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州史话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史志园地>处州史话
中共青田县委深入海溪调查闹退社原因
——纪念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发表60周年
日期:2018-01-09 09:39    来源:丽水史志网   作者:李振波 浏览量:

  1957年2月27日,毛泽东在扩大的最高国务会议上发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的讲话;3月12日,毛泽东在全国宣传工作会议上再次讲话,强调要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以下简称“两次讲话”)。时隔60年,重温那段历史风云是不无意义的。

  1957年春天,国内一些地方出现一些群众闹事,社员闹退社事件。各级党委一开始对此不够重视;有些同志则有委屈情绪;基层干部对社员闹退社没有认真分析,一方面害怕、埋怨、束手无策:另一方面则采取简单粗暴的方法来处理,既不允许退社,也不允许分社,致使闹退社情况越来越严重。在这关键时刻,毛泽东高瞻远瞩,发表两次讲话,为正确处理闹事,闹退社事件开出良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党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长远的理论指导意义。

  毛泽东的两次讲话在党内外传达省委后,引起强烈反响。4月,中共浙江省委连续召开常委会、省委二届四次全会、全省县(市)委书记、县(市)长以上党员工作会议和全省宣传工作会议,传达、学习、贯彻毛泽东的两次讲话精神。期间,中共温州地委也先后召开县委书记会议和地委扩大会议,传达省委相关会议精神,学习和讨论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两次讲话精神。

  根据中央和省委、地委的指示,中共青田县委结合县内第一季度以来发生的一系列闹退社事件,于4月上旬和中旬先后召开两次区委书记会议和一次乡党支部书记会议,传达学习两次讲话精神。会前,青田县人大派出两个巡视组到各地巡视;会后,青田县委派出12个工作组,下乡配合乡干部调查,针对农村中出现的矛盾,分析闹事原因,研究解决办法。据调查,全县第一季度发生闹事、闹退社事件38起,参与闹事群众(社员)874人。其中,海溪是闹退社比较凶的乡之一。青田县委就派一个工作组深入海溪仔细调查,于5月12日写成调查报告,具体内容分以下两部分:

  一、关于海溪乡发生闹事退社的原因

  1.生产搞不好。社员反映:麦子小,荒田多;肥料少,扩工多。据了解,全乡小麦大部分未铲过一次。面积估计比去年(1956年)减少四分之一。去冬全乡荒田有140亩,荒地有800亩左右。自去年秋收分配后,由于粮食遭灾减产,社员收入减少,再加社内经济政策处理不当,社员心里不安,参加生产很少。去冬今春,全乡修建一个大水库,投入劳动力两万多工。水库建成后,投入农业生产工分很少,截至5月,还有大批山田春耕未犁。

  2.账目不清。去年秋季预分方案宣布,每个劳动日分五角三分;到年终决算宣布,每个劳动日只有三角七分八厘,社员意见很大,说:“劳动多,赔产多,辛苦一年还‘倒欠’!”普遍要求公开账目,实际上一年来社内都未公开过账目。收支不对头,粮食搞不清,社员反映干部贪污。据了解,社干确有贪污现象。如会计某某对一个小孩说:“你开一张发票给我,我买东西给你吃。”小孩不敢开发票,向社里检举了。某某家中五口,全凭会计补助工分1800分,但生活过得比社员好;他的妻子生病,到县城住了一个月,小孩还做新衣服,自己抽香烟。记分员某某工作消极,把社内2800斤番薯干隐瞒起来不上缴社里,并私自将其中的620斤卖掉,有11元还存在自己袋子里。社干部100%地欠社员账,社长欠100多元。

  3.粮食很混乱。估产时产量高,实际投入时,社员普遍瞒报产量,上报很少。如全社番薯干估产69万斤,实际上报只有40万斤,相差29万斤;稻谷相差更多。为了查清产量,社内曾发动一次“反偷漏”运动。结果是抓到的罚他一顿,抓不到的也就算了。统购统销时,又来一个“核实产量”,进行联评,但评出来的只有从口粮中扣下来,社内没有增加产量。因此偷的大占便宜,老实人吃亏。如有一个小队,已知道每个人口平均分120斤粮食,也没有拿出来。反之,有的五保户也按人口“赔产”,引起社员很大不满。上报核定全乡统销数77.5万斤,经过乡里压缩后还需20万斤左右。乡社没有把这批统销粮食大胆交社员统一发放,而是放在粮管员那里,用“批”的方式,来一批社员放一批,四月份就发放四次粮票。社员说,会闹的人就发到粮票,不闹的反而吃亏。据了解,该乡粮食是有的,主要是不平衡,政策混乱。

  4.社内一些具体问题未处理好。去年粮食三包未包下去;秋收后,奖赔制度没有建立,1200多户的大社好坏不分,平均分配,劳动的人吃亏,懒惰占便宜。据了解,有几个队劳动定额未很好贯彻。社内耕牛,名义上已折价入社,但大部分社员不承认。牛价未按期归还,而全社跌死、病死的牛有三十几头,牛肉全部归社卖掉,牛主一个钱都得不到,有的连牛肉也不给牛主吃。大多数牛主不肯将牛给社里统一调剂。现在社内只好用“牛租”办法,即将牛归还牛主自养,代社耕一亩田20斤租谷。名义上是给牛主牧牛报酬,社员则认为是“私自租用”。今年投入2万多工兴修水库劳动工分,如何解决负担至今未决定。今年春分已到来,修水库工夫多的人顾虑大。同时,社员在自己的自留地上种的粮食作物,乡粮管员一定要全社估产折价入社计算,社员意见很大。经工作组调解,现已纠正,仍归社员自己所有。

