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纂志书旨在存史、资政、教化。在长期编纂志书实践中,我深深地体会到,时代性是志书的生命力之所在。党的十九大后,在全面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上,“新时代”已成为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都必须主动适应的新环境。新时代意味着新挑战、新时代意味着新机遇、新时代意味着新发展。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的地方志书如何适应、如何作为、如何创新,已成为方志部门和方志人直接面对的重大课题。要真正做到及时、系统、全面地记录当地的历史进展与成就,真实地留下编年的记述,精心编纂出一部“集万卷于一册、缩一年为一瞬”的精品百科全书,就必须自觉研究新时代、主动适应新时代、全力服务新时代,在新时代中做出新贡献。作为《丽水市志》二轮编修的重要组织者和主纂人员,本人就《丽水市志》总纂中的框架结构、记述说略、处理交叉重复三个方面谈点个人思考,与大家交流。
一、关于框架结构设置问题
编排设置篇目是二轮修志工作重要的关键的环节,就好比是一项浩大工程中的规划设计,具有“纲举目张”的作用。地方志书在体例上要求“横排竖写”,即横排门类,纵述史实。这里讲的“横排”实际上就是框架结构编排、志书篇目的编制设置。修志人都知道,没有科学的“横排竖写”,即使有再好再全的资料,也会杂乱无章,最终都会把志书修成“杂货铺”“四不象”。因此,务必要十分重视,搭好框架结构。
1.框架。二轮志书对框架结构有明确的规范要求,对志书篇章节目排序科学性、逻辑性的要求更高更严格。“总述”和“大事记”为各志书之浓缩精华,理应置于全志的首位。从全省已出版的二轮志书来看,大体参照“五位一体”建设的总体布局,采用“五大部类”为基本架构设置篇目,依部类排序应为自然(环境)、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社会。自然(环境)是人类各项活动的基础,经济活动决定着政治、文化、社会等各项事业的发展。故二轮志书普遍采用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进行排序。自然环境部类又可分为时空环境、自然环境、人工环境等三类,所谓时空环境主要指建置或政区分志,含建置、政区沿革、行政隶属关系、境域变迁、行政区划、城区、乡镇等内容;所谓自然环境主要指自然环境或地理环境分志,含地质、地貌、气候、河流、水文、土壤、植被、自然资源、自然灾害等内容。其中“地质、地貌、气、水、土、植、岩”被方志人称为自然环境“七要素”,属必记内容,缺一不可。所谓人工环境主要指基本建设方面的内容,如城乡建设、水利设施、交通设施、邮电设施、电力能源等。经济部类可考虑按生产、流通、消费的次序排列,根据一、二、三产业划分的理论,农业为第一产业,同时农业又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因此,经济部类的排序应为先农业、再工业、再商贸服务业等。本部类当然也包括与经济密不可分的财经(财政、税收)、金融、经济管理等内容。政治部类指导大政治内容,包括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和工商联、公检法司、军事等篇。文化部类指大文化内容,包括教育、科学技术、文化、卫生、体育、传媒、文献著述、艺文等篇。社会部类可按社会就业、社会事务、社会保障、社会生活、社会习俗、社会文明以及民族、宗教等排序,包含人事劳动、社会保障、人民生活、方言、风俗、宗教、文物、古建遗存、社情古风等篇。 “古来志书半人物”,人物篇是历来志书的精髓部分,不属于任何部类,所以二轮志书将“人物”单篇设置,一般归并正文末尾,作为志书正文末篇出现。“专记”“附录”原则上置于正文后面。
