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水风物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丽水风物
青竹“四宝”
日期:2020-01-17 10:27    来源:丽水史志(2019第4期)   作者:毛茂丰 陈永生 浏览量:

  青竹村位于浙江边陲庆元县的左溪镇,距镇政府所在地尚有12公里。旧时,青竹村有四宝:“火篾当灯草、火笼当棉袄、辣椒当油炒、老莴填饭包。”这个顺口溜是青竹人在旧时代生活艰辛的真实写照。

  一、火篾当灯草

  旧时青竹生产落后,经济困难,物资匮缺,生活艰辛。照明既没有煤油灯,更没有电灯,用不起菜油灯,也买不起蜡烛,只能用火篾代替。

  青竹的火篾从哪里来?不外乎两种情况,一是篾匠做蔑器(如篾簟、竹箩)剩下的边角料(俗称篾黄),经家庭主人收集、整理、捆扎,就地取材,废品再利用;二是家庭主人专门到斗岭或庙下坑采伐毛竹。一般是农闲时节(比如收割稻谷之前的那段日子)选择老的,做篾器不好使的断尾毛竹,背回家,锯成大约1.5米长一截,剖开,去节,连青带黄竖向破成薄薄的篾片,将其头尾扎住,成条状捆。这两种情况,无论是那一种,都要把成捆的生火篾放进沟渠、水塘或水田里浸泡。听父辈说,我家的火篾是浸泡在屋后的秧田里,村尾人的浸泡在碓坵塘居多,用石块和泥巴压稳,防止被洪水冲走。当然,最好是放在水田里,上面加盖一层烂淤泥。浸泡过程是氧化过程,时间越长越好。取出,用清水洗净,曝晒干燥,变成熟火篾,就可用明火点燃照明。其实,未经浸泡的生篾片晒干也能点燃,只是燃烧后结成的火炭仍然红着,不会立即熄灭,掉到地上很不安全;而浸泡过、曝晒后的熟火篾,不但容易点燃,更重要是燃烧后结成的火炭会及时熄灭,没有安全隐患。

  室内照明,一般要有竹制或铁制的火篾夹(又称灯座)。一般人家用铁制台式灯座。铁制的火篾夹,大致分台式和挂钩式两种,开个口,把火篾夹在裂缝间固定,腾出手来干活作业。台式的可以直接摆在桌、凳上,方便移动;挂钩式的或吊在枋梁下或固定在墙壁上,不便移动,但照明的范围宽得多。有的挂钩式还可以上下伸缩,白天缩上去,不影响行动;晚上拉下来,方便照明。祖祖辈辈这样用。我父亲小时候就是在火篾照明下温习功课。到我这一辈,一旦村里停电,火篾是我和村里姑娘小芳同学一起写作业的希望,是我们的光明,更是一种精神支柱和情感寄托。火篾燃烧时间并不长,不仅要及时更换,而且如果燃烧后的炭结着,亮光便变弱,应及时把炭头折去,顿时又会亮得多。用什么折断滚烫的火炭呢?一般人用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掐,常年累月,右手的大拇指和食指往往生出老茧,结实,光滑,指纹总是黑黑的,搽汗或擤鼻涕,马上变成花猫脸,自己往往不晓得,别人一看笑出声,才悟出来;而我父亲却耍点小聪明,用竹片弯曲做了一个小夹子,代替手指去掐,指头不黑,也避免烫伤。因此还得到祖父母的表扬呢。

  移动照明,随身携带,手握一根或数根火篾,提高照明度并防止被风吹灭。夜间,村民们走家串户时,将其点燃做照明用。到邻居家后,将火篾熄灭,顺着泥墙根一放。回家时,再将其点燃可以照亮归途。因此有人戏谑“火篾顺墙倒”,十分贴切、生动、形象。

  如今,电灯早已普及到每个偏僻山村,且安装了路灯,城镇就更不用说了。“照明不用火篾、甚至不用煤油灯”的夙愿实现后,“火篾当灯草”的时代已然成为青竹人的历史记忆了。

  二、火笼当棉袄

  旧时青竹村经济生活窘迫困苦,人们衣裳单薄,穿的衣物常常是补丁加补丁,有的人家孩子多,老大穿了又给老二穿。难得过年添套新衣服,平时舍不得穿,节日、重大活动或出门做客才穿一两回,青竹土话叫“出客衣”;更没有能力添置毛线衣、大衣、风雪衣、皮衣和棉袄,深冬初春寒冷,只能用火笼来取暖驱寒。火笼御寒,不但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也反映出青竹人的聪明才智。

