管这已大大解决了松阴溪粗暴的品性和天灾,在某种程度上灌溉和保护了粮田,但仍然存在一个缺陷问题:在松阴溪的南面有一条山溪名为“泉坑”。它刚巧与堰头村村口处的松阴溪的灌溉良渠正面交汇,形成十字交叉。“泉坑”的河床相对较高,而通济渠的河道较低。两条溪水,如无红绿灯的交通,各自前行相撞。平日里还好,并无特别的“冲突”。可每当雷雨季节或是梅雨季期,“泉坑”裹挟着大量的山体砂石冲刷而下,其大量砂石淤积在河道较低的通济渠中,造成渠道堵塞,溪水溢出,淹进田地村舍。为此每年,村民们的清淤工作极为繁重,长达数月。而那些粮田也因遭受洪水的淹没,粮产极为稀疏。

北宋政和初年(1111年),处州太守王褆视察堰头村时,当地村民纷纷迎向太守,反映他们饱受“泉坑”祸害的情况。

太守王褆听取此事,立即勘察现场。寻思良久,旁边的谋臣也无有效对策。他立即张榜求方,重金悬赏。

处州学宫(丽水县学)助教叶秉心,揭下榜贴。他提着榜贴,带着自制的模型来到府衙。叶秉心拿出两个木质的“凵”形的模型,一上一下叠加。众人皆惑不止,就单单凭借这么两个简单的东西就可解决如此复杂的大问题?叶秉心不紧不慢,胸有成竹现场模拟操作。他同时舀起两勺水,模拟两条溪流,一高一低交汇倒入。神奇的事发生了,只见两条原本的迎面交叉冲撞的水流,自动变成上下交叉,且互不干涉,再无纠缠。在场观摩的人,个个拍案叫绝!

解决方案有了,但改造的材料还未确定。面对如此强大的松阴溪和“泉坑”,要确保解决根本问题,有备无患,必须选用最为稳固的材料。

太守王褆经过多次比较和考察,发现距离通济堰五十里外桃源山上的石质极为坚硬,于是选定此地石材作为改造沟渠的原料,开凿石材通过大溪一路向西运送,很快一个总长十八余米,宽十余米的匣形石函建造完成。“泉坑”水乖乖地沿着上层石函流淌,汇入松阴溪。而通济渠水则安详地穿行在下层石函,悠哉地流淌。两条水流顺畅无阻,这匣形石函被世人称为“水中的立交桥”,它也是世界水利中最古老的“水中立交桥”。

为了更好地抵御洪水和暴雨,太守王褆在距离通济堰二里的地方修建了一座闸门,也称“斗门”,具备调节水量的功能。平日里,斗门常开,水流入渠。暴雨来袭,或是洪涝成灾,斗门关闭,阻挡砂石,保护渠道,不再壅塞。

詹、南二司马创造了它,太守王褆提升了它,南宋范成大重塑了它,而真正让它千年不朽的是南宋的何澹。何澹,处州龙泉人氏,南宋时期任职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正二品,职同副相)。

宋开禧二年(1205年),何澹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疏浚通济堰,开凿洪塘,改木筱堰为石堰,蓄水灌溉2000余亩。他运用千株的松木,嵌入河床作为坝基。要知道,松木是千年不腐之木。何澹在改造的松木坝基上,堆上累石,注入铁水,使得通济堰拥有钢筋铁骨,促使这通济堰屹立千年而不垮。它的二处排沙口、三处排水口,不仅分流洪水,灌溉了粮田,更使各灌溉渠道流淌千年而不塞。

这座拥有世界上最柔美曲线的通济堰,像极了江南的女子,温婉动人,柔情似水。她用她的柔情软化了原本性情鲁莽、桀骜不驯的松阴溪。从此,通济堰与松阴溪相爱相守、恩爱甜蜜,他们的“甜蜜爱情”滋养了处州的二十万亩粮田。

