瓯江儿女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瓯江儿女
陈琪: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的先行者
日期:2021-06-02 15:45    来源:丽水史志(2021年第1期)   作者:孙卫武 李春波 浏览量:

陈琪先生天赋异禀,少年时期就接受西式教育,掌握多门外语和军事知识,成为晚清时期稀缺的通事,是受到各方朝廷重臣们极力笼络的对象。而陈琪则不辱其才,先后历经日俄战争、重建东北以及辛亥革命等重大历史事件,以自己的卓越才识辅佐军政大臣,为国尽忠。其后,率团参加巴拿马博览会并为该团取得优异成绩立下汗马功劳,成为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的先行者。

图1:陈琪先生于1915年在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上留影

一、刻苦研学西洋文化

陈琪(1878—1925),字兰薰,号润章,浙江处州青田县阜山王费潭村人。

阜山古镇,古称大岭后,岭城,是一座岭上之城。释“阜”字地势之所形,传说是明朝国师刘基路过此地时的誉词。历史上阜山是温州瑞安与处州青田两县区交界地带重要的商品集散地,各类洋货、百货、茶叶、瓷器、土特产品等均汇聚该古城交易,时店铺多达十几家,至今仍有古道穿行而过。相传古时王费潭村出了个“泥王”,塑捏的泥人个个栩栩如生,还能上场杀敌。但在一场对阵中因指挥失误而战败,“泥王”跳潭自尽。后来,当地人为纪念“泥王”就将该潭叫“王废潭”,因“废”音同“费”,“王废潭”便成了“王费潭”。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闭关锁国”的政策被打破,青田人出国经商谋生者日益增多,以日本和欧洲居多,他们传回了欧洲国家的先进思想、技术和理念。陈琪的父亲陈邦隽,是当地一位思想开明的乡绅,他认为科举制度严重束缚人性,不足以救国,在当地新思潮的冲击下,先后把两个儿子陈琪和陈瑛送往江南陆师学堂读书。

图2:江南陆师学堂遗址

江南陆师学堂创办于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 由张之洞奏准创办于南京,校址位于妙耳山一带。学堂招收学生年龄在13至20岁之间,聘德国教员授课,“各门约以二年为期,二年后再令学习炮法一年,又须略习德国语言文字,以使探讨图籍,大约通以三年为期”。鲁迅先生曾就读于该校附设的矿务铁路学堂。1897年,陈琪进入江南陆师学堂后,开始接受西式的现代化教育。陈琪在校求学刻苦,先后掌握了德语、英语、日语等6门外语。1901年,陈琪以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从江南陆师学堂毕业。由于成绩优异和表现突出,陈琪深受总督钱琴斋赏识。经钱琴斋推荐,两江总督刘坤一①奏请陈琪为教练绿营②新操,又委派他去参观野战演习等。1901年,刘坤一知道陈琪懂日语,又令陈琪赴日本参观野战练习,得见日本西学后崛起成为“欧形亚魂”之国,深受触动。总之,凡属新式事务,都委派陈琪。此后,陈琪的才名在督抚间传开了。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湖南巡抚俞廉三③调陈琪去任湖南武备学堂监督兼教导队管带,并派他赴日本考察军事。1904年,赵尔巽④继任湖南巡抚,奏请陈琪为同知⑤。时值同年,美国为了纪念圣路易购地100周年,开万国博览会,中国应邀赴会。期间,他负责湖南赛品,调查实业。后又转道欧洲,赴德国考察陆军。此次出国,陈琪花了一年时间,游历了美、英、法、德、俄、意、奥、葡、西、比、土等国,考察各国的山川风土、工商农矿、政教军事,归国后著有书籍《新大陆圣路易博览会游记》《环游日记》《漫游记实》[1]。清末著名经学家孙诒让对《新大陆圣路易博览会游记》一书作了高度评价:“读之深叹其用意尤深远,非寻常游览之作也。”“盖斯会固旷代之盛举,而兰薰此记亦近时之伟作矣”。

