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物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丽水风物
马仙文化探究
日期:2020-01-17 10:22    来源:丽水史志(2019第4期)   作者:吴 洁 浏览量:

  一、马仙故里——鸬鹚

  道教圣地——鸬鹚,宗教底蕴深厚,历史悠久。据丽水县志记载盛唐时期就已有村落民居,在民间广为流传的马天仙道教文化就起源于这里,故有“马仙故里”之美誉。马天仙以“孝道”成仙,以“精忠”受封“护国夫人”,马天仙的传说故事在浙闽湘等地区民间已流传了上千年,庙宇广布,香客虔诚膜拜,香火久盛不衰,是地道的乡土民俗道教文化,“忠孝”成为其核心文化内涵更是被后人传承发展至今。

  马仙道教信俗是鸬鹚乡的文化瑰宝之一,已被评为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保护和发扬“马仙文化”已成为景宁鸬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平台之一。政府已成功举办了七届“马仙文化旅游节”。

  丽水(处州)景宁畲族自治县是唯一的浙江省少数民族“畲族之乡”,鸬鹚坐落在景宁西部,离县城45公里,这里地处山区,与龙泉、云和毗邻。平均海拔285,晨曦间常年云雾缭绕,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历代仙家多以名山为主景,或兼有山水。认为此山有神仙乃众仙居住之所,道家居此修炼或登山请乞,则可得道成仙。

  这里民风纯朴,有着悠久的畲族文化和民间习俗信仰。“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早在历史上,鸬鹚有位被奉为神祗中继太姥娘娘之后受帝王之封的另一位女神“马氏天仙”闻名遐迩。唐朝浙江处州景宁鸬鹚人氏。少时聪慧过人,有过目不忘之能,对长辈异常孝顺而感动上真,经仙人三试其心而不动后,授与修真秘诀,指点修炼之法。历代有浮伞仙渡,百里求羹,鱼口求咽,驱瘟解困,金蟾朝圣等典故流传,其孝行感天,被古代上层社会奉为孝德典范。曾被朱熹、刘伯温、施琅、甘国宝等历史人物赞颂。

  相传马氏勤修苦炼后,于18岁得道成仙,因降雨解旱虫之灾,而受封为“护国佑民夫人”,后来成为鸬鹚一带信仰崇拜的农耕守护神,在浙闽一带影响很大。据《景宁县志》记载:“唐马大仙处州景宁鸬鹚村女子,光化间,既嫁,家贫,养姑尤谨。遇异人授以仙术。往来佣织,去家百里。食有羹,不食,即以伞浮水还家,荐于姑,羹尚热。顷之,复回,人始知其不凡,呼为马大仙。今景宁县鸬鹚村,即所祀马夫人是也。”[1]

  鸬鹚有座古老的庙宇“马仙殿”,本称鸬鹚殿,因地处鸬鹚(清属三都)而俗名鸬鹚殿。据清同治版《景宁县志》记载:“马孝仙屋,在三都卢山(亦称横山)村岭后,建于明万历年间(1573—1620),原为茅屋,后建为祠。”[2]民国元年(1912)遭受水淹后几经翻修重建,至今已有“岭后祖殿”、“观音堂”、“上天殿”等道教文脉祠庙建筑群。因马仙得道成仙的故事,使的很多学者前往鸬鹚马仙殿著述考论。[3]

  从碑文上看,是得以皇帝敕封和达官贵人、撰字题碑成为史学界对鸬鹚马仙殿进一步的研究。民间流传公认的鸬鹚马仙祖殿,历来是龙泉、庆元、云和、景宁一带善男信女祈福求神和朝拜的民间信仰胜地,香火旺盛。

  二、马仙习俗概述

  关于马仙信仰作为民间性流传的处州仙班人物,马仙的身世依旧是个道教界的难解之迷。说是建瓯人,或说霞浦人,还有永安人之说等。

  鸬鹚马氏天仙庙始建于唐,相传马仙生于元宵节,故正月十五日。《马氏天仙谱记》:马氏天仙又称“护国马氏天仙”、“马孝仙”、“马夫人”、“马元君”、俗名“马七娘”等。因其孝顺父母,受到朝廷(唐代)敕封,为“唐孝妇”。