在赵学老所绘制的《通济堰图》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的处州碧湖平原的地形和通济堰的全貌。那肆虐奔腾而来的松阴溪,在通济堰前开始变得平缓且规矩。松阴溪的水流静静地淌过每一垄粮田,经过一座又一座村庄,成为处州人家门前的小桥流水。

(二)

南宋乾道四年(1168)八月,一位俊秀英武,正气凛然的男子来到这里。此时的通济堰,时久维修,无人维护,往迹芜废,缺乏管制。通济堰的中、下游区域,水尤为泛滥,处州碧湖粮田并无丰产。他看着浩淼的松阴溪,决定筹谋重修通济堰。

自靖康之变北宋灭亡后,金兵南侵,搜刮掠夺,抢尽财物,北宋人口骤减,国力单薄。朝廷为对抗金兵,养兵御敌,增加苛捐杂税,地方胥吏愈加贪索,百姓生活日加艰巨。这一时期的处州,百姓的生活并不安逸。处州的青壮男丁都被招入军营,只剩下老弱妇孺,又常遇洪涝旱灾,粮食紧缺,百姓生活不堪重负。深知百姓疾苦的范成大,在处州短短九个月的时间里,为处州创造了千年不朽的规章。

他首创义仓,开创处州义仓之先河。以筹集稻谷,储备救济公粮,春借秋还,以缓春荒。他设《立役法》,减免税务,从而减轻处州百姓劳役繁重不均的问题,大大解决了处州的应役负担,使得那些胥吏无从贪索,极大地减轻了处州百姓的生活负担。

他在处州府城南面的瓯江上,修建了平政桥,连接瓯江南北两岸,通过碧湖平原,打通三省贸易之路。

他大修水利,在处州重要河道修建渠沟堤坝,而这通济堰便是水利修建规划中的重中之重。他亲自踏勘通济堰堰址,带领村民大规模修复通济堰,用垒石修筑堤防,全面清除淤泥疏通渠道。他巧妙运用伐木截流,叠石筑岸以抬高水位。他设置四十九道水闸道,更有大小闸七十二处,可自由调节水位高低,促使水流逐级而下,也可自动流入农田。

此次通济堰的大修历经三个月时间。在这三个月时间里,范成大亲力亲为,与村民一起紧密施工。他们的齐心协力,让这六百多年的大坝旧貌换新颜,让处州碧湖平原上的三万余亩农田,得以旱涝保收。新修的通济堰,其灌溉水田可环数十百里,成为处州碧湖平原的农业生产命脉。碧湖平原一跃成为处州重要粮仓,成为瓯江上游最重要的产粮区之一。通济堰溉田广远,声名浙东。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更好的维护和管理通济堰,避免出现先前无人管制的状况再次发生,必须立规矩。

范成大亲笔立规,撰写《通济堰规》,共计二十条。文意简赅,思虑全面,条条严谨,字字珠玑,字体隽秀,直逼苏(轼)黄(庭坚),一笔一划间都折射着范成大的品格和气质。从管理机构的设置,如堰首、田户、甲头、堰匠、堰夫、堰司等等都做了明确的设立和职责分工。对用水的分配、工役的派遣、堰渠的维修,以及维护经费的来源、开支、权益平衡等等,范成大都做了非常详尽且明确的规定。

《栝苍金石志》中称此规为“范公条规,百世遵守可也”。条条堰规,在此后八百多年的时间里,深深的刻入在处州堰头村村民的心中,流淌在他们的血液里,成为一种信仰和使命,遵循至今。

范成大在立完《通济堰规》后,立即命人将此堰规勒石刻碑,立于通济堰首端的詹、南司马庙中(现存于通济堰首端的龙庙内),立碑警示。据历史学家们考证,这座《通济堰碑》是现今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关于水利堰渠法规的碑刻。

这《通济堰规》被篆刻在石碑上,被抄录在堰头村族人的族谱中,也被载入在《处州府志》里。它不仅仅是处州最早的水利法规,更是中国水利发展史上非常珍贵的且时间较早的水利法规之一,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和文化艺术价值。

