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卷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丽水年鉴>2014卷
特载——在市委三届六次全体(扩大)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报告
日期:2017-05-08 16:38    来源:丽水史志网    浏览量:

(2013年12月30日上午)

中共丽水市委书记   王永康

  这次市委全会是市委常委会决定召开的。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及省委十三届四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学习领会省委专题研究丽水工作会议精神,系统谋划“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山区科学发展路径,总结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的主要工作,对明年工作作出部署,审议通过《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

  下面,我代表市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

  一、关于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的主要工作

  今年以来,市委常委会坚决贯彻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决策部署,深入实施省委“八八战略”、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紧盯发展报表、生态报表、平安报表,大兴干事文化,勇于攻坚克难,稳中求进、进中求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新成效。预计全年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全部工业总产值增长13%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1%左右,其中出口总额增长15%左右,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分别增长9%以上和11%以上,旅游总收入增长29%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0%以上和13%左右。

  (一)抓学习贯彻明方向。我们注重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主政浙江期间八次到丽水调研讲话精神,并与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结合起来,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决策部署以及中央领导、省领导在我市调研指导工作时的讲话精神结合起来,深刻领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丰富内涵,进一步转变发展理念、发展模式,努力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在学习贯彻中,坚持“跳出丽水看丽水”,把丽水的发展放到全省乃至全国发展的大背景、大格局当中去谋划。注重学习他人先进经验,组织党政代表团赴北京、天津及省内宁波、衢州、义乌等地考察学习,多次邀请有关领导和专家恳谈商讨丽水区域发展的重大问题,及时听取民主党派、“两代表一委员”等社会各界人士的意见建议,进一步完善丽水发展的思路。把推动具体工作、解决实际问题作为检验学习贯彻成效的重要标准,定期分析和研判经济形势。以深化改革和创新驱动为主线,注重山区特色经济发展,用心打好治水治污治堵、有效投资、浙商回归、“三改一拆”、“四边三化”、“四换三名”以及“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等经济转型升级“组合拳”。积极争取中央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对发展生态经济、保护绿水青山、传承生态文化等工作的支持,先后走访了省发改委、经信委等20多个部门,还与省商务厅、国开行、省农行等单位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拓宽了丽水发展的渠道。

  (二)抓生态保护提优势。市委常委会始终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丽水发展的最大资本,强化生态保护力度,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十年位居全省第一。以“治水”为重点,推动制定了市县乡全覆盖的水环境综合治理及“河长制”实施方案。缙云在全市率先启动治水三年行动计划,目前已关停污染企业43家。支持建立完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体系,强化环境执法监管,实施造纸、印染、化工、制革四大行业整治,加强二氧化硫、工业烟粉尘的污染整治工作。积极推进生态创建,省级生态县创建实现“满堂红”,云和、遂昌、庆元国家级生态县创建已经通过环保部考核验收。在全省首次生态文明评价指标体系公众满意度调查中,共有4个县位列全省前10位,其中庆元、遂昌、景宁、云和分别列全省第1、3、6、7位,丽水市本级及云和、遂昌2县被列入环保部全国生态文明建设试点。

  (三)抓转型升级壮产业。着眼于生态经济化、经济生态化,召开市委三届五次全会,对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构建“3+3”生态产业集群作出具体部署。积极推进生态精品农业规模化、标准化、电商化,大力实施产业、品牌、科技、市场、主体和文化等“六大提升行动”。庆元香菇、木耳先后在天津渤海商品交易所正式挂牌交易,是全国首个食用菌连续现货电子网上交易平台,目前日均交易额香菇为8亿元、黑木耳为5亿元。全力推进生态精品农业“361”工程,全市新认定无公害农产品54个、绿色食品19个、有机食品13个,新增产地认证面积13.3万亩。大力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和家庭农场,新培育家庭农场1085家,新增省级示范社50家,新增年销售收入超1000万元农业龙头企业17家、超3000万元20家、超2亿元2家。积极打造农家乐升级版,先后启动26家农家乐综合体建设工作,首创的农家乐综合体模式荣获“首届浙江全面小康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

  以“四换三名”为目标,积极推进八大传统产业转型和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积极推进合成革产业水性生态化改造三年行动计划,成立生态合成革产业市级创新联盟、合成革质量检测中心,8条水性合成革生产线建成投产。大力推进“腾笼换鸟”“空间换地”,实施落后产能淘汰规划,盘活存量用地2434亩,其中丽水经济开发区妥善处置了670亩闲置土地、盘活低效用地1000多亩;完成旧厂区改造53个共34.76万平方米。全力推进“机器换人”,实施市级重点技改项目“双百工程”共151 项。“电商换市”工作成效明显,建成丽水生态精品农产品网,淘宝网“特色中国·丽水馆”正式开馆,遂昌遂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荣获省服务业商业模式创新十佳企业。电商“遂昌模式”和缙云“北山模式”品牌进一步打响。致力“三名”工程建设,强化品牌培育、质量强市,力促百强企业驰名商标持有率达到10%、省市著名商标持有率达到60%;积极推进遂昌、青田、缙云创建省、市质量强县示范县。

