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形制独特的青田古城
日期:2022-11-10 09:43    来源:丽水史志(2022年第1期)   作者:孙红华 浏览量:

在瓯江之畔的青田鹤城,保存有一段修筑于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的古城墙(以下称为青田县城),长983米,其间有6座城门,基本保持原状。另在上山头还有一段约20米的残墙。青田县城现仅为青田县文物保护单位,其价值可能被低估。

关于青田县城的修筑,清康熙版《青田县志》有如下记载:“城高二丈八,厚二丈。明嘉靖三十五年,县丞熊缨筑。表以四门,东曰龙津门;西曰锦屏门;南曰清溪门;北曰丹山门。水门:行春门;石柱门;中坊门;大埠门。续开赵山门。嘉靖三十八年,知县丁一中改筑城门(初,城东、北二门地稍下,门外山高于城,俯瞰城中,矢石可及。寇至皆攻此二门。后移筑丹山门于龟山之麓;又移龙津门城于学山之北,增高楼堞。记详《艺文志》)。”

邑人陈中州(约生于1491年,卒于1558至1559年间),明嘉靖七年(1528)贡生,是青田县城建造的亲历者,著有《筑城记》,记录了筑城的背景故事和期间发生的事情:“嘉靖以来,倭寇猖獗,乙卯(1555)夏四月,倏抵青界。是冬再寇及沙埠杀掠无算。”在这样的情况下,地方耆老王华、董存怀、陈孔成、章孔高、叶宏谨等商请于知县李楷(吉水人)、县丞熊缨(长汀人),众人认为“不一劳者不永逸”,当聚人力物力修筑城池,御敌安民。嘉靖三十五年(1556),在熊缨的主持下,以集资分段兴建之法开工筑城,经过一年努力而成。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万余自永嘉窜犯青田,围城七昼夜,造楼车云梯攻城。官民据城而守,在熊缨的鼓励指挥下,奋力死战,主动夜袭,终将倭寇击溃。

青田地方文史专家叶耀章在《青(芝)田与城池》一文中也讲到了青田城墙的一些相关数据及其他基本情况:“青田的城墙,合长993丈5尺(旧计量长度,下同),外墙高1丈6尺至2丈4尺不等,内城高5尺至1丈不等……城墙的材料,下部为长条及方块花岗岩,上部为特制大块泥砖,每块长40公分,厚10.5公分,阔20公分,计重16公斤,质量坚固。东西南北四门和中坊埠都有城楼,供观察守备。东以龙津桥为池,西以永济桥为池,北负丹山,南凭瓯江,形势险要。全城自东经北迄西,普设城垛724个,炮台4座,以供防守;南面因有瓯江凭依,仅在墙上铺上龟背式长石块,虽名城墙,实是防水巨坝……大埠头之西于民国二年(1913)开辟了一小水门,名叫登瀛。”

根据上述文献史料的记载和现场勘察的情况来判读,青田县城有以下的特点:

一、应急筑就,战火考验

明嘉靖以来,倭寇袭扰东南沿海日甚。青田地接温州,也深受倭寇之害。嘉靖三十四年(1555)夏与冬,倭寇竟然两次侵犯青田,烧杀抢掠,无恶不作。为应对现实威胁,青田于嘉靖三十五年(1556)开工建县城以自保,历时一年即完成。嘉靖三十七年(1558)四月,倭寇又来侵犯,围城攻打。因为有城据守,青田人终将倭寇击退。

二、民间提请,众志成城

青田县城的修筑,不是出自官方的规划考虑,而是民间人士地方耆老主动提出请求,由县丞熊缨主持,官民形成合力,采取集资分段兴建的办法,高效完成任务。而且在一年后倭寇来犯之时,青田人精诚团结,同仇敌忾,充分利用有城池的优势,据城而守,奋力死战,终破贼寇。