(三)

堰头村,因通济堰而得名。那么是先有村,后有堰?还是先有堰,后有村?如果是先有村后有堰,那么堰头村起初的名字叫什么呢?如果是先有堰后有村,那么这个村最先迁居于此,在此繁衍生息的人又是谁呢?他又是何时来到这里的呢?我带着一堆的疑问,深入堰头村,巡查探访,追踪溯源。

在堰头村栖居着最大的家族是“叶氏家族”。这个叶氏,源于姬姓,为周武王母弟聃季之后。春秋时,楚昭王封楚庄王曾孙的儿子沈诸梁于南阳郡叶县(今河南省平顶山市),称为叶公,其后人便以邑为姓,称为叶氏。

堰头村的叶氏家族是在元代时从松阳迁居而来的。在他们到来之前,堰头村只是一片荒野田地。所以在这片土地上,是先有通济堰后有村的。堰头村的叶氏先祖名为叶道感。对于他,大家会相对陌生的。叶道感为徽州刺史叶慧明的次子。但如果我提到他的哥哥,大家定然是有所耳闻的。他的哥哥就是唐代著名的宫廷道士叶法善。

叶法善,字道远,处州松阳县人。他好古文,擅诗书,懂礼乐,精周易,悟老庄。他一生长达百年有余,经历唐高宗、武则天、唐中宗、唐睿宗、唐玄宗五朝帝王,深受皇帝尊宠,累授金紫光禄大夫、员外鸿胪卿,被唐明皇册封“越国公”,加号“元真护国天师”。他以道家学术协助唐朝走向繁盛,被封为“定国公”。

叶法善的弟弟叶道感的后人在元代时,迁居堰头村,从此世代在此繁衍生息。

叶氏家族分为“天、地、人、和”四支。清乾隆、嘉庆、道光年间,叶氏家族最为鼎盛,科甲不断,仕官众多。

在堰头村的村口有一座二层重檐歇山顶亭榭式木构的文昌阁,建于清嘉庆年间。顶部成元宝状,八角飞檐,二十根大柱四方鼎立。阁楼内供奉有文昌帝君、文曲星和魁星三尊神像,庇佑处州人文昌盛。

在文昌阁前方的不远处是一座节孝牌坊,牌坊名为“节孝流芳”。此牌坊是清嘉庆三年(1798),为国学生叶成发的发妻梁氏所建。梁氏忠贞的故事在堰头村口口相传。

梁氏的丈夫叶成发二十六岁英年早逝,梁氏独自担起家中的脊梁,抚育七个嗷嗷待哺的儿子,侍奉公婆。七子中五子取得秀才的功名。虽功名不大,也算是小小的“五子登科”,传为美谈。

对着扎根于此的叶氏家族,它们与通济堰有着血脉相连的关系。他们彼此尊重,互相成就。通济堰滋养的粮田,孕育了一代又一代的叶氏子孙。而叶氏子孙们把通济堰烙印在家族的根脉里,将范成大的《通济堰规》抄录在自己的家谱里。代代相传,世代遵守。那一条条通济堰规成为他们的人生信仰,深入骨髓。

在堰头村除了叶氏家族外,还有几个外来的姓氏家族。最著名的要属诸葛家族。民国初年,诸葛世家从温州迁居而来。自那时起,他们就与通济堰结下不解之缘。百年来,诸葛家族三代传承,担任起通济堰堰首的职务:洪涝救治、夏季防洪、冬季岁修、调节纠纷。第三代的诸葛长友,目前的主要工作是负责通济堰闸门的日常管理,开闸、关闸、日常巡视等。

尽管电动的闸门已代替了曾经人力手动的闸门,但堰规和守护者依然还在。千百年来,堰头村的村民们牢牢遵守着范成大留下的《通济堰规》,用心维护。同样遵守的还有通济堰附近的村落。