  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库,入库项目达165 个,项目总投资达260 亿元,目前已经开工建设项目55 个。目前,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达240亿元,占规上工业总产值的15.7%。乐佰特机器人、重庆英黎智能大型印刷机、群升集团智能电表等一批高新技术产业项目、高端装备项目相继签约引进。成立快速制造技术服务中心,率先将3D 技术应用于培育青瓷、石雕两大百亿产业。启动了绿谷信息产业园、杭州未来科技城丽水海创园项目建设和丽水市大学生创业园规划工作。以同济大学丽水中药研究院为核心的生物产业科创基地前期工作基本完成。

  培育壮大生态旅游业和休闲养生(养老)产业。荣膺全国首个地级“中国长寿之乡”,成功举办中国(丽水)生态休闲养生(养老)产业高峰论坛,首次发布“丽水生态休闲养生指数”。由中国社科院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编制的《国际生态休闲养生城市指数》得出结论,目前丽水市生态休闲养生指数为91.8分。连续三年在央视《朝闻天下》投放宣传片,推进与上海旅游网、中青在线、浙江旅游网等新媒体的合作,扩大丽水旅游宣传的受众面。加快旅游景区转型提升,青田石门洞景区AAAAA创建方案通过评审,古堰画乡和龙泉上垟青瓷文化旅游区通过AAAA景区初评。遂昌组建县旅委,发布全国首份县级游客满意度调查报告,入选“浙江省年度旅游发展十佳县”。

  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区建设,丽水现代商贸中心、龙泉青瓷文化创意基地、松阳浙南茶叶交易市场、庆元食用菌综合服务业集聚区成为省级服务业集聚示范区。加快培育文化产业,发布《丽水市文化产业发展规划》,制定实施重点文化企业培育方案,评选出首批市重点文化企业32家;精心组织企业参加广交会,成功举办第15届中国国际摄影文化节、生态旅游文化季、文化精品天津展。

  (四)抓城乡建设美环境。认真落实省委主要领导指示精神,按照精明规划、精致建设、精细管理的总体要求,加快建设美丽城乡。全力推进市区和各县城“六个一”项目,市区万地现代商业中心、环南明湖慢行系统及松阳江滨景观带、青田高速互通暨迎宾大道等工程初见成效。加快美丽县城和中心镇建设,召开了全市“最美县城”建设现场会,开展了“最具幸福感城市”评选活动。出台支持云和发展的意见,着力把云和打造为全省山区小城市建设和管理的典范以及“无违建县”的示范。云和县按照“老云和、新童话、真山水”的规划理念,启动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提升三年行动计划。加快壶镇、温溪、碧湖等小城市建设。

  坚持创建、整治、美化并举。突出周检查、月点评、季考核制度,“创国卫”顺利通过省爱卫办专家暗访。突出“违必拆、十先拆”和“四带头、四个零违建、十严禁”,“三改一拆”三年任务一年完成。截至12月29日,全市共拆违663.34万平方米。突出“未堵先治”,动工改造大洋路等8条城市道路,投放公共自行车3000余辆,地下空间开发建设走在全省前列,成功承办全省城市治堵现场会。推进“六边三化三美”行动和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全市农村面貌持续改善,莲都区大港头镇、云和县紧水滩镇和龙泉市宝溪乡溪头村入围首届“浙江最美乡村”。

  狠抓统筹城乡发展的框架性项目尤其是交通项目,强化百日攻坚,完成云景、龙庆高速等重大项目,实现“县县通高速”。丽水机场、金台铁路、龙丽温高速等重大项目前期顺利推进,衢宁铁路项目前期正式获批。

  (五)抓改革开放增动力。市委常委会加强改革的统筹协调和面上指导,全力推进以“三大国家改革试点”为核心的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低丘缓坡开发试点方面,着眼于建设全国低丘缓坡开发利用的“试验区”和加强耕地保护节约集约利用的“示范区”,完成土地征收5.2万亩,用地报批4.58万亩,场地平整3.95万亩,通过国土资源部中期评估。农村金融改革方面,出台农村土地流转经营权抵押贷款和农村住房抵押贷款政策,全市累计发放林权抵押贷款88.11亿元,贷款余额36.4亿元。人民银行总行和省政府在我市召开推进会,总结推广我市经验。龙泉、云和、庆元、遂昌等4个县(市)被授予“浙江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模范县”称号;青田设立了全国首个村级外币兑换点,入选全省金融创新示范县试点。全市21.6万户信用农户获得了金融机构授信207.35亿元。扶贫改革方面,列入全国扶贫改革试点市,及时制定政策并召开大会进行动员。

  着眼于打造“最佳投资环境之市”,深入推进以“四减少”为重点的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市级审批事项精简为403项。大力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体制改革,促进全市招投标市场统一规范管理。市、区行政管理体制机制进一步优化,共调整下放城市行政执法等33项事权。

  加大对外招商力度,全市新引进5亿元以上大项目21个,实际利用外资1.2亿美元,实际利用内资222亿元。加强山海协作,莲都、龙泉、遂昌、松阳等四个产业园被列为首批省级山海协作产业园。