三、因地制宜,天人合一

青田鹤城,依山傍水,地势狭长,大致呈东西走向,山地多,平地少,无纵深,根本没有足够的平地用以筑城。针对如此不利的地形,在县丞熊缨的主持下,青田县城的修筑充分考虑到自然环境地形地物,南以瓯江为护城河,东西两侧以龙津坑、水碓坑为壕沟,北面上山把军事制高点太鹤山拥入城中。整个城池坐北朝南,负阴抱阳,符合中华传统筑城选址的理念要求。全城大致呈弓形,南面临江城墙即为弓弦。拥山面水,南北落差有百米左右(太鹤山海拔144米,鹤城地面海拔30多米左右)。这样极不规则、却又较好地利用了地势形胜的城池是为少见。

四、一次建成,因需改动

青田县城在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开工建造,一年即全面完成,共设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及四座水门。嘉靖三十八年(1559),丁一中(江苏丹阳人)出任青田知县,以“龙津、丹山二门其地稍下,门外山高,俯瞰城中,矢石可及”,决定“移筑龙津门于学宫之北,约60余丈;丹山门于龟山之麓,约90余丈”。嘉靖三十七年(1559)倭寇来犯青田,主攻方向就是龙津、丹山二门。丁一中到任后,肯定会了解当时的战况,并在作实地勘察后根据军事守备的需要,作出“移建两座城门”的决策。这也说明丁一中有较强的战备意识。同时,丁一中还下令在城里挖井六口,后人称丁公井,这应该也有战备的需要。

青田县城建成之后,又因为百姓生产生活的需要,在西面加开赵山门(大致位置就在现西门桥头附近),这样城里人去水碓坑就方便了。水碓坑顾名思义就是水碓多的溪坑。在过去,舂米磨面主要靠水碓,县城的水碓就集中于水碓坑。赵山门一开,百姓去舂米磨面就大大方便了,所以过去青田人也把此门称为捣米门。赵山门修造于何时,目前还没有发现相关史料记载。但从清康熙版《青田县志》里就有提到“续开赵山门”的内容来判断,此门在明末清初应该已经就有了。

到了民国二年(1913),又在大埠头之西开辟了一水门,名叫登瀛门。这也是为了瓯江水运和方便附近居民下河的需要。这样,青田县城也就由初建时的八门,增加到了十门。

五、门多通畅,大气开放

青田县城初建八门,不久增建一门,到了近现代还加开一门,成为“十门县城”。北京城有九门,温州府有七门,处州府有六门。小小的青田县城竟然有十门之多,数量惊人。不能说在全国的古城当中,青田县城的城门最多,但是,在县城级别的古城之中,青田县城城门之多或可称为第一。如果以3尺为1米计算,青田县城城墙总长993丈5尺即为约3312米,那就是平均间隔331米就有一座城门,密度之高,实属罕见。修城是为了防备,城有封闭的象征。开门是为了通畅,门有开放的象征。青田县城城门的数量多、密度大,显现的正是青田县城的人间烟火气和大气开放的地方精神。

六、形制特别,个性鲜明

青田县城不但门多,而且城门还具有特色。康熙版《青田县志》把城门分为两类,一类即为城门;另一类称为水门。按照正常的理解,城池的水门应该是通水的,而且大多数所谓的水门是可以通航,能让船只进出。苏州、绍兴古城的水门就是如此。但是,青田的水门只是朝向瓯江,连接埠头,能够望得见水而已。如果说面向瓯江,下有埠头就能称为水门,那也不是。因为青田县城南墙朝瓯江共有六门,自东向西分别为行春门、石柱门、清溪门、中坊门、大埠门、登瀛门。其中除清溪门外,其它的都称为水门。而清溪门又被称为南门,从来不叫水门。

