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儿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瓯江儿女
“处州十大历史名人”评选记事
日期:2021-06-02 16:07    来源:丽水史志(2021年第1期)   作者:杨贤高 浏览量:

2010年《处州晚报》和市方志办联合开展评选活动,历经各县(市、区)推荐,市评选委员会复选、终选,群众投票等环节,最终评定刘基、汤显祖、卢镗、张玉娘、叶绍翁、杜光庭、何澹、范成大、吴三公、陈言为处州十大历史名人。2017年,由丽水市社科联组织人文社科专家研究编纂的《处州十大历史名人》丛书已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

《处州十大历史名人》丛书,穿越时空,回眸了十位处州先贤的人生履历,每个处州名人都有着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但他们披荆斩棘,百折不饶,描绘出了辉煌的人生画卷,为丽水的历史社会发展,为丰厚中华文化历史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处州十大历史名人按历史年代分,生活在唐末五代的是杜光庭。生活在南宋时期的有六人,他们是吴三公、范成大、何澹、叶绍翁、陈言、张玉娘;生活在明朝的有刘基,汤显祖、卢镗三人。按出生籍贯和人生履历的差异,处州十大历史名人可分为四类别。

第一类,一生在处州土地上生老病死,也在丽水这片古老的土地上耕耘播种,绘制出绚丽的人生画卷,他们的代表人物有吴三公、张玉娘。

吴三公

人生履历:南宋建炎四年(1130)出生于庆元县龙岩村,原名吴昱。他与辞官回乡的吴姓先祖一样,扎根在崇山峻岭中,开荒种地,狩猎伏虎,栽培香菇,推广栽培技术,中年信奉道教。宋嘉定元年(1208)吴三公去世,享年79岁。菇民们以不同的方式感恩吴昱,尊为吴三公,供奉这位发明香菇的始祖为“菇神”。

历史功绩:吴昱在烧炭和采集野生菌蕈过程中,发现倒下的阔叶树皮层刀斧砍伤处会出菇,他就和乡亲们搭棚建寮砍树试验,发现多砍多出,即为“砍花法”,但有的却砍后不出,发声长叹后用刀斧猛击敲打,数日后即遍树出菇,此为“惊蕈术”,然后用枝叶遮盖了的树出菇更多。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初步总结了砍花、遮衣、惊蕈等制菇的特殊技艺。并不断地把香菇栽培技术传授给附近的老百姓,使以龙岩村为中心的龙泉、庆元、景宁三个县成为一个独特的菇民区。人类不仅驯服了大自然,也享受到香菇的美味。

精神遗产:扎根山乡,勤劳勇敢,发明香菇,造福人类。

张玉娘

人生履历:南宋淳祐庚戌年(1250)出生于松阳县城一户官宦人家,字若琼,自号一贞居士。从小刺绣纺线习女红,弹琴作诗读圣贤,时人以班大家(班昭)比之。15岁时和与她同庚的书生沈佺订婚。沈佺是宋徽宗时状元沈晦的七世孙。沈、张两家有中表之亲,玉娘与沈佺自小青梅竹马,情投意合。后因沈家日趋贫落,沈佺又无意功名,玉娘的父亲有了悔婚之意,玉娘竭力反对,玉娘父母迫于无奈,写信给沈家:“欲为佳婿,必待乘龙。”沈佺不得不与玉娘别离,随父赴京应试。玉娘不仅以私房钱资助沈佺,还写下了《山之高》“山之高,月出小。月之小,何姣姣?我有所思在原道,一日不见兮,我心悄悄。采苦采苦,于山之南,忡忡忧心,其何以堪。汝心金石坚,我操冰雪洁,拟结百岁盟,忽成一朝别,朝云暮雨心去来,千里相思共明月。”抒发了玉娘对沈佺的惦念和忧思。沈佺虽只有22岁,却通过经、论、策三场考试进入殿试,宋咸淳辛未年(1271)高中榜眼,金榜题名。沈佺由于攻读劳累,得了伤寒,回家一病不起。玉娘寄书于沈佺,称“妾不偶于君,愿死以同穴也!”,沈佺病逝后,为他守节5年,凄凉逝去。两家商议合葬于西郊枫林,侍女霜娥因悲痛“忧死”,另一名侍女紫娥也不愿独活,“自颈而殒”,玉娘生前畜养的鹦鹉也“悲鸣而降”。张家便把这“闺房三清”(即霜娥、紫娥和鹦鹉)陪葬“鹦鹉冢”。

历史功绩:留下诗117首,词16阙传世,诗词以歌咏爱情为主要题材,也写了爱国诗词、富有见地的咏史诗、反映地方特使的风土民情诗词,收录在《蓝雪集》被编录于《四库全书》。后人将她与李清照、朱淑贞、吴淑姬并称宋代四大女词人。张玉娘用生命的绝唱演绎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般的凄美爱情。