  (六)抓提标扩面惠民生。市委常委会始终把改善民生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注重民生需求,以解决群众上学、看病、出行、居住等问题为导向,解难题、办实事。以高校毕业生和城镇“零就业家庭”等就业困难人员为服务重点,不断完善就业服务平台,积极开发公益性就业岗位,全市新增城镇就业超过2万人。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绿谷名师”队伍逐步壮大,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市高考第一批上线总人数2639人,比去年增加476人。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总体要求,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破除以药养医,实行药品零差率销售,市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加快推进,行政村医疗机构覆盖率达到90%以上。加强城市优质医院资源引进和下沉,浙江大学医学院和市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签订了合作协议,龙泉、景宁、松阳等地也加强了与省级医院的合作。全面推进“五保合一”的大社保体系和社保基金征收、管理、使用“三位一体”的新机制建设,新农合财政补助达到每人每年290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连续第九年上调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全市新开工、竣工保障性安居住房分别达到3419套、3208套。积极推进便民利民服务,推广莲都区“96345”市民服务中心等做法。

  (七)抓平安建设促和谐。市委常委会始终把保一方平安作为执政之责、发展之要,紧紧围绕“争九夺银”目标,每季度召开全市维稳形势分析会,积极推进平安丽水建设。截至目前,没有发生影响平安考核“一票否决”的重特大事项,全市乡镇(街道)平安创建达标率100%、平安村(社区)达标率达到90%以上。突出抓好重大不稳定问题和重大疑难信访案件排查化解工作,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到99.39%和97.65%。强调要树立“百姓城管”理念,积极推广缙云“西瓜地图”做法。加大隐患治理和监管力度,全市安全生产形势总体保持平稳。

  (八)抓作风提升促实干。市委、市政府及时出台实施意见,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28条办法。截至11月底,全市共组织明察暗访198次,查处违反规定的行为18件,责任追究4人,给予批评教育和诫勉谈话17人。组织实施“比业绩开展工作问效、比廉俭开展纪律问责、强执行大兴干事文化”作风建设主题活动,纠“四风”、破“两局”。围绕“创卫”、“行政审批”、“治水”、“治堵”等专题开展电视问政,实现了问出好形象、问出好作风、问出好效果的预期目标。坚持制度化推进基层干部作风建设,青田“三带三敢三不怕”作风教育实践活动等机制,推动了基层干部队伍作风转变,得到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

  (九)抓党的建设强保障。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弘扬新风正气、激发“正能量”,提出“传承淳朴、崇尚生态、共享和谐”当代丽水人共同价值观,在全市大力宣传“最美校长”李岳林、“最美警察”叶林军和田伟甫、全国档案系统先进朱志伟,涌现出162名“丽水最美好人”群体,开展了首届“丽水十大孝贤”评选活动。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好干部”标准和省委夏宝龙书记“狮子型”干部的要求,提出打造丽水“五型”干部队伍。在全省率先出台干部能上能下的实施意见和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的实施细则,注重考核结果运用。开展市、县联合公选,10名县处级和86名乡科级优秀干部走上领导岗位。扎实推进“双先双创”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一线创先争优。村级组织换届风清气正,稳步推进。扶持经济薄弱村发展,全市已落实资金4800多万元,436个经济薄弱村经营性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全市纪检监察机关共立案724件,查处县处级干部10人、乡科级干部64人。

  与此同时,市委常委会牢牢坚持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促进形成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团结和谐局面。支持政府转变职能、攻坚克难,支持人大、政协在“一线”服务发展。重视统战工作和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成立重庆、南通、宁波、台州等异地丽水商会以及丽水新生代企业家联合会。支持工青妇等群团组织围绕中心开展工作。坚决维护司法公正,“法治丽水”建设稳步推进。坚持党管武装,加大对军队、武警和民兵预备役建设的支持力度。

  同志们,以上是市委常委会一年来的主要工作。这些工作的开展和成绩的取得,离不开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离不开全市人民的共同奋斗,也离不开所有离退休老同志和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社会各界、驻丽部队的大力支持。在此,我代表市委常委会,向大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总结成绩的同时,市委常委会也清醒地认识到,丽水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不少风险和挑战,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仍然存在,新的增长动力源尚不明朗,外部宏观形势和金融环境发展趋势还比较模糊;我市经济结构亟需进一步优化,产业转型升级任重道远,工业仍以传统产业为主,战略性新兴产业比重较低,生态旅游业、生态精品农业等生态产业还有很大发展空间,生态优势远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实践探索有待全面深化;生态环境局部形势不容乐观,城镇管网设施欠账较多,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标准较低,治水、治气、治山、治土的任务还比较重;民生保障尤其是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离人民群众期望还有较大差距,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各类因素还较多;一些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缺乏想干事的激情、干成事的办法,没有把全部心思放在干好工作上,没有把全部精力用在解决问题上,其作风、形象与“五型”干部的要求还有不小的距离等等。对于这些问题和困难,我们将高度重视,始终保持忧患意识和清醒头脑,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加快美丽幸福新丽水建设。

  希望同志们对市委常委会的工作多提意见建议,帮助我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二、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动力,加快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

  讨论审议《中共丽水市委关于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决定》(审议稿)(以下简称《决定》),是本次市委全会的重要议程。《决定》起草工作是在市委常委会直接领导下进行的。起草过程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队分组开展专题调研,形成了12个专题调研报告,广泛听取了县(市、区)委、市直各单位党委(党组)以及社会各界的意见。