1905年,端方⑥接任湖南巡抚。端方认为陈琪懂新政,凡创办督练公所、陆军速成学堂,陆军小学,都全权委托陈琪去办。陈琪成为了当时各巡抚开展对外新式事务交往的总代言人。是年,端方调任江苏巡抚,又调陈琪到江苏,负责两江督练公署教导处。12月,载泽、戴鸿慈、端方、李盛铎、尚其亨等五大臣出国考察宪政,陈琪任参赞随员,再次游历欧美,参观了比利时黎业斯博览会、意大利米兰世界博览会等,对博览会的作用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和认识。归国后升任道员⑦。[2]

陈琪的弟弟陈瑛(1885-1941),字蕙薰,于1902年考入江南陆师学堂,和哥哥陈琪一起接受西式教育。三年后,陈瑛也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后前往奥地利维也纳新城步兵专门学校留学。1912年初,陈瑛留学归国。

二、创办南洋兵事杂志

陈琪随五大员考察宪政回来后,端方调任两江总督,奏调陈琪任总办两江督练公署教练处、江南公园办事处等职,官至二品,并任军事编辑社社长,于清光绪三十二年八月一日(1906年9月18日)在南京创办《南洋兵事杂志》,宣统三年六月(1911年7月该刊物)停办,共发行五十九期。

该刊物的“发刊缘起”阐明了两江督练公所教练处创办、发行军事杂志的目的:“兵事杂志乃学报之一种,为军人智识上之交通机关,学生经验之发达,端赖于是。南洋开办督练公所,创练新军一镇,各级将校不下数百余人,然程度既难一致,而经历亦各有不同,若欲免歧出之弊,而收互换之益,非借杂志以为之介绍不可。……是则兵事杂志之发行,诚今日当务之急,而不容稍缓也。”

图3:《南洋兵事杂志》

我国近代最先是有北洋军武备研究所(所长冯国璋①)创办的《武备》杂志,再有南洋新军的《兵事杂志》和留日学生创办的《武学》。[3]可以说《南洋兵事杂志》是中国创办最早的军事杂志之一,是清朝洋务运动中以“富国强兵”为主旨而创办,为中国新军引进西方先进军事理论与体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陈琪既是书生出身,又是军事学堂的毕业生,精通多国语言,且又到各国考察过兵事情况,因此创办这本军事刊物对他来说是游刃有余。他亲自为该刊设计思路、该刊物设有诏令、奏议、公牍、通论、学术、经历、战史、杂俎、精神教育、忠勇美谈、调查录、问答及评论、见闻、通信、诗歌等栏目。“公牍”栏目刊载晚清政府为推行军事改革出台的新政策和办事细则,如《练兵处咨各省督抚文》、《卫戍服务暂行细则》等规定。“通论”栏目刊登许多军事方面的论文,介绍各国军事发展状况,讨论晚清军事改革的具体问题。“学术”栏目邀请专业学者,针对军事改革的重难点问题,提出有价值的意见。栏目下面有步兵学术、骑兵学术、炮兵学术、要塞学术、工兵学术、辎重学术、卫生学术、测量学术等方面。杂俎栏目刊载的内容比较杂,有军事报告,也有军事论文。此外,该刊还刊登一些诗歌和各地见闻。刊物也刊登一些商业广告,涉及书籍、地图等广告。该刊的文章多系译自日本、俄国、欧美等国军事方面的论文,还有一些为原创,应该说是代表了20世纪初期我国军事技术研究的水平。刊物每月农历初一发行,内容丰富,形式活泼,发行后“颇蒙同胞所奖赏”。

陈琪的同乡、处州丽水人阙伊②担任《兵事杂志》绘画部主任,为其绘制插图,内容多为中国古代军事故事,外国最新武器装备、著名战役等,主要作品有《明治三十一年式速射野炮图》《海军舰礼》《日俄两军使行开城规约图》等。

