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交流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工作交流
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工作回顾
日期:2020-05-20 10:56    来源:丽水史志(2020年第1期)   作者:吴刚戟 浏览量:

  开展民间文学集成是全国传统优秀文化保护传承和繁荣发展的重大规划项目之一,具体贯彻实施于1986年至2005年期间。其目的是为抢救、保存、继承、弘扬民间口头文学。因为我国人口老龄化增长,老一辈逐渐去逝,面临着口头文学失传的危险。中国民间文学资源是中华民族传统优秀文化最可贵的宝藏之一,是民族民间的精神财富,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最喜闻乐见的口头文艺形式。要将它挖掘、搜集、整理成文学书面文本,其任务艰巨、工作量大,牵涉面甚为广泛,难度很高。全国民间文学集成文本,要由各省的民间文学集成卷组成,而全省的民间文学集成卷又要从各地市的卷本以及各县(市)卷本中筛选而成。这是一个系统的文化工程,中间缺少一个环节都难以完成,必须一级一级负责到底以完成它。

  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主办单位有: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浙江分会、浙江省人民政府民族事务局。主持编纂机构为: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丽水地区民间文学集成机构组织与省的机构相同。

  我们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机构参照省、地形式组建。主办单位是丽水市文化局、文联、民协、民族事务科,下设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

  丽水市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自然地理环境优美,人文景观、风景名胜多。

  丽水,原为处州府治与地区行署所在地,长期以来皆是地区政治、经济、文化活动的中心。她,山青水秀幽雅别致,风物景色美在天然。纵目远望,括苍连绵,层峦迭嶂,丛篁古树飘云烟;鸟瞰俯视,瓯江蜿蜒,百舸扬帆,莲城碧波漾锦霞。古代名人对南明山的巨石横空,三岩寺的峭壁飞泉,万象山的洞天楼阁等胜景,曾赞口不已,留连忘返。晋朝葛洪,唐代李邕,北宋沈括、秦少游,南宋陆游、范成大,明朝刘基、汤显祖、清代袁枚、阮元、刘廷玑等等,在丽水均有吟咏或题刻。自古,汉、畲、回等各族人民就在这块美丽可爱的地方开拓、改造大自然,与暴虐、灾害作斗争;在这过程中,还创造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民间文学作品。这些人民的智慧结晶、民间珍宝,同丽水的山光水色一样,永远放射着绚丽的异彩。

  在新历史时期改革开放的年代,在党的关怀领导下,文艺界对本地的民间文学有组织地举行采集、发掘,使民间文学得到了保护、整理和发展。但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林彪、“四人帮”集团横行,推行了一条极左的反动路线,大搞封建法西斯主义和禁锢政策,给民族民间文化带来了毁灭性的灾难,给民间文学带来了严重的摧残。丽水同全国各地一样,民间文学事业濒于绝灭的境地,流传在人民群众中的民间故事、歌谣、谚语被禁止、被批判。

  党和人民群众一举粉碎了“四人帮”,文艺界坚决贯彻执行了毛泽东同志亲自制定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推陈出新”的文艺方针,民间文学得到了及时抢救和应有的重视,民间文学采集、整理工作也列入了议事日程。1984年5月国家文化部、国家民委、中国民协发文决定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1985年11月中共中央宣传部转发“中国民协《关于编辑出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第二次工作会议纪要》的通知”。1986年5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正式列入全国科学艺术规划重点工程项目。从中央到省级、地区、县市都成立了领导小组建立了办公室机构,切实地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三大集成工作(则民间文学故事卷、歌谣卷、谚语卷的集成)。

  1986年3月1日,国务院发出(1986)27号文件,决定撤销丽水县,设立丽水市(县级)。全市总面积为1502.1平方公里,行政区划设5区、5镇、30个乡。人口31余万,有汉、畲、回、苗、壮、布依、蒙古等族,少数民族中畲族较多,占全市总人口5.69%。新丽水市建立给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带来了新机遇。

  在民间文学集成搜集、征稿、选编前,我们组织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干部、工作人员、文化馆(站)文化员、民间文学业余爱好者骨干和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进行反复学习、宣传所制定的工作方针、细则要求。具体编辑实施细则有如下八条:

  一是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卷征集、编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84)808号文件精神和《中国民间文学三集成编纂总方案》,以及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有关编纂县卷本细则的规定,并在全市范围内进行普查,广泛搜集的基础上,按照科学性、全面性、代表性的原则进行选编。