  在框架结构上,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决定》可分三大板块,共有12个部分39条。第一板块是总论,主要阐述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全面深化改革,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改革路线和主要目标。第二板块是分论,具体部署我市生态保护等10个方面体制机制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第三板块主要讲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下面,我就《决定》稿的有关问题作一简要说明。

  (一)全会《决定》的主题是对丽水转型跨越之路如何走、发展战略标杆如何定的进一步回答。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战略目标。中央和省委对全面深化改革作出了新部署,尤其是省委还要求我们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作为战略指导思想,发展的各个环节都要抓生态,并以改革创新精神提出不考核丽水GDP和工业总产值。这对于有着“中国生态第一市”美誉的丽水来说,提出了更高的发展要求和标准,要求我们转变传统的发展理念和传统的发展路径,要统一到绿色生态的转型发展新路上来。

  全市上下亟须做到“三问三思”:问一问发展是为了什么,思考怎样才能让丽水老百姓真真切切看得到、感受得到丽水的绿色生态发展;问一问靠什么发展,思考有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展中的困难和问题;问一问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还是走绿色生态发展的新路,思考广大党员干部的精气神能不能适应今后改革创新绿色发展的要求。

  全市上下亟须做到“三破三立”:破除不考核GDP就是不要发展的误区,树立绿色GDP理念;破除不考核工业就是不要发展工业的误区,树立生态工业理念;破除省里为我们考核松绑就是不要干事的误区,树立“秀山丽水自图强”的理念。

  基于以上分析,市委常委会明确提出,全会《决定》的主题必须突出三大要义:第一,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这既是近年来丽水发展经验的高度概括,也是丽水在更高层次上更好发展的科学路径,也是我们的民生所需、民心所向,要求我们既要把丽水建设成为生态文明示范区,又要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示范区。第二,全面深化改革,这是丽水加快转型发展、推进各项工作的动力源泉。唯有改革创新,才能搭建起“绿水青山”通向“金山银山”的桥梁路径。第三,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这是丽水未来发展的战略标杆,是谋求丽水更高品位、更高水准、更高境界发展的现实新要求,直接决定“绿水青山”能否源源不断带来“金山银山”,生态优势能否最大限度转化为竞争优势、经济优势、民生优势。

  市委常委会认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就要致力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特别是省委对丽水转型发展的新要求,创最美形象、最优效果、最佳服务、最高质量,建设兼具生态之美、发展之美、和谐之美,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有机统一的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就要致力于满足增进人民福祉、实现人民群众最有平安感、满足感、自豪感、幸福感,努力使美丽幸福新丽水成为美丽中国、美丽浙江最靓丽的“风景线”。

  《决定》提出了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以全面深化改革为强大动力,以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为战略标杆,以创建国家级生态文明示范区和生态经济示范区为核心目标,以山区科学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为重要载体,加快推进丽水市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努力在生态文明建设上走在全国全省前列。

  (二)把握好《决定》提出的“路线图” “时间表” “目标值”。

  《决定》提出了构建“十个最”体制机制的改革路线图,这是中央《决定》提出的“六个紧紧围绕”、省委《决定》提出的“八个着眼于”在丽水的深化细化具体化,充分体现了全面深化改革的“丽水特色”。

  这些方面的体制机制改革始终坚持问题导向,即什么问题影响丽水的“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什么问题影响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就着重解决什么问题,而且要解答好“哪些必须改” “为什么改” “改什么” “怎么改”等基本问题。《决定》在第二至第十一部分的分论中,对此分别作了具体阐述。具体包括:要构建最有力的生态保护体制机制,要构建推进生态产业结构最优化的体制机制,要构建最美城乡建设的体制机制,要构建最有利于推进立体交通建设的体制机制,要构建最佳的政务服务体制机制,要构建最有利于推进“三大国家改革试点”的体制机制,要构建最大限度激发市场活力、开放活力、创新活力的体制机制,要构建促进人民生活幸福感最大化的体制机制,要构建打造最和谐社会秩序的体制机制,要构建最大限度振奋干部队伍精气神的体制机制。

  《决定》明确了改革的时间表,要求不失时机地加快推进改革,按照“一三五”时间表分步推进,确保到2015年,丽水“三大国家改革试点”和本《决定》提出的相关领域改革重点项目取得突破性进展;力争到2017年,在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取得决定性成果,基本完成本《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为到2020年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高效的制度体系打下坚实基础。

  《决定》还具体提出了涵盖生态保护指数、绿色发展指数、民生幸福指数2015、2017、2020三个目标年份的“目标值”。改革是为了求突破、促发展,提出这些“目标值”既是明确努力方向、自我加压,也是对我们一贯强调的生态报表、经济报表、平安报表等“三张报表”的具体化、系统化,有利于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各项工作可对照、可评估、可考核,也是下一步完善综合考核体系的重要基础。在生态保护指数中,既包括了环境质量、生态修复方面的常规指标,也包括了节能减排“硬约束”和治水治气治污治土等社会密切关注的指标。在绿色发展指数中,既包括了总量性、速度性指标,也包括结构性、质量性指标,尤其是对事关长远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旅游业培育和产业创新驱动、产业绿色含量等方面设定了目标值。在民生幸福指数中,既突出了群众持续增收、财政民生支出,又突出了就业就学就医和社会保障、住房保障等民生指标,还设定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诚信体系建设等定性定量指标。

