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抗战时期云和党组织统战工作记事
日期:2021-01-27 11:07    来源:丽水史志网   作者:邱长书 浏览量:

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云和党组织根据上级党组织关于以云和为重点首先建成处属地区抗日救亡战略基地的要求,利用黄绍竑主政浙江后,浙江以国共两党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确立的有利形势,积极地去宣传、组织、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亡活动。中共云和党组织在各方面的活动都围绕一个中心任务,就是宣传坚持抗战、反对投降、战胜日本侵略者,号召民众“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总目标下团结起来,发展革命势力和进步力量。

一、地下党组织与县政革新运动

全面抗日战争开始后,迫切需要动员广大民众投身于抗日救亡运动,把群众的抗日积极性充分发挥出来。但是,当时的地方政权都掌握在旧势力手中,工作很难开展,必须对县政进行革新,于是,黄绍竑决定进行县政改革。原设想在当时的处州十县(含宣平)进行县政改革试点,但国民党当局只批准了遂昌、龙泉、云和三县进行试点,号称“经济实验县”。中共浙南特工委决定利用这一机会,以云和、龙泉、遂昌三个县为重点开展党的工作,通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关系,将丽水的外地先进青年大部分分配到三个县工作。1938年1月15日,中共云和县特别支部在丽水成立,施平任书记,陈平为组织委员,杜永康为宣传委员。1月18日,施平率领支部党员和进步青年共三十多人到云和。他们主要骨干参加了县政府的工作,担任各科室的负责人,其他党员和进步青年被指派到各乡镇担任乡村建设指导员,这样,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就有公开合法身份为掩护,从事抗日救亡运动。

由于县政府的科室负责人都由中共党员和进步青年担任,改变了旧政权的衙门作风。在共产党组织的实际引导下,把原为统治、压迫劳动人民的旧衙门改变成为教育人民和领导人民参加抗战工作的新政权。同时,把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20多人派往各乡镇担任乡村建设指导员,为推行县政革新打下坚定基础。

县政革新主要推行三项工作:一是征兵政策改革。国民党抽丁抓丁,穷人当兵,地主家男丁不用当兵,搞得民怨极大。改革后,男人都要当兵,适龄青年一视同仁,抽签决定。宣传树立当兵光荣、军属优待的观念,受到群众的欢迎。二是落实“二五减租”政策。把“二五减租”政策执行到位,真正开展减租减息,减轻贫苦农民负担。三是开展民选乡保长活动。改变过去乡保长由地主乡绅包办、县政府委派的办法,推行民主选举乡保长,使一些群众信的过的人或地下党员得以担任乡保长,受到民众欢迎。这些县政革新措施在云和人民群众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印象,提高了群众基础的思想觉悟和爱国热情,也为云和党组织的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

二、地下党组织与县政工队

抗战爆发后,许多大学无法进行正常教学,不少青年学生流落社会,黄绍竑决定把这些爱国知识青年组织起来,成立青年政治工作队,协助发动民众参加抗战。至1938年9月,全省75个县全部成立了县级政工队。云和县政工队成立后,云和党组织十分重视县政工队的工作。县政工队虽然是国民党政府的机构,由县长任县政工队指导室主任,但是指导室副主任、政工队队长和多数队员都是共产党员、进步青年。掌握这支队伍,利用队员身份公开开展工作,必将十分有利于全县抗日救亡运动的掀起。鉴此,云和县党组织重视县政工队的内部建设,要把这支党员进步青年队伍培养成坚强战斗集体。在政工队秘密建立了党支部,队长史之华任支部书记。支部团结党员和进步青年,加强队员的自我教育,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和抗日救亡热情,在政工队的各项活动中,中共党组织都发挥了主导作用。

县政工队的主要工作:一是开展多种形式的抗日宣传工作;二是推动县政革新;三是开展多种多样的抗日救亡活动。这些工作很有成效,在敌后国民党统治区初步打开了工作局面,在民众中产生了重大的政治影响,使抗战初期的云和呈现了一派蓬勃发展的抗日救亡新局面。

三、浙铁党组织的抗日救亡活动

1938年9月,黄绍竑主持在云和小顺创办了兵工厂——浙江铁工厂。兵工厂建立以后,我党组织重视这个东南最重要军工企业党的工作。1939年4月,周恩来到小顺视察浙铁工厂后,浙铁党组织获得了迅速发展。5月,即成立中共“浙铁”一厂党支部,岳异任支书,余仲舒任组织委员,胡善甫为宣传委员。之后,党组织继续快速发展,到11月,经云和县委批准成立了“浙铁”一厂总支委员会,岳异任总支书记,下辖机工车间、车工车间、铸工车间三个支部。之后,浙铁二厂、三厂和四厂均建立和发展了党组织。1940年2月,中共处属特委决定成立“中共浙江省铁工厂委员会”,党委书记由胡善甫担任。这样,“浙铁”党组织进入了一个蓬蓬勃勃、团结战斗的发展时期。至同年4月,全厂已发展党员60人。

