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缙云科学技术事业的起步和发展记事
日期:2022-01-21 15:53    来源:丽水史志(2021年第3期)   作者:卢妙林 浏览量:

缙云县地处浙东南山区,经济落后,工业薄弱,人多地少,土地贫瘠。解放初期,全县人民一直以农业生产为主,粮食产量低,口粮不足,劳动力盈余,手工业受资本、原料和技术诸多因素制约,长期停滞在原有状态,不能进步发展。产品仅仅承负供给本县能力,没有改进,没有扩展。大部分农民依靠养猪、养牛、制作索面等副业生产来弥补生活不足,余暇人员以外出烧炭、拉车等出卖劳动力维持生计。贫苦农民过着“乌糯当旱稻,火笼当棉袄,辣椒当盐炒,苦叶菜食到老”的穷苦生活。改善人民生活,发展工农业生产,是缙云县委执政后面临的头等大事。

在县委领导下,县政府通过实行土地改革,大力组织发展工农业生产,农民的生活得到了改善,到1952年,全县各项生产都已恢复或超过战前水平,但生产水平仍然低下。由于当时是小农经济,耕种的土地少、规模小,所使用的农具是古老落后的木犁、水车,有个体、分散和落后的特性;而农作物仅靠人工、牛耕、农肥种植,粮食产量低,抗自然灾害能力弱,不能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因此,在农村中的基本任务就是有计划有步骤地把农民组织起来,改进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农业和手工业生产,以配合国家工业化的发展。在国家工业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地通过互助合作运动,改进农业技术,使之向农业集体化及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使全县经济建设能够快速发展,缙云县委重视推广科学技术,从此,缙云的科学技术事业开始起步。

一、农业方面

(一)粮食作物引进新品种

水稻引进并大面积推广五O三、早三倍、南特号、莲塘早、陆财号、晚籼9号、猪毛族(粳)、红须粳、乌紫粳品种。接着又引进江南1224、矮脚南特、青小金早、珍珠矮、圭陆矮、广马占、南塘矮16、台山早糯品种。小麦引进矮粒多、南大2419、矮秆红、吉利、矮洛阳、阿夫品种。大麦引进三月黄,无芒六棱品种。玉米引进磐安黄籽、小金黄、白马牙、越南白玉米品种。番薯引进胜利百号、超胜8号品种。马铃薯从山西、陕西、黑龙江引进新品种。

(二)粮食种植推行新技术

水稻栽培改变过去插秧长期采用大丛稀植法,每丛15到20棵,株行距1尺左右。1952年春,在天美乡首先采用小株密植法,共种植2.12亩,株行距6×7寸,亩产达363公斤;同年全县推行小株密植1230.6亩,普遍增产一成以上;1953年至1957年推广株行距7×8寸密植。育秧改变过去长期沿用浸水育秧法,俗称“水田秧”,秧龄40多天。1953年开始倡导半旱秧田,1956年普遍推行半旱秧田、盐泥水选种、小苏打浸种和早稻催芽播种。其它粮食作物,大小麦改变过去长期采用窄畦点播法,1952年推广阔幅条播和撒播;水田秋玉米推广密点播;番薯采用剪插法或芽插法,生长期内翻蔓2到3次,块根膨大时增施肥料;马铃薯采取整籽播种、切籽播种,其中以整籽播种为主,出苗后第一次中耕时,进行适当间苗,每丛留3到5茎等。

(三)粮食生产改进耕作方法

1953年,正美乡盖竹村试种面积0.35亩间挺进作晚稻成功。1954年,碧川、上东方、姓邱、南顿、凝碧五地小面积试种连作双季稻成功。同年,以扩大粮食播种面积为主要目标,提出耕作制度“五改方针”,把间作稻改为连作稻、单季稻改为双季稻、中籼稻改为晚粳稻、低产作物改为高产作物、一年一熟改为一年两熟或三熟制。1955年,试种38亩,收成较好,向全县推广;次年,又出台了发展连作稻、发展三熟制、发展高产作物的“三发展”改制意见,进行耕作制度改革的尝试。保证了农业生产全面发展,粮食单位面积产量也大幅增加。

(四)农业技术推广丰产经验

1955年10月21至24日,举办全县农业技术培训班,参加培训学员325人。25至27日,召开油菜农代表会议,到会代表200人,会议指出山区农民的发展方向,阐明山林生产政策,介绍油菜生产技术,交流油菜生产经验。1956年8月7日,在开展交收交种运动中,充分发动群众,普遍培训农业技术员和插秧能手,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推广工作。并在春花预分中,贯彻“多劳多得”的分配原则,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全县共推广双季稻2000余亩,9寸见方以内的适当密植约占总面积70%,一尺以内适当密植约占总面积的20%,重点推广“直七横四”“直六横三”技术。通过预分,大大提高了群众生产积极性,削弱了农民土地私有制观念,进一步巩固合作社。