  (三)把握好影响《决定》贯彻实施的关键环节。

  《决定》专门阐述了相关工作的组织领导和保障措施。市委将成立全面深化改革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市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决定》还提出健全市领导牵头负责机制、工作落实责任制、绩效考核评价机制和问责追究机制;提出紧密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主体作用,营造改革创新浓厚氛围。

  三、突出抓好“三区两城”建设,迈出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的坚实步伐

  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既需要一届接着一届干,更需要突出重点注重实效,确保每年都能迈出坚实的步伐。做好明年工作,必须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的一系列重大战略布局,“八八战略”以及市委“三市并举”发展战略,坚持以改革统领全局,稳中求进、改中求活、转中求好,通过持续推进“三区两城”建设,为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开好局、起好步。

  市委常委会建议,明年主要预期目标为:

  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8%;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名义增长10%以上和12%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0%;工业增加值增长11%以上;服务业增加值增长8%以上;农业总产值增长6%;出口总额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旅游总收入增长25%;城镇新增就业岗位1.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严格执行国家和省关于生产总值综合能耗、化学需氧量排放量、二氧化硫排放量、氮氧化物排放量、氨氮排放量等节能减排要求。

  (一)以“五水共治”攻坚战为突破口加强生态保护,努力实现生态发展,坚定不移建设生态文明示范区。

  举全市之力推进“五水共治”。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丽水因水而名。要坚持“科学治水、依法治水、铁腕治水、全民治水”,以推进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五水共治”为重点提升生态保护能力,为建设秀美生态之城打下坚实基础。明年,必须紧紧抓住省委、省政府实施“十百千万治水大行动”的机遇,重点加快市区丽阳坑、好溪堰、环城河等河段的整治,加快推进污水处理厂和污水管网建设,进一步提高污水收集率、处理率和达标率,改善南明湖水质;进一步落实好“河长制”,抓紧研究制定河道“水岸同治”综合治理模式,做到河道管理有“办法”、责任有“河长”、考核有“数据”,用一年左右时间完成臭河、黑河、垃圾河治理,努力实现全市河道可游泳;全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2014年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0%;全面推进合格规范饮用水水源创建工作,力争完成60%县级以上城市备用水源地建设,启动市区黄村水库和玉溪水库输水管网全面互通工程;大兴农田水利,既抓好大型水利工程“大动脉”,又注重田间地头的“毛细血管”,解决农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问题;大力推进“强库围堤”和防洪排涝工程建设,统筹推进节约用水“一揽子”改革措施。围绕形成“五水共治”破竹之势,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都要制定实施规划或具体方案,把治水的作战图、明细表挂出来,做到心中有数,方便群众监督。

  联动推进“治气”“治山”“治土”。“治气”要重在构建区域联动的大气污染防治机制,推动大气污染防治向多因子、全方位、区域协同控制转变,加快烟尘控制区和高污染燃料禁燃区建设,加强灰霾等重污染天气的预警和应急响应。“治山”要重在坚持“绿化就是文化、造林就是造福”理念,加强天然林保护、森林抚育和生态公益林建设,加强平原绿化、镇村绿化、六边绿化,全面治理“青山白化”和荒山荒地,实现森林覆盖率、林木蓄积量和森林固碳能力“三增长”。“治土”要重在建立土壤环境质量定期调查和例行监测制度,全面推广配方施肥、使用有机肥,加强对耕地污染的治理与修复,从源头上确保 “舌尖上的安全”。

  坚持生态管治与生态创建并举。生态管治要突出划定生态保护红线,要编制市县两级环境功能区划,制定试点县(市)主体功能区实施方案,既要优化发展空间,又要明确保护边界,尤其要把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禁止开发区域、水源涵养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区等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生态环境脆弱区划入生态红线管制区。生态创建是构建多主体、多功能生态治理体系的关键一环。要抓紧编制《丽水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方案》,全力争取纳入全国100个生态文明先行示范试点地区;要稳步推进省级生态市创建,确保明年上半年顺利通过省生态办正式验收,明年年底前“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各项指标基本达标。支持缙云等一批县(市、区)加快国家级生态县创建步伐。

  (二)以生态经济为主攻方向,努力实现创新发展,坚定不移建设生态经济示范区。

  加快生态精品农业提质提效。在高度重视粮食安全的同时,坚持规模化、标准化、电商化,大力发展生态精品农业。以农业“两区”和生态精品农业“361”工程为抓手,深化与省农科院、绿城集团、海亮集团等大院大企的战略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生态精品农业生产基地。以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和质量可追溯体系为突破口,建立农产品身份证机制。加快构建物联网和远程可视系统,作为优质农产品市场营销的新卖点。进一步优化农产品电商化销售渠道,加强与淘宝、一号店、京东商城等平台的战略合作,建设好丽水生态农产品网,打造好淘宝“特色中国·丽水馆”。