  有关“元君”一词,晋·葛洪《抱朴子》中,有老子师“元君”的说法。汉魏两晋是道教神仙谱系的初创时期。早期经典《太平经》既确定神仙、真人被人所崇拜,又将儒家的圣人、贤人纳入神仙谱系,将它们分为等级:“一为神人,二为真人,三为仙人,四为道人,五为圣人,六为贤人。”到了南北朝时期,神仙名称既多且杂,南朝道士陶弘景遂作《真灵位业图》,意欲构造一个较有次序的神仙谱系,出现“天帝”、“道君”、“元君”的神仙名称。之后“元君”逐步用来指女子成仙后的美称, 如“金母元君”西王母、“碧霞元君”等女神。

  1、马氏天仙崇拜信仰始于唐朝玄宗开元年间(620年)。关于马仙的文献中,最早记载的有肃宗乾元李阳冰任缙云县令(758-759),所撰写的《护国夫人庙碑记》原文如下:

  “护国夫人马氏,括苍下邑鸬鹚人也。地之距郡与邑几三百里。源深水纡,山高路阻,猿猱纷纷,虎狼相尾,居民鲜少。鸬鹚水鸟善捕鱼,因名其地,即夫人故居也。自仙居之,异兽屏跡,仙跡既往而井存焉,肃宗上元(760年)间连岁苦旱,郡守太子率更令司马公与郡居吏,遍祷境内之灵湫未霑之间,有二老告诸司马曰:某之下邑有马氏之祠,与井里人祷有所验。郡守遣吏与二老抵祠所,致享礼,吏未旋踵,合境告足,公异之,乃复命。二老至黄堂,问仙姑始终出处之跡,二老曰:某儿时闻诸故老云:仙家贫,事姑孝,二辟轳机杼事以致养,家距鹤溪百有余里,晨往夕返,至食以羹与姑,如出釜甑然。水潦泛滥,船断桨摧,辄倒持其伞以自载,望之隐隐若云雾间人,莫有知者,后莫识其所往,忽里人见之井所,自言名在仙籍,邻邦合为我祠,我其福汝。由是里共立祠以祭之,故时无疫疠,所种必稔。则地稍僻,日有自他乡至者,採于山获栋梁之材,钓于水美鲜鳞之食,含哺鼓腹,不知帝力之有在矣。于时乡人为戎卒者,事仙益谨,遂立边功,得美官,以荫府助国,疏神善以告诸当路者,请闻于朝,乃赐命护国夫人,并其纶诰以进之司马公,敬开其函以语阳冰时为缙云令,并记之以示不朽。因为之歌曰:鸬山苍苍,鸬水茫茫,荫府助国兮,於时彰彰,福长邻邦兮,民斯永康,仙兮仙兮,与日月而齐光。”[4]此为马仙传说中的最早记载,故马仙为景宁鸬鹚人。?文中较为详细地描述了马仙“家贫事姑”的传说。

  2、宋太祖赵匡胤将马仙、太姥娘娘、妈祖、临水夫人陈靖姑并称为四大女神。马仙为四大女神之首。宋太祖首先褒封马仙“懿正真人,命列祀典”,宋太宗加封“护国嘉佑真仙,并立像祀之”。[5]在当时,是马仙的教义得到了皇上的认可,也得到重视与加封。皇上为什么要加封一位民间女子?

  在宋真宗景德年间(1004-1007),因为马仙帮助朝廷解决旱灾和蝗害,皇帝封她为“灵泽感应马氏真人”。后来又帮助官府镇抚闽寇,加封为“懿正广惠马氏真人”。随着马仙信仰的发展,关于其传说记载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到宋元时期,马仙信仰已传至浙江毗邻的福建闽东等地,并被当地人认为是道教神仙,特为其建观供奉。从此以后,“神智广运”,马仙信仰更为相继远播。

  3、至明朝的马仙传说文献中,其教职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绘图三教源流搜神记大全》“马大仙”条曰:

  “大仙姓马氏,衢州府景陵县人也,家贫,养姑孝,佣身以资薪米,恒苦不给,艰险备尝,略无倦息。一日遇异人授以仙术,祝之日:“感汝孝养,持此代菽水之欢,毋轻语。”......乡人重之,为立祠,永其祀。”[6]根据这条文献记载,马仙是唐朝时期处州府景宁县人(今浙江丽水景宁鸬鹚)人。丈夫早亡,家贫,“佣身以资薪米”,孝养婆婆。后来有异人传授给她道教法术,马仙依靠法术为乡民做了许多善事。因事亲至孝和多有善举,马仙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感戴。 她的婆婆去世以后,“大仙亦随之以示寂”。 乡人们尊崇她的恩德,怀念她的美德,“为立祠,永其祀”。?由此可见,尽管马仙的基本教职没有变化,但是马仙的传说逐渐被神化,并赋予了民间新的内容,甚至被官方重新加封仙佑。文献中突出马仙的“孝”,认为马仙因孝道成仙而获得乡民的尊崇。