  二是所选编篇目以在普查搜集中采录的故事、歌谣、谚语为主,也兼顾选录经过鉴别复核的新中国建立以来所搜集抄录和发表在各类刊物上,并有一定影响的民间文学作品。

  三是集成本分为故事、歌谣、谚语3个分卷。故事分卷包括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不包括长篇故事;歌谣分卷包括民歌、民谣,不包括小曲、鼓词、民间谜语和长篇叙事歌、仪式歌;谚语分卷只收本县市民间谚语,不收俗语、成语和歇后语。

  四是在选编中,尽量选用思想内容健康,文学艺术价值较高的故事、歌谣、谚语,对于娱乐性强并无害的则酌量收辑。至于劝善劝过一类作品,虽有迷信色彩,但考虑其有一定的流传性和社会效果,也属选辑之列。

  五是各篇语言基本保持讲述者的口述原貌,力求较好地体现地方语言的风格和特色,对一些方言土语在不影响艺术效果和地方性的前提下,作些规范化处理。对一些本地的人名、地名、风俗和特殊事物,方言土语等仅作必要的注释。

  六是所选编各篇(首)故事、歌谣均附有讲述(演唱)者和记录者、整理着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民族、职业、地址等。首次出现时力求标明,再次出现时只署姓名。谚语则按提供数量较多者排列名单。

  七是故事卷中对同一故事的不同异文,有其特色的尽量收选,以供参照,并对流传较广、地方性较强的作品在篇后以附记形式简略说明。

  八是所选的篇目一概按作品体裁分类排列,各类中又按内容分若干小类,各篇以内容或形式的主要倾向确定其类别归属。

  丽水市市委、市政府对民间文学集成工作相当关心,在组建集成工作班子与宣传部商议主要人员时,当即决定由吴刚戟担任。因吴刚戟时任市文联主席、市文化局局长、局党委书记,而且是中国民间文艺者协会会员、中国民俗学会会员。其他人员由其与各方面商量提出上报批准。市委宣传部及时公布了如下名单:

  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

  主 编:吴刚戟

  副主编:唐宗龙    叶兆雄    李潮波

  编    委:叶兆雄    吕绍泉    李潮波

  吴刚戟    俞佐钧    唐宗龙

  雷招华    蓝周根    潜    艇

  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

  主    任:叶兆雄

  副主任:李潮波

  成    员:李蒙惠    汤如龙    陆勤修

  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从1986年底至1989年底开始组织筹备、宣传发动、开展普查,到镇乡卷本汇编、市卷本编辑、审核定稿、直至付梓出版,先后经历了三年时间。这是一项艰巨的文化建设工程,任务光荣而意义深远。这部市卷本的完成是由于当时的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市委书记张福新、市长朱大鹏对集成工作十分重视,交代具体工作由市文联、文化局落实,委托市财政专项拨款给予实报实销,并分别为集成卷题辞与作序。它的完成是全市宣传文化干部和广大民间文学爱好者的心血结晶。它为丽水人民保存了珍贵的民族文化遗产,是一部颇有价值的历史性文化工程文献。

  丽水市民间文学故事、歌谣、谚语三大集成卷的编辑工作是在各镇、乡全面普查的基础上进行的。1986年8月开始,在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领导小组及办公室的具体指导下,首先在新合乡保定村进行普查试点。参加试点工作的有吴刚戟、吕绍泉、叶兆雄、李潮波、唐宗龙、李蒙惠、汤如龙等同志,在新合乡文化站文化员叶友锦、乡干部姚之政带领下进入保定村。召开了村干部、老农民访谈会多次,并上村里农户访问调查,可以说做到了家喻户晓。村里的民间文学爱好者骨干如吕逢和、吕凤龙、吕以根、陈绍裘、魏纪彬、张庆云、吕时亮等提供了许多口头或书面资料。普查到保定村流传的口头民间故事有:保定村的传说、保定窑故事、朱元璋做游戏、教书趣话、演戏趣对、结缘夫妻有感情等。另有一些歌谣、谚语。在保定村搞民间文学普查、采集中得到了乡党委书记叶志忠等乡领导与干部的关怀与具体的帮助,解决了吃住的困难问题等,大家尤为感激。

  新合保定其试点工作结束后,1986年12月底前,市文联与文化局又组织工作组先后落实各镇乡集成办公室的具体工作人员,建立培训专业队伍。1987年新春开始,有计划地深入镇乡民间基层村落全面开展民间文学搜集、采风、挖掘、整理工作。全市35个镇、乡全都汇编了民间文学集成卷本。打印成书面材料的共有不同的故事845篇,歌谣510首,谚语3454条。