  加快推进生态工业转型升级。无工不强,我们要坚定发展生态工业的信心,通过实施“四换三名”工程,做好“加” “减” “乘” “除”四篇文章,进一步探索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好“加法”,重点要加快推进生物医药、文化创意、电子信息、节能减排、新材料、新能源等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发展,以及传统产业的转型提升,全年要力争实现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规模达50亿元以上。做好“减法”,重点要实施差别化政策倒逼企业转型升级,建立清洁生产推进机制,坚决淘汰高污染、高能耗产能,重点要加快合成革“油性”改“水性”步伐,对指标达不到要求的,坚决关停;积极推进金属冶炼等高耗能产业的节能改造,特别是要做好与天然气管道工程项目进度的对接,推进煤改气。做好“乘法”,一方面要以集聚提升乘数效应,推动工业向丽水生态产业集聚区和10大省级工业园区集聚,支持丽水经济开发区创建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加快推进生态科技新城的规划建设、缙云(壶镇)国家级机械装备城创建等工作,继续探索跨行政区域发展产业集群的有效机制;另一方面要以创新提升乘数效应,尤其要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的相互融合,推动“电商换市”,加快推进绿谷信息产业园和海创园建设。做好“除法”,重点要进一步提高产业准入的环保、效益、能耗“门槛”,不仅看“亩产”,也要看“亩耗” “亩排”,今后凡是投资强度、经济密度、亩均税收和环评达不到规定标准的项目一律不允许入园,集聚区和有条件的园区要主攻20亿元以上的大项目。

  提高生态服务业支撑力。围绕建设长三角绿色服务业特色集聚地,统筹推进传统服务业与现代服务业建设,大力实施“815”服务业发展计划,加快构建全市“1+8”服务业发展格局。积极推进服务业集聚发展,加快推进物联网创业园、大学生创业园建设。推进一批重大服务业项目建设,加快丽水现代商贸中心、无水港等重点项目进度。大力发展总部经济、网络经济、服务外包、科技中介、工业设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服务业与工业、农业的联动发展。

  加快把生态旅游业与休闲养生(养老)业培育为第一战略支柱产业。发展生态旅游业要强化全域旅游意识,既要加快景区、度假区等点上出彩,也要加快旅游业上下游产业链的拓展和旅游服务配套设施等面上提升;整合南明湖沿线旅游资源,加快打造成为全市创AAAAA的示范景区,同时要推进青田石门洞、遂昌金矿和缙云仙都等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进一步细化丽水瓯江风情旅游度假区和景宁畲族风情旅游度假区规划,推进云和湖旅游度假区、遂昌黄金休闲旅游度假区以及松阳田园风情旅游度假区创建;积极创建国家森林公园。发展休闲养生(养老)业,要用好“国际休闲养生城市”和“中国长寿之乡”两块金字招牌,继续抓好全市十大养生(养老)基地项目建设,推进首批养生乡村的改造提升,建设一批观光型、体验型、避暑型等各具特色的养生(养老)项目。探索“医养结合”等多种养老模式,积极申报创建“全国老龄产业示范基地”。要积极推进全市旅游体制调整,组建瓯江生态旅游产业集聚管理机构,设立旅游发展公司,积极争取列入全省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做实做特。创新文化发展体制,加快文化产业向实体经济转化和向园区集聚,继续推进县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和招商引资工作,力争2014年全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加快十大文化产业园区建设步伐。加快传统工艺的改造提升,重点推进3D打印技术在青瓷和石雕产业的应用,助推培育两个“百亿文化产业集群”。

  (三)以激发活力为导向,努力实现改革发展,坚定不移建设山区科学发展试验区。

  加快推进“三大国家改革试点”,激活发展“存量”。认真研究“三大国家改革试点”如何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最大限度用好先行先试的“政策红利”。低丘缓坡开发利用试点,要坚持保证质量和加快进度相结合,坚持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建则建,科学规划,分步实施,确保到2014年底完成首期试点任务的90%。农村金融改革试点,要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关于“审慎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等部署,重点加快农村住房抵押贷款等工作,积极盘活农民资产,为农民下山集聚、创业发展提供有力的资金支持。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点,要加快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化改革,积极推进农村集体资产股份量化、确权、登记、颁证和评估工作。建立健全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济股权、农民住房财产权等规范流转。

  推进投融资机制改革,激活发展“变量”。坚定不移扩大有效投资,切实做好“浙商回归”、对接央企、引进外资、激发民资等工作,整合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关键看这一条,必须立军令状,设排名榜。要深刻认识抓投资必须抓项目,抓项目必须抓具体,强化招商引资项目库建设,突出抓大项目、好项目,着力提升投资质量和效益。要推动对内对外开放相互促进、引进来和走出去更好结合,积极推动山海协作产业园试点扩面,积极对接上海自贸区等重大区域性改革,进一步融入海西经济区,加强对台经济合作与交流。提升专业招商水平,深化“产业链”招商,不断优化“浙商” “丽商” “侨商”回乡创业环境。要围绕落实“非禁即入”原则,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依法平等进入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取消和废止制约民间投资发展的歧视性政策规定,尤其要大力发展民办教育、民办医疗、民办养老、民办文化、民办体育等民办社会事业,探索山区民办社会事业综合改革试点,促进社会事业大发展、大提升。