  火笼,青竹人冬天必备取暖“神器”,有其历史和文化内涵。青竹的火笼,是用毛竹编制的。编制火笼并非易事,要手艺精巧的人或者篾匠才能做成。

  首先是选毛竹。一般选用生长3年左右的完好无损的毛竹,无尾巴的毛竹没有用,破不出好篾来。最好是生长在阳光充足的山场,枝条软软的,竹皮柔软的,有韧性而富弹性的,弯曲度好又不易折断者为佳,且毛竹的环节越疏越好。这样的毛竹编制成的火笼显得美观大方、轻巧耐用。

  其次是剖竹破篾。别看剖竹“嗤嗤”很好玩,其实是门大学问。篾片去黄取青,宽窄适度,厚薄适中,且要均匀,如果破成“猪头片”“薄刀嘴”,那将影响火笼的质量与美观。剖竹破篾是编制火笼能否外表美观,精致得体的关键,体现真功夫。编织篾?,无论大小,壳均用24根竹篾,而编制火笼则不同,无论陶土烧制成的火笼甑(即装炭火用的陶碗火盆)大小,至少也要21根才能制成,逢三进位,24273033根竹篾,篾数等于或低于21根,编制的火笼很粗糙;大于30根,火笼越细嫩越精致。

  再次是编制。篾片剖成后,刨去竹青,认真抛光,再根据火笼甑的大小,扎一个篾箍,从3根竹篾开始叠出火笼口,至30根完成,然后内卷编织,在笼中置上火笼甑,再套一个篾箍用以固定,接着继续编制笼身、笼底,扎底口,打三彩。这样,一个口大腰细底部稍宽的火笼就基本成形了。最后在外侧中间位置,安上由三根细竹条扎成绳索一样的拱形桥状火笼柄(即手提扭),一件美观实用的民间手工艺品才算完成。当然,能称得上艺术品的火笼,一定是心灵手巧而又经验丰富的老师傅或篾匠编制的,新手难以做到,我小时曾经学做过一个,虽做成了,但样子却丑陋难看。

  火笼编织好后,即可放入滚烫的炭火。炭火则多取自日常烧饭灶台内的明火,明火不够,也可添加储存冷却的木炭。上面用热炉灰盖住,闷住明火,既可保住笼内的热气,延长烤火时间,又能避免火笼烫坏和手脚烫伤。火笼,除了小孩之外,几乎人手一个,用以取暖。

  冬日的青竹人,尤其是老年人,串门访友也不忘提着自家的火笼去,有“寒冬送暖”的喻意,大伙拎着火笼一起聊天、玩牌、纳鞋底、喝咸菜茶,其乐融融。还有,老年人带着一个火笼,喜欢聚在村中桥头亭里(这相当于当今网络的论坛)谈天说地,也有人说笑话,可有趣呢。正如《清稗类钞》记载的“冬日,人皆携一火笼,以竹编为笼,内置火钵。以御寒,乐而忘归”情景一模一样。在过去缺衣少穿,而且还没有电热毯、电暖瓶等保温设备的年代,火笼成为冬天青竹人家里必备的生活用品。这种长寿的取暖“神器”,其实孕育着浓郁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它的作用,不仅仅是取暖,也可以在火笼里煨豆,还有一个“烘干”的功能。如,三四月,阴雨连绵,大人衣服没办法晒干是小事,可婴儿的尿布没得换洗可是大事。年轻的妈妈们就用“烘焙笼”或将小板凳倒过来支成架子,利用火笼来烤尿布等等。既能烘干又可杀菌,成为母亲的好帮手。火笼,取暖工具的文化寄托,取暖工具的“多功能”作用,就这样最大限度地送暖发热着,成为青竹村民们一种割舍不断的至爱。留守老人,至今仍然在使用。