  经过1987、1988两年多时间的艰辛搜集、整理工作暂告一段落。从1989年春开始进入了编选市卷本的工作。召开了市民间文学集成编辑委员会与办公室编辑人员会议多次。故事卷选编以吴刚戟、叶兆雄、唐宗龙、雷招华为主,歌谣、谚语卷以李潮波、李蒙惠、汤如龙、陆勤修为主。畲族部分的有关内容篇章由市政协蓝周根,民族事务科雷招华负责编审为主。打印稿先后经过编委会集体审查修改了三次,然后定稿交付出版。

  丽水市卷本即从各镇、乡卷本和丽水市民问文学爱好者原已发表出版的民间文学资料中认真筛选出来,编印成册。丽水市卷本选辑的共有故事390篇,歌谣131首,谚语739条,计70余万字。全书集丽水市民间文学之精华,反映了各镇乡的风土人情,具有较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

  其中选编的故事卷,依据《中国民间故事集成编辑细则》分为神话、传说、故事、寓言、笑话几大类,各大类部分又分为若小类编辑而成。其选编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语言通俗朴素,富有诗情画意、寓意深长,饶有风趣,并且都有甚强的教育、启迪作用。我们尽力做到全面搜集,不仅收集汉族的,也努力收集少数民族的,尤其是畲族的。并且根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原则,做到去伪存真。如莲城传说、陈十四夫人的传说、南明山与东西岩传说、通济古堰传说、盘瓠的传说、畲族三公主传说、瓯江渔姑战龙怪、望城岭、无道和尚的故事、金山塔与厦河塔、乾隆皇火烧高溪妙善寺、花街娘娘、插花娘娘、汤丞相和何丞相的传说、处州赵本府的故事、罗隐仙传说、却金馆与孝子坊故事,蓝七妹招亲、白眉毛传奇、陈法师的故事、处州白莲传说、瓯江香鱼传说等等。都能做到忠实记录,得到适当加工,又能保持原来的面目。这些传说故事,可给人领略乡土人情,增添生活乐趣。

  美丽的山水是孕育美丽传说的源泉,而勤朴的山乡人民,则是创造美丽传说的主人。在历史的长河中,丽水人民不仅以勤劳的双手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还创造了“与山长青,与水长流”的精神财富。丰富多彩的民间文学作品,便是历代各阶层人民智慧的结晶。故事卷选编经过几十年的考验,从可读性与价值意义来评估,都是值得宣传和肯定的。

  市歌谣卷部分按《中国歌谣集成编辑细则》分为劳动、时政、仪式、情歌、生活、历史传说歌、儿歌七大类。在每首歌谣后面尽力做到附有演唱者、采录者以及采录时间、地点等背景材料。选编的歌谣有:种田歌、长工歌、十二采茶歌、绣花歌、五更歌、当兵歌、农事节令歌、十阵花鼓、十想姐、送郎歌、畲族对歌、畲族翻身唱新歌、采桑歌、劝赌歌等,其内容十分丰富,生活趣味浓厚,感情真挚,通俗易懂,好听又好记。

  最可喜的,畲族是个热爱歌谣的民族。家家户户都会唱山歌,以能唱山歌为荣,以歌言事、以歌传情。其歌谣不仅内容丰富多彩,蕴藏量也很大,而且文学欣赏价值也高。故而我们在此卷中占比重较多较大。

  谚语部分按《中国民间谚语集成编辑细则》分为时政类、事理类、修养类、社交类、生活类、自然类、生产类排列。一语多解者,一般按其主要倾向确定其类别归属。谚语卷其选编的内容也是极其丰富生动的。谚语也是历代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它的哲理性、经验性、训诫性是人民群众认识客观世界,把握事物规律的好教材。古代处州杰出的文入学士在他们的著作中,都十分重视对谚语的运用。如明初文学家、军事家刘基,在他所撰的寓言集《郁离子》中,就引用过“攒矢而折之,不若分而折之”这一精彩的古谚。这句谚语原出《庄子》,在比喻“聚则坚:分则脆”这一深刻哲理方面,有极大的说服力,至今民问仍有流行,如“一根筷子易折,整箍筷子难断”,或谓“一支箭易折,一捆箭难曲”即是。

  丽水市人民勤劳善良的心态和道德观,也在谚语中得到体现,其中有关国富民强、家庭和睦的谚语,都富有教育意义,许多有关社会公德、人际交往方面的谚语,更具有一种劝戒的力量。畲族同胞由于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惯的长期影响,不少精彩的谚语,用作比兴的自然景物,往往与山、水、石、林连在一起,如“水大坑满,国富民强”,“山不离水,骨不离肉”,“结寮山井坳,火塘当棉袄”等。许多谚语如“四面八方根生正,不怕东南西北风”,“回头路好走,回头话难说”等,不仅语意浅显朴素,哲理性强,而且文采斐然。