关于通济堰这千百年来的风云故事和修建纪事,在光绪版的《处州府志》卷四《水利志》中有非常明确而详细的记载。

从南朝至今的一千五百多年春秋岁月里,有着数以千计的守堰人。他们中有为处州子民造福的名臣乡贤,如:詹南二司马、关景晖、王褆、范成大、张澈、何澹、斡罗葸、卞王宣、梁顺大、吴仲、熊子臣、樊良枢、王亨咸、刘廷玑、清安、萧文昭等等。他们被镌刻入碑,受后人膜拜。除了他们,也有许许多多不知名、未留名的守堰人。他们世代坚守,将守堰变成心中的信仰。这一千五百多年来,正因为有他们的砥砺前行,锲而不舍;有他们前赴后继,一心为民;有他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才有了今日坚不可摧的通济堰。

他们就像是坝上的基石,风雨同舟,携手共进,镇守大坝。他们如铁水浇筑起的铆接铁壁,众志成城,张开坚强的臂膀,筑起这座气势恢弘,屹立千秋万载的通济堰。

(四)

这座拥有竹枝状灌溉网长275米,宽25米,高2.5米的拱形大坝,在22.5公里的干渠上分凿出48条支渠、321条毛渠,设有“干、支、斗、农、毛”五级渠道,形成引灌为主,蓄泄兼备,可自流灌溉的通济堰,滋润着处州碧湖平原的上千公顷良田,消除了处州原本粮食紧缺的现象。

在清代的《通济堰志》中有这样的记述:“郡赋计米三千五百石,丽水占了二千五百石,以食堰利。”

这里的“郡”,指的就是处州(今天的丽水市),而这里所提到的“丽水”则是古时的处州府城(今天的丽水莲都区)。从这句记述中,我们可以得知碧湖平原上的通济堰一手缔造了处州最为殷实的粮仓。

处州水利的大兴,也为后来处州各处耕读文化奠定了殷实的基础。要知道,粮食的增长关乎着人口的兴旺和地方经济的昌盛,粮食的产量决定人口的密度。不管是在处州,还是在中国,乃至世界。

北宋灭亡后,南宋一直处于制衡和抵御金兵的困境之中。当时,处州府城的人口还不到一万人。但在南宋后,通济堰的改造大修,以及处州各处水利的新兴。处州粮田开始丰腴,大大促进了处州,乃至浙东地区人口的兴盛和经济的发展。从南宋乾道四年到明成化年间,处州府城(现丽水莲都区)人口增至四万四千一百八十七人。万山叠翠,山水云境的处州,已然成为长三角洲地区高山生态的第一粮仓。

即便是经历了后世腥风血雨,惨绝人寰的抗日战争,处州百待废新,重振旗鼓。现如今,处州(丽水)全境(含九县市区)人口已增至二百五十余万人,其粮田近七十余千公顷。这与通济堰,以及处州的水利修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2014年,通济堰被列入世界首批灌溉工程遗产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遗产目录。通济堰不仅仅是处州的名片,也是世界的一张历文化名片。

其实,在处州有着很多类似于通济堰的水利工程,只是没有它悠久,没有它宏大,没有它刚毅。但是它们与这千年的通济堰一起为处州,为现今的丽水践行“两山”理念,实现金山银山,构建了最为完美、最为优质的生态环境。

穿过古老的樟树密林,漫步在堰头村鹅卵石的古道上,清晨的雾气还未散去,通济堰的水流在耳边叮咚轻唱。詹、南二司马、王褆、范成大、何澹……在朦胧的晨雾中相继出现。他们忙碌的身影和耕耘的汗水,被这片土地和时光永远记住。看着他们,我不由的心生敬意,感动的泪水从脸颊滑落。我站在原地,不敢前行,生怕惊扰了他们。我向着他们,向着通济堰,充满敬意地鞠下了躬。

参考文献:

【1】光绪版《处州府志》卷四·水利志

【2】民国版《丽水县志》·水利

【3】《处州水利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核心内涵》(黄军杰、刘燕峰)

(作者单位:国网丽水供电公司正好集团)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