1907年,赵尔巽调任湖广总督,向端方要求调陈琪到湖北,端方坚决不同意,“争议久之,卒归端公”,“二公为争君故,几至失欢”,赵尔巽在给陈琪的信中有“我思君子,有若望岁,幸勿恋建业之水,遂不思食武昌之鱼”的话,让陈琪深为感动,如此的知遇之恩也为后来陈琪追随赵尔巽至东北成就一番事业打下了感情基础。两位朝廷重臣如此看重陈琪,于是“君之名遂上达掖庭,几闻全国矣”。[4]

三、兄弟齐心辅臣划谋

宣统二年(1911年),赵尔巽转督东三省。

1912年初,辛亥革命刚刚结束,日本驻奉天(今沈阳)领事与汉奸勾结,打算趁人心未稳之际引领日军占领东北,他们四处散播革命军暴动的消息,造成人心浮动。日本领事借机邀请时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入日本领事馆暂避,并要求赵尔巽同意日军开进奉天平乱。

赵尔巽举棋未定之时,得知陈琪的弟弟陈瑛刚刚留学归来,遂任命陈瑛为东三省少将陆军测量局局长。深谙国际形势的陈瑛与哥哥陈琪,察觉到这是日本人制造的一桩阴谋,兄弟两人一同向赵尔巽进言,力陈日本领事的险恶用心。赵尔巽幡然醒悟,于是断然拒绝日本领事的要求,挫败了日本人的阴谋。赵尔巽对陈琪、陈瑛兄弟的忠心之举非常赏识,又提升陈瑛任东三省巡阅使署军学处处长、振威军总司令部中将参谋长等要职。

图4:著名将领张学良       图5:在奥地利留学时的陈瑛

辛亥革命后,实力雄厚的张作霖得到赵尔巽的支持掌控了东北,一直在东北任职的陈瑛,也因此与张作霖、张学良父子结识。陈瑛擅长数理化以及多门外语,成为了张学良的德语老师,引领将醉心于医学的张学良报考东三省陆军讲武堂,①走上军界。由于陈瑛是南方人,不习惯东北寒冷的气候,再加上劳累成疾,患上肺病。1924年,陈瑛离开东北回到家乡青田养病。1928年,与陈梓芳等地方人士筹办阜山乡村师范学校任校长,后改名阜山初级中学。1991年,张学良为缅怀老师,在台湾特为阜山中学建校65周年题词“培育英才”。

1936年的西安事变,陈瑛再次与张学良建立联系。西安事变前,陈诚与蒋百里、卫立煌、蒋鼎文等十多名军政大员被羁留。陈诚与陈瑛同为浙江青田人,且是同族兄弟。陈瑛得知陈诚被扣押,当即致专电给张学良:“西安张汉卿少帅:族弟陈诚,母病如危,乞赐矜全。陈惠生叩上。12月4日②。”张学良获悉电报后,即去探望陈诚并周到招待。中共中央在对国际国内的政治形势进行正确分析之后,确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基本方针,周恩来赴西安参加谈判,促进了西安事件得以和平解决。12月25日,蒋介石乘飞机离开西安去洛阳,次日抵达南京。12月27日上午,杨虎城将陈诚等人送往机场,飞返南京。[5]

抗日战争期间,陈瑛任青田县抗日动员委员会委员,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由于旧疾难愈,于1941年病逝于青田。

四、开设银行赈济灾民

1904年2月至1905年9月份,日俄战争给东北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了惨重的损失。日俄战争后,奉天境内满目疮痍,百废待兴。1905年7月,赵尔巽担任盛京将军③,这时日俄战争进入尾声。俄军败走后,堪称是奉天城最灰暗的一刻,要粮没粮,要钱没钱。赵尔巽在异常艰难的情势下开始强力推行新政,发展奉天,如发展教育培养新式人才,改组华盛官钱局为奉天官银号等。到1907年6月卸任期间的两年时间来,赵尔巽将地方改革与战争善后有机整合,推出了内政外交多项举措,奉天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1934年刊印的《奉天通志》对此期间赵尔巽的评价:“莅奉期间,励精图治,百废待举”。1907年,东三省改制,盛京将军的职务被东三省总督的职务所取代。