  《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是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一项宏大工程,被专家学者誉为文化史上的“万里长城”,其工作量宏大无比。这不仅是“盛世修志”之标志,亦只有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新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才能完成此“前继古人,后传来者”的千秋大业。这些长短不一风格迥异的民间故事,歌谣和谚语,从不同的角度歌颂了历代人民战胜自然、改造河山的坚毅精神,描绘了丽水山川的秀丽景色,并籍此怀念曾在括苍山乡留下足迹,为人民做过好事的先古贤达,以鲜明的真、善、美的艺术形象鞭笞了形形色色的假、恶、丑行径,从而使人们崇尚真、善、美,更好地去从事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建设。

  因为有了民间传说、歌谣、谚语,民间的创造、民间的智慧、民间的信仰、民间的崇拜赋予神奇与美丽,给予更为丰富的内函与想象,以及更多更好的追求与寄托。民间文学集人类多层次审美创造,留传的年代越久远,不同的说法越丰富,价值意义越高。人们对自己祖先所创造的千秋功业和人文自然景观,当然更是崇拜,更是敬仰。故此,《丽水市民间文学三大集成》工程完成功德无量,是具有非凡历史意义的。

  1989年8月,中国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丽水地区《丽水市故事·歌谣·谚语卷》由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出版。当年12月丽水市文化局、文联召开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总结交流会,市有关领导与参加集成工作的各方面代表、文化馆站的人员出席了会议。在会上发行了《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卷》版本。会议表彰了参与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口述、记录、整理的以及书面来稿的的积极分子:王金泉、蓝周根、蓝高清、吕绍泉、陈日新、吴寿荣、蓝炳贤、蓝炳林、李万年、叶素萍、李永秀、李君勉、黄龙林、蓝爱青、梁寅伍、徐金莲、陈爱芬、黄开松、黄素菊、梁礼隆、顾子祥、高育平、孙文彬、余文龙、王达林、唐志连、叶友锦、龚明岳。共计有28名。

  1990年春天丽水地区文联召开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会议,总结交流了民间文学集成各县(市)组织工作经验,并进行了评比,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被评为先进集体,得到了表彰。该集成办公室主任叶兆雄评为先进个人。1991年底丽水地区文联领导班子换届。1992年5月本人调丽水地区文联任职,并兼任丽水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副总编、集成办主任。接替胡枫林同志工作,并兼管主持负责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卷编审与出版具体工作。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也随之告一段落。

  1997年12月浙江省召开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会议,交流总结地市工作情况,吴刚戟因在浙江省、市、县卷民间文学集成编纂出版工作中成绩突出,被浙江省文化厅、浙江省文联、省民委光荣评为先进工作者。

  2000年12月吴刚戟因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在中国民族民间文艺集成志书编审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被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评为全国文艺集成志书优秀编审工作奖。2010年6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庆祝成立60周年之际,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因在中国民间文学集成工作中成绩突出,授予吴刚戟贡献奖。

  丽水市民间文学三大集成卷出版发行后受到丽水人民群众热烈欢迎与相互争着传阅,促进了旅游文化事业发展,扩大了丽水市知名度,加快了城市文明建设步伐。该集成卷本送交省级与地区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后,也为省、地集成卷编选提供了第一手书面资料,充实丰富了该卷本的内容。而且得到了省地专家学者和民间文艺家的好评。当然丽水市民间文学三集成卷版本同时也存在着缺陷与不足之处。无论民间传说故事与歌谣、谚语的选编,只是丽水市民间文学矿藏资源的冰山一角,有许多在民间流传的精品还未被发现,即使已发现的也还没完全整理,有的口头文学作品虽形成了书面的稿件,也没有被编选入本卷中,有的选编入本卷中的作品保持民间口头流传的原貌不够,不切实际的加工修饰过多。版本中语言文字疏漏与错误也不少。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工作所取得的成绩与经验体会,以及所获得的反面教训,都是十分宝贵的,在今后工作中可作为参考,希望有机会能再出一本完美的集成卷。愿现今的莲都区的传统民间文化艺术尤其民间文学得到更好的保护传承、借古鉴今、推陈出新、繁荣发展,惠及全区人民。

  最后,我要代表主持单位原丽水市文化局、文联、民族事务科,向浙江省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及省民间文艺家协会的主要领导季沉、陈德来、王恬给予工作上的关怀、支持、指导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并向原丽水市参加此次集成工作作出努力与贡献的全体同志表示崇高的敬意与衷心感谢!原丽水市民间文学集成工作完成虽然至今已过三十年,但我始终未能忘怀有关的领导及同仁们关心与帮助,表示敬意与感谢是真诚的。时间长了,上述回顾情况纪实可能有差异,望各位方家与读者多多批评指正。

  (作者单位:原丽水地区文联)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