  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激活各级各部门服务发展的“正能量”。切实打造“最佳投资环境之市”,积极推行审批权力清单制度和负面清单制度,凡负面清单以外符合市场准入条件的企业投资项目,一律不再审批。全面推行重大项目代办制,以及一门受理、并联审批、多证联办的“政务超市”审批服务模式。积极推广云和“云服务”“青田样板”审批服务试点。推进“千名干部结对千家规模企业送服务”等活动常态化,深化“一企一策”帮扶解困机制。完善市、县、乡、村四级便民服务体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办成事。

  (四)以宜居宜游宜业为根本,努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坚定不移建设休闲旅游名城。

  进一步完善城镇体系和城乡空间布局。着眼于发展市域经济、城市经济,坚持市域“一张图、一盘棋”,构建中心城市与组团布局的县域小城市功能相生相依、规划统筹统领、建设联网联动、发展互促互进的紧密型关系,促进形成城市群。要进一步提高中心城市的中心地位和中坚力量,积极完善“北居中闲南工”的功能分区和空间布局,增强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努力实现由山水旅游城市向休闲养生城市转变。要积极开展“最美县城”创建活动,加快建设各具特色、各有亮点的“小县大城”。进一步完善小城市和中心镇发展机制,推进小城市和中心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着力培育一批特色乡镇、风情小镇和魅力名镇。科学规划美丽乡村的数量和布局,积极推进高山远山地区、地质灾害隐患地区等生态功能区的村庄撤并,加快人口向城镇和中心村集聚。农村新社区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载体,各县(市、区)都要建若干个示范性农村新社区。

  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以“六个一”为示范项目,加快建成一批能有效提升城市品位、完善城市功能、促进城市发展的重大项目。以“三改一拆”为龙头,加大拆违力度、“三改”速度,积极开展“无违建县”创建。以最美城乡建设为价值追求,全力推进并确保完成“创国卫”工作;按照“一街一品、一路一特色”的要求,重点推进丽阳街西段改造、富岭高速连接线改造提升等工程;深化“六边三化三美”, 加快金丽温高速、330国道等重点路段的景观化改造提升,推进“洁净家庭、洁净村庄、洁净乡镇、洁净县(市、区)”四级联创。

  进一步健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就业优先,以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群体就业创业为重点,实施并完善积极的就业政策,着力打造“无欠薪丽水”。提高教育、医疗水平,力争2014年底前所有县(市、区)全部创建成为全国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县,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继续推行普高教育“借智发展”;加强和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扎实推进公立医院改革,完善浙江大学医学院和丽水中心医院、市人民医院联合办医机制,推动更多省、市、县医院联合办医,力争将所有村卫生院纳入基本药物制度实施范围。进一步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做好城乡养老保险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之间的衔接工作。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启动示范性综合养老院建设。

  (五)以打造现代立体交通网为目标,努力实现跨越发展,坚定不移建设畅通便捷之城。

  推进全市交通的现代化、网络化、低碳化。交通是制约丽水发展特别是旅游发展的最大瓶颈。丽水要跨越发展,首先要下大决心推进交通事业的跨越发展,积极构建对外交通网、市域交通网、城市交通网有机衔接的大交通体系。谋划交通的眼光要远、思路要广、手笔要大。

  加快丽水机场建设。加快推进丽水机场及空港园区项目前期和招商,力争明年能动工建设。同时,加强丽水空港集疏运道路等配套设施建设,加快丽水机场周边地区规划,谋划发展空港经济。

  加快铁路网建设。“十二五”期间启动县县通铁路工程,力争到“十三五”末市域铁路网络初步形成,重点构建金温通道、衢宁铁路为两纵路网主骨架,以衢丽铁路、温武铁路为两横的“两纵两横”干线路网布局。加快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积极推进和谋划衢宁铁路、衢丽铁路、金台铁路、龙浦铁路、温武铁路,形成覆盖市域主要节点的铁路网布局。

  加快公路网建设。在县县通高速的基础上,逐步完善丽水高速公路网,形成“两纵两横三支”总体布局。继续推进龙浦高速公路建设,加快龙丽温高速公路景宁至瑞安段项目前期,研究谋划武松龙、遂江上、庆寿等高速公路。推进国省道及区域干线公路改造,加快通景区公路、通园区公路的等级提升,着力解决“最后一公里”的交通制约。加快城市交通建设,重点围绕打通“断头路”,建立健全政府投入、补贴机制,推动公交优先发展和向农村拓展。按照旅游休闲养生的要求,加快城市“绿道”等低碳化道路系统建设。

  加快水上航道建设。进一步发挥好我市河流众多的优势,积极推进瓯江航道建设,提高航道等级,构筑一条以丽水港为起点、以瓯江为连线、以温州港为跳板的出海通道,实现江海联运。积极推进温溪、腊口和风化港区建设,同时以南明湖、千峡湖为重点,大力发展水上经济。

  四、抓好党建促发展,为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提供坚强保障

  目标、方向、举措确定以后,加强党的领导就是关键。坚定不移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是具有开创性的工作。加强党的领导,是确保目标如期实现的关键之关键。各级党委要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强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定力、能力、执行力。