清宣统元年(1909)4月21日,奉天官银号正式更名为东三省官银号,同时发还商股改为官营,兼理东三省金库事宜。

1911年5月,赵尔巽再度调东三省出任第三任总督,他奏调陈琪任奉天交涉使会办兼奉天劝业道①。陈琪到奉天后,协助赵尔巽推行新政、发展奉天事业。时年,因东北地区遭受大水灾发生饥荒[6],嗷鸿遍野,待赈孔殷,清政府拨付银两仓米救济款共计3万元,陈琪认为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要求再增拨10万元,帮助灾民恢复生产。同时当局议设立银行,以贷代赈,经过一系列的惠民政策,次年,东北农业生产取得大丰收,暂时渡过了饥荒难关。

图6:1912年奉天农业总银行东三省通用券银圆伍角

1912年4月22日,由劝业道台陈兰薰(陈琪)以赈济水灾为宗旨负责组设奉天农业银行,省库拨30万两沈平银②作为开办资本金,成立奉天农业总银行,负责人为陈兰薰(陈琪)。银行以扶持农业生产为主办,理短期贷款,同时发行以小银元为本位的农业小洋票50万元,面额有5角、1元、5元、10元四种(流通半年后停发回收),在新民、辽中、台安、盘山、开原、锦县6县灾区设立分行。1913年初,由于资金不足,奉天省财政也无力长期资助,陈琪召集东北三省实业家,商讨增募银行股本,从商民中募集股本53万元,省财政厅借20万元,加上原有30万元两沈平银,共募增资金103万元。1913年7月经省政府批准,奉天农业银行改组为官商合营的奉天兴业银行,总行设在奉天城内钟楼南。[7]改组成功后,奉天兴业银行一时成为辽东金融核心枢纽。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1912年2月12日,清帝在接受优待的条件下宣布退位,沈阳城开始了中华民国新纪元。1912年11月,清朝最后一任东三省总督赵尔巽辞去民国奉天都督职务,离开沈阳。陈琪也于1912年底作为省议员的代表赴京参加国会,随后开始了他的博览会事业前途。

五、开创中国博览事业

清宣统二年(1910),清政府在南京举办南洋劝业会,历时达半年,共有中外30多万人参观,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官方名义主办的国际性博览会。陈琪被委任为坐办,具体负责筹备工作,又在南京设劝业会事务所,具体负责筹办运作。此次展会的展品约达百万件,时人称之为“我中国五千年未有之盛举”。陈琪的同乡阙伊被聘为南洋劝业会美术主任,并组织成立了美术研究会。

1911年2月,美国议会决定于1915年举办国际性的博览会,次年,中国政府接到美国政府的邀请后,于1913年5月决定由农商部负责筹备参赛有关事宜。24日,当时的袁世凯大总统任命陈琪为赴美赛会监督兼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局长。

陈琪曾是南洋劝业会主任,对商业、商务、赛会都有着丰富的经验,又懂外语和西方风土人情,是最适合的人选。他提出如下参赛意见:(1)恢复固有国产名誉;(2)扩张土产品输出额;(3)探外人嗜好,改良日用品及奢侈品输出;(4)对各国产品进行比较;(5)诱起国民世界的企业心;(6)研究运河开通商业大势变迁后,国际贸易方法;(7)循世界企业潮流,确定我国商业进行程序;(8)乘机调查万国出产,比较我国同类物品之优劣,力求改进办法;(9)表示我国民商业道德,以植国际贸易之本源;(10)联络美国,共图扩张太平洋之商业权。中国此次参赛的准备非常充分,无论物质准备还是思想准备都有一定的基础,并注意克服过去历次参加博览会所出现的弊端。

阙伊因在美术方面的造诣和参与南洋劝业会的工作经验,再次被委以重任,参与展馆的装潢陈列事宜。民国3年(1914)阙伊团队先赴美开展前期布展工作。赛会期间,阙伊又担任中国代表团的图画员,负责以写实绘画形式记录各展馆建筑和新奇见闻。