精神遗产:崇尚爱情,坚贞不渝,勤奋好学,诗词传世。

第二类,世籍处州,求学中举,走出故乡功成名就,暮年回归故土,报效桑梓。他们的代表人物有何澹、卢镗、刘基。

何澹

人生履历:南宋绍兴十六年(1146)出生,龙泉上河村(今龙泉市兰巨豫章村)人,字自然,号小山。20岁进士及第,42岁国子监祭酒,主持全国学政,44岁升谏议大夫,50岁官至知枢密院事兼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为宋代处州籍第三位宰相。60岁辞官回乡报效桑梓。嘉定十二年(1219)何澹74岁病卒于丽水私宅,葬凤凰山与古堰相伴。朝廷罢朝三日,派遣礼官主持祭典,知政事卫泾作祭文:“为三朝之元老,一世之大贤”。

历史功绩:一是勤于政务,参与“庆元党禁”,推动历史进步。二是报效故土,宋开禧元年(1205),奏请朝廷调兵3000人,主持修浚通济堰。“为图久远,不费修筑”,将原来的木坝改为石砌坝,同时将坝体设计为拱形,开创了中国以至于世界水利史上的先河,之后历经800多年完好无损,至今还灌溉碧湖平原六万亩良田。并在保定村修筑水塘,蓄水灌溉农田3000余亩。因塘为洪州兵所筑,故名洪塘。开禧三年(1207年)处州知州王庭芝拆除应星桥上旧屋,建应星楼。何澹为之书碑《处州应星楼记》。这是处州命名缘由最早、最有权威的记录,留下州以星名的记载和宝贵书法艺术。宋嘉定二年(1209)主持修撰《龙泉县志》,开龙泉地方志之先河,并留下了可查证的最早、最完善的香菇栽培技术文献资料,何澹成为香菇文化传播第一人,被誉为中华香菇文化之父。同年在丽水修建了万象楼,山因以名。

精神遗产:勤政忠诚,不辞艰险,情系故土,爱国爱民。

刘基

人生履历:元至大四年(1311)出生在青田县九都武阳村。少年好学敏求,聪慧过人,由父亲启蒙识字。阅读速度极快,“读书能七行具下”,称“神童”。14岁入处州府学,深得处州名儒郑复初青睐,17岁转青田石门洞石门书院攻读《春秋》,苦习举业五年。23岁进士及第。26岁被授江西高安县丞。38岁朝廷征召他出任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元至正八年(1348)50岁被朱元璋请至应天(今南京),任谋臣,展现一个非常成功的兵法家的才能。60岁为嘉勉刘基的功荣,授命为弘文馆学士。开国翊运守正文臣、资善大夫、上护军,并封为诚意伯。65岁告老还乡,当年农历四月十六卒于故里。

历史功绩:刘基为开创明朝基业,参与军机八年,筹划全局。向朱元璋提出避免两线作战、各个击破建策,被采纳。辅佐朱元璋集中兵力先后灭陈友谅、张士诚等势力。刘基并建议朱一方面脱离“小明王”韩林儿自立势力,另一方面以“大明”为国号来招揽天下义师的民心。参与制定朱元璋的灭元方略,并得以实现。被誉为军事家,哲学家,文学家。有寓言散文《郁离子》和《诚意伯文集》等行世。

精神遗产:一身正气,追求光明,立三不朽,世人楷模。

卢镗

人生履历:明弘治十八年(1505)出生在丽水县城千户官邸。少年时爱读兵书,喜习骑射,深谙军事。十八岁世袭入伍抗倭,27岁凭借战功荣升温州盘石卫把总,38岁任职福建镇海卫千户,历官福建都指挥佥事、都指挥、参将、江浙副总兵、都督同知、都督佥事等职,官至朝廷二品大员。明万历五年(1577),卢镗病逝于丽水城,享年七十三。他的墓园在处州府北郊白云山麓。

历史功绩:卢镗在江浙闽沿海奋勇抗倭三十多年,身经数百战,战功标青史,俘斩倭寇万余人。卢镗官居高位,但清正廉洁,家计萧然,清贫如平民,世人无不叹其清廉。

精神遗产:保家卫国,身经百战,民族英雄,千古流芳。

第三类,少年在处州生活学习,故土给予了滋养和灵性,成长后投身报国,在中华历史文化史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代表人物有杜光庭、叶绍翁、陈言。