(五)农业畜牧业病虫害防治

在农业技术逐步推广的同时,农业畜牧业开始着手建立科学技术组织机构和群众性技术推广网。1953年,县农业局配备专职植保技术干部,县里设立防治病虫指挥部,区里设防治病虫大队,乡村设立小队和治虫研究小组,逐步推广科学器械防治,指导农民使用化学农药治虫。3月22至28日,县举办农业技术培训班,传授防治病虫技术,共培训629人。当时,缙云牲畜病疫频发,主要有猪瘟、猪丹青、猪肺疫、牛瘟、牛炭疽和牛出败等。同年开始,县、区、乡先后组建兽医站。12月14至21日,全县举办第一期家畜保健员培训班,共培训59人。与此同时,大力发展畜牧生产,进行良种繁殖,开展家畜优种交配,改良品种,提高牲畜产量,加强牲畜防疫工作,防止炭疽、牛瘟、猪瘟等主要传染病的流行。1954年,全县暴发猪瘟,死亡1500余头。1955年又发生流行热病毒,患病牛千余头。1956年1月11至12日,召开全县畜牧生产代表会议,参会代表136人,会议学习贯彻毛主席“把猪牛养好”指示精神,提高农民发展畜牧业生产思想认识,交流养牛、养猪经验,发展猪源,并引进约克夏良种公猪6头在全县推广。

二、工业方面

截止1953年12月31日, 缙云县地方国营、公私合营工厂仅有电米厂、棉织厂各一所。1952年原由金华专署局直接领导,均属大型工业企业,地方国营缙云电米厂系机器工业,公私合营缙云棉织厂为工场手工业。1953年正式移交本县。缙云自有现代工业3户,裕民碾米厂由县城关迁往新建,壶镇公益碾米厂和私营群力榨油厂各一户。全县工业以私营(合作社型)为主,除工场手工业中造纸业以分散在农村中居多外,一般都集中在县城关、壶镇和新建三个主要集镇。工场手工业均属小型工业企业,生产原始(落后),设备简陋,受季节、原料、销路和资金限制,尚无很大发展。

根据以上情况,县委组织全县工业企业开展以技术更新为主要内容的劳动竞赛,扭转了过去只拼体力、加强劳动强度的倾向。发动职工根据生产关键与薄弱环节,开动脑筋发挥才智,提合理化建议,把群众热情引向技术革新上来。通过劳动竞赛,使技术操作与机器工具都有不少的改进和创新,在工业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节约原料等方面都发挥着巨大作用,从而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和发展。地方国营缙云电米厂工人胡健初发明自动砻糠筛提高出米率,两个月就减少工资支出价值295元;后又改进皮带盘,将14寸皮带盘改为16寸,减少回砻加工次数,降低原材料损耗,节约支出成本,提高了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县劳模应经通,在参加金华专区劳模大会时,通过与建德等加工厂劳模交流经验,改进整谷(漏谷)筛和铁米筛两种工具。将整谷筛改用铁筛布,减少砻谷机的损坏,同时提高米的纯度;把酱、盐、硝混合物涂到铁米筛和米车三角刀上放火中烧红,再浸入水中冷却来增加铁米筛的硬度,提高工作效率19倍,使原来每月需用15张,改进后每月只需2张,按当时每张铁米筛1.65元价格计算,每月即可节约价值21.45元。缙云壶镇公益碾米厂兼营发电,在保证日常业务下,积极改善经营管理,通过技术改进,改装设备,扩大产能,实行半自动化生产。该厂采用自动升降皮带,带动扇筛工作,不但提高了生产效率,也节约了劳动力,同时还减轻了生产工人的体力劳动。工厂也因粮食加工业务连年扩大,效益很好,扭转了过去生产不正常的现象。1953年大米加工业务比上年增涨了107%,发电也增涨了38%,增长幅度比地方国营电米厂还快。公私合营缙云棉织厂技工张侠英改进设备,研究出并纱直接摇成筒子,可节省2个劳动力,提高生产效率1倍,在手拉木机上安装自动放经与卷布设备,全年可节约240元。1955年吸收私营陶振利布厂职工61人,其中生产工人55人,资本家1人。土纸产业是本县手工业中产量最多,产值最大的一项产品,生产技术落后,发展困难。52年底改用腌制竹浆料,产能大大增加,却因产量过大造成销售积压,通过改良品质,改制卫生纸四六屏,打开了销路,从滞销变成畅销。

在县委重视下,1956年6月24日,文教部主持召开各有关单位农业局、林业科、文教科、卫生科、文化馆、人民医院、县工会、团县委、县妇联、中学的负责人和科学技术工作者会议。会上传达省科普工作会议的精神,说明建立科普协会的重要意义,介绍友邻县在开展科普工作中的经验,讨论和通过了成立科普协会筹备委员会,由农业局副局长任主任委员,人民医院院长和缙云中学物理老师任副主任委员,各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和科学技术工作者等9人为委员。12月,缙云县召开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第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成立科学技术普及协会缙云县支会。会议传达学习中央关于科普协会的性质、方针与任务的指示,号召广大会员大力加强科学研究,积极开展科学普及工作。

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一阶段,是缙云科学技术事业的起步和发展阶段。面对百业待兴、基础薄弱和经济落后的局面,县委虽然还没有对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形成完整的规划和统一的管理,但已经开始重视全面加强对农业技术推广、工业技术创新、科普工作组织发动和领导,使全县工农业生产及社会建设事业技术更新和改造的成就不断涌现,为缙云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并为此后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作者系丽水文史爱好者)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