1914年11月1日,中国“筹备巴拿马赛会事务局”改为中国“巴拿马赛会驻美监督处”,陈琪担任总监督,中国参展代表团正式成立。1914年12月6日,中国参加巴拿马赛会赴美人员在上海出发。

1915年1月6日,旧金山的中华会馆宴请中国赴赛会人员。陈琪主席席上讲话再次提及发展实业的重要。他说:“人言地质最富者莫如中国,能致富莫如工商。世界强大之国每以工商立国,工商者,一国之基础也。”[8]并表示要通过参加这次赛会学习各国发展实业的经验,加速中国工商业的发展。时至今日,陈琪的思想乃具现实意义。

1915年2月20日,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在旧金山开幕。中国参赛新产品,来自19省计10万余种,获得各种奖章、奖牌、奖词1218枚(张),奖章、奖牌数位列第一。当年中国代表团团长陈琪记录了所有中国获奖企业名单,并编撰《中国参与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记实》一书,他是将中国制造推向世界的第一人。

在此次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诸如茅台、景镇瓷器等成为“世界品牌”外,浙江共计获奖151枚之多在各省区中排位第二。其中,处州参赛的商品成绩斐然,阙伊的麦秆剪贴画作品《美国总统威尔逊像》和景宁惠明茶获金质奖章,青田石雕获银质奖章,龙泉雕制文具盘、花榈木刀和花榈押字板楹联获铜质奖章,松阳“罗萃泰烟行”精选烟叶和龙泉“沈广隆壬字号”龙泉宝剑也荣获奖章。丽水白粗布获农商部奖证。

图7: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获奖徽章

图8:巴拿马太平洋博览会中国馆全景

通过此次参赛,不但提高了中国产品的声誉,也让更多的中国产品得以走向世界。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后,中国对美国出口量有了较大的提高,“1915年,中国对美国出口较头一年增加6000万美元,其中丝绸出口额14000万美元,茶叶1800万美元,桐油1120万美元”。在那个年代,6000万美元是个很大的数字。因此,也有人说巴博会“是中国对外贸易史上的一个转折点。” [9]

1918年,陈琪当选浙江省议会副议长,在《中华民国浙江省宪法》的起草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1924年冬,陈琪应四川时任省长邓锡侯等军政界学生的敦请到重庆,由于川多瘴瘟,1925年4月,陈琪患肺病从重庆东归,病逝于九江途中,归葬上海周家桥宅畔兰圃,享年48岁。

“荜路蓝缕启山林,栉风沐雨砥砺行”。陈琪壮志未酬,英年早逝,其一生以西学博长,在中国近代政治、经济、军事、外交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端方称他“才优识敏,军事精研”,孙诒让赞他“博贯东西,兼资儒侠,志量宏远,冠绝伦辈”。陈琪的“工商立国”思想,影响着一代代的中国人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创造”,从而实现“中国智造”的强国梦。

参考文献:

[1]《青田县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第711页;

[2]《近代中国博览业的先驱陈琪及其著述》,蔡克骄,《近代史研究》,2001年1期,第307页;

[3]《中国近代军事杂志先驱—北洋新军〈兵事杂志〉与载涛》,季民,《世界军事》,2003年8期,第59页;

[4]《中国近代博览事业会之第一人陈琪传》,林芳,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9年4月,第21页;

[5]《陈瑛:他将张学良推上历史舞台》,白雁,《现代快报》,20150730,总第329期,第D10版;

[6]《日本在中国东北移民的农业经营(1905—1945)》,王元周,《抗日战争研究》,1999年第4期,第78页;

[7]《沈阳金融志》,沈阳市人民银行,沈阳市金融学会,1992年7月,第98页;

[8]《民初中国实业界赴美的一次经济活动》,梁碧莹,《近代史研究》,1998年1期,第81页;

[9]《中国公共外交的经典案例:旧金山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的精彩亮相》,袁南生,网易网,20191128。

(作者单位:丽水文史爱好者)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