  5.干部脱离群众。据社员反映,本海溪公社干部强迫命令作风很严重。据了解,被乡社干部捆过的有几十个。据乡支书说,一次打赌就被吊起来20多个。有一个村共18户人家,社员向工作组反映,被乡社干部捆过6人,其中有一个是军属,家中的粮食也被乡社没收了。农业社里处罚也很重,据了解,有的为单干户,有的为统购,有的为退社,有的为偷盗,共计几十户罚出粮食一万斤左右。乌楼村有一户社员,连夜被分社干部搜来粮食1200斤(谷子)。这些被没收的谷子,有的存在农业社,有的存在粮库里,有的归还一部分,有的一粒未还,现在账目不清楚,混乱了!据社员反映,乡干部和粮管员都有贪污行为。

  6.地主、富农、管制分子钻空破坏。西园一户富农公开把耕牛牵回去;有个地主煽动社员闹退社,一个流氓分子土改时分到田地全部卖光,现在又鼓动社员闹退社。

  二、干部对闹事的认识

  海溪乡领导认为这次闹事问题,肯定是敌人破坏,坚决要求政府镇压。按乡领导分析,主犯是陈连儿,一个76岁的老头子(没有儿女的老人)。他为什么这样闹呢?原因很多。1955年秋,乡里说他私作豆腐换番薯干,是“投机倒把”生意。乡里带领村干部,把他家的24斤大豆和51斤豆腐全部没收了,并且还在他家里搜出一小缸酒,又罚他10元酒税。据说这些东西没收来都被干部吃了。1956年,他不肯入社,田里的稻是社干部勉强插下去的。秋收谷子他自己收取,社干部又到他家,把140斤谷子没收来了。他最近又要单干,不肯把牛给社统一调剂给别的队;社干部趁牛在山上,也没有经过他本人,就把牛牵来。他就抓住社干部这个缺点,敲锣叫社员退社。乡干部也明知他不是反革命分子,但说“破坏农业社就是政治犯”,把人民内部矛盾作为敌我矛盾了!乡干部强调:“这个人如不逮捕一定会传播开来,社就不能巩固!”他们是想来个“杀鸡教猴子”的强迫命令做法,把闹事压下去。自闹事发生后,乡干部扩大事实,惊慌失措,即有打压准备。如5月6日,有200多社员被陈连儿鼓动来,要求乡支书答复退社,乡干部不敢去。这批人到乡政府了,乡干部站在楼上。乡支书说:“好人不要进来,坏人进来!”意思是说进来就打。结果没有来。自5月初,县委工作组来到海溪乡后,乡干部抵触情绪很大。如乡团支书说:“你们(指县委工作组同志)说是人民内部矛盾,我说是敌我矛盾。”接着又说:“你们住在这里就是支持退社。”乡里副支书说:“你们县里干部不要来,我带领40个村干部与他(闹事的人)干!”社支书对乡支书说:“县里同志若把我们社搞垮了,我要告他们。”在全社干部大会上,乡支书还宣布陈连儿三大罪状,坚决要处理他。乡干部普遍认为,外面东江乡、里面舒桥乡的社都垮了,而我们海溪社巩固住,就是我们“硬到底”。粮管员说:“我检讨,我是向人民检讨,不向反革命检讨。即使是人民内部矛盾,敌人也会利用来破坏的。如果你一个个地教育,社散了,问题就大了”团支书还说:“除非你们带大批的人民币来,否则救不了社。”社长说:“依靠群众是对的,但群众不听话没有办法,他们见到你同志就诉苦,见到我们村干部就大骂,不准我们讲话。”

  总之,转变乡村干部的思想是十分艰巨的,这也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重要一关。

  县委工作组调研工作深入细致,从上文中可见一斑。从海溪乡群众闹退社的调查分析,可见当时在农业社内部存在的矛盾,大多是人民内部矛盾,只能采用说服、教育,即“批评团结”的方法加以解决,而不能采用对敌斗争的方法予以解决。

  5月下旬,县委遵照中央和省、地委指示,“针对干部,特别是基层干部中普遍存在的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强迫命令”等不良作风,开展党内整风。同时,针对农村发生的人民内部矛盾,县委提出解决的办法是:一、切实克服官僚主义、主观主义、强迫命令作风,深入群众、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正确处理群众的意见。二、教育全体干部,主动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坚持冷静和耐心,做到打不还手、骂不还口。三、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发挥党团组织作用,做好整党整团的补课工作。四、领导干部带头,总结经验教训,带领全体干部互相学习、提高认识,改进作风。至七月,全县的退社风波有所平息。紧接着,县委又在全县农村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抓住“要不要共产党的领导,要不要社会主义,要不要农业合作化”等问题开展辩论。随着运动深入,人民群众觉悟的提高,大量的人民内部矛盾得到妥善处理,干群关系得到改善,合作社得到全面巩固。

  (作者单位:中共青田县委党史研究室)

【推荐】 【打印】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