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色地名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红色浙西南>红色地名
浙东游击根据地——黄弄坑
日期:2019-10-28 14:46    来源:丽水民政    浏览量:

 
    黄弄坑,位于缙云县壶镇镇村村,因地处通向永康市境“黄岭”的山涧旁得名,是革命老区村,浙东游击根据地。
壶镇镇旸村村黄弄坑 

  19347月,根据东阳中心县委指示,缙云县工委开始筹建革命武装,准备创建革命根据地。同年秋,缙云、永康籍的红十三军第三团余部组建浙西红军游击队,活动于永康、缙云、东阳、仙居等县边区,开始创建以缙云县黄弄坑为中心的浙东游击根据地。

 

  193511月,红军挺进师刘达云、张文碧带领了14个战士向缙云、永康方向活动。他们来到了黄弄坑。黄弄坑地处缙云永康交界,群山连绵,只有一条小道与外面相连,十分适合游击战。

  19362月,刘达云、张文碧率第一纵队第一支队余部转移到永康的金竹绛、缙云的黄弄坑等地活动,在黄弄坑与浙西红军游击队改建的浙西工农红军独立团余部会合,建立中共浙东特委及其下辖的中共缙云县委等党组织,共同坚持斗争,在永(康)缙(云)边界创建了小块游击区。

  1936710日,粟裕率领第二纵队到达永康、缙云边境的黄弄坑,与刘达云、张文碧率领的挺进师第一纵队和浙西工农红军两个大队会合。粟裕同志和他的战士在黄弄坑住了两晚。13日,粟裕率部攻打永康唐先保卫队,战斗相持数小时,由于敌援兵越来越多,部队撤至后渠坑宿营。是夜,刘达云错杀了浙西工农红军独立团负责人及其第一大队骨干(包括中共缙云县委负责人)19人,第一大队由此消失。同年冬,因叛徒出卖,浙西工农红军独立团第二大队大队长被捕遇害,第二大队解体,浙西工农红军独立团和缙云当地党组织、红军因此不复存在。

  粟裕住过的房子是户主陈小火等2户,原存一幢(四间排屋),坐西朝东。面积120平方米。19941月被缙云县人民政府批准公布为第三批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竖立标志碑。该建筑由于长期无人居住、年久失修等原因,于2004725日夜自然倒塌。目前该地作遗址保护。为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2015年在黄弄坑村祠堂建起“浙东游击根据地纪念馆”。201641日该纪念馆正式开馆并授予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