2.专记。专记已成为二轮志书的基本体裁之一。专记内容带有专题性,往往放在专志正文中份量不够,难以全面展示其丰富内涵,所以另外专门辟出单独设置。入专记的内容可以很多。专记的特点一是形式灵活;二是一些条目的记述方法可以突破横排竖写,转而竖排竖写,如某些专题;三是可将专记列为专卷、专篇层次,以包容多门类、多项事物;四是标题、文体可以不拘一格。它的好处至少有三:一是便于处置重大历史事件;二是可以突出地方特点;三是可以收入其它一些不便于归入门类中的专题资料、特别资料等。同时,二轮志书在“专记”的基础上,还创新了“特记”这一体裁,如《无锡市志》续志篇目卷首设“特记”四篇:①市歌、市树、市花;②无锡获得的国家级荣誉称号;③无锡市基本实现小康社会目标;④无锡市经济社会发展各项指标在全国、全省、“长三角”地区的位次。最后卷尾设有专记九篇:①申报江苏省历史文化名城;②无锡太湖博览会;③重大节庆活动;④再就业工程;⑤希望工程;⑥送温暖工程;⑦扶贫活动;⑧新市民安居乐业工程;⑨重大事故。无锡对哪些内容可以放在特记或专记,曾反复推敲、调整。最终将这些内容单设为“特记”与“专记”,一是因其有特色、特点,二是有些工作活动较为重要,且是由几家合在一起做的,不便于归在哪一门类中。曾有专家不同意将获得国家级荣誉放在卷首特记中,但《无锡市志》编辑部仍保持原貌,只是不像专记那样展开来记。所以四个特记,总篇幅很短。而专记本身就是因放在章节中份量不够,要求说透,相对讲篇幅要大得多。这是无锡处理特记与专记的又一区别。对于我市二轮修志有很大的借鉴价值。
3.附录。附录也是志书的基本体裁之一,是对志书正文的有益补充,原则上置于正文后面。附录所辑存的应是“归之无类,弃之可惜”,且有重要价值、观点正确的资料,对有门可归,有类可系者,则应归并到相关的篇中。附录能够增强和丰富志书内容的资料,能够为现实服务或为后人研究提供借鉴或参考的资料,与志书内容无直接关系但与当地有关的资料,具有浓厚地方色彩,能体现地方特色和时代特点的资料,共性的、没有地方特色的资料一般不必收录,起到“补史之缺、参史之错、详史之略、续史之无”的作用。旧志书对附录的称呼也五花八门,有称“杂记”“杂录”“丛录”的,也有称“别录”“丛记”“丛谈”“外记”的,但其功能和作用相同。附录与概述、大事记一样,不列入志书正文序列,不设专篇。
二、关于记述详略处理问题
修志宗旨决定志稿记述详略、取舍的标准。二轮修志的宗旨是存史、资治、育人,因而记述详略与旧志有明显的区别,在详略处理上就必须坚持详今明古,详近略远,详独略同,详此略彼,详人之略和略人之详,突出时代特色、地方特色、重点记述好地方事业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为执政者领导发展经济和社会事业服务,为教育下一代提供教材。具体在《丽水市志》总纂过程中,就坚持以下详略记事原则:
1.详本级史实,略上级通史。严守志界,越境不书,非背景材料所需,一般不过多记全国、全省范围内发生的事,只记本市的天、地、人、物、事,并详记本市独有的事物,详记天下共有而本市特优,全国全省通行而本市先行的事物。
2.详实践活动,略文件辑录。《丽水市志》记述尽量减少文件辑录,着重记述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即使是有助于明背景、辨得失、彰因果的文件,也不全文照录,只采取列出文件标题、概述文件主要精神、交代文件要点、摘引文件精华等形式予以简要交代,详细记述的则是贯彻文件的措施,落实程序,实践结果,用事实说明利弊得失,以供后人借鉴。当然,如收集到具有历史价值的文献(如石刻、碑记、乡规民约、古代皇帝圣谕等),为存史需要,可全文附于有关章节或全书末尾。
3.详事物发展特点,略事物发展过程。如记述《农业》中的土壤普查,志书有必要记载土壤普查的方法和工作详细过程吗?答案是否定的。对读者而言,最需要了解的是土壤的类型及分布、演变规律,以利于因地制宜发展何种种植业。就乡镇来说,如能把全乡镇各村土壤普查的结果(耕作层深度、土壤质地、酸碱度、养分含量、地下水位高度)列表附于文后,让读者一目了然地知道当地土壤是何种类型、宜施何种肥料、宜种植何种作物,如何改良土壤等,让大家共享普查成果,发展生产。根据志书的功用和读者的需要,记述各地工作、建设、生产等具体活动应着眼于事业(企业)发展,记述调研活动,少记建设速度、质量、效益及其原因,为今后建设提供经验或教训;记述某项事业、产业、行业的发展,不必象流水账似的逐年记事,应省略一般的正常发展过程,详记大起大落,带有质变性质的转折阶段。总之,各地类同、众所周知的工作过程必须精写简记,有关事业(企业)的兴衰起伏及其原因则应详写详记。