杜光庭

人生履历:唐宣宗大中四年(850)出生在处州缙云,少习儒学,博通经、子,21岁参加科举失败,感慨古今浮沉,于是入天台山拜师应夷节学道。36岁,唐僖宗闻其名声,召入宫廷,赐以紫袍,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内供奉。赐号“广成先生”。38岁到四川,在青城山弘道。享年84岁。

历史功绩:撰写了《道德真经广圣义》50卷、《太上黄箓斋仪》58卷、《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历代崇道记》1卷,医学代表作《广成先生玉函经》,撰写《虬髯客传》该书被誉为中国武侠小说开山鼻祖,其诗作的评价为“与乐天齐肩”,创建的道教音乐韵曲“广成韵”。杜光庭是承上启下的一代宗师,不愧为道教理论家、思想家和哲学家。同时,杜光庭还是文学家,书法家,音乐家,医学家。被誉为宝玉大圭、道门领袖、传真天师、广成先生、山中宰相、上柱国蔡国公等名号。

精神遗产:博学经史,著述弘道,道门领袖,世代敬仰。

叶绍翁

人生履历: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出生于建安(今福建建瓯),5岁过继到龙泉岩后村叶氏。在龙泉生活八年,13岁与叔父一起到京城临安求学和任职。字嗣宗,号靖逸,长期隐居钱塘西湖之滨,与真德秀交往甚密,与葛天民互相酬唱。31岁开始写作笔记体史学专著《四朝闻见录》,宋度宗咸淳五年(1269)75岁谢世。

历史功绩:作为江湖派诗人的代表,诗以七言绝句最佳,如《游园不值》:"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历来为人们所传诵。《四朝闻见录》,杂叙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轶事,颇有史料价值。有《靖逸小集》传世,《江湖小集》《知不足斋丛书》《丛书集成》本都收录他的诗篇。

精神遗产:善于观察,笔耕不缀,著述作诗,历代传颂古流芳。

陈言

人生履历:青田鹤溪(今属景宁县)人,约南宋绍兴淳熙年间(1131~1191)在世。字无择,号鹤溪道人。陈言从小勤奋学习,尤喜医学专业书籍,20岁左右出门行医济世,以儒学治医学,医德高尚,先在括苍山脉一带,后居于温州坐诊。是一位儒、医兼通,又精于临证的医学家,在当时极有影响。

历史功绩:编著《依源指治》,创立“三因极一”学说,归纳病因为内、外、不内外三因,从因辨证,详列主治,选集方剂,编撰《三因极一病症方论》。继承、发展了《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病因学理论,并以病因为纲,脉、病、证、治为目建立了中医病因辨证论治方法体系,实践了由博返约,执简驭繁的方剂学治学思想与学术理念,确定了他在中医学中的地位。

精神遗产:钻研医术,治病救人,著述传世,历史名医

第四类,户籍不属于处州,而时代让他们与处州结缘,成为主政处州一方的父母官,勤政爱民,功绩卓著,受到人民的爱戴。他们中有范成大、汤显祖。

范成大

人生履历:宋靖康元年(1126)出生于吴郡(今属苏州),字至能,一字幼元,号石湖居士。乾道三年(1167)12月,42岁的范成大受任处州知州,第二年夏到任,任职两年,功绩不凡。回京出使金国,凛然正气,不辱使命,是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逝世后,朝廷赠谥号“文穆”,入祀丽水名宦祠。为纪念范成大在处州的德政,现今丽水经济开发区内的一条城市道路被命名为“成大路”。

历史功绩:范成大处州任职期间,有五大惠政彪炳史册。一是兴创义役法。按民户贫富分派钱银,用这些钱银购买粮田,每年以田租收入补助当役者,民户排比次第,轮流服役。二是减免捐税。范成大向朝廷奏报“处州丁钱太重,遂有不举子之风”,请求减免浙东丁口税,获准。之后处州七县全免除丁口税。三是设立义仓。义仓又称义廪,是封建社会时期地方上储存粮食以备荒年同济公众的粮仓。四是建造平政桥。处州城同瓯江南岸各县被宽阔的江面阻隔,仅靠船筏过渡,十分不便。范成大根据江宽水急不宜架桥的特点,倡议建造浮桥。范成大还在南岸建“知津亭”。他亲自撰写了《平政桥记》,制订桥规,勒石立碑。五是修复通济堰。亲自踏勘堰址,组织民夫对通济堰进行大规模修复,用伐木截流、叠石筑岸的办法来抬高水位,设置49道闸,调节水位高低,使水流逐级而下,灌溉水田25000亩。又亲自制订并撰写了《堰规》二十条,从管理人员、用水分配、工役派遣、堰渠维修到经费来源及开支等等,详细地规定了堤堰的维修管理办法,并立碑于堰旁的詹南司马庙中。范成大还在处州南园建造了莺花亭和莲城堂,闲暇之余,他经常在此赏荷品莲。范成大回京城后,宋乾道六年(1170)宋孝宗拟派使臣到金国索取河南陵寝地,朝堂之上,满朝文臣武将都惧怕金人如虎,不敢承命,只有45岁的范成大慷慨请行。他临行向家人交代好后事,并立下遗嘱。来到金国都城,范成大立即向金主呈进国书,凛然陈词,完成使命。