  同时,在青竹还有一种“文化”火笼。这种火笼增添不少青竹的民俗文化内涵。如女儿出嫁时,火笼是嫁妆之一,不可缺少,娘家人要准备一对火笼,里面放两包炭和两双染红的鸡蛋,寓意是女儿把娘家的火种和父母的温暖带到男方家里,一辈子过着红红火火的日子,永远不忘娘家,疼爱如火笼。有的人家讲究一些,请手艺好的篾匠师傅编制火笼,在外壳编上一些诸如“白头偕老”“年年有余”之类的吉祥话,以图吉利和兴旺发达。

  三、辣椒当油炒

  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知道食用猪油。《礼记·内则》记当时烹饪,“脂用葱,膏用韭。”即“肥凝者为脂,释者为膏。”脂指凝固的油,膏指融化的油。在使用相当长时间的动物油后,汉朝诞生榨油技术,又有了素油。既然那么早就使用荤油和素油烹饪,为什么青竹人还要辣椒当油炒菜呢?

  道理很简单,食不果腹的年代,生活逼迫所致。粮食紧俏,人尚且挨饿,哪里有食物养猪。一家人一年最多养一头猪,往往不到三年无大猪,一头猪的油有几何?几口之家够吃吗?显然不够!况且猪油还要卖掉一点才有钱换取其他生活必需品。也许你要说,不够,那么买呀!经济困难,加上物资匮乏,不说没有钱,即便有钱也没有地方买的。

  辣椒不是主食,而是佐料,许多菜加点辣椒,其味道就好,特别是水产类,可以除腥味。然而,缺肉少油的年代,索性就用辣椒当油炒菜了。勤劳、聪明的青竹家庭主妇,像变戏法一样,把生辣椒磨成辣椒酱、切成辣椒块,晒成辣椒干,磨成辣椒粉······为了省油,把有限的猪油用来炒盐巴,烧菜干脆不再加油了,而是直接用炒过的盐巴。

  这种拮据的经济、艰苦的生活,8090后根本无法想象了。如果上了年纪的人说起过去,年轻人说不定还会嗤之以鼻,还会说祖辈们怎么这样无能呢!因为,他们没有经历过,没有吃过这种苦,当然也不知其中味了。

  四、老莴填饭包

  老莴,已经在《青竹故事·那些年我们一起“拸老莴”》一文里说的比较清楚,这里着重解释一下“填饭包”。“饭包”,旧时铝制饭盒价格昂贵,且偏僻山村很难买到,保温的效果也不够好;更没有塑料制的饭盒。于是聪明的先人,用蒲草、麦秆等制作“饭包”,生态环保,保温性能也好。“填饭包”,几多心酸几多凄凉在其中,怎一个“填”字了得!米饭不够,用番薯丝或荇芦、老莴拌凑,才能勉强吃饱。

  青竹山场田地宽而远,干活时,中午回家吃饭,费时费工费事费力,所以早上出门,一并把中午的饭菜带在身边,叫做“支午饭”。到了吃午饭时间,就在山上弄两根树枝或小竹竿当筷子,在山边树荫下、田头石块上、灰竂角落里“用膳”。青竹家庭主妇,疼爱丈夫,宁可自己少吃挨饿,总是把加了杂粮(多数是老莴)的饭包填得满满的,而且心细如发,用油纸一层一层包裹严实,只怕饭菜凉了;男劳力打开饭包,饭菜依然是暖暖的,此时,无论多么累,心里也是暖暖的。那时,日子虽然艰苦,但是夫妻恩爱,由此可见一斑。

  青竹人,在讲到“四宝”时,还补充了一句: 荇芦老莴(这是两种野菜),上等人家。反过来理解就是,缺少“荇芦老莴”的人家恐怕“饭包也填不满”,也就意味着外出干活也得挨饿了。

  历史的脚步总是不断向前迈进。旧时的青竹,“四宝”已然成为历史的记忆,再也不会回来了,也不希望回来了。如今的青竹,生态坏境好,翠竹绿树绕,福星当头照,乡贤才艺高。未来的青竹,宽敞公路到,旅游开发巧,回乡创业俏,梦想成真妙。

  (作者单位:毛茂丰,庆元县委宣传部;陈永生,庆元县中学)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