4.详科技发明创造,略科学技术内容。《丽水市志》详记各个时期技术发展的历史,一般不解说技术名词;详记专业技术中重大的革新、发明、创造和新的发现,不记述或尽量略记教科书和技术书籍上有的工艺流程、操作技术;记述重大发明创造,详记技术的特征、功能、推广后的效益及创造者的攻坚精神,不记述设计、制造、操作的纯技术内容。
5.详制实用图表,略用一般图表。表在志书中优点明显:化繁为简,以省文字;聚零为整,以映全貌;条理纷错,以晰眉目;纵横比较,以彰盛衰。但表不宜过滥、过繁、过大,突出实用价值。《丽水市志》一般不用没有前后比较的单一年度统计表,而多采用精制历年统计表(也有不逐年排列,只选变化较大的代表性的年份),以反映事物的盛衰起伏;不用缺乏横向比较的单项统计表,精制统括相关项目的综合统计表,以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绘图:《丽水市志》一般采用精制地图、分布图、比较图、统计图。照片:本市最大建设、最新设备、最精技术、最优产品、旅游资源及有价值的历史照片等。不用领导人合影照,价值不大的风景照、建筑物照,只采用带全局性事物的照片。
三、关于重复交叉处理问题
世界上事物之间是关联的互通的,往往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而地方志是横分门类纵述历史,避免门类间相关内容的重复就是一个重要的棘手问题。如何在门类、篇目之间处理好全志的整体性和各卷的独立性,避免机械重复很重要,方志编纂方法称其为“交叉处理”。
《丽水市志》志稿内容允许有交叉,但不能出现简单的重复。初稿往往出自多人之手,出现重复现象几乎不可避免。《丽水市志》总纂阶段尽量合理处理交叉,避免重复现象。《丽水市志》总纂志稿重复交叉主要出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概述(总述)与专志的重复。概述是站在全志的角度,从宏观上高度概括各专志内容的记述,它与专志之间,是抽象和具体的关系。因此,概述不可把专志具体记述的内容写进去,导致与专志的重复。专志由于缺乏具体资料,有可能把该具体记述的东西写得概括抽象,造成与概述的重复,只要掌握概述的抽象性和专志的具体性特点,就不会出现简单重复了。
2.大事记与专志的重复。大事记是把分散在《丽水市志》各专志中的大事、要事用时间这根线贯楚即可,要象一句话新闻那样简要,努力做到详叙首尾细节,否则必然与专志发生重复。
3.专志之间内容交叉型的重复。由于客观事物的互相联系,往往形成错综复杂的状况,由此产生《丽水市志》各专志(篇)之间的内容重复。处理办法:①取其所需,各有侧重。厘清事物的主要属性,为主的详,为辅的略,分清主次,详略互见。如丽水城市防洪堤建设,发改、建设、水利、旅游等专志中皆有出现,但各有侧重,发改志侧重记审批、立项;建设志中侧重记述项目投资、建设;水利志侧重记述防洪、生态;旅游志侧重记述旅游、景观、效益。又如人口,户籍人口的特征是人口志的重点,户籍人口的管理则是公安志的重点。又如记述土地改革,概述中简要记述意义、效果,大事记记述时间、地点、轮廓,政治篇要记述这一重大活动的领导、组织、工作进展情况,经济志中则要记述这一生产关系的重大变革带来的变化。②分清主次,择主而从。如军转安置工作属民政部门负责,民政志应详记,军事志的兵役工作也有义务兵的退伍复员,军事志只简记或不记。③厘清归属,把握角度。在总体篇目确定后,《丽水市志》编辑部立即召开各篇间编辑人员的篇目交叉协调会,研究交叉点重复的处理问题。分纂篇目拟定时,召开五大部类主纂人员的主纂工作协调会,注意交叉处理,分别 明确各自侧重点后再分纂。如基础设施建设与交通、邮电、电业等行业的城市公用设施的记述。分纂时,相关的章节编辑互相阅读稿件,商定谁详、谁略及撰文角度。确定城市建设专志“基础设施建设”部分写概况、布局、功能分区、作用与效果;“城市具体设施硬件建设”还是分行业记述。④高度类同,注引互见。采用注引互见办法,提示读者。注引范围,大的不出本志书,小的示篇目而定。尽可能避免重复交叉。需要完全重复记述的事物,必须使用互见法处理。即“具体参见第X篇第X章第X节”等办法。
4.文字与图表的重复。《丽水市志》对图表使用较为严格,凡文字记述已经明确的地方,不再附上图表,不做画蛇添足的事。确实需用图表时,文字都以简要为主,避免出现文字与图表的重复。
(作者单位:丽水市党史方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