  4、明清时期,马仙在民间甚至有了三孝女的传说,故事情节衍化为三女守贞不嫁、养母送终,马仙形象由孝妇衍变为“孝女”。尽管三孝女的传说后来经过民间士人的改造、重塑,但其“孝道”已被固定了下来。

  清以后,马仙主要表现在处州各地马仙宫的增多,民间还有了迎神赛事。为了驱邪纳福对神灵的崇拜会不定时的举行习俗活动。

  从民国到文革时期,由于各种原因,马仙信仰受到了强烈的冲击,马仙信仰逐渐衰退。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改革开放不久,传统文化得到了恢复。历史原因所导致的各个宗教场所的荒芜和残破,这时,部分民间信仰教徒,在国家社会经济有了好转后,各地又看到了群众热火朝天进行对宫观庙宇的恢复。

  5、时至今日,中国社会发生了重要转型,乡村旅游的趋势日益加快,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马仙信仰,重新阐释和宣扬其孝道精神。为研究马仙文化,系统挖掘整理马仙文献和传说故事,探寻马仙仙迹信仰现状、道教思想精华、弘扬祖国优秀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乡村振兴”建设,有利于中国现代化建设中精神文明之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当地村民的努力和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019518日“马仙非遗传承研究会”正式在鸬鹚成立。

  三、马仙文化的思想与传播

  马仙文化在信仰的驱使下,民间信息内容传播丰富,涉及到道德文化、和谐文化、养生文化、慈善文化等等,这些文化在当时涵盖了社会各个方面,蕴含着诸多人文的思想关怀,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十分重要的时代价值。

  马仙的孝道成仙信仰即是儒家思想,世俗伦理的“尽孝”和道教信仰“成仙”这两种取向进行了充分融合。于是,唐宋以来的道教教义和实践、通过马仙文化的传播开始从基层逐渐走向高层(官方)。表现在宋太祖将褒封马仙“懿正真人,命列祀典”、加封“护国嘉佑真仙,并立像祀之”后。以东南沿海地区四大女神信仰马仙为之首(马仙、太姥娘娘、妈祖、临水夫人陈靖姑)。在民间广泛体现了“仙道贵德”的理论学说。而孝道成仙思想乃是道教倾向的重要体现,表明了道教成仙和世俗孝德之间的密切关系。

  马仙以孝道成仙是道教思想的核心之一,在某种意义上助长了道教重视外炼内修的风气。《抱朴子内篇》言:“欲求仙者,要当以忠孝、和顺、仁信为本。”[7]明确点出了个人道德规范的要求。马仙是至孝的典范,其最大德行就是“孝”。马仙的孝道传说,广泛地运用了道教贵在重生、追求延年益寿的思想,在民众中宣扬较为简便易行的传播途径。如“忠孝自得以致仙。”只要在日常生活中纯朴、勤劳、至孝的品质。即可延年益寿、羽化升仙的道教思想。这样一来,一方面丰富和提升了道教的教理、教义,将孝道思想、延年益寿与道德修养相结合,另一方面取消了普通信众与道教之间的隔阂距离,扩大了民间信众的信仰基础和文化影响。

  中国向来有着崇母文化的传统,如妈祖、临水夫人等女仙。在中国古代的神话传说中,女神传说也普遍受到推崇,寄托了人们的美好理想和愿望。相对而言,西王母、女娲等女神,一方面因为其产生时间远古,再一方面因为其神格太高,似乎和普通信众有一定的距离感,遥不可及。像观音,本来是男性形象,隋唐时期逐渐变成了女相,以慈悲仁善、救苦救难的形象获得民众的膜拜。