那么,为什么清溪门临江而又不称为水门?目前还找不到史料说明。不过从现场实地来看,清溪门与其它的水门在位置和形式上的确是有区别。五座所谓的水门,从建筑形式上看,属于最常规的“随墙门”,城门低于墙背,完全融入墙体。因为江边与城内地势有高差,临江城墙(南墙)的墙背与城内地面差不多持平,再加上这段墙头只铺龟背石而不砌城垛,站在城里根本就看不到这几座水门的存在,也感觉不到有南墙的存在。也因为如此,民间还有“青田只有半条城”之说。可见,如果把这些水门也称为城门,或把这些水门的其中一座作为南门,那么就会出现在青田县城里看不到南面有城门的现象。而按照传统习惯,古代筑城,通常都要开有东西南北四所城门。可能就因为这个原因,也为了体现南门的存在感,让人在城里也能够看得到,且与所谓的水门有区别,就特意在南墙的城背上建起一座石质拱券门——清溪门作为南门。再在其上修建城楼,这样整座城门楼就有拔地而起之势,在过去非常显眼。这样的“单建城门”的建造之法,在全国范围也属罕见。因为城与门,古时候都是连于一体修造的。现在,清溪门的门楼部分早已经被毁,而且整个建筑已经成为一座四层现代建筑的一部分,但是幸运的是老城门的基础部分还在。

需要说明的是,这座单体而立的南门,比其它几座处于县城地平面以上连着城墙的城门(都已经毁弃)更为重要,它是古时青田的迎宾礼仪之门。因为青田是山区,地处偏僻,陆上交通极为不便,过去通往县外共有六条古道,没有不需要翻山越岭的,乘坐车马根本就进不来。而瓯江航运相对便利,人员往来物资运输基本靠船运。南门就是官员迎来往送和其他人员进出青田最重要的口岸码头,所以这里也被称为官埠头。陈中州的《筑城记》刻碑(已毁)立于此;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青田知县王觐光刻“明诚意伯刘文成公故里”碑(现存于刘府祠)也立于此。

七、一城“两制”,巧为妙用

青田县城的修筑所用到的最大宗建材为花岗岩石块和青砖。南墙也就是临江一面,因为要抵挡洪水,所以全部用石块垒砌。这段城墙兼有防洪的功能,相当于也是防洪大坝,一墙两用。瓯江流域是洪水多发地带,所以,从实际使用情况来看,青田临江城墙的防洪作用要远远大于军事城防的需要,这也是这段城墙能够保存至今的重要原因。在其他三面城墙的垒砌之时,宜石则石,宜砖则砖,砖石都有用到。考虑到南墙有瓯江为“护城河”,防御的压力较轻,城墙之背就不设城垛(其它三面都设),仅以龟背石铺设。这样的做法,使得全城没有统一的形制,缺乏整体感,少了视觉上的“美感”,但无疑节省了成本,体现了当时青田人做事的实在,非常难得。

结语

青田县城的修筑,“因山为城,阻水为池”,坐南朝北,考虑并利用了地势水流,体现出中华筑城智慧。县城虽小,周长不过993丈5尺,但是,开门却多,总计10座,充分照顾到人们出入城的方便和生产生活。而10座城门,有6座在南城,面临瓯江,也反映出过去瓯江航运对于青田发展的重要性。青田县城的城墙城门也很有意思,由于地势落差,临江南墙与城内地面齐平,立于城内南望,似无城墙存在,更看不到随墙水门。为了体现南墙南门的存在,特意在临江城背起门楼,形制特别。而为了节约成本,降低造价,临江城墙不施城垛,只铺龟背石。凡此种种,能够说明,青田县城形制独特,个性鲜明,对于研究中国的筑城历史和青田的地方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清康熙版《青田县志》

清光绪版《青田县志》

1990年版《青田县志》

叶耀章著:《芝田史话》, 2008年刊印

《青田县文物志》,1998年刊印

《古韵探索——青田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成果集》,中央文献出版社, 2013年3月版。

(作者系青田刘基研究会副会长)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