浙铁党组织开展了广泛的抗日救亡活动:党支部利用工厂的群众性合法组织“公余社”,组建以进步青年为主体的话剧团,演出抗日救国为题材的剧目,积极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政治主张和抗日救国的道理,在工厂中获得很高的威望。发起慰问寻淮洲、方志敏、黄富武、黄道四位烈士家属的党内募捐活动,发起募捐救助死难工人家属活动,籍以发扬革命传统和工人阶级互助精神教育。组织动员工人支持当地农民向屯积粮食的地主进行合法籴谷斗争。利用“七七事变”和杭州沦陷等周年纪念日,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激发工人的爱国热情和抗日斗志。这些活动,有声有色,成效显著,在工厂内部和工厂驻地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四、浙江保育二院的抗日救亡教育宣传

1939年9月,浙江省保育二院在云和县河上村妙严寺创办后,中共党员、院长戚铮音克服重重困难,在两个月内,陆续接收了江浙沦陷区近400名难童。为解决活动场所,二院提出“用自己的双手来创造环境”的口号,全院师生自己动手建设保育院,经过两个月的辛勤劳动,院内地盘扩大了,院舍得到了整修,院童的身体也得到了锻炼,增长了知识,又创造了较好的教育环境。保育院的任务,除了做好保育工作外,还进行了广泛的抗日救亡教育。保育二院的理事大多是进步人士,而其中戚铮音等4名理事还是中共党员,这样就为二院开展抗日救亡教育和党的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保育二院师生在地下党组织的带领下,积极开展了以下工作:一是对难童进行抗战教育。通过教育,激发难童的爱国情怀和对日寇侵略的仇恨,又通过难童编演抗战剧目,到当地民众当中去宣传抗日,激发民众的抗日救亡热情。二是掩护地下党员。从1939年10月至1941年2月,在国民党两次反共高潮中,先后有20多名已暴露身份的中共党员由上级党组织从多地安排到二院隐蔽。他们以教职员的身份在二院工作,而后大多脱险,走上新的革命征程。三是掩护冯雪峰避难。1942年底,著名无产阶级文艺家、中国著名革命作家、现代诗人冯雪峰从上饶集中营脱险、经党组安排转移到二院,在戚铮音的巧妙安排下,在二院所在地小顺的一个农户家中秘密隐蔽疗养,并完成了杂文集《乡风与世风》的创作。

保育二院的抗日救亡教育宣传和革命活动,使之成为国统区的“红色小岛”,在那个特殊年代,发挥了独特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处属特委与云和党的农村工作

1942年2月8日,中共浙江省委书记刘英因叛徒出卖,在温州被捕。5月18日,刘英和衢属特委书记张贵卿在永康方岩英勇就义。国民党对浙江党组织进行了疯狂的“清剿”,而这个艰难时刻,日本侵略军又发动了浙赣战略,进攻丽水、温州,在这样的情形下,中共处属特委决定转移到更加隐蔽的地方进行地下活动。1942年6月,特委机关从丽水县大港头附近的北埠村转移到云和县山锦村,后又转移到云和县岗头庵村。在极其艰苦条件下,指导云和及丽水全区党的工作。

面对国民党顽固派的“围剿”和“清剿”,我党制定了“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准备斗争”的方针,处属特委和云和县委认真贯彻这一方针,保存干部,积蓄力量,争取斗争的最后胜利。这一时期,云和党组织在处属特委的领导下,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做好特委会议的保障工作。1942年7月和11月,处属特委在云和外苏坑和苏坑武垟两次召开会议,研究部署全区党的工作。这两次会议,皆召集了全区主要干部,时间虽短,但议程重要、收获很大。会议听取上级党组织的指导意见,交流和研究当前工作,增强了处属各县党的主要干部在工作中从实际出发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自学性,在思想上做好长期隐蔽斗争的准备,增强了团结奋斗、共度艰难的信心。这次会议的生活服务和安全保障工作均由云和当地干部毛登森、陈江海等负责。二是整顿农村党组织,开辟赤石新区。这一时期,梅湾村党员毛志明公开叛变,云东区党组织陷入极其困难的境地,县委书记周建生亲自到梅湾整顿当地党组织,指导和恢复各地党组织的活动。委派毛登森、王永玉等县委干部在敌人势力稍为薄弱的梓坊坑一带积极活动,开辟了赤石新区。三是为开展武装斗争作准备,筹集枪支弹药。在周建生亲自指导下,当地党员通过和“浙铁”小顺一厂地下党组织联络,接到了一批约可装配70余支步枪的零配件和两把台式老虎钳,把它运回到当时县委驻地下寮坑。后来,地方党员干部又通过各种渠道接到了10多支步枪,子弹1000多发。作好与敌开展武装斗争的准备。四是开辟处属特委与浙南特委的交通联络通道,协调两地的对敌斗争。五是坚持农村革命斗争,壮大革命力量。

1943年4月29日,县委书记周建生积劳成疾,暴卒于横坑山寮,使云和党组织遭受重大损失,也使云和严峻的斗争形势也雪上加霜。周建生烈士牺牲后,云和党的工作由毛登森、陈江海同志负责,他们都是地地道道云和本土成长起来的干部,标志着云和党组织在云和生根、开花和结果。从那以后,毛登森、陈江海带领云和党组织在农村开展艰苦的革命斗争,发展组织,积蓄力量,直到抗战胜利,云和的革命斗争活动迎来了新的一页。

(作者单位:云和县政协文化文史与学习委)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