  马仙成为道教神仙谱系的一员,与道教教义中对女性的尊重和推崇是分不开的。马仙孝养其姑的事迹,感动地方民间社会,也引起士人的关注。女神信仰中的孝道成仙思想是道教明显区分于其他宗教的鲜明特色。道教对女性抱有一种尊崇的态度,在道教中女性是一个具有独立人格、神格的重要角色。女子通过孝道等修炼照样可以成仙,这就为广大妇女实现自身价值提供了某种可能性和现实性。把女子列入仙班宣告了女子同样有能力贡献社会,同样可以受到民众的尊崇。道教对妇女的赞颂、尊崇始终一以贯之的。从孝道的视角来看,道教色彩的孝也明确突出“尊母”观念,尤为强调母亲的重要地位,这与儒家伦理着重父权、夫权形成鲜明的对比。[8]

  特别指出的是,马仙思想的传播,早在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浙江处州毗邻的福建柘荣地区遭受了严重的旱灾,当时旱情如焚,信众在仙屿顶设坛,又远道前往浙江景宁鸬鹚,恭迎马仙而祭祀祈雨,马仙于是显迹于东狮山之巅。这年,柘荣境内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清嘉庆二十年(1815),柘荣又大旱,信众设坛求马氏天仙降雨,果然应验,禾苗庄稼得救,当年取得丰收。为了报答马氏天仙施雨济民洪恩,溪坪太学生陈孔濠与林开国两人为首组织柘荣十三境信众重新兴工再建仙屿庙,福宁府郡守方传檖与霞浦知县周相均送上“以昭灵贶”的匾额。时过五年(1820),柘荣又遇大旱年景,信众又迎仙求雨果应,福宁府郡守诚安颜遂送上“法雨匀沾”匾额以报答马氏天仙的鸿恩。后来信众每遇干旱就设道场迎仙祈雨,一直延续至今。所以,柘荣才有“天下大乱,柘荣不乱;天下无收,柘荣半收”的说法。然而,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和现代科技的发展,马仙的降魔伏寇和驱瘟遣疫功能已经成为遥远的传说。[9]据柘荣地方志载:

  “柘锬如焚”,当地父老“迎仙于鸬鹚而祀之”,专门为她“筑坛为堽”。尽管祭坛简陋,但马仙依然慈悲为怀,“显迹于东山之巅”,给当地下了一场大雨,“优渥若景德间焉”。到了元朝至正二年(1342),柘荣县境“旱不可沮”,老百姓“步东山而祷之”,马仙显灵,天降甘露,“其年大有”。从此以后,“神智广运”的马仙信仰更是远播东南沿海。[10]

  马仙习俗传入闽地后,福建柘荣,每逢旱情或虫蝗之灾皆要迎仙祈雨或驱蝗,其显验灵异事迹故事众多。在民间的崇拜和感召下,把出生于浙西南的民间女神,通过传播成为闽地一带民间信仰之神。尤其是马仙在历代很多有利于民众现实中的事迹及思想不断扩散和神化,使其普及起到思想度化作用。

  马氏天仙宫

  另有《遂昌县志》载:“万历末年,痘疹流行,患者恍惚见一女子曰:‘我马夫人也,祀我即吉。’因递相供奉,无不获福,竞捐资建庙于五龙山。下有祓麟桥,凡祈祷辄应,遂皆以马名其

  子云。【按】景宁鸬鹚村祀护国夫人,即马夫人也。”[11] 表明唐宋后,马仙信俗已被处州各地所信奉。马仙依靠法术为乡民做了许多善事。“凡祷多应,水旱疾疫如转环然”。马仙的思想和善举备受人们的尊敬。

  清人潘可藻的《马孝仙传》里是这样来阐述马仙的:母见女咸及笄,欲为许字。 三女咸矢志不嫁,以女工膳母。 宋魔陈建隆元年庚申,七娘出村佣绩,得米二升,归至庵后山趾石径。 有两岩壁立如门,遇异人黄冠霞服,趺坐门侧,熟视七娘,谓之曰:“汝有异骨,当证仙道。”逐授以修真之法,予丹一粒服之,身忽轻举,须臾可百里。[12]可见,此时世俗的孝德和宗教的修炼成仙有了更明显的契合,忠孝乃大道之本。其思想在《马孝仙传》里的描述,马仙与生不凡,母孕其时,就有“三台星飞入其口,梦吞遂孕”,诞辰之时又天降祥云,“蓐涌异香,芬绕其室”。而且马仙身有异骨,生性聪慧,故得异人点化,“授以仙丹”,至“建隆三年七夕,独登庵后横(山)岭之巅……昂啸蹑足,飞升而去”。今丽水市景宁县大均乡驻地有浮伞渡,浮伞祠,浮伞马仙迹等,美传甚广。