  (一)强化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定力。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是党的最新理论成果,为我们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市、县两级都要组织好集中轮训工作,尤其要紧密结合丽水实际,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特别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的重要论述。要进一步营造氛围,组织部门要安排好轮训工作。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期间,多次对丽水工作提出的殷切希望,要学习好、落实好。

  在主政浙江期间,习近平总书记每次到丽水调研,都十分强调生态保护和生态发展。2002年11月25日,他第一次到丽水调研,就要求“一定要走生态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指出“生态的优势不能丢,这是工业化地区和当时没有注意生态保护的地区,在后工业化时代最感到后悔莫及的事情。”此后,他多次告诫我们,“丽水山清水秀,风光秀丽,一定要把生态和环境保护好,决不能以牺牲生态环境来求得眼前的一时发展”;“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是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内在要求”;“欠发达地区的最大资源就是生态资源,这种资源随着基础设施条件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优势和价值会日益凸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只要你们守住了这方净土,就守住了‘金饭碗’”。

  担任总书记后,习近平同志着眼于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更为强调生态文明建设。他指出,“富裕了,发达了,最后追求什么?文明指数还离不开生态,离不开天更蓝、水更绿,离不开绿水青山”;“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建设美丽中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内容”。今年5月,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他又严肃地告诫大家,“历史地看,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并且提出谁破坏生态就要追究谁的责任。

  对于习近平总书记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党员领导干部要带头学、深入学,同时要围绕“三问三思” “三破三立”组织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开展大讨论,在解放思想中统一思想,在学习当中有所提高,要做到学以致用、知行合一,以强化理论自觉增强道路的定力、践行的定力。

  (二)强化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能力。

  “绿水青山”不会自动变成“金山银山”,它需要改革加创新,既需要我们的干部付出艰辛努力,更需要提升工作能力。

  必须紧密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提升宣传动员组织群众的能力。要围绕“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突出领导带头,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立说立行、即知即改,这样才能增强带领群众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公信力。要坚持把开展活动与建设美丽幸福新丽水、破解发展难题结合起来,并在落实密切联系群众的长效机制中,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努力使生态意识成为全民意识。

  必须紧密结合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生动实践,提升整合资源为我所用的能力。要把招商引资能力作为最重要的能力来提升,干部要放到招商引资一线去锻炼,要在招商引资工作中进一步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更加注重招商项目的质量和效益,提升干部推进绿色发展的能力。

  必须紧密结合网络化、媒体化时代的新形势,提升网络宣传和舆论引导能力。生态环境问题是网络和媒体的热点问题。我们的干部,既要善于积极主动运用网络和媒体宣传丽水的生态优势,又要正确对待网络和媒体对环境事件的监督,健全环境信息公开、环境舆情收集以及与媒体合作机制,努力使丽水的生态知名度和美誉度最大化。

  (三)强化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执行力。

  考核导向要更加鲜明。围绕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民生幸福等“三大指数”,深化考核激励机制创新,引导全市上下一心一意实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行差异化分类考核,引领发展方式转变,市委初步考虑今后从各地的实际和发展条件出发,进一步完善市对县(市、区)的分类指导机制,制定有差别性的发展政策和考核标准,引导各县(市、区)在发展中因地制宜、彰显特色,鼓励差异化发展。

  用人导向要更加鲜明。要根据推进绿色生态发展的实绩来用人,形成良好的用人导向,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人人争做美丽幸福新丽水的排头兵。在用人时,要深刻领会践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如果生态环境指标很差,一个地方一个部门的表面成绩再好看也不行,不说一票否决,但这一票一定要占很大的权重”;“对那些不顾生态环境盲目决策、造成严重后果的人,必须追究责任,而且应该终身追究。真抓就要这样抓,否则就会流于形式”。

  作风导向要更加鲜明。明年的电视问政要月月问政,要多问“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政,多问群众反映强烈的环境问题之政,多问有没有为绿色生态发展实干苦干之政。党政主要领导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敢于担责、勇于担当,狠抓执行力建设。要强化制度约束,建立健全推进绿色生态发展“定责任、定措施、定期限”的刚性制度,确保各级领导干部都有干的任务、干的指标、干的责任,并要雷厉风行、一抓到底,形成良好的干事文化,确保干一件成一件。

  反腐导向要更加鲜明。要像爱护丽水的绿水青山一样,建设好丽水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全面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各级党委要担负主体责任,纪委要担负监督责任,强化执纪监督和责任追究力度。严肃党的政治纪律,做到令行禁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省委和市委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始终保持惩治腐败的高压态势,按照“‘老虎’、‘苍蝇’一起打”的总体要求,对各类大案要案和顶风违纪的案件,要坚决查处,及时曝光,决不姑息,以反腐倡廉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同志们,“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生态发展之路已经确定,美丽幸福新丽水的蓝图已经绘就。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落实中央和省委的决策部署,按照市委的要求,坚持改革创新,大兴干事文化,为丽水“绿色崛起、科学跨越”做出新的更大贡献!(此文有修改)

【推荐】 【打印】 【关闭】