精神遗产:勤政爱民,体察民情,凛然正气,彪炳千秋。

汤显祖

人生履历:1550年生于江西临川书香世家,22岁、25岁两次进京会试,时文不合考官胃口落榜;27岁、30岁两次拒绝张居正拉拢而与功名失之交臂。33岁第五次参加会试,时张居正已经逝世,汤显祖实至名归,历任南京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礼部词祭司主事等。后因抨击朝政,被贬到广东雷州半岛的徐闻当了一名编外典史。1593年量移遂昌任县令五年,1598年辞官回家,1616年67岁盍然而逝。

历史功绩:遂昌县任知县,在遂昌任上推行“仁政惠民”兴教办学,劝农耕作,惩治豪强,灭虎除害,受到老百姓的普遍爱戴。留下“除夕遣囚”、“纵囚观灯”等佳话。著《临川四梦》(《紫钗记》《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临终以《决世语》作遗言:临终之时,别无他愿,惟有七祈,即一祈免哭,一祈免僧度,一祈免牲,一祈免冥钱,一祈免奠章,一祈免崖木,一祈免久露。体现了一个政治家、文学家的无畏的气魄。

精神遗产:不屈强势,体恤民情,临川四梦,戏曲弘道。

阅罢《处州十大历史名人》丛书,有一份深深的感动,感动于文史专家们在浩淼的历史文献中搜集相关资料,感动于文史专家们要开展大量的田野调查探寻先贤的踪迹,感动于文史专家们需要甄别历史的真伪编纂书稿。然而,由于处州十大历史名人离我们的时代久远,唐朝末年的杜光庭已经一千多年,即使离我们最近的汤显祖也已经四百多年,他们都给我们留下一个个谜团。

文史专家们坚持做到历史性、传承性、学术性、可读性、审美性相统一,以开掘先贤历史文脉为基础,尊重历史原貌,尊重历史事实,尊重历史研究,传承先贤文化,开展学术研究,力争展现先贤的历史全貌。

阅读书稿发现,处州十大历史名人还是留下许多谜团需要我们去开掘研究。杜光庭历史记载是缙云人,但在缙云还没有找到他的诞生地,尽管缙云杜桥可能与杜光庭有渊源,但还是没有找到族谱相印证。南宋初年出生的吴三公,留给世人的史料只有家谱记载的:“吴三公,讳昱,生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安人刘氏”,18个字,其他流传的都是传说故事,他的人生履历,包括如何发现香菇、如何传播等,专家需要寻找他的古墓碑文,古代的菇寮,菇神庙宇记载,来探寻吴三公的踪迹。而与吴三公同时期生活的何澹,于吴三公逝世后的第二年编纂的《龙泉县志》中用180个字,记载了香菇栽培技术,但文中没有记载地址和发明人,还是给世人留下一个谜团。而何澹因为宋史作者的立场偏颇,没能得到公正评价,需要还原历史的真相。范成大于1167年12月被任命为处州知州,却在第二年8月才到任,这八九个月时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医学家陈言,至今还不能考证他的确切生辰年月,他自号鹤溪道士,是南宋青田鹤溪人,但在景宁也未找到陈言生活的踪迹和史料。叶绍翁本为福建浦城李姓,何时,因何缘由过继给龙泉岩后叶家,又有什么时候到京城临安,有什么生活轨迹,也需要进一步开掘。松阳才女张玉娘的故事和诗作在当时并不为人知晓,而是256年后,明代贡生王诏写了一篇《张玉娘传》和附文,为张玉娘立传表章而作的传纪,用寥寥713个字浓缩了张玉娘28年短暂的一生,附骥在《兰雪集》里,张玉娘的事迹才初显于世。元朝末年的刘基,江西任职后,有五年时间踏遍祖国山水,可没有人知道他的行踪。卢镗18岁奔赴抗倭一线,到27岁升任温州盘石卫把总,这十年也是记载寥寥。汤显祖以创作了《牡丹亭》闻名于世,而《牡丹亭》的创作时间、原创地都是通过推算得出来的。处州十大历史名人背后的谜团,有待进一步开掘探寻。

处州十大历史名人,每个人的人生轨迹不同,却都绽放出人生的辉煌,他们是丽水的宝贵财富,他们是丽水人民学习的楷模。

(作者单位:丽水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