  成仙后,马天仙更是乐善好施,济危扶困,在民间乃至皇家所推崇。在宋代,马仙就因为协助官军平乱、驱寇有功而先后被敕封为“护国马氏天仙”如此盛誉,在中国古代仙班列传中也不多见,且文人墨客也都为马仙著书立碑:且不说《三教源流搜神大全》(明)、《马孝仙传》(清)等刻本、纪传的勾勒记载,就连明代大文豪冯梦龙、史学家何乔远也分别在《寿宁县志(香火篇)》和《闽书》中对马天仙得道成仙以及民间信仰的崇拜思想,作了详细的描述。

  清时雍正年间(1723——1735)的景宁县令李应机更是几赴鸬鹚殿,筑亭勒石,题记“马孝仙故地碑记”,今立于殿前。可见马仙文化源远流长,深入民间。特别是马仙“百善孝为先”的儒家思想和有求必应的仙家灵魂更是在马仙故事中活灵活现。

  另有一则美丽的传说,曰:曾有一妇,笃信马仙,某日携幼子前往鸬鹚殿,不幸途中幼子失足身亡。妇人诚心向佛,矢志不渝,遂置夭儿于路旁草丛,依旧上殿,拜谒复还,却已遍寻夭儿不见。暮至家中,竟闻其子哭于床前。妇感神灵,刻碑以记。时至今日,竭石犹在,碑文尚存,真乃沧海桑田,千古流芳。又云鲶鱼(俗称黄鱼)也只因为偷吃了马天仙在溪边杀鸡剖洗时本来用以孝敬婆婆的鸡心而被马天仙踩上一脚,从此,圆头变扁,世代惩处。至于“浮伞仙渡”典故、“百里赠病羹”更是影响了一代又一代,在马天仙这一信仰上,老百姓所崇拜的马天仙不是普通女子,是神的化身。?笔者在鸬鹚殿前,看有“求子塘”“敕匾刻碑”古色神韵,仙迹犹存。

  四、鸬鹚“七七”马仙庙会

  在浙、闽、赣一带,马仙信仰已渗入民众生活,每到有马仙活动的时候,把一个鸬鹚小乡村挤的水泄不通。目前,鸬鹚“马仙文化”逐渐被当地政府及宗教部门所重视,每年都举办马仙祭祀仪式和迎仙活动。时间:正月十五马仙诞辰日,畲族三月三、民间七七(七夕)庙会。活动主题以马仙文化与道教文化、民间信仰等习俗相结合。活动吸引了浙、闽、赣三省交界的几万善男信女前往鸬鹚马氏真仙庙礼拜,场面非常壮观,香客云集。

  1、马仙庙会的意义

  马仙最初的教职是驱瘟疫、祈雨,适应于传统农耕社会形态的需求,满足了人们希望农业丰收的愿望。随着传统社会的发展和道教教义的自我调整,马仙信仰的意义逐渐具备了孝道的德行,在某种意义上成为民间孝道神祗。马仙信仰中的孝道传统在浙闽一带逐渐成熟,在道教文化上奠定了东南沿海民间社会的信仰基础。马仙孝道成仙的故事让民众相信俗世的孝德也是个人身心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不断培养出孝敬长辈的良好氛围,通过举办庙会这样的活动,推崇整个社会也营造了孝文化的良好环境。此时,世俗的孝德已经和道教的长生久视、孝道成仙的教义有了很多的契合。

  此外,浙西南自古以来就以“好巫尚鬼”之信仰,女巫在浙闽沿海民间巫师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马仙、妈祖、临水夫人等均是由女巫转化成女神的典型。在庙会活动上,当地政府推出形式多样的演出。都围绕着马仙文化,马仙故事,马仙灵异等等。有当地向导解说员,还有前辈口口相传的马仙传说等情节。

  因为成仙后的马仙,会出现一些常人无法解释的灵异事件。据《景宁县志》记载:

  同治二年六月初八夜,大均村遭回禄,延及浮伞祠门,忽反风灭火,远近益称马仙之灵异。[13]

  在马仙身上的这些灵异事件、是超自然的神秘现象,是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想象能力,但却具有宗教文化的信息和意义。

  2、传承价值:

  自从人类开启工业化新纪元以来,现代化成为世界性课题。历久而弥新的道教文化如何实现现代化转型,如何在应对现代化生活中发挥作用,怎样提高现代社会人们生活质量、充实心灵、实现群体和谐、个人美善等方面发挥作用?如何挖掘马仙信俗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充分发挥其在当代社会的功能和作用?如何保护马仙信俗非物质文化的形态,兼顾原生态,继续发挥其应有的文化和习俗价值?如何充分利用和嫁接马仙习俗的民间性和群众性,使之融入制度化宗教的组织框架和地方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之中?诸如此类的问题值得我们关注和深思。

  千百年来,马仙习俗经久不衰,其传播范围日益扩大,信众基础日益扎实,社会影响日益壮大,由此可见马仙信仰的价值所在。马仙不仅具有“护国镇乱”、“泽雨消灾”等神力,其孝道孝行也受到地方民众的尊崇,具有不可估量的传承价值。马仙信仰作为景宁畲族自治县地方社会中颇具特色的民间道教信仰,对鸬鹚构建宗教、旅游、养生文化等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目前,景宁地方政府已经把马仙信仰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品牌而加以重点发展,并结合地方区域经济,使之转化为有形的生产力。这种定位乃是当地政府充分利用马仙信俗而架构进行的文化努力,其对于地方社会的建设必将取得很好的效果。

  通过每年庙会、研究会等形式,我国的民间信仰往往根植于基层,与地方社会的权力、秩序等密切相关。传承价值的信仰对象,从活动场所、仪式、环境、体现了相辅相成的氛围。不仅是地方社会各种力量表演、竞技、合作的流动平台,往往也有官方力量介人,这些都会影响到地方社会的秩序、资源、权力布局。从这个层面来考虑官民之间的互动,往往会得到很多的新信息、新发现、促进展的高平台文化价值(这是网络新时代,如传统非遗,旅游产品等,通过网络互动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文化价值)。通过这样的形式,尊重民间信仰的传承,支持宫观庙宇的维修和重建,促进官民、村民间的团结,推动地方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使马仙文化真正成为地方社会各阶层沟通意见的桥梁。冯梦龙在《寿宁待志·香火》中指出:“民间佞佛者,男奉三官,女奉观音,他非所知矣。惟马仙则不问男女,咸虔事焉。……今建中名山,所在有香火,在景宁云和尤盛,凡水旱无不祈焉。”马仙信仰至今在浙西南、闽东地区仍有较大影响,是群众祈福禳灾的主要对象之一。由此可见,“宗教信仰不仅仅是意识形态,还是文化系统。在历史传承的过程中宗教信仰往往负载着一个民族或一个群体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追求。”[14]

  作为流行于民间社会颇具特色的道教信仰,马仙信仰在浙南闽东一带传衍不息,直至今日仍然在景宁传承演绎,显示了它绵延不断的生命力。这种生命力的获得乃在于马仙信仰融入了地方民俗生活之中,与一方水土形成相互交融不离不弃的密切关系。

    2019518日“马仙非遗传承研究会”的成立,将意味着马仙文化与当地旅游,地方民俗文化的融合。我们深信,在政界、学界、教界和其他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道教文化和鸬鹚马仙信俗一定会在现代化转型中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发挥应有的社会作用和宗教文化传承价值。

  (作者单位:浙江大学人文学院)

  参考文献:

  [1]《景宁县志》清同治版

  [2]同上

  [3]笔者多次前往景宁鸬鹚参加民间庙会及考论。

  [4]李阳冰:《护国夫人庙碑记》,《景宁县志》,卷之四.“祠祀”,同治十一年版。

  [5]处州《括苍汇纪》

  [6]《绘图三教源流搜神记大全》,434页。 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年。(注:衢州府景陵县人也,这句话许多专家学者考证后纠正;处州府景宁县人也)

  [7]王明:《抱朴子内篇校释》中华书局,1985年,第53页。

  [8]《罗伞济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第16页。

  [9]《罗伞济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年,第24页。

  [10]详细可参考《罗伞济世》宗教文化出版社,2014

  [11]处州《括苍汇纪》、()潘绍治等:《处州府志》,卷之二十九,清光绪三年版均有记载。

  [12]()潘绍治等:《处州府志》,卷之二十九。清光绪三年版。

  [13]()周杰等:《景宁县志》),卷之十二.同治十一年版。

  [14]陈巧云:《略论民间宗教信仰的内涵、功能及现实意义》,《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第3期。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